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五七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白佛:

「不處難陀林,  終不得快樂,
 忉利天宮中,  得天帝名稱。」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童蒙汝何知,  阿羅漢所說,
 一切行無常,  是則生滅法,
 生者既覆滅,  俱寂滅為樂。」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七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即說偈言:

「斷一切鉤鏁,  牟尼無有家,
 沙門著教化,  我不說善哉。」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一切眾生類,  悉共相纏縛,
 其有智慧者,  孰能不愍傷?
 善逝哀愍故,  常教授眾生,
 哀愍眾生者,  是法之所應。」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五七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常習慚愧心,  此人時時有,
 能遠離諸惡,  如顧鞭良馬。」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常習慚愧心,  此人實希有,
 能遠離諸惡,  如顧鞭良馬。」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悉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七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不習近正法,  樂著諸邪見,
 睡眠不自覺,  長劫心能悟。」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專修於正法,  遠離不善業,
 是漏盡羅漢,  嶮惡世平等。」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悉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八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以法善調伏,  不隨於諸見,
 雖復著睡眠,  則能隨時悟。」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以法調伏,  不隨餘異見,
 無知已究竟,  能度世恩愛。」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八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諸漏盡,  持此後邊身,
 記說言有我,  及說我所不?」

爾時,世尊即說偈答: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諸漏盡,  持此後邊身,
 正復說有我,  我所亦無咎。」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漏已盡,  持此最後身,
 心依於我慢,  而說言有我,
 及說於我所,  有如是說不。」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已離於我慢,  無復我慢心,
 超越我我所,  我說為漏盡。
 於彼我我所,  心已永不著,
 善解世名字,  平等假名說。」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八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白佛:

「若羅漢比丘,  漏盡持後身,
 頗說言有我,  及說我所不?」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羅漢比丘,  漏盡持後身,
 亦說言有我,  及說有我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已盡諸有漏,  唯持最後身,
 何言說有我,  說何是我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諸漏盡,  唯持最後身,
 說我漏已盡,  亦不著我所,
 善解世名字,  平等假名說。」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八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羅睺羅阿修羅王障月天子。時,諸月天子悉皆恐怖,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說偈歎佛:

「今禮最勝覺,  能脫一切障,
 我今遭苦惱,  是故來歸依。
 我等月天子,  歸依於善逝,
 佛哀愍世間,  願解阿修羅。」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破壞諸闇冥,  光明照虛空,
 今毘盧遮那,  清淨光明顯。
 羅睺避虛空,  速放飛兔像,
 羅睺阿修羅,  即捨月而還。
 舉體悉流污,  戰怖不自安,
 神昬志迷亂,  猶如重病人。」

時,有阿修羅名曰婆稚,見羅睺羅阿修羅疾捨月還,便說偈言:

「羅睺阿修羅,  捨月一何速,
 神體悉流污,  猶如重病人。」

羅睺阿修羅說偈答言:

「瞿曇說呪偈,  不速捨月者,
 或頭破七分,  受諸隣死苦。」

婆稚阿修羅復說偈言:

「佛興未曾有,  安隱於世間,
 說呪偈能令,  羅睺羅捨月。」

佛說此經已,時月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五八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為有族本不?  有轉生族耶?
 有俱相屬無,  云何解於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我無有族本,  亦無轉生族,
 俱相屬永斷,  解脫一切縛。」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何名為族本,  云何轉生族,
 云何俱相續,  何名為堅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母為世族本,  妻名轉生族,
 子俱是相屬,  愛慾為堅縛,
 我無此族本,  亦無轉生族,
 俱相屬亦無,  是名脫堅縛。」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善哉無族本,  無生族亦善,
 善哉無相屬,  善哉縛解脫。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怨悉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八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釋氏優羅提那塔所。

爾時,世尊新剃鬚髮,於後夜時結加趺坐,直身正意,繫念在前,以衣覆頭。

時,優羅提那塔邊有天神住,放身光明,遍照精舍,白佛言:「沙門憂耶?」佛告天神:「何所忘失?」

天神復問:「沙門為歡喜耶?」

佛告天神:「為何所得?」

天神復問:「沙門不憂不喜耶?」

佛告天神:「如是,如是。」

爾時,天神即說偈言:

