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何等名為三種業輪,一者建立修定業輪,二者建立習誦業輪,三者建立營福業輪。善男子!云何如來修定業輪,定有十種,何等為十?謂正觀察諸有識身六種境界,我我所執以為其因。業為良田,無明覆蓋,愛為滋潤,無有自在,依他而立,係屬眾緣,為欲斷滅業煩惱苦三種流故。如是觀察,云何業流?謂諸有情所行諸行,若此諸行所由無明及愛為因,能生諸有,名煩惱流,若由煩惱識為其因,眾緣和合,名色生起,名色為因,眾緣和合,六處生起,六處為因,眾緣和合,觸受後有生老死等次第生起,是名業流。」

三流,有業流、煩惱流、苦流,要觀察它們是怎樣生長的。什麼叫業流?什麼叫煩惱流?什麼叫苦流?每一個名詞含著很多意義。你要是懂的話,你就契入佛經了。不止這一部經,好多部經你都能懂。這裡舉了三種業流,什麼叫業流?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作的一切事,包括睡眠,乃至於從生下來,一直到死亡,你逃脫不了的,離也離不開的,都在這三種業裡頭。業流就是你所造的業,凡是有情的,包括動物,畜生、馬、牛、羊、雞、犬、豬都包括在內,植物不算。

不過,業流是以人類為重,你所作的諸業,就是你所行的,這叫業流。流就是永遠不停息,流是動業,永轉不停息,永遠這樣流。煩惱流,就是無明跟愛。這個愛就是眾生的慾望,眾生的慾望是我們的生死根本,有愛染,以無明愛為因。由這個因而產生的行為,因為有了行為,就是你所作的業,善惡業,就有升有降,升者就上天,降者就下地獄。

那時候我在北京,碰到一些煤炭的工人,我問他:「你作什麼職業?」他說:「我有時候,下地獄!」我說:「你能下地獄嗎?」他說:「我是下地獄!」我說:  「下地獄幹啥呢?下地獄不受苦嗎?」他說:「我是作工作。」我說:「作什麼工作呢?」他說:「我跟閻王老子挖煤。」我說:「你這個工作是不是在煤炭工作呀?」他說:「是呀!我天天都要下地獄。我們一早上睜開眼起來就下去。」他在北京門頭溝工作,到了晚上才出來,很容易碰見坍方,上頭掉下來或者冒頂,這是他們坑道的術語。北京的門頭溝已經挖了好幾十里,他們在西山的底下挖。「有時候我也有生天的時候!」我說:「你現生就能生天?」他說:「是呀!」我說:「你怎麼生呢?」他說:「把我吊到中南海里頭去,那些大官,我把他們看成玉皇大帝,給他們添磚蓋瓦,那房子漏了,要我去添磚蓋瓦。」我說:「你真的本事大,上天入地。」

其實每一個人的生活,就是這樣子,時而作善業了,上升了,有福報的日子過得很舒服,你別把痛苦忘了,我們也受過苦。能生諸有的話,這裡包括很多。三流,一個業流,一個煩惱流,一個苦流。苦就是有煩惱,識為其因,識就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眼睛是屬於根。眼根對著外邊的境的時候,它是沒有分別的。能分別的是眼識,用眼識來分別,這個識是指六識,總說起來是八識。有煩惱識為因,還得加上很多的因、很多的緣來促成,它才生起這樣的次第!什麼叫現在五果,未來二果?這都叫苦流。無明和行,行是運動義,要是貪、瞋、癡、慢、疑,再加上身、邊、戒、見、邪,這十種都叫煩惱。這十種叫「結使」,它促使你作業,這就是行。這是內心裡頭的,屬於因。心裡頭造業,還未生出現實的。心裡想的運動,就是心裡的活動,因為你不明白,不明白了就去活動的,不是智能的活動,而是愚癡的活動。這純粹是造業的活動,是這個十結使的指使。投胎的業識,我們經常說這個結使是八識種子的,那個是惡分,不是善分,識裡頭有善惡二分,「使」屬於惡分的。造了這些業,造了這個業就投胎。

由於過去這兩種因,造這個業,這個八識又稱含藏識,它就含藏在識裡頭。由於過去業,你就受報了。受報了,隨你所作的業去受報,有的生天,那就享受,那也是他的識。那麼投於六道去,投生人道,就是最好的。如果你作的善業多了,才能到人道。一般的眾生是生不到人道,你墮到餓鬼畜生三惡道去了,要是墮到畜生道去,那就更苦了。

不論到哪一道,業識將入胎的時候,七天一變,將入胎的時候,還未有長六根,連眼耳鼻舌身意都沒有,只有胎形,六根未具。出胎之後,愛慾跟境接觸了,眼觀色,耳聞聲,身體就接觸,在母腹裡頭很溫,一生出來,那空氣就讓你每個毛孔掙扎,那種痛苦,你說不出來,就是感覺到痛苦。這個痛苦,我們不知道了。在監獄受種種苦刑的時候,把你的嘴巴堵上,眼睛蒙上,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六根都閉上了,只知道受苦,說不出來。我想最初投胎接觸的苦,可能跟那個也差不多,沒有辦法表達。表達又怎麼樣呢?這是苦果。外界接觸了,那就不同了,生起苦樂感覺了,也就是小孩子不會說話的時候,他不如意,就用哭來表達一切,小孩子哭,大人不要太哄他,他哭就是表達。他哭的時候,就是成長。他一切的運動,只有哭,哭是他的運動。多哭,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他表達了他的不快樂,小孩還不會說話,你逗他,他也會笑,你們帶小孩多,就知道那種感受。我了解得少,你們比我了解得多,我是根據經上說的。

這個時候他產生的苦樂感受,業是投胎,這就是果。等他長成六根,他是果。出胎了,跟外境接觸了也是果。這一接觸,苦樂受,他就享受吧!從此就受了,這一生他都要受,受到再投胎,或者再死亡,永遠不止息的,所以稱為流,流是動的意思,流動不止。這就是無明緣行、行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這是過去的兩因,二因而結了五果,識、名色、六入、觸、受是五果。

由於過去二因受現在的五果,不會停息的。愛、取、有,是現在的三因。對境,對一切境界,生起愛慾,這花太好,我買一朵,我看見這花園裡有很多好花,沒人看見,摘一朵,這就是犯盜戒。看値好多錢,要是錢多,盜戒已經成了。雖然說我沒有作,只要生心都算。那就是造了那個因,造了因,對境生貪愛,生慾望。生了慾望就想得到,好的想得到,不好的想捨掉,就想不受。因為追求這個,就要造業,就要造作。這一造作,就成了業。因為這個業因,你就受報。我們現在作的,現在就現受現報。已經現受現報,只是臨時的果報。

如果我去搶人家的東西,當然受報,馬上就被捉去關監獄,關監獄而後判刑,這是現報。但是還未完結,這只是人間的法律。完了,你要受因果。你搶人或者殺人,殺人要還命,國家法律已經執行,搶人家被捉到,把我槍斃了,我不是還了?不是,這是人間的法律,還得受報,那個人還會找你要命債,你得還他。你現在作的因,未來還要受色聲香味觸法五蘊的苦果。再來受,再來生,生了又老,老了又死了,死了又造,造了又生,生了又死。就這麼來回的輪轉,這叫十二因緣法。

在這裡,佛建立第三輪,建立修定輪,解釋定有十種。你要觀察十身,六種境界。「我我所執,以為其因」,我執實為我,像我們上面講的。你所作的業是田地,就是良田,被無明覆蓋,再加上愛的滋潤,自在不了。受這因跟業的束縛,都是依緣而成立的,依他而立,這叫緣生,緣生諸法。凡是因緣生的,沒自體的,生而滅,滅而生,生而滅,滅而生。無自體的,就是緣起時不能久住的意思,也就是輪轉的意思。假使要想觀察這個業流,觀察明白了,之後,一切有情所作的種種諸行,就是諸業。這個所作的諸業又成了一個煩惱苦,由於造業而系屬的眾緣成就了,成就了,你就受苦,要受煩惱苦。有了煩惱,那就受了苦果。要經常的觀察這三種流,業流、煩惱流、苦流,一切有情所作的,超不出十二因緣法。隨你想的、作的,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是受的,現在受過去的因,現在受的五果,受的過去的因。你相貌長得好丑,有智能沒智能,跟你過去的無明行有關係,跟你的善業也有關係。那麼所受的不同,都是由無明跟行,無明在前,行在後,再加上愛為由,才生長諸有。

諸有是一切有情,我們都有情感。畜生有沒有情感?任何畜生都有情感。你看那布谷鳥,要是細心觀察,仔細研究,你看看它們的行動,它們也有愛有取捨。你要如是觀察才知道。家裡養小雞,或者布谷鳥,你看那雌性的,會圍著雌的轉。那雌的不喜歡那雄的,就不交往。雌的喜歡那雄的,就交往。這不是愛嗎?不是有取有捨嗎?一切動物、一切人都如是。

