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二十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雜揵度無慚愧品下

一切掉盡悔相應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世尊說掉與悔作一蓋。或謂掉外無悔悔外無掉。欲說悔外有掉掉外有悔。決定義故。而作此論。

一切掉盡悔相應耶。乃至廣說作四句。云何掉不與悔相應。答曰非悔時心不休不息。乃至廣說。彼是何耶。答曰。一切色無色界掉。欲界見道所斷。四種掉。修道所斷。五識身掉。意識地欲恚慢慳愱相應掉。如是等掉。不與悔相應。所以者何。彼品中無悔故。云何悔不與掉相應。答曰。不染污心悔。乃至廣說。彼是何耶。如比丘畏戒故悔。若不自舉。若使人舉。露地臥具。若自閉若使人閉。大小行處門。若為作福悔。何者是耶。有悔因不善悔亦不善。有悔不善因善。有悔因善悔亦善。有悔善因不善。有悔因不善悔亦不善者。猶如有一作惡悔我所作惡少應當益作。有悔不善因善者。猶如有一作善後悔我何故作此善耶。如彼居士施辟支佛食。後便悔言。我寧以此食與奴婢作人何用施是人為。有悔因善悔亦善者。猶如有一作善後悔便悔言我作善少應當益作。如尊者阿尼盧頭。作如是言。我若知此大德有如是威神者。我當益施其食。有悔善因不善者。猶如有一於戒不犯我作如是事非是善好。如不舉露地敷具如是等戒是也。此四種中。悔善因善。悔善因不善。是悔不與掉相應。云何掉與悔相應。謂染污心悔是也。乃至廣說。問曰。何故問掉應悔。而答悔應掉耶。答曰。此文應如是說。云何掉應悔。若心悔時。不休不息。乃至廣說。而無說者。有何意耶。答曰。此說染污心悔。應於掉時。諸餘染污心。唯掉相應。不與悔相應。復有說者。悔之與掉。體俱是蓋。應作是問。云何掉與悔相應。悔云何與掉相應。云何掉不與悔相應。悔不與掉相應。除上爾所事。諸法已立名已稱說者。作第一第二第三句。未立名未稱說者。作第四句。一切睡眠相應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世尊說。睡與眠作一蓋。或謂睡外無眠。眠外無睡。今欲說睡外有眠。眠外有睡。決定義故。而作此論。

一切睡眠相應耶。乃至廣作四句。云何睡不與眠相應。若身未動時。身重是說五識身睡。心重是說意識身睡。身心瞪瞢等餘句亦如是。彼是何耶。一切色無色界睡。欲界不眠時睡。是謂睡不與眠相應。云何眠不與睡相應。不染污心眠夢。身動心不散心不行。五識在意。識中眠。不污染心者。善心不隱沒無記心。是名眠不與睡相應。云何睡與眠相應。答曰。染污心眠夢。乃至廣說。餘句答餘句如上掉悔中說。

眠當言善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此因論生論。先說不染污心眠夢。乃至廣說。不說眠是善不善無記。彼中不說者。今欲說故。而作此論。

眠當言善耶。乃至廣說。答曰。眠或善不善無記。云何善。善心眠夢。是謂善。問曰。為是生得善心眠夢。為是方便善心眠夢耶。答曰。生得善。非方便善。問曰。何等眾生善心中眠耶。答曰。不眠時。多修行善者。以多修行善故眠時亦善。如行者不眠時念其境界耶。念境界而眠。眠中還見本境界。誦經施主亦如是。如是眾生善心眠。何等眾生不善心眠耶。答曰。不眠時多作惡行者。如屠兒獵師晝作不善。眠夢亦然。如屠獵師盜賊淫人亦如是。如是等眾生不善心眠。何等眾生無記心眠耶。答曰。不眠時。多作無記行。亦無記心眠。還見無記事報。無記心中亦眠。威儀工巧心亦眠。還作威儀工巧事。身見邊見隱沒無記心亦眠。如本有陰。多修行善不善無記。善不善無記心而死不眠時。多行善不善無記。眠時亦善不善無記心而眠。

眠中所作善增益。當言迴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前說善心眠。乃至廣說。不說眠所作善增益當言迴耶不迴耶。彼中不說者。今欲說故而作此論。

眠中所作善增益當言迴耶。乃至廣說。或有說。得是增益。或有說。生是增益。云何說得是增益耶。如定揵度說。以何等故。凡夫人退時。見道修道所斷煩惱增益。世尊弟子退時。唯修道所斷煩惱增益。云何說生是增益。如施設經說。凡夫人若生欲界愛。必生五法。何謂為五。一欲界愛。二欲界愛增益。三無明。四無明增益五掉。此中說善不善思。得愛不愛果。說名增益。彼增益。為生愛果。為生不愛果耶。答曰。若善生愛果。若不善生不愛果。云何善增益。如眠夢時施與。如人常行佈施。彼眠夢時。亦行是事。若好行多聞。彼眠夢時。亦行是事。讀修多羅阿毘曇持戒善亦如是。若好修定。彼眠夢時。亦行是事。如修不淨等善眠。是名善增益。云何不善增益。若好惡事。彼眠夢時。亦行是事。如獵師屠兒夢作殺事。賊取他財。淫人犯他女色。是名不善增益。云何非善增益。非不善增益。如人好行威儀工巧事。彼眠夢時。亦行是事。如行者夢作農夫種植。如銅鐵師等夢作銅鐵等物。