「為離諸煩惱,  為無有歡喜,
 云何獨一住?  非不樂所壞。」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我無惱解脫,  亦無有歡喜,
 不樂不能壞,  故獨一而住。」

時,彼天神復說偈言:

「云何得無惱?  云何無歡喜?
 云何獨一住?  非不樂所壞。」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煩惱生歡喜,  喜亦生煩惱,
 無惱亦無喜,  天神當護持。」

時,彼天神復說偈言:

「善哉無煩惱,  善哉無歡喜,
 善哉獨一住,  不為不喜壞。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神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八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妙絕,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猶如利劍害,  亦如頭火燃,
 斷除貪慾火,  正念求遠離。」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譬如利劍害,  亦如頭火燃,
 斷除於後身,  正念求遠離。」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八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天女眾圍遶,  如毘舍脂眾,
 癡惑叢林中,  何由而得出?」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正直平等道,  離恐怖之方,
 乘寂默之車,  法想為密覆,
 慚愧為長縻,  正念為羈絡,
 智慧善御士,  正見為前導,
 如是之妙乘,  男女之所乘,
 出生死叢林,  逮得安樂處。」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八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有四轉九門,  充滿貪慾住,
 深溺烏泥中,  大象云何出?」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斷愛喜長縻,  貪慾等諸惡,
 拔愛慾根本,  正向於彼處。」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八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賴吒槃提國,  有諸商賈客,
 大富足財寶,  各各競求富,
 方便欲財利,  猶如然熾火,
 如是競勝心,  欲貪常馳騁,
 云何當斷貪,  息世間勤求?」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捨俗出非家,  妻子及財寶,
 貪恚癡離欲,  羅漢盡諸漏,
 正智心解脫,  愛盡息方便。」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九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拘薩羅國有諸商人,五百乘車,共行治生,至曠野中。曠野有五百群賊在後隨逐,伺便欲作劫盜。時,曠野中有一天神,止住路側。

「時,彼天神作是念:『當往詣彼拘薩羅國諸商人所,問其義理。若彼商人喜我所問,時解說者,我當方便令其安隱,得脫賊難;若不喜我所問者,當放捨之,如餘天神。』

「時,彼天神作是念已,即放身光,遍照商人車營,而說偈言:

「『誰於覺睡眠,  誰復睡眠覺,
  誰有解此義,  誰能為我說。』

「爾時,商人中有一優婆塞信佛、信法、信比丘僧,一心向佛、法、僧,歸依佛、法、僧,於佛離疑,於法、僧離疑,於苦、集、滅、道離疑,見四聖諦得第一無間等果,在商人中與諸商人共為行侶。彼優婆塞於後夜時端坐思惟,繫念在前,於十二因緣逆順觀察,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如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時,彼優婆塞如是思惟已,而說偈言:

「『我於覺睡眠,  我於睡眠覺,
  我解知此義,  能為人記說。』

「時,彼天神問優婆塞:『云何覺睡眠?云何睡眠覺?云何能解知?云何能記說?』

「時,優婆塞說偈答言:

「『貪慾及瞋恚,  愚癡得離欲,
  漏盡阿羅漢,  正智心解脫,
  彼則為覺悟,  我於彼睡眠,
  不知因生苦,  及苦因緣集,
  於此一切苦,  得無餘滅盡,
  又不知正道,  等趣息苦處,
  斯等為常眠,  我於彼則覺,
  如是覺睡眠,  如是睡眠覺,
  如是善知義,  如是能記說。』

「時,彼天神復說偈言:

「『善哉覺睡眠,  善哉眠中覺,
  善哉解知義,  善哉能記說,
  久遠乃今見,  諸兄弟而來,
  緣汝恩力故,  令諸商人眾,
  得免於劫賊,  隨道安樂去。』

「如是,諸比丘!彼拘薩羅澤中諸商人眾皆得安隱從曠野出。」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九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海洲上優婆塞至他優婆塞捨會坐,極毀呰欲,言:『此欲者,虛妄不實,欺誑之法,猶如幻化,誑於嬰兒。』還自己捨,恣於五欲,是優婆塞捨有天神止住。時,彼天神作是念:『是優婆塞不勝不類,於餘優婆塞捨會坐眾中極毀呰欲,言:「如是欲者,虛偽不實,欺誑之法,如誑嬰兒。」還己捨已,自恣五欲,我今寧可發令覺悟。』而說偈言:

