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縛凡夫,欲度眾生,無有是處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有一個結論,就是「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無有是處」。這個結論是斬釘截鐵的。具縛凡夫是什麼意思?縛就是煩惱,有煩惱就能夠纏縛眾生在三界六道出不去。那只要是凡夫,在六道裡面,他都具有這個煩惱,這叫具縛凡夫。

具縛凡夫他忽然也有菩薩的種性,發了大悲心。這個心是好,但是要考量自己有沒有這種能力。你發大悲心就發了大願,我就要生到五濁惡世去救度那些苦難的眾生,那行不行呢?龍樹菩薩給出了結論——無有是處,行不通的,做不到的,對眾生不能有好處,對自己還有損害。為什麼這樣說呢?

這是由於我們這個世間是惡世界,我們生在惡世界的眾生就是惡眾生,惡眾生就是煩惱強,煩惱強就是說我們內心的很強的、很熾盛的貪瞋癡慢疑,非常強盛,外面惡世界的五欲六塵的這種誘惑又很大。

如果把自己的煩惱比喻乾柴的話,外面的五欲的誘惑就像烈火,乾柴碰到烈火就熊熊燃燒。面對這樣的五欲的猛火,我們沒有忍力,就是擋不住。

蓮池大師曾經把境界分為幾個境界。業力凡夫沒有修行的都是乾柴,一碰火就會燃燒。那如果有點修行,他可能乾柴變成了一塊濕木頭,濕木頭面對這個火還能扛一下。但是扛久了也要燒掉,這個濕木頭也解決不了問題。

然後要把自己修行變成一塊鐵,但這塊鐵可以扛點火,但是你扛久了,這個火的溫度一高,你這個鐵也會融化,還不行。然後再進一步把他變成水,水能克火,好像能解決問題,但是不是真的能解決問題呢?也是有條件的。如果這個水,放到一個容器裡面被火燒,燒到一定程度也燒乾了,還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究竟解決問題就是空,這個火燒虛空,它沒辦法了。所以這個空就代表你證到了空性,也就是得無生法忍,你才有力量對治這個這樣的五欲的惡世界。自己如果沒有證到無生法忍的力量,那我們虛妄的心就會隨著五欲六塵的境界所轉,財色名食睡境界一現前,馬上我們的心就被它轉過去了。

聲色貨利都是內心當中所趨向的,這種美妙的音聲,這種美色,這種錢財,看到黃金眼睛發亮,這沒辦法,心就被它縛住了。為了得到這些五欲六塵,就會造惡業,造惡業被這個惡業所牽,就自然而然地墮到三惡道裡面去了。你自己都是要墮到三惡道的眾生,你怎麼能救三惡道的眾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