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

利他利己叫作二利,二利也是一種心態,二利的心態能夠對治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的心毒。比隨喜和謙虛心態更高境界的就是二利的心態,做一個修行人不能僅停留在謙虛和隨喜這個層面上。因為,謙虛和隨喜只是做人的基本,也是學習別人的長處,改變自己的心態而已。

人人都有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這樣的心態,因為人人都不是完美以及圓滿的,做事都會出現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的情況。我們每個人做任何事情時,很容易不加思考地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的。

比如,從前在某個山寨裡有一位寨主,帶動了無數個強盜及土匪,他們為了養家餬口,便跑到外面搶奪乃至偷盜。有一天,寨主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有位老人正在前面背個箱子走路。他覺得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地將老人的東西搶過來。可是當他打開箱子的時候,才發現箱子裡裝滿了藥材,其餘的什麼都沒有。

寨主說話了:「你為什麼沒有帶錢呢?」

老人回答:「這些都是值錢的東西,你要的話,送給你,很貴很貴。」

但寨主不懂醫學,那些藥材對他來說一分不值,寨主大聲說:「我要的是錢,不是藥,我的部下有幾百個,他們需要吃的,喝的……」

老人搶過寨主的話頭,說:「我下面有幾千個人,他們得的是傳染病,需要治療,這些藥材,對於他們來說,是救命的藥物。你搶我的藥材,可以換錢,能養幾百個人。可是那邊上千個得了傳染病的人就會活活地病死。你這樣只是利益了一方,但損害了另一方,你解救了一方的生活,但傷害了另一方的生命。該怎麼選擇,你自己看著辦吧?」

老人心裡一點也不驚恐,背起箱子就走出了茂密的森林。老人的幾句話打動了寨主的心。他心中想:我打劫是為了養活身邊的人,我認為自己是好人,所以天底下任何人都不如我。但今天看起來,我什麼都不是,我只是個不會做事的愚蠢人。

覺悟的寨主帶著所有山裡的人,跟著老人去救援病人,從此解散了土匪的組織,大家都下了山,照著老人的吩咐去做事了。

雖然寨主在所有人的眼裡還是老大,但是他一心一意地跟隨在老人後面學習做人做事。沒過多久這些土匪就都變成了醫生,四處去救助病人。這時老人就很高興地告訴寨主:「你看,我們所做的事,既幫助了他人,同時也能夠養家餬口,這就是利他利己。」

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做任何事,能夠想到利益別人的時候,你就已經變成了真正的大善人,圓滿了利他和利己二利之事,都可以用「圓滿二利之人」來形容。

1932 年在我家鄉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某個村莊裡有一位莊主,他是個有膽量的人。他不斷擴大軍隊,加強武裝。他經常說,他的所作所為都是按天行道的。他保護村莊,在很多路口用軍隊來防衛,不讓土匪和強盜隨便行動,把土匪的家人都關起來,不讓他們來往。莊主自己一家有八口,生活榮華富貴,和睦相處,大家都羨慕他一家八口。可是,天底下哪有永遠不變的快樂和富裕呢?有一天,他家裡來了幾位陌生人,這些陌生人都是強盜以及當地有名的土匪。

莊主說:「你們想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你們,請你們不要傷害我的家人。」

土匪首領說:「我們不要東西,我們要的是你一家八口的命。」

莊主就說:「我們素不相識,為什麼你們就要我家八口的命呢?我們之間無怨無仇,為何你們要我們的命呢?」

土匪首領說:「你自己想一想,你坐了莊主的位子之後,做了多少壞事,難道你忘記了嗎?」

莊主就說:「我所作所為都對得起良心,從來沒有傷害過你們。」

土匪首領說:「你的意思,我們當土匪都是自願的嗎?誰願意當土匪?你願意當土匪嗎?」

莊主就說:「我是按天行道的,保護這個村莊是我的責任,你們當土匪與我家人沒有關係。」

土匪首領說:「保護村莊是你的責任,我們也知道,我們也佩服你的行為,但你也沒有必要非得讓我們走投無路啊,你把我們害得可慘了。我們現在吃不飽,穿不暖,養家餬口都成問題了,這些你想過沒有?你為什麼不為我們著想呢?還有我問你,我們當了土匪,你為什麼要把我們的家人都關起來呢?你保護了村莊的人,但傷害了我們這些走投無路的人和我們的家人。」那些土匪最後殺死了莊主一家八口。

這些說明了什麼?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的思想和行為,並不是有智慧與慈悲人的做法,更不是菩薩的行為,而是凡夫俗人的做法。實際上,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的事,一般動物也會做,比如野狼為了養活自己的狼子,殺害其他的動物;老虎為了養活自己的虎子,殺害其他的動物……這些都是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的行為。

作為一個智慧人,或者菩薩,必須要改變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的思想和行為。不管是壞人,還是惡人,沒有必要傷害他們,反而要去幫助他們,救度他們,改變他們,照顧他們,引導正路,那才是真正的善,也才是真正的佛法。

現在很多佛教徒違背佛的本意。比如,弘揚自己的宗派而打擊其他的宗派,保護自己的教徒而傷害其他的教徒,誇獎自己的信徒而侮辱其他的信徒,這些都是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凡夫俗人的思想和行為,並不是菩薩的行為和思想,絕對不是佛的本意。因此,我們要做到利益兩方,圓滿自利和利他,才能超越凡夫俗人的思想和行為,才能真正變成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