十二種因緣生起的意識,構成了有情生存的十二種條件,這叫十二支。因為愚癡,沒有智能看不破,才有行,有行才造業。在〈大乘起信論〉上講,一念不著生三細的三系相,這是根本煩惱,它不會停止的,它是在轉變的,因為轉變,它就追求現前的境界。這境界還是自心的,緣那個行,那個運動,他要找個對像,要取境。因為想取境,就產生識,而識有分別,識是分別義,他要分別。因為有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又緣愛。好的,他喜歡,你要是用鞭子打他,那個觸,它不接受,太苦了,他有痛苦。太熱了,它又痛苦,太冷,它又痛苦,這是屬於觸的感受。這樣子緣愛,就有取捨。有取捨,就緣有,緣取有有。有緣有又生。緣取就有,緣有就有生,緣生就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聚一身,一切苦惱都產生。

這說明了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依他起行,都是依緣而生的。十二因緣,過去、現在、未來,無明跟行是二因,過去的、現在的,這叫一重因果。這種因果就是兩因五果,過去的因,現在受的果,有識、名色、六處,而六處觸受現在的五果,所受的五果。在這個取捨當中,有取有捨,有愛有取,這就有了生死。這是三因。這個三因,就是給未來造成不生老死苦果。這叫三因二果。生老死,有生必定有老,有老必定有死。有的時候跳過去,未等老,他就死了。有的人業不同,他只受苦,一生下來就死了。甚至還有胎死母腹中的。業不同,過去的因不同,所受的果也不一樣。因為修這個定業輪,定業輪有十種,修定的時候要觀察,觀察你身的六種境界。

我們剛才講的是十二因緣,這裡只講六種境界,是指內在境界說的。還有,在這裡產生我、我所執,就是以我為主宰義。執著的,就是在無明當中。我們每個人都因為不明白,沒有智能,他認為自己是對的,說我是第一,執著那個見解。看問題,明明是不對,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執著,他有他的執著,這個就是他的因。一個人在看問題的時候,分析問題的時候,是不準確的。你認為這個是對的,其實你已經錯了。就像我們買股票,買這張股票以為一定發財,一定能漲,結果你一買到手就賠錢,已經不漲了,好日子已經過去了,你看人家都賺很多錢,你生起羨慕,你去買,那就是我執。他認為一定能賺錢,事實上一定賠錢,賠到跳樓自殺,有沒有這種情形?也有看對的,這回一定發財,他的投資就投對了。

這都屬於我執,我見。但是從佛經的道理來講,從生滅法上來講,得到的也會消失,沒得到的當時就受苦,得到的後來才受苦。你得到也好,沒得到也好,都是虛幻的。你得不到什麼,最後是消滅的,虛幻不實的。但是他不認識,以為是實有的,其實是虛妄的,要想無我,非常之難。非得滅因,不取於緣。怎麼辦呢?你要修,佛要建立修定業的輪,你得先觀察觀察業流、煩惱流、苦流。

「如是三流,業為良田,無明為因,愛為滋潤,而得生長。為欲枯涸,業為良田,無明為因,愛為滋潤三種流故,於五取蘊,觀為無常,及苦無我,愚鈍無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空無所有,無相無願,無所造作,無生無起,無出無像,寂靜遠離,無所出生。於五取蘊如是觀察,能順空忍,順無相忍,順無願忍,為欲隨順觀五取蘊。」

「業為良田,無明為因,愛為滋潤。」這又生長,你想把業流枯涸了。有時候這個枯「涸」,念「固」,有時候念「涸」。枯是乾枯的意思,那個水流已經乾枯,枯竭不讓它滋長。你先斷了無明,看一切事物是無常的,你就不會愛,不生起貪愛之心。所以,他就說業為良田,無明為因,愛為滋潤,才能生長,生長出什麼呢?五取蘊,也就是取、貪取。在《心經》上,五蘊,色、受、想、行、識,就是二法,就是色、心,受想行識屬於心法,色就屬於色法,只是兩種,這兩種都是無常的。

所以,你想修定,要先觀這些是無常的,是苦的,不是甜的,是無我的,因為愚癡的緣故,把這些看成是「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空無所有,無相無願,無所造作,無生無起。」想修這個定業,有六種。要先從無取觀察,先進入了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而後再進入。我們學佛之後,要想修行,要想真正進入,要想解脫,這是最基本的。一切止觀,必須得這樣修。

因此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你要想入定,要觀察生死的十二種流,要斷這個業,煩惱、苦流。你要想修定,乃至「數、隨、止、觀、轉、淨」。這是本經上所說的。智者大師作的天台宗〈六妙門〉,他在中間改一個字,「數、隨、止、觀、還、淨」。這部經上說的是「轉」,「轉」跟「還」的意是相通的。轉變一下,還本還原,意思是一樣的。但是得有前方便,如果你沒有前緣,要想修,你進入不了。所以智者大師給我們提出來,要想修止觀,因緣必須具足。如果沒有那個條件,你修不成。具足因緣有很多,你發心要想修行,要想得定,要想開智能,證得定慧能夠去除一些苦難的,你要想作,得具足緣。沒有緣,是不成的。什麼緣呢?你受了三歸五戒了,要持戒,起碼三歸五戒,得持清淨。第一個是持戒清淨,才能止住煩惱。因為持戒緣故,得生諸禪定,也能滅苦,能夠生長智能。

第一個是持戒緣。但是持戒有不同的情況。智者大師說,持戒的修行人,持戒有所不同。哪三種不同的持戒呢?我簡單說,就是我持了,受了戒,根本沒犯過,第一種是最好的。第二種我犯得很輕微,不是重的,一懺悔就懺悔掉了。第三種,犯了根本戒,你受了五戒,殺盜淫妄都犯了,歸依三寶了,後來,你又歸依外道了,這是破了三歸,這是第三種。但是你能夠至誠的依照依著大乘教義,還是可以懺悔的,但是必須痛哭流涕,天天拜懺,晝夜二十四時。這樣懺悔,懺悔清淨了,得到清淨,得到證明了,見了相好。清淨了,這因緣還是可以成立,修觀還是得入的,但是必須現生不作五逆罪,如果現生作了五逆罪的,現生想再得止觀,很難。

那個懺悔清淨了,已經成就了。修止觀的人,一者是從來不作諸惡,二者作了惡事還能悔恨,還能懺悔的,但是懺悔有方式。第一要信因果,第二個生起恐怖,恐怕下地獄,恐怕受輪,第三種要生深慚愧心,完了,再求學滅罪的方法,或者拜哪個懺都可以,〈地藏懺〉、〈占察懺〉、〈千佛懺〉、〈大悲懺〉,都可以,但看哪一個方法適合你。

最後你要是能夠修觀的時候,觀「罪性本空唯心造,心若亡時罪亦亡」,就是觀無生。如果罪業重的人觀無生,根本觀不起來。如果真正的前生宿世善根深厚的,修七天或者三個七天或者一個月。我們拜〈占察懺〉,在《占察經》上,地藏菩薩說拜一個七、兩個七,一個月、兩個月都不成,就拜三年,這可不是像我們一天拜一次。而且要能持聖號,就清淨了。

地藏菩薩依照他的懺法,修的時候是這樣的。第一個,你得具足這個緣,我只舉訶責五欲,五欲就是貪心、慾望,生活不能太舒服。生活太舒服的人,你想要進入止觀,你進不了。妄想紛飛的,混濁不清的,怎能禁慾呢?你想要坐禪,必須訶責。

五欲就是色、聲、香、味、觸。迷失愚癡的人,就是在這色聲香味觸裡頭,色聲香味觸生愛著,生貪染,不知道他的過患,智能者知道這是過患,不敢親近這五種,叫訶責五欲。這裡頭包括很多,如果大家想學的時候,要多看。

第二種,得棄五蓋。貪慾在五蓋裡頭,就是貪慾蓋。由於這個色聲香味觸的五塵境界,你生起慾望,而且你內在的意根也生起慾望。你修禪的時候,心生欲愛,坐不淨,所以覆蓋你的善心,平常好像還沒有什麼脾氣,煩惱都可以壓伏,能夠忍受。一坐禪的時候,忍受不了,把過去壓伏的都翻起來,而且非常的猛烈。所以,要防止修止觀所生起的障礙。你要是正在修數息觀,數數的過程,或者想起了哪天,誰對我不起,他挖苦我,我得報復。你心裡愈想愈瞋恨,就把你的本修全忘了。乃至於不坐了,起來了,那個業障促使你去找他報復。要訶五欲,要棄五蓋,第一個條件是外緣要具足緣,這一共有十種。

