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五
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五◎夜叉授記品第十
爾時復有八億夜叉,見諸阿修羅、伽樓羅、龍女、龍王、鳩槃荼、乾闥婆等,供養如來聞授記已,欣喜踴悅皆得稱心,生希有心得未曾有。知佛世尊智慧無盡最尊最勝無所罣礙不可思議,復更得聞法門次第。於佛世尊作導師想,復於佛所作無盡慧想。彼諸夜叉知佛智慧無有盡已,於佛正法生愛樂心。彼於佛法甚愛樂已,為供養故發勤精進,亦以偈讚曰:
「我等今讚利世者, 以佛智力具足故,
無盡無量如大海, 故人師子身無等。
須彌可得知輕重, 虛空可得知廣狹,
如來所有智慧力, 一切不能得測量。
知諸眾生敬信心, 是故應受皆已度,
於其度者知所趣, 故佛無比亦無等。
隨彼所修善惡界, 一切生處受其身,
知彼根信所應受, 故佛無比亦無等。
貪慾惡行瞋恚行, 及以癡行佛悉知,
憍慢嫉妬亦如是, 故佛無比亦無等。
眾生於此多所失, 如來善知彼業道,
世尊知彼甚捷利, 故佛無比亦無等。
善逝善見諸世間, 隨其方面所失者,
及以語言所喪失, 世尊見彼悉無餘。
於六道中幾時住, 隨彼多少所受苦,
及其所受種種身, 世尊一切悉知見。
隨其煩惱力所起, 造作方便及與業,
隨業所受種種苦, 導師一切悉了知。
隨其所求解脫道, 於佛法中已出家,
精勤修學聖道已, 盡諸煩惱佛悉知。
於佛法中有凡夫, 雖得出家不知義,
誹謗明人微妙法, 世尊亦復善見彼。
彼諸誹謗正法人, 業行所得眾苦惱,
隨其地獄久近住, 如來亦能具足知。
於佛深得敬信已, 出家受持正法藏,
觀察諸法皆悉空, 斷除一切諸有道。
不願一切諸趣身, 觀察此身猶如幻,
知諸音聲亦如響, 堅住道者佛亦知。
讚歎無等大導師, 我今所得福德聚,
以此福德願成佛, 亦願眾生成自然。」
爾時世尊知夜叉眾深心信已,現微笑相。爾時慧命馬勝比丘以偈問曰:
「人中師子所現笑, 唯願說其笑因緣,
一切諸佛非無因, 而現微笑人中月。
今此大眾皆懷疑, 以見導師微笑故,
唯願世尊除其疑, 皆令此眾得欣喜。
今於佛所得信者, 及知微妙正法者,
其心堅固不動者, 願佛宣說令彼聞。
此諸大眾皆懷疑, 一切瞻仰如來面,
今日當有何等事, 唯願世尊斷彼疑。
今日誰現大神力, 今日誰發大精進,
今日佛共誰親友, 於此大眾願顯現。
善哉牟尼愍世間, 唯願斷除諸疑惑,
天人大眾若得聞, 今日必當大欣喜。」
爾時世尊以偈答慧命馬勝曰:
「善哉馬勝汝所問, 今當大利諸世間,
由汝能問笑因緣, 故嘆汝善解我意。
我今盡當答彼義, 汝當一心專諦聽,
知諸夜叉心意已, 我為世間現微笑。
夜叉諸眾心敬信, 以知菩提寂滅故,
嘆佛真實功德已, 發心趣向大菩提。
為知諸法空寂故, 除遣一切所有相,
於諸趣中願捨已, 發心趣向大菩提。
以禪定力知諸陰, 但是世諦不取著,
不著諸有如蓮花, 發心趣向大菩提。
於諸有中障礙事, 彼見空故不為縛,
知佛菩提無上已, 彼等能修菩提行。
諸生老死皆悉空, 此即無上菩提道,
知法自性空寂已, 能得安隱大菩提。
知陰自性空寂已, 寂靜菩提性亦難,
所修菩提行亦空, 此智能知非凡了。
能觀智慧性自空, 所觀境界皆寂滅,
知者亦空知是已, 是人能修菩提道。
當知空亦性自空, 相願亦復無體性,
若有人能如是知, 是人能修真實行。
天人大眾聞是已, 心生欣喜獲利益,
一切於佛敬信已, 心住菩提寂靜句。
今此殊勝供養已, 夜叉之眾心清淨,
此諸智者捨鬼道, 於善趣中久受樂。