問曰。若眠時所作善增益者。何以佛說愚人眠時無有果報。答曰。如不眠人。能作田種等作。以眠故不作。佛說是人言無果報。如不眠人。能讀誦經。能修不淨等善根。能生念處。能生煖等達分善根。能得須陀洹果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以眠故不得如是等果報。是故佛說愚人眠時無有果報。尊者和須蜜說曰以眠時得果少故。佛說無果。

佛經中說。寧當眠莫起惡覺。問曰。若眠不善增益者。何故佛說寧當眠不起惡覺耶。答曰。以不眠時數數多起惡覺故。眠時則少。以是事故。佛說寧當眠不起惡覺。

問曰。眠時能作生處造業不耶。答曰。或有說者。能作惡道生處造業。如婆羅地迦蟲曲蟬蟲等。受此微怯弱之身是也。

夢名何法。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先說夢所作事。未說夢體。今欲說故而作此論。復次佛經說。我為菩薩時。夢見五事。波斯匿王夢見十事。如難陀迦母優婆斯。白佛言。我夫命過。為我現夢。餘經說偈。

 夢中共人會  寤已便不見
 一切所有物  死已亦不見

餘經亦說。汝等當捨如夢之法。云何如夢法。五陰是也。乃至廣說。佛經雖處處說夢而不分別。佛經是此論所為根本。彼中不說者。今欲說故而作此論。復有說者。譬喻者說夢。非實有法。彼以何故。作如是說。答曰。以世現事故。作如是說。如人夢中飲食飽足。諸根增益寤已飢渴。夢中夢作五樂。寤已都不復見。夢四種兵而自圍遶。寤已獨己。以是事故。夢非實有。為止如是說者意亦明夢是實有法故。而作此論。

夢名何法。答曰。眠時心心數法。隨其所緣。寤已不忘向他人說我夢見如是事。是名為夢。問曰。如夢所見事。寤已不憶。設憶不向他人說為是夢不。答曰。此亦是夢。此中所說。是滿足夢。滿足夢者。夢中所見。寤已不忘。亦向他人說者是也。

問曰。夢體性是何。答曰。體性是意。所以者何以意力故心心數法生。復有說者。夢體性是心心數法。所以者何。如經本說。心心數法隨其所緣。復有說者。心心數法境。是夢體性。所以者何。如經本說。心心數法隨其所緣。復有說者。夢體性是五陰。

問曰。何處有夢耶。答曰。欲界非色無色界。或有說者。欲界不盡有夢。如地獄眾生。所以者何。以苦痛所逼故不得眠。復有說者。地獄亦有眠時。所以者何。如說活地獄中。或時有冷風來。如是唱言。眾生活。眾生活。時諸眾生即便還活。冷風吹故暫時得眠。以是事故。知地獄中亦有眠夢。畜生餓鬼人亦有眠夢。問曰。何等人有夢耶。答曰。凡夫聖人俱夢。聖人從須陀洹至辟支佛盡夢。唯有諸佛不夢。所以者何。唯有諸佛。無有疑故。亦離一切無巧便習氣故。問曰。夢中所見。為是所更事為非所更事耶。答曰。是所更事。非不所更事。問曰。若然者。夢見人有角。何處曾見有角人耶。答曰。此是亂想故。異處見人。異處見角。以亂想故。言是一處見人有角。復有說者。大海中有人形蟲。頭上有角。以曾見故。今亦夢見。問曰。如菩薩夢見五事。為於何處曾見是事耶。答曰。所更有二種。一者曾見。二者曾聞。菩薩所夢是曾聞。於何處聞。過去諸佛。為諸弟子說此五夢。菩薩於彼而得聞之。以曾聞故今亦夢見。問曰。誰現此夢耶。答曰。或有說者。是諸鬼神。為現吉不吉事。尊者和須蜜說曰。以五事故現夢。如偈說。

 以疑心分別  覺習因現事
 非人來相語  因此五見夢

醫方說。有七事故夢。如偈說。

 或所更聞見  所求亦分別
 覺習及諸患  因此七見夢

問曰。如現在意識不能見色等。云何言夢是意地而能見色等耶。答曰。以見吉不吉相故言見。諸仙人說夢亦如是。尊者佛陀提婆說曰。眠時五識不現在前。不能見色等。如難陀迦母優婆斯所夢。以眠勢衰微。是以能見色等。問曰。夢所念事多。第四禪地宿命智所念事多耶。答曰。夢所念事多。非第四禪地宿命智所念事多。以是事故。而作是說。頗不入禪。不起通現在前。能憶念阿僧祇劫事不。答曰有。謂夢中所念是也。

仙人所說夢書。若人夢見如是事。當有如是果。問曰。如知未來世事。是願智境界。彼不得願智。何由能知耶。答曰。以過去現在事。比未來世事故能知。如諸仙曾有如是夢有如是果。今有如是夢。亦當有如是果。如此皆以比相故知。