還有第四種,是調和。行住坐臥,都可以修。但是以坐為好,修止觀的時候,一定要調和,身心相適應,先調身後調心。完了,調息,調身、調息、調心,要調和,這是第四種。

這十緣,我只說個名詞。如果大家將來真的想修,你就研究研究。第五緣,要有方便善巧,修行要有方便善巧。智者大師講了一些方便善巧。第六種才是正修的時候,正修定,或者你打坐也好,坐在思維觀想也好。第七種發願,善發大願。第八種,你自己要認識魔障。未修的時候魔障不現,修的時候魔障來了。第九種,對治禪病。在你修定的時候,有很多的病,這叫禪病。這不是我們身體害的病,你要詳細知道什麼是禪病。第十種就能進入,禪定證果。

總而言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如果你其他修法的都沒有,觀想的時候,你就念這四句:「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佛教導的,學禪定的時候,你自己會觀、會修,先具足這些緣,外緣都清淨了,才容易進入三解脫門。

這三解脫門就是空門,空門不是像我們講那個,有時候是拿虛空作比喻,這不是虛空,以為是虛空,那就錯了。空的涵義是說一切緣生的,一切的法沒有自體的。它當體就是空的,是很多種緣合成的,也就是由因緣而生的。假使認得一切法都是因緣而生的,都是無自性的。那天特別講緣起性空,我講了很久,說一切法都是沒自性的,沒自性的是空的。而且是當體即空的,並不是把它打碎了,打壞了,才叫空,並不是那個意思。但是緣散了,緣沒有了,緣不具了,它就空了。你要是能夠了解這種涵義,就很容易得到自在,你知道了,對於一切事物,不起執著了,包括能夠斷我執。阿羅漢所證得的一切智就是空,證得這層意思,他就解脫了,空了就解脫了。這個無相,又稱無想,一切不想,你既然知道一切空了,對於男女的相狀,實在不可得。你要是認得一切諸法無相,那就是離開一切諸法的差別之相,而得自在。就是在一切法上,你能得自在。因為你對一切法不起執著,曉得它沒有的,它是幻相、假相,如影如形的,這是無相的意思。

「無願無作」,也稱作無慾,你知道一切法無相,你在三界無所希求,既然不求了,你就不造業,你要是不造生死業,生死果報的苦果,你當然不受。這無相,你就得了自在,一相、異相、同相、諸相、差別相,不希求種種的相,因為它都是空的,都是如幻的。如果能夠進入這三解脫門,有智能,真能進入了,那就是在世間而離世間了。你雖然是在世間,已經離開世間了,不受世間諸法的拘束。

再看看「數、隨、止、觀、轉、淨」,數,我們平常說是數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樣數數。數什麼呢?它是數出入息的,這是修定,心要專注於這一境。一至十,又回來,一至十,如果稍有雜念,數字就錯了。你必須專注這一境,依著這個數字,把你的心定在數字上,你就不會再尋求其它的妄念。

這種的修法很多,我有一段時間用過這個功夫。我是以地藏菩薩聖號來用的,我是一個字一個字,往裡吸氣是「南」,出氣是「無」,完了,再吸氣是「地」,完了,再出氣是「藏」,完了,再吸氣是「菩」,再出氣是「薩」,一個字一個字觀想,你這樣一出一入,一出一入,這個叫觀出入息。《十輪經》就是要你觀出入息,他並沒有說數字。但一般而言,數的方法是一至十。〈六妙門〉的數字,它講得更詳細。這就是修止觀的一個前步驟。

《十輪經》簡略這麼談一下子,每一種都有二種相,能夠把出入息的相,定到這個出入息的相上。那麼,現在就是出入息,先是氣息很粗,等你觀想久了,氣息就細了。細了以後,氣息沒了。就像我念著南無地藏菩薩,念念的念也沒了,氣也不出了,氣息好像就定了。由粗到細,細到感覺沒有了,感覺息止了,這是出入息相。因為你在出入息的功夫已經進入了,就能夠專注,隨著這個出入息,隨順這個出入息而能止住妄念、妄想、尋求、伺察。你要離開那個妄想,妄想能夠止住了,不再去尋求了,不再打妄想了,你在出入息上已經得了功夫。得了功夫,說的更通俗一點,從粗相進入到細相,就像我們最初數的時候,心很粗,很浮動,很躁動,數數就跑了,數數,思想又跑了。業已經能夠定住,就在出入息上,其他念都沒有了。就這麼一念,觀鼻端、或觀特定的相,即專注一境,就是這個涵義。專注在這個境上,你就能夠止住妄念,這個出入息相已經很輕微。善取出息相,這個相,若有若無,但是,還未止住,必須到了止的境界。

「隨、數、止、觀、轉、淨」這六個是連貫的,這個時候,你感覺到你的出息入息已經滅了,沒有出息了,也就是能住於定中,或者是我們所說的輕安,也叫三摩地,到了這個時候就表示出入息盡了。能知道出入息盡的時候,這是觀,出入息已經盡了的時候是止,知道出入息、觀察出入息,已經息滅了,這就安住於你的心。這個時候你要看著自己的觀察,心無異動,要觀察,這叫因定產生明。明就是智能,智能就是照了的意思,到了第四步功夫。這個時候前面所說的色受想行識,色法,你早捨掉,這是轉的心法。你能夠捨掉五蘊,漸漸的趨向於得定。真能進入定地了,漸漸能夠趣入聖地了,能夠清淨了。你要是到了淨的時候,你就捨掉結使貪瞋癡。那個結使都捨掉了,就能夠產生淨見,這樣就開智能了。這個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了,作起來很難了。這裡頭有種種的細行。

還有,你在修的時候,引導的老師會知道你到什麼境界了,你要是問他,「我現在到什麼境界?」特別是起魔障的時候,自己就會認識到的,雖然認識到,可是克服不了。例如說,我們一天要坐三次,或者坐五次,你定的時候,或者你最初克服一切困難,才要清淨下來了,剛剛才要入門了,障礙就出來了。或者世間上很多纏繞的事出來了,你自己心裡不安定,你會躁動的。如果你在坐、在行的時候,在觀想走的時候,或者念佛也好,你雖然心住一境,但是你會躁動,外頭境界自然干擾你。即使沒人干擾你,你自己也會去找,這就是尋伺,你自己還會去找,又退回去。如果是這樣,要回去修的時候就很難了。我們一個數能夠進入了,能夠隨了,捨住尋伺,不去追求,不去尋找,思想不去攀緣了,也就是妄想心,不另外去攀緣境了。

特別是對於修行人,他就會發生這種障礙。或者是心裡生起煩惱,不想幹了,不想作了,不想修了。這是自己內在生起的。或者朋友、親屬,反正什麼緣都來了。當你要進入的時候,障礙就來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過去的善根沒有了,所以,智者大師才會說,你修觀的時候,要想修定修慧,先得具備好外緣。地藏菩薩教導我們,要懺悔。還不用說是修定,就是你想進入,想學習,你得先懺悔。不然你連學習的機會都沒有,就算有了學習的機會,你也進入不了,會被障礙障住。

萬一我們諸位的道友,想要修定成聖。你發願說,我要聽完《十輪經》,這部經講完了,從頭到尾沒間斷的聽完的人恐怕不多,我不敢說沒有,或者耽誤一回兩回。講《占察經》的時候,我就試驗過,以我看見的,從頭學到尾的,很少!這是什麼原因呢?業流!特別是在末法的時候,緣就是不盛。特別是自己的內障,比外障還厲害,業完了就起惑。惑就是不安煩躁,乃至於起煩惱。跟誰煩惱呢?自己跟自己煩惱,坐坐不耐煩了。修道都是這樣,不論你修哪一門,拜個懺,該沒有吧?很難了,自己發心,我定下來,最初就是規定三次,或者改變成兩次,二次後來變成一次,很難。總會有些干擾,誰干擾呢?自己的業流、煩惱流。在這苦果上干擾你,你想超脫,很難。

所以,我們要想成為修道者,要想不造作生死業者,要想截斷生死流者,如果沒有發這個願心,又怎麼能去作呢?即使你有這個心,想要去作,中間的障礙太多了,你要怎樣克服?除了自力之外,就是求佛菩薩加持。所以我們拜懺,求他力,用自己的心力跟佛菩薩的慈悲力結合在一起,這樣子你作起來才能夠斷三流。斷了三流,你就證了,就能入聖了。