彼於未來多億佛, 以神通力一念中,
於多佛土修供養, 即於佛所獲得忍。
於諸世界不起相, 智者能以神力往,
觀此世間猶如化, 智者遊行無所著。
此等勇勐供諸佛, 當得無上大菩提,
亦得無上淨佛土, 其中當度無量眾。
彼等當成世間解, 一切同號無邊智,
名聞十方壽千劫, 寂滅智慧壽命等。
彼等所有聲聞眾, 猶如靜夜諸星宿,
彼悉易得大菩提, 一切無有苦難事。」
天人大眾聞是已, 為於菩提心踴悅,
其心堅固發精勤, 以精進力持諸行。◎
◎緊那羅授記品第十一
爾時復有八億緊那羅眾,大樹緊那羅王以為上首,見諸阿修羅、伽樓羅、龍女、龍王、鳩槃荼、乾闥婆、夜叉等,供養如來及聞授記已,甚生希有未曾有心,作是思量:「此實希有未曾有事。以其眾生不可得故、無命者故、無生者故、無有人故、無摩那婆故、無養育故、無壽者故、無有我故、亦無我所故,以諸陰故名為眾生。一切諸陰亦不可得,以其界故名為眾生。一切諸界亦不可得,以有入故名為眾生。一切諸入亦不可得,以有業故得有果報。而彼行業亦不可得,無上菩提亦不可得,一切菩薩亦不可得,一切諸佛亦不可得。世尊雖爾而復與諸菩薩授記,以何義故如來與諸菩薩授記示其名號,顯現業報說其當來?菩薩大眾復顯諸佛神通之力,又復說於正法之力,亦復顯現莊嚴佛土,宣說眾生有業有報,又復說於清淨佛剎,示顯菩薩游諸佛國,從一佛土至一佛土。復演菩薩往彼供養,亦說供養殊勝神變,又列供具微妙希有。又復說於經若干劫當得作佛,其佛住世經若干劫,其佛當有若干聲聞,彼佛滅後正法住世經若干劫。何故如來捨諸眾生入般涅槃?」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生此疑已,與八億緊那羅眾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我等聞佛所記已, 甚生疑惑。大智慧!
既說授記復言空, 我於二說不能解。
既說空寂離自性, 法界平等無變動,
而復如來受供養, 此事云何?眾中月!
佛既說於無有生, 而復說發菩提心,
於無量智二種說, 此言祕密我不解。
云何言滅不可得, 而人師子說有死?
唯願如實為記說, 除斷我疑令無餘。
云何佛說猶如幻, 又復顯示生天中?
於釋師子如是說, 此祕密教我不解。
佛說諸法無所依, 而復說依善知識,
此是世尊祕密語, 我實不解人中雄。
云何說於無所堪, 復教眾生修諸業?
降伏怨敵天中尊, 祕密之說我不解。
云何佛說性自空, 復言觀空得解脫?
我今於此不能解, 願無邊智斷我疑。
云何佛說事盡滅, 復說諸法性寂滅?
我今唯願無等等, 開顯此等祕密說。
云何端正修伽陀, 顯示諸法如虛空,
而愚癡人譭謗法, 死必墮於大地獄?
大雄恆說諸天道, 又復說於諸餘趣,
既言此等由作業, 復道無有作業者。
不可勝者所宣說, 種種差別不可知,
我今於此生疑惑, 唯願世尊見除斷。
既言善業無可集, 復說修行得菩提,
沙門法王如是說, 此亦我等不能解。
云何說法不可盡, 而言謗者罪可畢?
無量智慧願開示, 我於是中大有疑。
如來既說真際法, 復言顛倒及施等,
無翳淨眼滅罪者, 此義唯願為我說。
餘無有能為我等, 宣釋如是所疑事,
唯有如來能斷除, 是故我敬一切智。」
爾時世尊聞大樹緊那羅王等問諸疑已,以偈答曰:
「汝言說空復授記, 於此二事不能解。
諸法若是不空者, 佛不為其說授記。
以何因緣如是說? 諸法若有體性者,
一切常住不可轉, 彼應不減亦不增。
諸法體性本自空, 猶如平正清淨鏡,
能現一切諸色像, 如是當知一切法。
法界無有變異相, 汝於一切供養物,
一一諸分當觀察, 何等分中而有相?