如經說。當捨如夢等法。云何是如夢等法。答曰。五陰等是也。問曰。以何等故。說五陰如夢。答曰。以不適人意。暫有不經久故。說陰如夢。問曰。於何處眠耶。答曰。如經先說。五道中有眠。中陰中亦眠。在母胎諸根具者亦眠。乃至佛世尊亦眠。問曰。如薩遮尼揵所說。若人眠者。其人亦愚所以者何。以是蓋故。此云何通。答曰。非一切眠盡是蓋。有眠是蓋。有眠非蓋。眠非蓋者。佛起現在前。欲調適身故。眠是蓋者。佛不起現在前。所以者何。已離一切愚故有五蓋。五蓋攝一切蓋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佛經說五蓋。或謂唯五蓋更無餘蓋。欲明五蓋外更有無明蓋故。而作此論。五蓋攝一切蓋一切蓋攝五蓋耶。答曰。一切蓋攝五蓋非五蓋攝一切蓋。乃至廣說。五蓋者所說者是也。一切蓋者第六無明蓋是也。彼一切蓋能攝五蓋。以多故。五不攝一切。以有餘故。如以大器覆小器則遍。小器覆大器則不遍。彼亦如是。一切攝五。非五攝一切。不攝何等。謂無明蓋。

佛說無明覆愛結系愚小得此身聰明亦然。問曰。如無明是蓋亦是結。愛亦是蓋亦是結。何以唯說無明覆不說愛覆耶。答曰。或有說者。欲現種種文種種說故。若有種種文義則易解。復有說者。蓋義是覆義。更無有結覆眾生慧眼如無明者。系義是結義。更無有結繫於眾生如愛結者。猶如一人有二怨家。一縛其手足。二以土坌其目。是人被縛無目。不能有所至。如是無明覆眾生慧眼。愛結系之。不能起向涅槃。以是事故。尊者瞿沙作如是說。以無明覆愛結系故。不善法得生。是中應說。一名伊利摩。二名摩捨輸賊。尊者佛陀羅測說曰。此現二門。乃至廣說。如說。無明覆愛結系。說愛結覆無明系亦如是。以是故。欲現二門義。乃至廣說。問曰。以何等故。不說無明蓋在五蓋中耶。答曰。覆義是蓋義。此五法覆勢用等無明覆勢用偏多。如一無明蓋覆勢用勝於五蓋所覆勢用。復有說者。以無明體重故不立無明蓋。在五蓋中。

諸蓋盡覆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先解經中五蓋所不攝無明蓋。今欲說阿毘曇義一切煩惱盡是蓋。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盡覆此身中故。以是事故。尊者迦旃延子。作如是問。諸蓋覆耶。乃至廣作四句。云何是蓋非覆。過去未來五蓋是也。所以者何。以是蓋相故言蓋。過去蓋所作已竟。未來蓋所作未生。故不名為覆。云何覆非蓋。除五蓋諸餘煩惱現在前。何者是耶謂色無色界一切結。欲界系諸見慢無明蓋所不攝。諸纏現在前時是也。云何蓋亦覆。五蓋展轉現在前。若不眠欲愛蓋現在前時。三蓋現在前。謂欲愛睡掉蓋。眠時有四。即增眠蓋。瞋恚癡悔說亦如是。不眠睡蓋現在前時。二蓋現在前。謂睡掉蓋。眠時三蓋現在前。即增眠是也。云何非蓋非覆。除上爾所事。諸法已立名已稱說者。作第一第二第三句。未立名未稱說者作第四句。何者是耶。行陰作四句。在三世五蓋。現在煩惱五蓋所不攝者。如是法。作第一第二第三句。諸餘相應不相應行陰全四陰無為法。如是等法。作第四句。問曰。如過去煩惱覆過去法。未來煩惱覆未來法。現在煩惱覆現在法。何以故但說現在煩惱是覆。不說過去未來耶。答曰。或有說者。若說現在。當知亦說過去未來。復有說者。現在煩惱。能障聖道。過去未來煩惱。不能障聖道。復有說者。現在煩惱。能取依果報果。非過去未來。復有說者。現在煩惱能取果與果。非過去未來。復有說者。現在煩惱現呵責。染污此身墮不是處。非過去未來。復有說者。現在煩惱能生世愚及緣中愚。復有說者。現在煩惱。有所作。復有說者。現在煩惱障礙所依所行所緣。復有說者。或有為法。或有為人。若為法而言。過去法為過去煩惱所覆。未來現在法為未來現在煩惱所覆。若為人而言。則現在煩惱名覆人。如世人言。誰為煩惱所覆。謂不得解脫人為煩惱所覆。現在陰界入假名為人。過去未來陰界入假名為法。以是事故。現在煩惱名覆。非過去未來也。

一切欲界系無明使。盡不善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或有說。一切結使盡是不善。如譬喻者作如是說。一切煩惱盡是不善。所以者何。無巧便故欲止如是說者意。亦欲說欲界身見邊見及相應無明色無色界一切結盡是無記故。復有說者。一切欲界煩惱。盡是不善。一切色無色界煩惱。盡是無記。今欲現欲界身見邊見及相應無明亦是無記。以是事故。欲止他義顯於己義。亦欲說法相相應義故。而作此論。