我們最初開始學華嚴的時候,二乘人,乃至想生極樂世界的,想一想沒有什麼必要,乃至認為不學了。那是發大願,現在愈學愈恐怖,愈感覺是錯了。二乘阿羅漢果是斷了生死的,證得初果的聖人,得斷見惑,我們是見什麼生起分別,見什麼生起貪愛,距聖太遠了。說者容易,作者難。知道容易?還是作容易呢?儒家講「知難行易」,說知道很難,行起來很容易。有些事情是知道容易,行起來很難。依我看,學佛的人知行都難。但是比較起來,你必須是真正的先知道,才能去作。這是第一步。你不知道,怎麼作呢?這個知要有智能。你要有好多種因緣,你才能開始去知。

如果你遇到一位不是很好的師父,沒有遇到一座講經的法會,我們看見很簡單,其實很不容易!就我所知道的,我所經驗的,並不容易。你連知都不知道,怎麼去作?是不是?第一步要知道,而且在這基礎上,你得信!如果連信都不信,你怎麼會知道?因為你進入了,你才去學。連信都沒有,你怎麼去修道?我們不說別的,看到那濟公,我們都很羨慕,他那麼懈怠,那麼好,隨手拈來便是,看那些大菩薩,無一不是佛法。但是要到達那種境界是不容易。

最初開始學,一切法都不要執著,現在我才體會到,我沒有法,不要執著法,叫我怎樣把我去掉呀?我必須得依法才能去掉我執。等我沒有我執,我再也不依法了。現在的我還存在著,一天的五欲境界全具足了,就想不要法,你怎麼進入呀?你還是在五欲界裡頭打滾!是不是這樣子呢?所以,說起來難,說起來也很容易,就是一個至誠的信解心。信了之後,你自然知道哪個好,哪個壤。你當然想趨吉避凶。明明是火坑,誰去跳呀?他已經明明告訴你,那是火坑,三界是火坑。你一定要出離。解之深者,求之切。願切,行才作得起來。你經常念無常念苦,一天所遇到的盡是苦果,不是這樣迫逼,就是那樣迫逼,剛好一點兒,苦又來了。剛好一點兒,苦又來了。

很多的道友經營商業也好,工作也好,房子都沒有問題,什麼都過得去,她失了業,收入沒有了,你說麻煩不麻煩?剛剛才好一點,家裡就出了病人,看病要錢,很逼迫的。我們現在所學的、所要修行的,就是「持來去念」,也就是我這個起念頭,出入息就是來去念,起念頭,經常掌握這麼一個也不容易。我們慢慢學,本來像我這樣講《十輪經》恐怕一兩天也講不完。學經作什麼?能用的還是用一下。我們還是在起頭的時候多講一遍,這對我們是最方便的,大家都能夠入,都能夠知道的。今天我們就講這個「持來去念」,「數、隨、止、觀、轉、淨」,還沒有講完,大家可以看一看〈六妙門〉這本書,每一個相解釋的很詳細,但是只是一切修定的入手處。現在宏覺法師講菩提道的止觀,那是依照西藏的教義,也很方便,也很簡潔,如果大家入進去了,也很容易。如果這兩個都結合起來,更好一點。

「複方便修入出息觀,即是修習持來去念。云何由念如實觀察入息出息,謂正觀察,數故,隨故,止故,觀故,轉故,淨故。應知此中,數,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依伏諸尋伺,二能取於入出息相。隨,能造作二種事業,一依出離捨諸尋伺,二能善取入出息相。止,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示現入出息滅,二能安住勝三摩地。觀,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示現入出息盡,二能安住心及心所法別異觀察。轉,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方便捨諸取蘊,二能方便趣入聖地。淨,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捨結,二能淨見。」

修定業輪在最初的方便上,就是修入出息觀,要想修這種方便法門有六種,就是「數、隨、止、觀、轉、淨」。這個入出息觀,又叫修習持來去念。來念、去念,這個數息觀,數是數字,也就是數數,用數數的方式來攝你的心,攝你的妄念。我們初聽或者初學,感覺很簡單。你要是真的修起來,很不簡單。你數數,就錯了。它可以有兩種數法,一種是入息數一,出息數二。一直的入數一,出數二,又入數三,又出數四。這是一種的數法。另外的數法,你可以入息出息作為一個,一入一出作為一個數字,一入一出作二,你就數到十數字為止。一者是數字始,十者是數字終。第一輪數完十個,你又從頭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又這樣來觀數。

最初你感覺這樣數很簡單,你數數就錯了。如果心稍微的不注意,一者是數字錯了,二者是你這個出入息就混亂了,入息、出息就混亂了。你必須氣息調勻,既攝你不昏沉,也攝你不散亂。因為這是修定,第一個入手處,你必須在那個靜心的觀察,不昏不散,你才能數得好。

如果你沒有用過這個功夫,最初聽了以為很簡單,你用起來其實很難,一會兒就錯了。如果你單一數,入息數一,出息數二,入息數三,出息又數四,這樣數十個,一個字算一輪。如果是一入一出算一,那麼你這十個數字就是十個入出息。有的人感覺一入一出數一個數字,怕錯亂,他就入息數一出息數二,端看你怎麼能夠定得下來,那就是最好的,這個方便,你可以自己取。但是在你數到十個數,又從頭來。最初一開始用的時候,剛坐下來氣很粗,很浮躁,你這麼入息出息數數的,那個氣從粗就入細微,到了最後,出息入息都止了,這樣你就漸漸的入定。

我先大略的講一下。這個「隨」,前隨出入息,前隨這個數數,往前隨於這個數,往後隨止。他能起兩種作用,隨著這個出入息的數字,就可以隨著觀察出息入息來去的相。在數數的時候,你這樣子數來數去、數來數去,把這個氣息調的非常微細,漸漸的你就把希求心、攀緣心,都停歇下來。你自己能看到、自己能夠觀想得到出入息的樣子,能觀想它的出入相。這是屬於色法,屬於色相。所以你觀的是有相的,你可以把散亂心降伏下來。你數數的時候,隨著這個入息出息的相,自己能夠觀察得到。這個隨能起著兩種作用,一種把尋求的心止下來,把尋伺心降伏下來了。

因為數數的時候,把這個散亂心降伏下來,到了隨的時候,就能出離,捨掉了這個尋伺心。這個時候,他就善取這個入息出息的相。當你修的時候,能夠漸漸的觀察。這是隨的作用。止的作用,就是隨的時候所示現的入息出息相,滅掉了出息入息相。

這個時候你就能夠漸漸入定了,安住定。等你感覺到能漸漸入定的時候,那就是觀照,它能夠告訴你出入息的息已經盡了,完全不動,滅盡了,能安住你的心。轉就是把這種相降伏的意思,能捨掉這個色法、色蘊了。出入息的相就屬於色蘊,他漸漸地斷煩惱了,能入聖地了,就是斷煩惱了。感到靜的時候,他就能夠捨掉這個結使,捨掉貪瞋癡慢疑身邊戒見邪這十使煩惱的結使。捨了並不是斷,還未到達斷的境界。能斷的時候,可以產生正知正見,這就叫作六種方便。六種方便,就是從這個數,「數、隨、止、觀、轉、淨」。智者大師作〈六妙門〉的時候,他就改用「還」,還原來的清淨。

每一種的方便都有兩種象徵,一個粗的,一個細的。當你初修的時候,數數的時候,看你自己怎麼選擇。我在用的時候,我是念地藏聖號,我是一個一個字。入息,「南」字,出息,「無」字。完了,再入息,「地」字,再出息,「藏」字,再入息,「菩」字,再出息,「薩」字,我是六個字分作三次。入,出,入,出,入,出。念佛十次,我整整是六十個字。在初的時候很粗,要集中精力,稍為一鬆懈就錯了,一用上精力的時候,數數數數數,漸漸那個氣息就降伏下來了,心裡頭就靜下來了。既不能打妄想,也不能昏沉。如果思想稍一不注意,你所觀照的就照不住了,就錯了。你最初感覺這樣入太複雜了,可以簡短而入息。先從入息數起,入息一,出息二,那麼,又入息三,又出息是四。那麼,入出息五輪就是十個字。

依照我個人的經歷,如果你能數到五百次的時候,不論你行走也好,坐著也好,有時候你坐那兒數數的,你會像個傻子似的,就呆在那裡。因為你專注那一境。經上說,專注一境也能攝心,感覺粗的已降伏,就進入細的。細的時候,你更要注意。細的容易作什麼呢?容易昏沉,一定要觀照出入息。但是必須注意,你注意了,專注一境,數字就不會錯。這樣一切妄想心,那個尋求觀察的心就會停歇下來。這個停息下來,就是隨的伏。你所取隨順的這個相就是出入息的相。

