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堂」,是上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門中的「吃飯」,有別於印度僧徒之託缽乞食。又稱上堂、赴堂。是中國漢傳佛教叢林中特有的儀制,早、午齋兩次過堂,中國漢傳佛教將進食視為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團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禮儀的統一。
所謂二時過堂,食存五觀。
早晨、中午到「五觀堂」或「齋堂」用食。五觀之意為:一是思念食物來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無虧缺,三是防止產生貪食美味的念頭,四是對飯食只作為療饑的藥,五是為修道業而受此食。
在過堂時,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眾在兩邊就座。飲食之前,先要敲掛在寺廟走廊上的大木魚(梆)和葫蘆型鐵板(雲板)。梆是吃飯號令,又叫長魚。魚晝夜均不合眼,隱喻佛徒修行也應精勤不息,廢寢忘食吃飯。
當雲板響起,大眾搭衣魚貫進入五觀堂,依序就坐,向上問訊後維那起腔,大眾齊唱「供養偈」。
接著維那師呼僧跋後,大眾便開始用齋。叢林過堂多使用碗盤,少數寺院使用缽,碗盤皆有一定位置,不得恣意擺放,添湯加菜由行堂服務,也不得出聲、恣動。在飯食中須心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方受此食。)並攝心用功,或持佛名號或參「吃飯的是誰」。末了,大眾唱結齋偈。
整個過堂是一個安靜的用食過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會在此時向大眾宣佈,稱為「表堂」。每月初一、十五或特殊節日便加菜施眾,或有居士齋僧佈施也加菜。
中國佛寺通常在大殿外右側會設個小小的施食台,體恤饑困的眾生。它是根據佛經中「曠野鬼神眾」及「羅剎鬼子母」的典故而來,大眾過堂時,都由一僧人負責出食,將七粒米或指甲許的面條,透過觀想及大眾的加持,施食給眾生,願他們同得飽滿並去除慳貪。
簡朴的叢林用齋,象徵的是高遠的智慧與寬廣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