一切欲界系無明使盡不善耶。答曰。諸不善者。盡欲界系無明使。頗有欲界無明使非不善耶。答曰有。欲界身見邊見相應無明使是也。問曰。何故欲界身見邊見相應無明非不善耶。答曰。若體是無慚無愧。與無慚無愧相應。從無慚無愧生。是無慚無愧依果者是不善。彼與此相違故非不善。復次此法非一向壞於期心。云何非一向壞於期心耶。答曰。體非無慚愧等故。復次此法不妨佈施持戒修定等故。所以者何。計我見者。為我樂故行於佈施。為我生善道故行於持戒。為我得解脫故而修於定。邊見隨身見後生。彼相應無明亦爾。復次此二見。於自法中愚不逼切他。所以者何。我見者。不如是說眼能見色是可見。作如是說。我能見我所是可見。乃至意知法說亦如是。此見未曾逼切於他。邊見隨身見後生故。相應無明亦爾。復次以此見不能生報故。尊者和須蜜作如是說。何故身見邊見是無記耶。答曰。以不能生身口麁業故。問曰。不善煩惱亦有不能生身口麁業者。可是無記耶。答曰。現在雖不起後增益時。能起身口麁業。身見邊見終不能起。復次此見不能令眾生墮於惡道。問曰。不善煩惱亦有不能令眾生墮惡道者。可是無記耶。答曰。不善煩惱後增長時。能令眾生墮於惡道。身見邊見終不能令眾生墮惡道故。復次此見不能生不愛果故。問曰。若能得未來有。即是生不愛果。世尊亦說。比丘我不稱美乃至彈指頃生未來有者。所以者何。有皆是苦故。邊見隨身見後生。相應無明亦爾。尊者佛陀提婆說曰。此二見是顛倒。能生諸煩惱。非安隱法故是不善。若當身見非是不善者誰是不善。世尊亦說。比丘若無明是不善。邊見隨身見後生。相應無明亦爾。

一切色無色界無明使盡無記耶。答曰。一切色無色界無明使盡是無記。廣說如經本。問曰。何故色無色界煩惱是無記耶。答曰。若體是無慚無愧。乃至是無慚無愧依果者是不善。色無色界煩惱。與此相違故非不善。復次此諸煩惱不一向壞期心。如上所說。復次以不能生報故。如是因論生論。以何等故。彼諸煩惱不能生報。答曰。此諸煩惱。為四支五支三昧所制持故。猶如毒蛇為咒所持不能螫人。彼亦如是。復次彼無報器故。若當色無色界煩惱當生報者。應生何報。必生苦報。苦報在欲界。不可以色無色界行欲界中受報。復次彼煩惱。非一向受於顛倒。亦少有所因。如色無色界邪見謗苦。彼有少樂故。亦有少勝見取見第一。亦有少淨戒取見淨。如色界道能淨欲界。色無色界道。能淨色無色界道。能淨無色界。尊者和須蜜說曰以何等故。色無色界煩惱是無記。答言。不能生身口麁業。廣說如上。尊者佛陀提婆說曰。若當色無色界煩惱非是不善者。誰是不善。世尊亦說煩惱生業。一切見苦集所斷無明使。盡是一切遍耶。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應如上一切遍因中說。一切見苦集所斷無明使。盡是一切遍使耶。答曰。諸一切遍。盡是見苦集所斷無明使。頗見苦集所斷無明使非一切遍耶。答曰有。非一切遍使相應無明。何者是耶。欲恚慢等相應無明。隨相而說。

云何不共無明使。答曰。不說苦於苦不忍不可。餘諦亦爾。此心一向愚。一向劣。一向癡。是故說不共無明。問曰。若然者。云何非是邪見耶。答曰。邪見謗言無苦。此不欲忍苦。猶如宿食不消憎於乳食。彼亦如是。或有說者。上已說體。所行云何。答曰。無知黑闇愚癡是也。復有說者。先說所行。如不說苦於苦不忍不可是也。問曰。若然者。波伽羅那經所說云何通。如說云何無明使所使。答言若無知黑闇愚癡是也。答曰。彼說無明所行不盡有煩惱所行彼中不說。復有說者。不說苦等。是說無明所緣。

問曰。云何是不共義耶。答曰。罽賓沙門作如是說。不與緣四諦煩惱相應故名不共。復有說者。此使緣於四諦。唯是凡夫所行故名不共。尊者婆已說曰。不共餘煩惱故名不共。所以者何。以遠離煩惱所行各異不待煩惱而生故名不共。尊者婆摩勒說曰。與煩惱別異不共一意故名不共。復有說者。與煩惱別異不共方便故名不共。問曰。不共無明。為是五種所斷。為是見道所斷耶。若是見道所斷者。識身經所說云何通。如說彼是修道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若是五種者。此中何以不說耶。答曰。或有說者。見道所斷。問曰。若然者。識身經所說云何通。答曰。此文應如是說。彼是修道所斷。無明使相應心。應作是說。而不說者有何意。答曰。識身經所說。不說不共無明使。若以自功力不因他生者。是不共無明。彼雖不與煩惱相應。不以自功力因他而生。是故不是不共。復有說者是五種斷。問曰。此中何以不說耶。答曰。或有說者。若無明緣四諦。不與餘使相應故名不共。修道所斷無明。有不與煩惱相應者。不緣四諦。復有說者。若不與諸使相應。唯凡夫所行者。是中則說彼修道所斷。雖有不與煩惱相應。而是凡夫聖人所行。是故不說。問曰。修道所斷不共無明使何等心邊可得耶。答曰。欲界十小煩惱大地。色界初禪地諂放逸。第二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放逸俱者是也。問曰。於何時現在前行耶。答曰。若人起正見。若人起見。心疲勞已。或時起如是等不共無明不共無明不說苦。乃至廣說。問曰。如一切心中盡有慧。何以說不忍可苦耶。答曰。為無明所蔽故彼慧不明不了。頗有使不為俱使所使耶。答曰有。緣使已斷不共無明使是也。頗有使不為使所使耶。答曰有。即前者是也。頗有使不能使耶。答曰有。無漏緣不共無明使是也。云何不共掉纏耶。答曰。無不共掉纏。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人疑故。如有不與煩惱相應不共無明使亦謂有不共掉纏為止如是疑意故。答曰無不共掉纏。所以者何一切染污心中。盡有無明使。復次如有不與煩惱相應不共無明使。亦謂有不與纏相應不共掉纏。為斷如是疑意。答言。無不共掉纏。所以者何。一切染污心有睡掉故。以是事故而作此論。