在隨的時候就能夠捨掉這個出入息的相,能離開了,離開就是捨了。那就是隨的涵義,能捨掉的時候就是隨的涵義,也就是說把這個出息入息的相捨離掉了,把那個粗的尋伺相捨離掉了。但是這個時候,只剩下很微細的出入息相。這個相必須到止的時候,這是隨的情況下,必須到止的時候,你才能夠入定,入了定,這個入息出息就沒有了。沒有了,就在定中,不過,這個定還不是大定。

在你止的時候,你示現的出息入息這個相已經滅了,三摩地就是定。在你初得到的時候,感覺非常的歡喜。這是一步一步作來的,不能超略的,不能跳越的,你必須一步一步的作。我們經常說定能生慧,這個慧是照的意思,不再去分別,再去找,那一找又落到前面的尋伺裡。不是那樣意思!它是照了,照了它,觀察再觀察,照了它,這個出息入息沒有了。這樣,沒有出入息,一直到這個相也沒有了。先是伏尋伺,後來是滅出入息相,等到隨的時候,直到這個出入息相漸漸的都很細微很細微,到了沒有的時候,到了止的時候,就完全盡了,那是捨離了。這是盡了,這個時候你知道心已經安住於定境了,專於一境,這就是安住。心、心所,別意觀察,心就是心所法。我們學百法,知道色法有十一,心法有八個,心所法就五十一個。觀察的意思不是去分別、去找,一找又落尋伺,而是照了,照了你的煩惱,被你降伏了,昏沉、散亂,這都是心所法裡頭的。隨著你的意識分別所起的六入裡頭,耳聞聲、眼觀色、舌知味,你照這些六根門頭,前面的現象都沒有了。這可不是呆子,也不是睡覺,要觀察。因為你在定中生起了慧心所,這是初步。

「如是六種方便,修習入出息觀,便能隨順觀五取蘊。所以者何?如是入息出息自性名色取蘊,如是入息出息領納名受取蘊,如是入息出息取相名想取蘊,如是入息出息造作名行取蘊,如是入息出息了別名識取蘊。如是所說五種取蘊,各各別異,互不相似,新新非故,無住無積,不可言說,如是觀察五種取蘊,能除三行。若能如是究竟隨觀三種行盡,便能於此諸有識身六種境界,究竟隨觀我我所執業無明愛因田覆潤一切皆盡。」

這六種方便是入定的初步方便,別認為這個止是勝三摩地,這不是大定。只不過是百八三昧當中,初入的初喜淨,也就是你最初入手修行的時候。等到轉的時候,再開始,再捨蘊,蘊是含藏。取蘊了,這就是所入的聖地。如果初果的聖人斷了見惑,大致就是這樣子。這個時候,就深了,就能捨結使,就不追求,但不是斷,跟前面那個隨的捨字是相同的,他就得正知正見了。清淨法眼淨,就是六種方便,修出入息觀的情況。這個時候,就能夠隨順進一步修。那麼,它解釋了這個,進一步修入息出息的體,也就是入出息的自性。這是色法所攝取的,叫色取蘊。那麼蘊藏著一切的色,到此,就止息了。入息出息,一出一入,這個領受的涵義,這叫領受,也叫受取蘊。

入息出息的取相,取相就是思想的想,叫想取蘊。如是的入息出息造作的,這個造作就是運轉的意思,運轉這個,叫行取蘊。如是者入息出息了別了,入、出、入、出,這種了別就叫識取蘊。識取,這個叫五取蘊。五取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個取的涵義,就是你所具足的。五取蘊就是具足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具足了。只要是有情的,都具足了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這五蘊各各都是不同的,不是這個相似那個,這個時候是不相似的。往前進一步,前面就捨掉了,就叫後。有粗的五取蘊,有細的五取蘊。這是不住,不住者就是「新新非故」,不是舊有的,而是新新的相交替。所以他不住,是不是積聚在一起呢?不是的。想用語言清楚解釋五取蘊,這是不可言說,言說是說不清楚,只能夠在你觀照的時候去照。

你能夠到達這樣的情況,就得到「三行」。哪「三行」呢?就是福、罪、無作。無作就是無動的意思,也就是不起福的念,也不起罪的念。「三行」,你能去除這個福、罪無動,也叫無記,非罪非福,無記性。要是能夠隨觀這三種的行,盡了,現在的身心就清淨了,識就是心,身就是身體。身體跟著這些色法,心就是心法,這個色心二法,六根門頭都清淨了。在這個時候就能夠進入我執,就漸漸深入的觀無我。破除無我,就能進入我所執的法,能執的是我,我所執的是這一切境界相。執著境界相呢?有無明、愛因,無明愛因的田,覆蓋一切罪業,所生的罪福都盡了,這是初步的。

「如是修習四種念住皆得圓滿,乃至修習八支聖道皆得圓滿,如是乃至修習十八不共佛法皆得圓滿,如是乃至修一切種無生法忍、首楞伽摩三摩地等,皆得圓滿,如是修習持來去念,入諸靜慮,名住正法勝義有情,名為真實修習靜慮,名為真實供養三世諸佛世尊,名一切佛心中之子,從佛口生,是法所成,是法所化。」

這個修完之後,才能進入修習四種念住。起觀四種念住,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從「數、隨、止、觀、轉、淨」工夫下手,這個時候再起觀四念處,就能很快的進入,很快成功。圓滿就是成就的意思,最初都是從數起的。這就要在你定中進一步的思維修。經過這樣四種念住都圓滿了,八聖道都圓滿了,乃至於修十八不共佛法都圓滿了。乃至於修一切種無生法忍,也就是一切種智。無生法忍就是忍無生法,無生法只有一種智慧,得到了首楞伽三摩地。這都是超略的說。若要詳細說起來,就這麼一個圓滿的定。這是前面的第二個佛輪,就這麼略為解釋一下。

修「持來去念」,就是修你的念,由這個念,修念入於靜定,「住正法勝義有情」。正法勝義是指什麼呢?是指第一義說的,是指實相說的,是指真實不變義說的。這個有情已經成就了,能夠真實的修行靜慮了,真實修行定。

八支聖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對佛法不產生邪知邪見,解釋得很正確,遠離了唯神、唯物、唯我等妄見。雖然是二個字,正見卻是很不容易產生的。我們好多人希望有神通,希望有感應,或者是我執我見很深,凡是我,擺到第一位的就是我見,我見不是正見。在唯神、唯我、唯物上,總是把心跟境分作兩個。心跟境分作兩個,唯境就是唯物質,唯物就是物質。不要把物質擺在第一性,或者把唯心擺在第一性,都是錯誤的。這才是正確的解釋佛法。心外頭沒有法沒有境,境外也無心,也就是法外無心。這個解釋起來很深的。我們說是產生正見,不產生邪知邪見就好了。看問題,看得能入理一點。這個理,要解釋的也很多。簡單說,即是真心(即是真理)。

我們的思想活動,可能離不開三種,就我們作人來說,一個是物理,一個是心理,還有一個是生理。很多人是根據生理,一切物質生的時候,他有一種道理的,物理一切物質的變化,生住異滅,他是有規律可尋的。心理,就是我們自己心的思惟,也有一定的變化,也有一定的規律。但是要統一生理跟物理,心理並不容易,就像一個國家立了法律,必須了解國情,人的性情,人跟人的家族關係,六親眷屬的關係,國家的關係,你不能不照顧。所以,在立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人情。法立得不合人情,這個法不能成立,不成法律。

所以我們經常講,天理、人心,還有國法,也就是情、理、法。講道理,道理是可以講的,但是要合乎人情,合乎道理,合乎國法。三種違了一件,就不能成立。立這個法,完全違背人情,道理上是說得通,但是人情上說過不去,你會遭到全民的反對,那也是行不得的。合乎情理,在情理上得這樣作,法律不容許。不管你有什麼困難,國家必須要有統一的法律,天理、國法、人情,這三個你得懂。懂得了,你再去研究生理、物理、心理。

像我們剛才講的正見,佛引導眾生都有方便善巧,想讓你達到真理,達到真實境界。他先依照情說,每個人性情不一樣,為什麼要觀機說法呢?他的前因不一樣。前因就是理,他現在的思想邏輯又不一樣。佛對各方面都能觀察得到,對他一說,他就能開悟了。我們講正見,第一個要無我,我執太重,談不到法執。我執未斷的時候,怎能談到法呢?什麼事情都把自己擺到第一位,這不是正見。凡是有我執的,就不是正見。我只詳細講一個,其它就不能詳細講了。

正思惟,妄想、貪慾、希求,那是不正當的。我們希望永遠不生病,這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有肉體,就是由地水火風和合的,由諸緣所和合的,想無病,任何人都不可能的。釋迦牟尼佛也會害病,也示現害病。你要是有永遠不生病這種思惟,那是不正確的思惟。還有貪戀、貪慾,這都不是正思惟。或者我們希望多聞法,增加我們的慧命,多開智能。以智能為我們的生命,這就是正確。使我們修道的道業,早日成就,這個思惟是正思惟。要有正見,才能產生正思惟。你的見解有沒有智能?從你對一個問題的看法,就會表現出來。

