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善行的關鍵就是修心。
2.不斷檢查心境是否與法教一致,或已被煩惱入侵。
3.如果心能守戒並保持明覺,身和語自然就會跟進。
4.隱匿的瑜伽士是不會跟他人廝混,也不涉入世俗活動的修行者,既不求名也不求追隨者。
5.法的根本--出離輪迴的決心。
6.如果你讓這些迷妄的疑慮和不安支配餘生,只會使輪迴的網 越扯越緊。
7.一旦這些根深蒂固的習性持續,痛苦也會延續下去。
8.除非你真的厭惡世俗生活,並滿足此刻所擁有的一切,否則你不會是一個好的佛法修行者。
9.輪迴中的種種事物,終將如水塘上的指劃般不留餘跡。
10.這一生不管我們多麼努力奮鬥以求取成功與幸福,甚至工作到精疲力竭,也將毫無所獲,因為在我們跨入死亡門坎時,又能帶走什麼?
11.如果你自以為了不起,稍有不適就發怒,那麼你絕不會是個真正的修行者。
12.無數累世以來,我們只想到自己的幸福;現在是開始想想什麼對他人最好的時候了。
13.我們現今的喜悅或悲傷,正是過去世種下的果報,因此對苦樂存有希望和恐懼是毫無意義的。
14.相較於無數眾生的福祉,自身的苦或樂根本不重要。
15.欣然接受痛苦以提醒自己輪迴的不完美,用它來激勵修行,並消解他人痛苦。
16.你或許正體驗著各種幸福歡愉,但這些都不會久長,所以不要執著。
17.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拖延死亡,一刻也不行。
二
1.今生你必會經歷各種困難、疾病和其它麻煩;重要的是從這些經歷中,了知法教的真實意義。
2.不論何時我們經驗痛苦或快樂、不幸或滿足,都是過去行為的結果。
3.如果你現在健康、有名或富裕,那是因為你過去所行的善報;如果你因疾病、障礙或重重困境而受苦,那是你過去惡行的果報。
4.不管身處何種環境,你都可以淨化自心。
5.受苦時,你可以發自內心深處祈求,願你的苦能代替別人的苦,讓他們所有的痛楚和苦難永遠了脫。
6.你受的苦愈多,就愈能實踐替一切眾生承擔痛苦的修行。密勒日巴尊者就是用這種方法,將他所受的痛苦和艱難全部轉向證悟之道。
7.不論我們變得多麼顯達富貴,似乎永遠都不夠。我們對自己所有的從不感到滿足。
8.「貪慾就像一飢餓的狗。」就算能嘗到天人的珍饈美饌,我們還希求更美味的食物。
9.開展為幫助一切眾生而修行佛法的信念,才是生命中唯一有價值的目標。
10.佛法的基本要點就是遠離生命中對苦樂的恐懼和希求。
11.窮畢生之力試圖得到世俗成就,就像在乾涸的河床上捕魚一樣徒勞。不要讓生命去追求這般毫無意義的目標。
12.如果你已修行佛法,你的生命就很有意義,即使今天突然被雷電劈死,也毋須有任何遺憾。
13.如果你不曾修持佛法,至少有一件事不用擔心:你沒有任何機會遠離輪迴。
14.正念的修行是唯一能治療輪迴一切苦惱的基礎。
三
1.為使自己完善而修持,花時間修行佛法是今生和來世的一項珍貴投資。
2.純為利他而追求證悟的修行,才是最崇高和最有價值的立志目標。
3.菩提心,一切修行道的精髓,能成就一切法門。
4.唯有對上師三寶的虔信和對修行的信心,才能幫助我們面對死亡。
5.如果你現在把生命浪費在無盡的次要工作上,可以確定你在死時必將悔恨哭泣,並被強烈的不安侵襲,就像一個小偷剛被丟入監牢,不安地等待刑罰。
6.一個人或許會發覺自己沒食物吃,沒衣服穿,沒房子住,但如果內心充滿對上師和三寶的信心,那麼此人不管是生或死,他的心一直都是喜悅和自信的。
7.出輪迴的過患,是要激勵我們厭離此末法時期的惡行。
8.出離輪迴的決心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礎。
9.輪迴除苦之外無他,因此我們要下定決心從中解脫。
10.觀世音菩薩既是諸佛悲心的化現,觀世音菩薩也是一切諸佛菩薩的本源。
11.慈悲是證悟成佛的最根本,觀世音菩薩便是悲心的本尊形相。
12.觀世音菩薩是諸佛的總集。接受他的加持,就是接受諸佛的加持。
13.觀世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唄美吽,是諸佛慈悲智慧的音聲顯現。涵攝了佛所教授八萬四千法門的精義。
14.持誦六字大明咒來當做對三寶和一切眾生的供養。
15.觀世音菩薩悲心的溫暖光亮,卻能完全袪除任何人在死神逼近時所感到的畏懼。
16.觀世音菩薩完全不受輪迴束縛,隨時都在幫助眾生。
四
1.觀世音菩薩永遠在對他有信心的人身邊。
2.觀世音菩薩是無上的救怙主。
3.幸福的作物不會生長在信心種子枯萎的地方。
4.除非我們真正實修這些法教,融入自心,獲得內在的了悟,否則任何所得都僅是學理。
5.我們現在正陷入習性的泥沼,被情慾的桎梏所困。
6.為了能將我們自輪迴的漩渦中救出,我們尋求的皈依基礎必須是自身已全然解脫者。
7.佛是導師,示現四身五智;法是道,是被傳授和了悟的法教;僧是道上的友伴,是了解法義並終證解脫者。
8.皈依是進入佛法之門,為三乘共法與一切修行的基礎。
9.如果要誠懇真實地皈依,就必須培養無可動搖的信心。
10.信心是道上的根心要素,能使我們受到佛的加持。
11.信心是解脫道上日夜前進的寶輪。
12.太陽的光芒普照各地,但只有透過放大鏡的聚光,才能把乾草點燃。
13.無論處於順境或逆境,你都願以真誠的信心供養身、語、意予觀世音菩薩,全然依止他,這就是完全具義的皈依——大乘的真實皈依。
14.願菩提心是目標的確認,而行菩提心則是達到目標的方法。
15.痛苦源自於惡行,而快樂是由善心所生。
16.再沒有比瞋恨更大的惡,也沒有比忍耐更大的善。
17.只有當悲心真正達到對輪迴三界中的無量眾生時,才能稱做真正的悲心。
18.菩提心是佛陀八萬四千法門教授的精華。
19.勝義菩提心是空性與不造作慈悲心的合一。
20.煩惱障和所知障橫阻在我們與佛性的體悟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