問曰。如睡掉通三界五種斷。六識身一切染污心可得。何故不問睡。但問掉耶。答曰。或有說者。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以掉多放逸過生諸罪咎故。以多過患故波伽羅那經。立掉為煩惱大地。此經本中問。云何不共掉纏。亦立為上分結。施設經亦說。凡夫起欲愛使時。五法現在前。謂欲愛使欲愛使增益。無明使。無明使增益。掉睡無如上等過故不問。復次掉能發動四支五支定覺心。睡隨順三昧。與三昧相似若睡現在前時。如入禪者。復次睡為無明所蔽。似無明所行。愚小不勐利。掉不與無明相似勐利。是故問掉不問於睡。復次睡依於無明。若說無明。當知已說睡復有說者。修善時掉能令遠善退失。令人心退故。發動睡則不爾復有說者。掉能令三昧中心心數法散亂。亦於所緣事移動睡則不爾。復有說者。亦應問睡。此文應如是說云何不共睡纏答言。無不共睡纏。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復有說者。若說掉當知亦說睡。所以者何。一切處共俱故。

◎阿毘曇毘婆沙論雜揵度色品第六

色法生住老無常。當言色耶。乃至廣說。此章及解章義。是中應廣說優婆提舍。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此是佛經佛經中說。告諸比丘。有三有為相。不解此經義趣故。諸家作種種異說。其義不同。如譬喻者說。三有為相。無有實體。所以者何。三有為相。是不相應行陰所攝。不相應行陰。無有實體。欲止如是說者意。亦明三有為相是實有法故。而作此論。復有說者。言此法是無為法。如毘婆闍婆提。作如是說。若此法是有為者。其性羸劣。以羸劣故。不能生法住法滅法。無為有力。以有力故。能令法生住滅。或有說。此二法是有為。一是無為。如曇摩掘部作如是說。二是有為謂生住。一是無為謂滅。若此是有為。其性羸劣。不能滅法。以是無為故能滅法。為止如是說者意。欲明此三法是有為故。復有說者。此法是相應。為止如是說者意故。復有說者。為止即彼法沙門意故。彼法沙門作如是說。色法生住無常。即是色體。乃至識亦如是。為止如是等說者意。欲顯己義亦欲說法相相應義故。而作此論。

色法生住老無常。當言色耶非色耶。答曰。當言非色。問曰。非色入有二種。謂意入法入。為意入所攝。為法入所攝耶。答曰。法入所攝非色法。當言非色。即法入所攝。可見法。當言不可見。不可見法。有十一入。除色入。彼非眼入乃至意入所攝。是法入所攝。不可見法。當言不可見。即法入所攝。有對法當言無對。無對是二入。謂意入法入。非意入所攝。是法入所攝。無對法當言無對。即法入所攝。有漏法當言即有漏。從是已後還與彼法相似。無漏即無漏。有為即有為。以是義故。為止說有為相是無為者意故。無為法無過去未來現在當言即過去未來現在。問曰。何以過去法得通三世。生住老無常唯過去耶。答曰。過去法得與彼。不同一果。不共行。相離不相隨。於彼聚為非聚。如樹皮離樹。生等不爾。與彼同一果。乃至廣說。如過去者。未來現在說亦如是。善不善無記。當言即善不善無記。三界系不系。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道所斷。修道所斷不斷。說亦如是。