正語,這個容易懂,不要胡說,不要譭謗人家,不要說戲論,不要說惡口,不要挑撥是非。這個錯誤容易犯,在那兒說人家是非,你自己就在說是非,大家想想看,是不是這樣?那個對,那個不對,對就是是,不對就是非,張三那個時候作的事是不對,李四那個是對,你這幾句,就是說是非,說是不是,是非曲直,要依照什麼?依照無我,依照正確的見,正確的思惟發出的語言,這就是正確。像中國話,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那個禮怎麼講呢?依照佛教講,那個禮就是合乎法,合乎佛所教導的,那就是禮。正語就是合乎法的,合乎佛所教導的。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這是大前提,四個標準。但是中間還有很多,那就要你自己去觀察。

正業,凡是合乎佛法儈,合乎佛所教導的,那就是正業。但是在社會上你所作的職業,你所從事的業務,一個是佛所教化的戒法,一個是國家的法律,如果這兩者相互牴觸,國法跟佛所教導的戒法相牴觸,要遵從國法。佛是這樣教導的,遵從國法的時候,你不算犯戒。你遵從戒法,可是為國家所不准許,在你現在所處的國土,你不能這樣作,你就應該放棄,要隨順國法,這才是正當的行為。這個時候,你只要不違法,不傷害別人,不為自己利益打算,我們認為這就是高尚了。各各的國土,各各的種族,各各民族的生活習慣,所有的高尚情操都不一樣的。我們舉兩性關係為例,很多國土,很多的民族,看法不一樣,國法也不一樣。

依照佛所教導的,凡是邪淫的,你是犯淫戒,不該你所得的,你非法所得的,犯戒,犯偷盜戒。乃至於殺人,犯殺戒,菩薩戒是殺畜生也跟殺人同樣犯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或者是八關齋戒,優婆塞優婆夷戒,那個殺戒純是指殺人說的,你作了也不失戒。八正道,看在什麼地方講,看對那些人講,這也是對機的。對菩薩講就完全不同了,對凡夫講又不同了。要懂得這個道理,既然是八正道,就是你說的話,要合乎菩提道,我們得這樣的解釋,這是深一層的。

正命,如果合乎戒律的標準,勇猛精進的去修道,去修行戒定慧,以這個精進,來保持你的活命,這是正命。

這正命是自己尊重自己,有的時候為了修道,寧捨身命。那是邪命還是正命?我們看到很多道場,峨眉山的捨身崖,《法華經》上法喜菩薩燃身供佛,這是正命還是邪命?看你勇猛精進到什麼程度,也看你自己的修道,認識到了什麼地位?有些人因為持戒而死,不為破戒而生,看你怎麼理解。主要是以你的心,以及當時的觀念,我是這樣理解的。如果說為了使三寶種子不斷,或者委曲求全,你就是菩薩,因為你要護持三寶不斷,不講究一切的細行。但是,單一個戒的現象,這不能作為表率,不能作為常法,佛制的戒律才是常法。所謂的正命,就是不為邪命所活。譬如說觀天文,觀地理,星相宿命,醫方,但是菩薩有五明學,他要作這個事,不作這個事是不對。他方便善巧度眾生,不過你若是比丘、比丘尼,作的時候,那就是邪命。如果你受菩薩戒,也受比丘戒,你就不能作。所謂「正」字,就有這麼多的簡擇。

最後,正念就是要我們遠離一切顛倒妄想。所謂不失正念者,是念念不忘三寶。還有入信位的菩薩,覺知前念起個不好的念頭,後念不起,馬上就糾正了。有一種是犯戒,他能懺悔,懺悔了又還復清淨。有一種他根本就不犯,持得很清淨。但是這兩種,都是清淨的。「正」字,就是發出真正的智慧,從定上使自己的身心達到圓滿的人格。像佛弟子的人格,依照三寶所規定的,一切弟子的人格,我們要這樣來解釋。八正道,我簡略的這樣解釋,八正道的解釋有很多種,看你到什麼地位就解釋什麼地位,就說什麼話,一般而言是這樣的解釋。

一切種智,就是「一切種」。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種子是生產的意思。一切智,是聲聞緣覺所執之法總的智能,是聲聞緣覺所執的一切法。一切智,就是斷了見思惑,斷了見思煩惱,可是塵沙無明還沒有斷。道種智,是指著菩薩說的,他能夠知道一切法的差別之相。一切種智,就是指佛。在這個三智之中,一切種智能夠知道一切眾生的因,我們舉每一個眾生,他能觀見他無量劫以來,從什麼時候種的善根,他信了佛。一切種智,又稱為佛的智能。只有成佛了,才得到一切種智。成了佛,具足一切智能,就稱為一切種智,知道一切的法,一切成道的方法,知道一切眾生的因,而且知道他應受什麼法,就給他說什麼法。那麼也就知道一切眾生的差別智。

「一切種無生法忍」,就是一切智。「首楞伽摩三摩地」,就是首楞嚴三摩地,一百零八個定,能夠成就圓滿了。最初修定的時候,是修持來去念。「入諸靜慮」,由這個初始修持來去念。入定的,入到住靜慮。這以下所有的解釋是所取的定。住在正法勝義,這類有情就是真實修行靜慮。真實修行靜慮,就達到了。就從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得到這個種智者,這才叫真正的供養三世諸佛世尊。這是包括菩薩種性說的,是指道種性說的。如果是這樣的修行,修行到這個程度,才是能夠成道的諸佛佛子。「從佛口生」,從佛口生是佛所說法,口所說法,他依著法而成道的,那麼就是他所生的身,就是以法為身,是諸法所化。

「或有菩薩如是修習漸漸退轉,乃至漏盡成阿羅漢,具六神通,或有菩薩如是修習漸漸增長,功德圓滿,成大菩薩,乃至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種智修習圓滿,此人不久當得無上正等菩提。善男子,我以如是諸業法受因果報智,觀察三世諸佛法眼安立有情,於此十種修定業輪,令其修習。善男子,是名如來修定業輪。」

有的菩薩證得滅盡定了,得了寂靜定,就不再向前修行了。所謂退轉者,就是他到此為止,也算是退的意思。「漏盡」,漏盡是什麼盡?他的惑業,見思惑漏盡了。漏盡了,就是他不漏了,不再漏落於三界,成就無生。阿羅漢又翻「無生」,無生就無滅了。阿羅漢自己認為他所證得的,已經無生無滅了,跟佛沒有什麼差別的,他就不向前希求。這六種神通,天耳、天眼、他心、宿命,他已得到漏盡通。至於天人的報通,或者鬼神的報通,沒有漏盡,因為他還有見思惑存在著,發大心,發菩提心,他修止觀的方式,這是向前進修的,並不會到此為止。他令一切眾生都能達到這種地步,已初發意的菩薩,並沒有跟阿羅漢平等,必須到十地菩薩才能跟阿羅漢平等。他是大心,勝過小乘。因為菩提心沒止境的,他不會停歇的,一定要成佛的。

所以,有的菩薩,他漸漸退轉了,感覺佛道長遠,生起退卻之心。那麼,他就證得阿羅漢果,入般涅槃。大心的菩薩漸漸增長他的功德,一加上「摩訶薩」,就是大菩薩。十八不共法,內容很長的。剛才講的一切種智,修行圓滿了,修習成功了,他就證得無上的正等菩提,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這是佛答覆梵天所說的。「我以如是諸業法受因果報智」,「諸業」就是所有的造作,造作什麼呢?就是修定的方法。前者是因,後者是果,直至究竟報德的一切道種智,究竟圓滿了。「觀察三世諸佛法眼,安立有情」,這是用佛眼觀察一切,洞察一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的法眼,使這一切有情,一切眾生,在修定的時候,令他們修習,這是十種修定的業輪,「令其修習」。但是這裡是注重「持來去念」。這一段經文注重修持來去念的修習,「是名如來修定業輪」。修定業輪,如果更深入一點的,在《占察善惡業報經》講止觀,就是深入的。第一種佛前面所標的三輪,一個是修定業輪,一個是修習誦業輪。

「善男子,云何如來習誦業輪?謂諸苾芻,或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或復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善根微薄,依世俗諦,根機未熟,我當安置如是有情,令其習誦。初夜後夜,精勤無怠,若諸有情求無上智,我當安置純淨大乘,令其自讀,或教他讀,令其自誦,或教他誦,令其自說,或教他說,於大乘中,令其自習。或教他習,為令自身及他身。中大煩惱聚皆除滅故,為令證得無上智故,為除一切有情苦故,為令趣入無畏城故。」