法界常住無變異, 智者應當如是觀,
諸凡夫人悉迷惑, 無智慧故不能解。
汝言佛說無有生, 復說發心為難解,
汝等今當一心聽, 十力所說祕密義。
凡夫沒溺生死河, 亦復繫心著彼處,
心常懷於想顛倒, 故受生死諸苦惱。
從本已來未聞法, 我若為彼定說者,
凡夫愚人於此法, 轉復增長諸疑惑。
彼聞菩提勝利益, 其心專注於彼果,
其心又復生味著, 自然勝智無能過。
汝言無滅復有死, 此二我今不能知,
於此一心應諦聽, 我當為汝真實說。
為彼計常諸眾生, 是故如來說於滅,
恆見諸有皆衰壞, 無有一法是常者。
汝言諸法猶如幻, 復言生天懷疑者,
學人凡夫善趣等, 是法不定故如幻。
如汝所言無有依, 復言依止善知識,
欲求棄捨依止故, 善友為說無所依。
汝言畢竟無堪能, 復言有作我不解,
當觀車為眾分成, 亦觀車有所作事。
若復有人著於我, 亦復取於我所為,
我為是等說無堪, 雖復如是非無作。
汝言一切性自空, 復疑觀空得解脫,
顛倒愚癡無智者, 不能了知體性空。
從於妄想分別生, 虛妄攀緣故被縛,
為化如是眾生故, 善逝說於性非有。
如汝所說事盡滅, 一切諸法性亦滅,
迷惑無智諸眾生, 妄分別故生渴愛。
譬如渴者見陽焰, 以憶想故增長渴,
愚人復為虛妄害, 於無所有起分別。
渴者妄生見水想, 陽焰之處水本無,
妄想所害諸眾生, 於諸不淨起淨想。
愚癡凡夫愛所縛, 彼穢惡中性無淨,
譬如陽焰似水相, 彼中體性實無水。
如是身中無淨色, 身色亦復性非淨,
愚癡凡夫顛倒見, 妄作淨想而被縛。
雖說諸法如虛空, 亦說謗者墮地獄,
愚人聞之生怖畏, 智者雖聞心安隱。
世間體性自空寂, 愚癡無智起我想,
彼等若聞性空教, 怖畏不得更受生。
彼等譭謗妙空法, 皆由計著我見故,
如人繫縛於虛空, 是無智人墮地獄。
我本所說諸善趣, 及為世間說餘道,
說有作業而不失, 亦奪其執有作者。
一切諸趣猶如夢, 我為汝說如是知,
夢中無有去來相, 顛倒見者著去來。
我既演說有作業, 十方推求無作者,
譬如勐風吹諸樹, 其樹相觸則火出。
其風及樹不作念, 言謂我等能出火,
雖復如是而火生, 當知有業無作者。
汝言福德無積聚, 復雲善得菩提果,
我今真實為汝說, 汝當專諦至心聽。
譬如世人得長壽, 其命至於百餘歲,
然彼歲數無聚積, 一切緣集亦如是。
汝言諸法無有盡, 復言我說業可畢,
觀空法者無有窮, 隨世法故業有盡。
我雖說有實際法, 顛倒亦非實際外,
顛倒愚癡眾生輩, 不能了知真實際。
緊那羅王當諦聽, 為具智慧勤進者,
一切諸相皆一相, 所謂無相應當知。
若能解入於一字, 我為智者說菩提,
一切諸法皆無作, 此說阿字總持門。
一切菩薩之所行, 無邊之相我已說,
此亦能入一切法, 所謂阿字總持門。
一切諸法皆寂滅, 示阿字門令得入,
樹緊那羅應當知, 此亦阿字總持門。
一切諸法無分別, 入此法門已宣說,
緊那羅王應當知, 此亦阿字總持門。
一切諸法無自性, 示阿字門令得入,
樹緊那羅應當知, 此亦阿字總持門。
一切諸法無有邊, 以阿字門說諸法,
緊那羅王應當知, 此亦阿字總持門。
盡無盡法我已說, 應說一切法無盡,
一切十方諸如來, 已說無盡總持門。
一切諸法無有門, 物無有故現非有,
此亦即是總持門, 由是能入阿字門。
於諸不可思議法, 諸佛依實能顯示,
樹緊那羅應當知, 此亦阿字陀羅尼。
一切諸法無所趣, 我為智者說菩提,
此亦即是總持門, 是阿字門應當入。
一切諸法無有來, 若不修者則不得,
此亦是其總持門, 是阿字門應當入。
諸法假名皆當有, 推其自性不可得,
此亦是其總持門, 是阿字門應當入。
一切諸法無自性, 推其自性不可得,
此亦是其總持門, 是陀羅尼佛所說。
一切諸法不可得, 以法自性無故然,
此亦是其總持門, 是阿字門應當入。
樹緊那羅應當聽, 一切諸法離思念,