「『於大聚會中,  毀呰欲無常,
  自沒於愛慾,  如牛溺深泥。
  我觀彼會中,  諸優婆塞等,
  多聞明解法,  奉持於淨戒。
  汝見彼樂法,  而說欲無常,
  如何自恣欲,  不斷於貪愛,
  何故樂世間,  畜妻子眷屬。』

「時,彼天神如是如是開覺彼優婆塞已。如是如是彼優婆塞覺悟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精勤修習,盡諸有漏,得阿羅漢。」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九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寒林中丘塚間。

時,給孤獨長者有小因緣至王舍城,止宿長者捨。夜見長者告其妻子、僕使、作人言:「汝等皆起,破樵然火,炊飯作餅調和眾味,莊嚴堂捨。」

給孤獨長者見已,作是念:「今此長者何所為作,為嫁女娶婦耶?為請賓客、國王、大臣耶?」念已,即問長者:「汝何所作?為嫁女娶婦?為請賓客、國王、大臣耶?」

時,彼長者答給孤獨長者言:「我不嫁女娶婦,亦不請呼國王、大臣,唯欲請佛及比丘僧,設供養耳。」

時,給孤獨長者聞未曾聞佛名字已,心大歡喜,身諸毛孔皆悉怡悅,問彼長者言:「何名為佛?」

長者答言:「有沙門瞿曇,是釋種子,於釋種中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為佛。」

給孤獨長者言:「云何名僧?」

彼長者言:「若婆羅門種剃除鬚髮,著袈裟衣,信家非家,而隨佛出家;或剎利種、毘舍種、首陀羅種善男子等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彼佛出家而隨出家,是名為僧。今日請佛及現前僧,設諸供養。」

給孤獨長者問彼長者言:「我今可得往見世尊不?」

彼長者答言:「汝且住此,我請世尊來至我捨,於此得見。」

時,給孤獨長者即於其夜至心念佛,因得睡眠。天猶未明,忽見明相,謂天已曉,欲出其舍,行向城門,至城門下,夜始二更,城門未開,王家常法,待遠使命來往,至初夜盡,城門乃閉,中夜已盡,輒復開門,欲令行人早得往來。

爾時,給孤獨長者見城門開,而作是念:「定是夜過天曉門開。」乘明相出於城門,出城門已,明相即滅,輒還闇冥。給孤獨長者心即恐怖,身毛為竪,得無為人及非人,或姦姣人恐怖我耶?即便欲還。

爾時,城門側有天神住。時,彼天神即放身光,從其城門至寒林丘塜間光明普照,告給孤獨長者言:「汝且前進,可得勝利,慎勿退還。」

時,彼天神即說偈言:

「善良馬百匹,  黃金滿百斤,
 騾車及馬車,  各各有百乘,
 種種諸珍奇,  重寶載其上,
 宿命種善根,  得如此福報,
 若人宗重心,  向佛行一步,
 十六分之一,  過前福之上。

「是故,長者!汝當前進,慎勿退還!」即復說偈:

「雪山大龍象,  純金為莊飾,
 巨身長大牙,  以此象施人,
 不及向佛福,  十六分之一。

「是故,長者!當速前進,得其大利,非退還也。」復說偈言:

「金菩闍國女,  其數有百人,
 種種眾妙寶,  瓔珞具莊嚴,
 以是持施與,  不及行向佛,
 一步之功德,  十六分之一。

「是故,長者!當速前進,得其勝利,非退還也。」

時,給孤獨長者問天神言:「賢者!汝是何人?」

天神答言:「我是摩頭息揵大摩那婆先,是長者善知識,於尊者舍利弗、大目揵連所起信敬心,緣斯功德,今得生天,典此城門,是故告長者:『但當進前,慎莫退還,前進得利,非退還也。』」

時,給孤獨長者作是念:「佛興於世,非為小事;得聞正法,亦非小事。是故天神勸我令進,往見世尊。」時,給孤獨長者尋其光明,逕至寒林丘塜間。

爾時,世尊出房露地經行,給孤獨長者遙見佛已,即至其前,以俗人禮法恭敬問訊:「云何?世尊!安隱臥不?」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婆羅門涅槃,  是則常安樂,
 愛慾所不染,  解脫永無餘。
 斷一切希望,  調伏心熾燃,
 心得寂止息,  止息安隱眠。」