第二個業輪就是怎麼樣學習誦、學習讀,也就是讀誦大乘。如果修定,沒有這個善根,定不下來,修不成,你就多讀誦經典,或者讀誦大乘經典,或者讀誦聲聞緣覺乘經典,三乘經典都可以。如果你是三乘同時並進,也可以。我感覺到,佛是從大乘說到中乘,說到小乘,從菩薩,完了,說到緣覺,緣覺完了說到聲聞,看這三乘,你是哪一類根基,主要是令你離苦得樂,斷除煩惱。目的就是他的宗旨,說是四眾弟子,就是比丘、比丘尼。這個近事男、近事女,「鄔波索迦」就翻「近事男」,「鄔波斯迦」翻「近事女」,就是四眾弟子,在家二眾,出家二眾。還有,他也沒有歸依,沒有受法,或復有清淨信的善男子、善女人,由於過去世修定的根基微薄,過去的根基不厚,就要依照世俗諦,依照真諦義。

前面我們講的,大概是依真修習的,習定是依著真的,初步也是世俗。而漸漸進入真的,他是觀心,他是從理性入手的。這兩個對照起來,定是從理性入手,他又說,這個是依照世俗諦,根基未成熟。這些有情就讓他們學習習誦。習誦也有一定的要求,並不是我們念一段經、念一部經,就算得習誦。我們念得太少、太短,佛令他們習誦,是初夜、後夜、中夜,初夜四小時,中夜四小時,後夜四小時,就是十二個小時。十二個小時裡頭,除了中夜的四小時,可以休息一下,可以不讀誦。另外初夜、後夜都要精勤無怠,都要習誦。

因為他的根基很淺薄,他發的心很大,願很大。過去他的種子有大乘的根性,所以他懇求無上智,無上智就是想要達到成佛。佛說,我就安置他純淨的大乘,學讀大乘法,念大乘的經典,令他自己讀,還要教人家讀。你要是發大心,自己讀也教人家讀。自學,人家也學,有兼度眾生之意。或者自己誦,或者誦《法華經》,或者誦《般若經》,要是《般若經》不能全部誦,就誦《金剛經》、誦《心經》,自誦兼著教別人也誦。自己說,或者教他人說。或者自己研究、學習大乘經典,也教別人學習。這樣子令他自己及他人用讀誦大乘經典的方法,來斷煩惱。

學佛的目的,不管深淺,習定習慧,從慧方面入手,或從定方面入手;從慧方面入手,也得習定。讀誦大乘裡頭含著有定的義,不是那時擺到這個次位,習定的時候,定擺到第一位。要是定慧這兩個截然的劃分,我只學習定不學慧,是不可能的。習慧不習定也不可能,必須定慧均等。但是按次第說,定能生慧,慧也能入定。

讀經的時候,讀到相應處,沒有能讀所讀,沒有自他之相,這也是一種定境的功夫了。但是,修定也好,修慧也好,讀誦大乘也好,「持來去念」也好,目的都是斷煩惱。因為昏煩惱亂不是散亂,就是昏沉,反正有煩惱,什麼也成不了,心不安怎麼會成呢?我們心定不下來。若沒有定,你讀誦大乘也定不來,你在那兒對著經本念,不知道念到那裡去。念念自己還找不到,念得你一瞌睡,啊!念到到那裡去?不知道!或者一個妄想就過去了也錯了。

我感覺到自己並不是用功者!真正用功者,幾十年也該得有個入處,現在還不行。我是說老實話,不論修定也好,只要是學佛的佛弟子,你必須得斷煩惱。煩惱有好多呢?太多!我從〈百法明門論〉上抄下來,跟大家說一說這些煩惱。這是很有用處的。

「大中煩惱」,「大煩惱」就是根本煩惱,是隨著你的心,跟你的心所作伴的。只要一起心動念,煩惱就跟著來,你是離不開它的。第一個沒智慧,無明愚癡。愚癡,一般是邪見的代名詞,或者是無明的代名詞,我們具足好多。放逸包括了很多,我們想一想誰都懂。放逸、懈怠,在中夜、後夜都讀誦大乘,白天你幹什麼?去放逸?不會的,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佛都要你讀誦,或者習定,你不持戒律,自然就持了。我們愚癡、放逸、懈怠、不信,為什麼精進不起來呢?信心根本不具足,對大家所說的不相信,不論誰提出來都反駁。不信,我還坐這兒幹什麼?這信是有限的,現在我們的信不堅定。因為信心不猛利,精進不起來,是這樣相對來說的。

昏沉掉舉,〈俱舍論〉所指的大煩惱,就是這六種,包括貪瞋癡慢疑。惡見裡頭生出來六個,乃至於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就是十使煩惱,這是根本煩惱。大煩惱可能是指根本煩惱。

「中煩惱」又是什麼呢?可能是指隨煩惱。「中煩惱」,指二十個煩惱,二十個煩惱就是我所說的大隨、中隨、小隨。大隨煩惱有八個,這也是根本煩惱的隨煩惱之一。不信、懈怠、掉舉、昏沉,隨著心所的。根本煩惱是隨著心的。心法有八個,眼、耳、鼻、舌、身、意、末、阿賴耶,這叫八個心識。心法有八,心所法五十一個。我們這裡舉出來只有二十個,大隨煩惱八個,就是前面說過的。不信、懈怠、掉舉、昏沉、放逸,大隨裡頭八個,再加失正念、散亂、不正知。不正知,是大隨煩惱,大隨煩惱表示重。

中隨煩惱很簡單,第一是慚,第二是愧。我們往往把慚愧合在一起,其實,慚是慚,愧是愧。怎麼解釋呢?慚,自己心裡過不去,有慚於己,心裡過不去,感覺就是作的不對,不該或者犯戒也好,或者作什麼也好,乃至於是作錯的事,心裡頭生慚心。愧是對別人,對三寶,對道友,對別人,有愧,有慚於心,有愧對人。慚愧,就是中隨煩惱。

中隨煩惱,還有十個,大隨八個,中隨兩個,合起來就是十個。還有小隨煩惱,十個,總共有二十個。小隨煩惱,忿、恨、惱、覆、誑、諂、驕、害、嫉、慳,十個。

忿,怎麼說呢?不平。我們講不平則鳴,氣不過,通俗說就是氣不過。這件事你氣不過,不論是出在別人身上,或者你看一個境界來,你感覺不平,不過只是你心裡想。恨,那就有仇,認為別人害了你,你就恨,恨就深一點。惱,氣惱是亂的意思。每一個名詞裡頭都有一個涵義的。覆是覆蓋的意思,因為把你蓋覆住,你的智慧發不出來,這個覆就是你的行為,或者心裡的障礙,讓智慧發不出來。嫉,是嫉妒。自己慳貪不願意捨,看見別人佈施,心裡起嫉妒。他都出風頭,顯不出我,心裡頭總有這種涵義,看見別人作好事,他不隨喜,他生起嫉妒。你作吧!他又不作,就是對於財物的慳貪。

慳、嫉,罪還算輕一點。特別是對法,他不給人家講,別人講了,他又嫉妒。因為,他有慳貪心,對法慳貪墮落的時候,墮餓鬼道很慘。這類故事很多!對法不要慳貪,不要嫉妒,看見人家都要隨喜,不要慳貪。為什麼要慳貪呢?慳跟貪怎麼說呢?他把說法拿來跟世間的交換條件,等價了,平等看待了。我跟你說法,你得供養我,看你籌碼夠不夠,夠了我才說,不夠就不說。

對於學法的人,要勸人讀誦大乘,他自己不勸人家,看別人勸人讀,他在那兒生嫉妒,只有你好,只有你強。他在這兒說嫉妒話,乃至於說破壞話。慳,他不肯作,我傳習你個法,你供養我好多。有的上師是這樣說的,但是人家那個不同,得依你自己的心力來衡量。有的上師就這樣說,你要拿好多錢,好像在西藏講,你牽一匹好馬來,我就傳你這個灌頂。我曾經問我師父:「這是什麼意思呢?」他說:「這個人慳貪,對那匹馬愛得要命,他求法能得到嗎?把馬牽來給我,我再給你傳法,他就捨得。他一修,他就得成,我不要他的馬,轉給別人」。

但是,你不是那個地位,也沒有他心通,或者沒有這個德。你不給人說,或者跟人要一定的價錢,得供養好多金銀財寶,這幹啥!大家看過密勒日巴尊者傳,他的師父馬爾巴要求他供養全部東西,完了才給他傳法。但是,我講的是慳,沒有本事,他不肯捨,不肯供養法。誑人家,沒有信義。誑言,諂媚,你很容易看到。凡是一個人,對於比他低下的,如果憍慢的時候,對於上面他一定諂媚。對下驕,對上一定諂。見著有權,或者有財,他腦殼都搭到底下去,腰都陷下去。就是這樣的意思。諂媚,好聽的話他都說盡了,在電視上都可以看到。現在的人,這樣子很多,學佛的人不應當諂媚。