云何老云何死云何無常。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先說真實義有為相。今欲說假名有為相故。復有說者。先說剎那無常。今欲說一世無常故作此論。云何為老。乃至廣說。問曰。此中何故不問生耶。答曰。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復有說者。若法於彼法無增益。令彼法散壞者。是中則問。生於彼法。能令增益熾盛。是故不問。復有說。若法能令彼法相離相遠。此中則問。生能令彼法相近相隨。是故不問。云何為老。答曰。發白零落身體皮皺轉轉損減身形曲膢。氣息損少。身生黑點猶如彩畫。扶杖而行。恆患顛伏。行步遲微諸根漸損。轉轉衰熟。舉身戰掉是為老。云何為死。答曰。諸行散滅是名為死。如說若死即無常耶。云何死是無常。云何無常非死。答曰。或有說者。最後命根滅一剎那。是名為死。亦名無常餘。時陰散滅。是名無常。不名為死。復有說者。與最後命根俱滅五陰。是名為死。亦名無常。餘時陰散滅。是名無常。不名為死。復有說者。一生中命根散滅。是名為死。亦名無常。餘陰散滅。是名無常。不名為死。復有說者。一生中與命根俱五陰散失。是名為死。亦名無常。餘陰散失。是名無常。不名為死。復有說者。眾生數陰散失。是名為死。亦名無常。非眾生數陰散失。是名無常。不名為死。問曰。業力強無常力強耶。答曰。業力強非無常。業是聖道。無常即無常。世尊。或說道是受。或說是想。或說是思。或說是意。或說是燈明。或說是信進念定慧。或說是栰是石是水是花。或說是慈悲喜捨何處說道是受。如說我實覺苦聖諦。何處說道是想。如說比丘修行廣佈無常想能斷欲愛。乃至廣說。何處說是思。如說有業無黑報無白報能盡業。何處說是意。如偈說。

 意能燒屋宅  亦不染於緣
 謂佛天人師  應受一切供

何處說是燈明。如偈說。

 汝起莫放逸  以戒自調伏
 如是等燈明  馳流不能滅

何處說是信。如偈說。

 信能度大河  不放逸亦然
 精進除眾苦  慧能到解脫

何處說精進。如說佛告阿難。精進能增長菩提。何處說是念。如說佛告比丘。我說念過一切處。我聖弟子。具足念力。守護。根門。則離不善法。能修善法。何處說是定。如說有定是正道無定是邪道。有定心得解脫。非不定。如是等是也。何處說是慧。如偈說。

 慧為世間上  趣向於至真
 若能正知此  必盡於老死

何處說是栰。如說比丘當知。栰者即八聖道。何處說是石。如說比丘當知。此是正見大石山。何處說是水。如說比丘當知。此八聖道。是八味水。何處說是花。如說此七覺意花。何處說是慈悲喜捨。如說修慈心三昧。得阿那含果。悲喜捨亦如是。此中說道是業。是故說業力彊非無常。業能滅過去未來現在行。其滅是數滅。無常滅現在行。其滅是無常滅。或有說無常力彊非業力。所以者何。業能滅過去未來行。無常能滅彼業。若人能殺千人敵者。是人名為二千人敵。彼亦如是是故無常力強非業力。如我義者。業力彊非無常力。所以者何。業能令過去未來現在行不行境界。無常何所滅耶。復有說者。業名和合。無常名壞和合。為業力強。無常力強。答曰。業力強非無常力。所以者何。和合事難。壞和合易。復有說者。無常力強非業力。所以者何。彼和合者。必有別離。如我義。業力強非無常力。所以者何。和合事難。壞和合易。如人作瓶時難壞瓶時易。復有說者。若業能作五道受生處造業。是業力強。非無常力。復有說者。無常力強非業力。所以者何。彼業亦為無常所壞。如我義。業力強非無常力。所以者何。法造時難壞時易。此中亦應說瓶喻。

世尊說三有為相。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他義故。如譬喻者。不欲令一剎那中有三有為相。彼作是說。若一剎那中。有三有為相者。則一法一時。即生即老。即無常。問曰。若然者。其義云何。答言。法初時名生。後時名無常。此二中間名老。如是說者。則一剎那中。無三有為相。此說不如實分別。所以者何。說一生中相似法故。一生中。初生者名生。最後者名無常。此二中間名老。若作是說者。則一法無三相。為止如是說者意。亦明一法有三相故。問曰。若一法有三相者。云何不一法一時即生即老即無常耶。答曰。所作異故。所以者何。法生時。生有所作。法滅時。老無常有所作。以所作次第各異故。而無有過。是故為止他義。欲顯己義亦欲說法相相應義故。而作此論。此三有為相。有為法。有生有滅有住變。云何有為法一剎那中。有生有滅有住變耶。答曰。法起時生。生彼法。法滅時滅。滅彼法。住變是老。老能熟彼法。問曰。若然者。法體是變異者。云何法不捨自體耶。若不變異者。何以說住變是老。答曰。應作是說。法體無變異。問曰。何以說住變是老耶。答曰。此是老名老。名為老亦名住變。復有說者。以其體不異故。名不變異。所作異故。名為變異。所以者何。法生時所作異。滅時所作異。云何生時所作異。滅時所作異。答曰。法生時有力。有功能。有所作法滅時。衰退散壞。以是義故。言有變異。復有說者。法迅速故生。迅速遲微故滅。濕潤故生。萎枯故滅。復有說者。以經三世故變異。所以者何。過去法異未來現在法。

問曰。此相為是總相。為是別相耶。若是別相者。云何一法而有四相。若是總相者。諸法各自有相。云何是總相耶。答曰。或有說者。此相是別相。問曰。若然者。云何一法而有四相。答曰。此說自相。非如火熱。是自相如受自有生住滅受生住滅不能生乃至識。是故言自相。諸法各各自有別相。如色是不久散壞。如病如癰如瘡如箭等。百四十種相。相有二種。一者舊相。二是客相。生等於彼法。是客相非是舊相。合聚他物相。本自體相亦如是。復有說者。是總相。問曰。若然者。諸法各自相。云何是總相耶。答曰。相似相。如一法有三相。一切法亦有三相。復有說者。非別相亦非總相。所以者何。非自體故非別相。各有相故非總相。問曰。若此非總相非別相者。當言是何法耶。答曰。此是諸法印幟。若法有此印幟是有為。無印幟者是無為。如大人相非大人體。若有此相者。名為大人。若無此相者。不名大人。彼亦如是。評曰。不應作此說。說總相者好。