爾時,世尊將給孤獨長者往入房中,就座而坐,端身繫念。爾時,世尊為其說法,示、教、照、喜已,世尊說:「諸法無常,宜佈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遠離之福。」

給孤獨長者聞法、見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無畏,即從座起,正衣服,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從今日盡其壽命,歸佛、歸法、歸比丘僧,為優婆塞,證知我。」

爾時,世尊問給孤獨長者:「汝名何等?」

長者白佛:「名須達多。以常給孤貧辛苦故,時人名我為給孤獨。」

世尊復問:「汝居何處?」

長者白佛言:「世尊!在拘薩羅人間,城名舍衛,唯願世尊來舍衛國,我當盡壽供養衣被、飲食、房舍、床臥、隨病湯藥。」

佛問長者:「舍衛國有精舍不?」

長者白佛:「無也,世尊!」

佛告長者:「汝可於彼建立精舍,令諸比丘往來宿止。」

長者白佛:「但使世尊來舍衛國,我當造作精舍僧房,令諸比丘往來止住。」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時,長者知佛世尊默然受請已,從座起,稽首佛足而去。

(五九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給孤獨長者疾病命終,生兜率天,為兜率天子,作是念:「我不應久住於此,當往見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申臂頃,於兜率天沒,現於佛前,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給孤獨天子身放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給孤獨天子而說偈言:

「於此祇桓林,  仙人僧住止,
 諸王亦住此,  增我歡喜心,
 深信淨戒業,  智慧為勝壽,
 以此淨眾生,  非族姓財物,
 大智舍利弗,  正念常寂默,
 閑居修遠離,  初建業良友。」

說此偈已,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其夜過已,入於僧中,敷尼師壇,於眾前坐,告諸比丘:「今此夜中,有一天子,容色絕妙,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於此祇桓林,  仙人僧住止,
 諸王亦住此,  增我歡喜心,
 深信淨戒業,  智慧為勝壽,
 以此淨眾生,  非族姓財物,
 大智舍利弗,  正念常寂默,
 閑居修遠離,  初建業良友。」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世尊所說,給孤獨長者生彼天上,來見世尊,然彼給孤獨長者於尊者舍利弗極相敬重。」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阿難!給孤獨長者生彼天上,來見於我。」

爾時,世尊以尊者舍利弗故,而說偈言:

「一切世間智,  唯除於如來,
 比舍利弗智,  十六不及一。
 如舍利弗智,  天人悉同等,
 比於如來智,  十六不及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九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曠野精舍。

時,有曠野長者疾病命終,生無熱天。生彼天已,即作是念:「我今不應久於此住,不見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申臂頃,從無熱天沒,現於佛前。

時,彼天子天身委地,不能自立,猶如酥油委地,不能自立。如是,彼天子天身細軟,不自持立。

爾時,世尊告彼天子:「汝當變化作此麁身,而立於地。」

時,彼天子即自化形,作此麁身,而立於地。於是,天子前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手天子:「汝手天子,本於此間為人身時,所受經法,今故憶念不悉忘耶?」

手天子白佛言:「世尊!本所受持,今悉不忘。本人間時,有所聞法,不盡得者,今亦憶念,如世尊善說。世尊說言:『若人安樂處,能憶持法,非為苦處。』此說真實。如世尊在閻浮提,種種雜類,四眾圍遶,而為說法,彼諸四眾聞佛所說,皆悉奉行。我亦如是,於無熱天上,為諸天人大會說法,彼諸天眾悉受修學。」

佛告手天子:「汝於此人間時,於幾法無厭足故,而得生彼無熱天中?」

手天子白佛:「世尊!我於三法無厭足故,身壞命終,生無熱天。何等三法?我於見佛無厭故,身壞命終生無熱天;我於佛法無厭足故,生無熱天;供養眾僧無厭足故,身壞命終,生無熱天。」時,手天子即說偈言:

「見佛無厭足,  聞法亦無厭,
 供養於眾僧,  亦未曾知足,
 受持賢聖法,  調伏慳著垢,
 三法不知足,  故生無熱天。」

時,手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五九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無煩天子,容色絕妙,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生彼無煩天,  解脫七比丘,
 貪瞋恚已盡,  超世度恩愛,
 誰度於諸流,  難度死魔軍,
 誰斷死魔縻,  永超煩惱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尊者優波迦,  及波羅揵荼、
 弗迦羅娑梨、  跋提、揵陀疊、
 亦婆休難提,  及波毘瘦[少/兔],
 如是等一切,  悉皆度諸流,
 斷絕死魔縻,  度彼難度者,
 斷諸死魔縻,  超越諸天軛,
 說甚深妙法,  覺悟難知者,
 巧便問深義,  汝今為是誰?」

時,彼天子說偈白佛:

「我是阿那含,  生彼無煩天,
 故能知斯等,  解脫七比丘,
 盡貪慾瞋恚,  永超世恩愛。」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眼耳鼻舌身,  第六意入處,
 若彼名及色,  得無餘滅盡,
 能知此諸法,  解脫七比丘,
 貪有悉已盡,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鞞跋愣伽村,  我於彼中住,
 名難提婆羅,  造作諸瓦器,
 迦葉佛弟子,  持優婆塞法,
 供養於父母,  離欲修梵行,
 世世為我友,  我亦彼知識,
 如是等大士,  宿命共和合,
 善修於身心,  持此後邊身。」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如是汝賢士,  如汝之所說,
 鞞跋愣伽村,  名難提婆羅,
 迦葉佛弟子,  受優婆塞法,
 供養於父母,  離欲修梵行,
 昔是汝知識,  汝亦彼良友,
 如是諸正士,  宿命共和合,
 善修其身心,  持此後邊身。」

佛說此經已,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五九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此世多恐怖,  眾生常惱亂,
 已起者亦苦,  未起亦當苦,
 頗有離恐處,  唯願慧眼說。」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無有異苦行,  無異伏諸根,
 無異一切捨,  而得見解脫。」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九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云何諸眾生,  受身得妙色?
 云何修方便,  而得乘出道?
 眾生住何法,  為何所修習,
 為何等眾生,  諸天所供養。」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持戒明智慧,  自修習正受,
 正直心繫念,  熾然憂悉滅,
 得平等智慧,  其心善解脫,
 斯等因緣故,  受身得妙色,
 成就乘出道,  心住於中學,
 如是德備者,  為諸天供養。」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九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沉沒於睡眠,  欠呿不欣樂,
 飽食心憒閙,  懈怠不精勤,
 斯十覆眾生,  聖道不顯現。」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心沒於睡眠,  欠呿不欣樂,
 飽食心憒閙,  懈怠不精勤,
 精勤修習者,  能開發聖道。」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九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外纏結非纏,  內纏纏眾生,
 今問於瞿曇,  誰於纏離纏?」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智者建立戒,  內心修智慧,
 比丘勤修習,  於纏能解纏。」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六〇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難度難可忍,  沙門無知故,
 多起諸艱難,  重鈍溺沉沒,
 心隨覺自在,  數數溺沉沒,
 沙門云何行,  善攝護其心?」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如龜善方便,  以殼自藏六,
 比丘習禪思,  善攝諸覺想,
 其心無所依,  他莫能恐怖,
 是則自隱密,  無能誹謗者。」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六〇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薩羅小流注,  當於何反流,
 生死之徑路,  於何而不轉,
 世間諸苦樂,  何由滅無餘?」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眼耳鼻舌身,  及彼意入處,
 名色滅無餘,  薩羅小還流,
 生死道不轉,  苦樂滅無餘。」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六〇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伊尼耶鹿[跳-兆+專],  仙人中之尊,
 少食不嗜味,  禪思樂山林,
 我今敬稽首,  而問於瞿曇,
 云何出離苦?  云何苦解脫?
 我今問解脫,  於何而滅盡?」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世間五欲德,  心法說第六,
 於彼欲無慾,  解脫一切苦,
 如是於苦出,  如是苦解脫,
 汝所問解脫,  於彼而滅盡。」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六〇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云何度諸流?  云何度大海?
 云何能捨苦?  云何得清淨?」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信能度諸流,  不放逸度海,
 精進能除苦,  智慧得清淨。」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