此亦是其總持門, 是陀羅尼善逝說。
諸佛世尊已顯示, 法無實故無障礙,
此亦是其總持門, 當入阿字陀羅尼。
一切諸法無障礙, 無有能障諸法者,
此亦是其總持門, 入阿字門我已說。
一切諸法無有生, 智者當知唯一相,
彼一切法無生者, 當知是法無有名。
一切諸法無有生, 其生本來不可得,
此亦是其總持門, 是阿字門應當入。
若法無實無生者, 不可覩見不可示,
諸法自性不可得, 是故無有能見者。
一切諸法無有比, 是故一相無有相,
譬如虛空無有等, 一切諸法亦復然。
一切諸法無增減, 非一非二非焦惱,
亦非是冷復非熱, 以非有故不可見。
無有曲相及直相, 亦復無有明闇相,
亦無見聞諸相等, 是無所有陀羅尼。
非是諂曲非正直, 無有卷舒諸相等,
亦無瞋恚及欣喜, 復無起作與寂滅。
無有入相及出相, 無進無退無來往,
亦復無眠及無寤, 離覺知相應當知。
非是其眼復非盲, 無有能見及暗障,
亦無開相及閉相, 非是調伏非不調。
非是掉動及止息, 亦非世間非涅槃,
非是真實非虛妄, 如是當知佛境界。
為欲調伏世間故, 斷除汝疑我無疑,
第一義中無人能, 除斷一切他疑網。」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聞佛說於總持之門,心大欣喜。既欣喜已發勇勐心,即時化作八億重閣。此諸重閣或在樹上、或蓮花上、或在山上,皆是七寶之所莊嚴。彼諸重閣,皆以種種眾寶之蓋種種寶幢而用莊嚴,復以種種寶花旒蘇、種種雜色繒綵旒蘇而為莊飾。爾時大樹緊那羅王並及八億緊那羅眾,持香山中所有水陸一切諸花以散佛上。既散佛已,一一各昇七寶重閣遶佛三匝,復以水陸所有諸花重散如來,復遶三匝。爾時大樹緊那羅王及與八億緊那羅眾,從重閣下復遶三匝,頂禮佛足一心合掌,瞻仰世尊目不暫捨,卻住一面,思念如來過去現在無量功德。
爾時世尊知大樹緊那羅王及八億眾深心樂欲,現微笑相。爾時慧命馬勝比丘以偈問曰:
「善逝非是無緣笑, 天人所供如實說,
眾覩佛笑悉懷疑, 眾見最勝如初月。
妙色世尊誰今日, 於無二法起勝慧?
我於今日懷疑惑, 唯願人尊除我疑。
誰於佛法得淨心, 如來由彼現微笑?
唯願如來為記說, 言說中勝斷我疑。
是時一切諸大眾, 若聞佛說皆欣喜,
願除彼等諸疑惑, 如佛所教皆能行。
是故最勝兩足尊, 除斷疑惑為記說,
願為緊那羅王等, 及為一切諸眾生。」
爾時世尊復以偈頌答馬勝言:
「善哉馬勝知時問, 我今為汝分別說,
由汝問故我顯示, 眾人當得佛功德。
汝當清淨專一心, 聽希有事勿亂意,
所謂善逝最勝智, 無有障礙大知見。
緊那羅王設疑問, 為利一切諸眾生,
我今說彼當來果, 諦聽我當斷汝疑。
樹緊那羅八億等, 王及臣民諸眷屬,
是等於我供養已, 從此命終生天上。
從此已後九億劫, 流轉在於人天中,
具足修習五神通, 得智自在心自在。
彼於那由他佛剎, 是人師子遭化生,
身處天宮而不動, 恆受禪悅安隱樂。
彼於九十千萬劫, 在於人天流轉已,
各各自於佛剎中, 皆得成於無上道。
其劫號曰常照曜, 於彼劫中成佛道,
此皆一生補處人, 彼智慧者當得佛。
彼佛國土無一人, 非是修行成熟者,
皆是一生補處人, 無求聲聞二乘者。
一切皆是大菩薩, 為世明者悉生彼,
悉是一生補處人, 後當皆得成佛道。
彼土諸大菩薩眾, 安住弘誓大願中,
我於無量諸佛剎, 皆悉修治令清淨。
彼菩薩願甚廣大, 於長夜中善思量,
以其清淨信樂心, 各自修治已佛剎。
彼諸佛土妙莊嚴, 遠離一切諸煩惱,
其地遍有諸宮林, 解脫一切諸惡道。
所有諸過及八難, 彼佛國土悉皆無,
既修清淨佛剎已, 眾生便即易調伏。」
如是世尊天中天, 為緊那羅說授記,
彼時一切諸大眾, 聞已心皆大欣喜。
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