問曰。法生時。除其自體。餘一切法。能生此法。何故唯說能生生此法耶。答曰。法生時。餘法雖有功。不名能生。唯生體能生。如女人產時。諸餘女人。雖復佐助。不名為產。唯母名產。彼亦如是。尊者和須蜜說曰。唯生能生彼法。非餘法。所以者何。若無生者。則彼法不生。問曰。若無餘法。彼法亦不生。復次若有生彼法。生非無生。問曰。亦有餘法作緣使此法生非無餘法緣。尊者佛陀提婆說曰。法生時。生勢最勝故生得其名。餘法不爾。如作伎書畫染法。作伎時。非無伎子毘頭梢等而伎得成。然彼伎成師得其名。如畫非不因筆墨紙等。而人受其名。畫時非不因眾彩。而人受其名。染時非不因瓫水等。而染者得名。彼亦如是。

問曰。生相為有生相不。若有者云何非無窮。彼生復有生故。若無者誰生此生。答曰。應作是說。生相復有生相。問曰。若然者。云何非無窮。答曰。無窮有何過。未來世寬。無住處耶。又生死是無窮法。以是事故。難除難過。能生眾生無量連瑣之苦。復次此二同在一剎那中。故非無窮。彼一剎那中。生生二法。一生法。二生生生。生生唯生生。問曰。何故生生二法。生生唯生生。答曰。如是亦無有過。猶如女人有生一子者有雙生者。復有說者。生相生八法。謂彼法生生老後老住後住無常後無常生生生一法。謂生。問曰。何故生生八法。生生唯生生。答曰。是亦無過。猶如豬犬狼犲等。或生一子或生多子。

問曰。諸行為有住相不。若有者有為相中。何以不說。此經復云何通。如說。諸行不住。猶如壽行。乃至廣說。若無者此文云何通。如說色法生老住無常。當言色耶。乃至廣說。波伽羅那經亦說。云何住諸行生不散壞。答曰。應作是說。諸行有住相。問曰。諸行有住相者。有為相中。何以不說耶。答曰。應說有為法有四相。若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住相似無為法故。不說是有為相。復次若相能令諸行歷世者是有為相。如生移未來行現在世。老無常移現在行在過去世。住與彼法相著無捨離時。復次分別諸相時。三相墮有為部中。住相墮無為部中。復次若相能令諸行不增益散壞者。說是有為相。住能令諸行增益不散壞。不說是有為相。問曰。若然者生能令諸行增益不散壞。何以說是有為相耶。答曰生能令諸行增益散壞其於老無常。所以者何。若生不生諸行。在現在者。則老無常不能散壞以生生諸行在現在世故。老令衰微。無常能壞猶如有人雖居牢固之處有三怨家。一於牢固之處。挽其人出。二共斷其命。此三於彼人俱作不饒益事。若一人不於牢固之處挽出者。則二人無由斷其人命。彼亦如是問曰。若諸行有住相者。佛經云何通耶。答曰。佛經說不住。無有久住相。非謂一剎那。如命根等。復次言無住者。無長久時住。住相謂少時住。復次剎那中。住相微細。唯佛所知。所以者何。如以神足屈申臂頃。從此間沒。住須彌山頂。於其中間。眾多剎那相續。非不相續。是故言從此至彼。如是等相。唯佛境界。非餘所知。是故經說無有住相。復有說者。雖有少時住。速為老所衰無常所滅。是故住相有如是過患故佛經不說。復有說者。諸行無住相。是以有為相中不說。佛經善通。此文云何通。如說。色法生老住無常。乃至廣說。答曰。此文應如是說。色法生老無常。乃至廣說。不應言住。若言住者。有何意耶。答曰。此住是老異名如生名生亦名出現。無常名無常。亦名滅盡。老名老。亦名住。評曰。應作是說。諸行有住相。若諸行無住相者。不能有所緣。欲令無如是過故。說諸行有住相。

問曰。何者是變異。為以滅故壞故以為變易故言變異耶。答以滅故言變異者。變異與滅。則是一體。有為法。唯有二相。若以壞者。則法捨自相。若以變易者。云何不助成外道。作如是說。諸法變易。答曰。應作是說。勢衰故言變易。所以者何。諸行勢盛故生。勢衰故言變異。復次諸行有力故生。衰劣故變異。復次諸行未熟名生。已熟名變異。復次諸行漸羸故變異。復次諸行新故名生。舊故名變異。問曰。若然者。云何不助成外道義。答曰。諸行相續不住。外道計有住時。住滅言是變。如乳作酪。如薪作灰。不說剎那勢衰故變異。此說剎那勢衰變異。不說住時變異。問曰。此有為相與所相。為一為異耶。若一者。云何一法不為多法耶若異者。相與所相則異者。何故不以餘相為相。答曰。應作是說相所相不一。是故一不為三。三不為一。問曰。若然者。云何不以餘相為相耶。答曰。隨相所作處則相所相。是故無過。復次相與所相。常不相離。若相離者。可以餘相為相。以相所相不相離故。無如是過。如是雜合不相離共說亦如是。復次相從所相生。生所生異。如煙雖從火生煙火各異。彼亦如是。復次相是所相過患。如病是人之過患。人異病。若當不異者。人病癒時。應當無人。餘亦如是。復次佛說此相是有為相。以是言故。當知相異所相。如言此人捨亦如是。

