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心本具極樂世界

1.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

2.一方空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迴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藕益:《阿彌陀經要解》)

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1.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佛說觀無量壽經》)

三、佛與眾生,心性平等

1.彌陀之所以為彌陀者,深證其唯心自性也。然此彌陀極樂,非自性彌陀,唯心極樂乎?

2.但此心性,乃生佛平等共有,不偏屬佛,亦不偏屬眾生;若以心屬彌陀,則眾生乃彌陀心中之眾生;若以心屬眾生,則彌陀乃眾生心中之彌陀。

3.以彌陀心中之眾生,念眾生心中之彌陀,豈眾生心中之彌陀,不應彌陀心中之眾生耶?

4.但佛悟此心,如醒時人;眾生迷此心,如夢中人。(徹悟:《徹悟禪師語錄》)

四、本覺始覺不離,直趨覺路

1.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托彼依正,顯我自心。

2.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故知正遍知海,雖入眾生心想;寂光真淨,不涉一切情計。微妙難思,絕待圓融,阿彌陀佛!(夏蓮居:《淨修捷要》)

五、心作心是,呼應同時

1.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

2.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夏蓮居:《淨修捷要》)

六、聖凡一體,機感相應

1.蓋彌陀光明遍照光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聖凡一體,機感相應。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眾生心中淨土,念念彌陀。

2.吾以是觀之,智慧者易生,能斷疑故;禪定者易生,不散亂故;持戒者易生,遠諸染故;佈施者易生,不我有故;忍辱者易生,不瞋恚故;精進者易生,不退轉故;不造善不作惡者易生,念純一故;諸惡已作業報已現者易生,實慚愧故。

3.雖有眾善,若無誠信心、無深心、無迴向發願心者,則不得上上品生矣。 (楊傑:《念佛鏡序》)

七、心淨阿鼻即為淨土

1.如就淨土的本義說來,修行人心清淨了,則一切土、一切處無不清淨,無不自在,十方世界無不同時化為淨土。

2.心如不淨,即在莊嚴佛土,亦復顛倒煩惱。古德云:心淨阿鼻即為淨土,心穢淨土即為阿鼻。

3.至於西方乃表日昇於東,落於西,結果圓成之意。故普賢大士,以十大願王生西方淨土,以圓成佛果也。(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

八、念佛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1.念佛時,心要懇切,像嬰兒求乳,乞士求食的一心懇求——才是心念佛時,心即是佛;因源的心與果海的佛,契合徹通,這個因緣,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緣。(慈舟:《佛說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