問曰。一切剎那中。盡有老者。何以不一切時頭生白髮耶。答曰。不應作如是問有白髮無白髮。然老與壯年。或有相妨。或不相妨。相妨者。不生白髮。不相妨者。頭生白髮。復次或有羸弱四大多強盛四大少。或強盛四大多羸弱四大少。若羸弱四大多。強盛四大少。頭生白髮。若強盛四大多。羸弱四大少。不生白髮。多力少力亦如是。復有說者。白髮非老。白髮是色。老是非色。但此身後時。生如是報滓不好之法。猶如麻油。亦如木酒。後欲盡時。必生濁滓。彼亦如是。問曰。何處有此白髮。答曰。界者欲界中。有非色無色界。趣者人畜生餓鬼中。有方者三方有。非欝單曰。所以者何。白髮是罪報。彼方非受罪報處。問曰。誰有此白髮耶。答曰。凡夫聖人俱有。聖人從須陀洹。至辟支佛。唯除世尊。所以者何。佛世尊無發白漸落皮緩面皺音聲破壞。死時無解支節。痛心不錯亂。根不漸滅。一時而滅。此是佛身之法。問曰。以何等故佛世尊。無白髮漸落皮緩面皺耶。答曰。此是惡色。佛世尊永離惡色故。問曰。佛作何業。無如是報耶。答曰。佛世尊。本為菩薩時。修行善法。信心堅固。未曾衰退。以行相似因故。受如是相似果。以是事故。無白髮漸落皮緩面皺。

問曰。若一切剎那中。盡是無常者。何以不一切時有死尸現耶。答曰。不應問此事有死尸無死尸。所以者何。有相有相法異。無相無相法異。有心無心說亦如是。復有說者。以根法滅生有根法。所以無死尸。有根法滅。生無根法。所以有死尸。有心無心。眾生數非眾生數。內法外法。說亦如是。復有說者。眾生業力故所以有。眾生業力故所以無。眾生業力故所以有者。眾生須皮肉筋骨齒爪毛角等。以為資生具。所以便有。眾生業力故所以無者。一日夜。二十不滿。有六十五百千剎那。一一剎那。有五陰生滅。若當一一剎那有死尸者。則一眾生死尸。滿於世間。以眾生業報。所以無。問曰。化生眾生。何以無死尸耶。答曰。或有說者。以生時頓得諸根死時頓捨諸根故。如人水中暫出暫沒不知沒至何所出從何來。復有說者。化生眾生。其身輕漂。猶如火焰。風吹至空。不知去處。雲霧電光。亦復如是。復有說者。四大多者有死尸。彼造色多故無死尸。復有說者。受身非根法多者有死尸。受身非根法少者無死尸。復有說者。受身可捨法多者有死尸。受身可捨法少者無死尸。可捨法。謂發毛爪齒等也。

問曰。有為法。為體是生故生。為與生合故生耶。若體是生者。生相何所作。若與生合生者。何故不與無為法合而使無為法生耶。答曰。應作是說。體是生相。問曰。若然者。生相何所作耶。答曰。雖體是生。由生相故顯發。猶如闇中有瓨瓶等物。而由燈顯發。不從燈生彼亦如是。復有說者。與生合故生。問曰。若然者。何以不與無生法合。令使無為法生耶。答曰。以無合義故。若有者亦應生。無常說亦如是。

問曰。如有為法有三有為相。無為法有三無為相不耶。若有者。云何無為法非是聚法耶。若無者。波伽羅那經所說云何通。如說。云何不生法。答曰。無為法。以無生相故。云何不住法。答曰。無為法。以無住相故。云何不滅法。答曰。無為法。以無滅相故。答曰。應作是說。無為法無無為法相。問曰。若然者。波伽羅那經所說云何通。答曰。對有為法故。如有為法有生住滅。無為法無生住滅故。作如是說。

佛經說。汝等比丘。即出現。即生。即沒。即滅。問曰。出現與生有何差別。沒與死有何差別耶。答曰。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出現即生沒即死。同是剎那性故。尊者波奢說曰。受中陰身。是名出現。受生陰身。是名生。壞中陰身。是名沒。壞生陰身。是名死。復次卵生胎生濕生眾生。受身時是出現。所以者何。眼等諸根。漸出現故。化生眾生。受身是生。所以者何。頓得眼等諸根故。捨卵胎濕生眾生身。是名死。所以者何。有死尸故。捨化生眾生身。是名沒。所以者何。以無死尸故。尊者和須蜜說曰。入母胎時名生。出胎時名出現。代謝諸陰是名沒。死時陰是名死。尊者佛陀提婆說曰。諸趣中。初受身時名生。已在趣中諸陰名出現。中陰中死。向生陰中是名沒。捨命根時陰是名死。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