誑諂,不說老實話,這裡頭分為有意、無意的。你唯利是圖、為名欺騙人家,你有目的,這個誑罪又大一點。隨便跟人家說笑,或者說笑話說著玩,這就輕得多。這都屬於打妄語。但這個不是,這個誑是有意的,為名利故。諂媚也是為名利的。

害,就明顯了,或者害人,但是他以為是害人,其實是害自己。凡是害人的並未把人家害到,反而成全了人家。你一害,反而使他消災了。大家讀過《金剛經》,要是有人被人家輕賤,你的先世罪也被消滅。或者你被人害,求之不得,他害了你,你的前世罪也消滅,本來該下地獄的,他一害你,連地獄都不下,就把那個罪也給抵銷了。

慢是憍慢,這個憍慢的驕,有很多種講法。慢有幾種?有十種慢,有十種驕。我們大概提一提,他本來就沒有本事,本來就不行,還感覺比別人強。這類的人很多,他的知識本來沒有好大,卻認為自己很不得了,比誰都強,對誰都看不起。甚至他認為釋迦牟尼佛都不是真的,我才是真佛。這樣的人確實是有,這樣的和尚也有,這樣的居士也有。現在這個時代什麼都有,現在這個時代,忿恨、惱覆、慳嫉、誑諂、害驕,我們有幾個?二十個隨煩惱,都是我們的煩惱。有這些東西,怎麼能開悟?修行得下去嗎?不論讀誦大乘也好,習定也好,都障住你,你怎麼能進入呢?很不容易進入。

不過,這都是屬於我們的毛病。佛說我們的毛病太多了,大家必須自己對照一下,不要來這裡聽好聽的話,《十輪經》很少好聽的話,愈往後愈複雜,這只是大概說一說我們的毛病。大種煩惱,後面會一樣一樣地指出來,指出我們現在所產生的過患,如果除掉這個過患,就好了。你修定也能進入,讀誦大乘也能生慧。讀誦大乘,你在那兒讀誦大乘經典,入定了,或者看見聖境,讀〈淨行品〉看到文殊菩薩,那就差不多。讀〈普賢行願品〉看到普賢菩薩,讀《地藏經》看到地藏菩薩,讀〈普門品〉看到觀世音菩薩,是真的?是你的心變化的,因為你的心定下來了。你讀經,你會生起的,這是幻境,別以為是聖境。如果你略為生起我見,一執著,「我還不錯,我能讀到,能感應菩薩現身!」這就是驕,馬上就招煩惱。那是幻境,如果你不執著,照樣讀你的經書,現也好,不現也好。像聞喜菩薩似的,你是你,我是我。文殊菩薩給聞喜現身的時候,給他一照理。他說:「文殊是文殊,聞喜是聞喜,你不能代替我。」得有這個志氣。所以,現了什麼境界,不執著,該作什麼本行,怎麼樣修行,你就怎麼修行。

入定的時候,你也會看到很多的境界。特別是剛開始修行的時候,佛菩薩很靈,你求什麼好像都很相應。信久了,好像佛菩薩愈來愈遠了。並不是佛菩薩遠了,而是你的心起了變化。像我們出家人,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十年佛上西天。過了十年,他不知道了,佛沒有了。什麼原因?學法之後,生起了很多煩惱,本來是聖事,你把它變成煩惱。在俗諦還不夠,入了空門,可是不空。如果不空,還會增加一個空,虛空的空,那個空很厲害,使你墮落的很快。「沒有關係,空的!」把因果報應全部一筆抹煞了,他不學佛還好一點,沒有那麼大的膽子,學佛之後,膽子大了。「佛說的,空的。」所以,他什麼事都敢作。作了之後,可就不空了。等到受苦的時候,肚子痛,腦殼痛,他就空不掉,一點也空不掉。他就知道厲害,所以要老老實實的學。

前面我們講到習誦業輪,講到「中大煩惱聚,皆除滅故,為令證得無上智故。」我們再重複一下子。前面講修定業,修定,這裡講習誦業。大家恐怕是習誦的多,修定的少。因為我們讀《金剛經》,或者讀《彌陀經》,習誦就是讀誦大乘,一般人讀,就是照著字念一念就好了。有的時候,時間很匆忙,有點像趕工似的。在那個情況讀的時候,你很不容易進入。我說不能進入,就是習誦的時候,不能夠隨著經文的道理入觀,只是照著文字念一念,這樣的習誦,功力就比較差。這種習誦,斷煩惱就有點困難。

習誦業跟修定業是相等的,如果你能夠至心的讀,例如讀〈普門品〉,要是能聽過,講過的更好,沒聽過講過的,或者聽哪位師父說讀〈普門品〉,有好處,你就請一本〈普門品〉,就這樣讀。沒有師父傳,沒有跟你講怎麼讀,你所得到的效果就比較差一點。為什麼?誦業輪上得加個「習」字,「習」字就是學。你得學習之後,再來讀。

你在習誦業輪的時候,就是我們讀誦大乘的時候,不要懈怠,初夜後夜,在我們現在的這個末世,以眾生身體的情況恐怕是支持不了,大家只是讀了,或者〈普門品〉或者〈普賢行願品〉,或者《藥師經》,或者《彌陀經》,讀一部經就好了。那就不用初夜、後夜。時間的問題,不太大。

在讀的時候,一定要作個儀式。總要有座香爐,要點炷香,同時要隨你力之所及,供點花,多了不可能,一朵也可以了,你那個小花瓶,裡頭擱點水供上一點花,點上一炷香,這個儀式該要有。經本擺上,你要先叩上三個頭。叩完了先上,打開經本,你要沉靜一下。完了,要靜一下,要觀想一下。心靜下來,打開經本就念。念,必須是字字了了分明。初念的時候,更要了了分明。如果你想深入一些,還要隨著經文入觀。

你若是讀〈普門品〉,〈普門品〉是讚歎觀世音菩薩功德,讚歎觀世音菩薩說,你遇到什麼災難,只要一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能救苦救難。經文上是這樣說,你要知道,念觀世音菩薩要至心,不至心不會來。如果你會修觀的,念〈普門品〉的時候,你觀想為什麼觀世音菩薩發這麼大願?我也要學他,讀誦他過去所作的事情,也就是故事,那就是觀世音菩薩他過去所作的事情。你讀他,也要學他發願。

誦經的時候,要把「觀」加進去,效果就大,那樣才能斷煩惱。有的道友們曾經這樣問過我說:「誦〈普賢行願品〉,已經誦了幾千部,每天誦一部的話,我誦了十幾年,但是,一點兒效果都沒有。」我說:「你是怎麼誦的?」他說:「拿著經本念就是了。」對不對呢?對。我說:「你所說的效果是要求什麼效果呢?你最初發的是什麼願?」在習誦的時候,你得發願,你讀哪一部經,或者讀《地藏經》,或者讀〈普門品〉、〈普賢行願品〉,那就隨順地藏菩薩發願讀《地藏經》,你讀〈普門品〉,就隨著觀世音菩薩發願,讀〈普賢行願品〉要隨著普賢菩薩發願。

你這樣誦,效果就大了。你如果能夠了解這部經的涵義,誦的時候,要是不起執著,沒有能誦的我,也沒有所誦的經,念經時讀誦,你的心跟經結成一體,你的心跟觀世音菩薩結成一體,你讀哪一部經,就跟哪一位菩薩結為一體,那就叫入了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就是你讀經的一個方式。

讀完了經,一定要迴向。開始讀的時候要發願,讀完了要迴向,過程一定得作,這就叫修行。你讀經,就是在這兒行菩薩道!就是修行!我自己坐在那兒念,我怎麼行菩薩道呢?你讀經的讀誦功德,加持迴向給一切眾生,特別是三惡道的眾生,你發願希望菩薩加持,度脫它們,免除它們的災難。迴向的意思,就是把我們心裡的力量,我們所作事業的力量,所得的報酬,都拿去給他們。像我們打工,把打工賺來的錢,供養三寶。完了,看見窮苦的眾生,佈施給他,這種功德是很大的。但是,你不知道在讀誦經的時候也如是,你所得到的報酬就是菩薩加被你,三寶加持你。希望三寶加持一切眾生,無論有緣、無緣,這樣你在讀誦的時候,才能斷煩惱。

習誦的時候,能夠除滅中大煩惱,得到無上智。否則的話,你照著經文,只念那個字,你是得不到的,讀的時候、念的時候,要加上觀想力,這樣子才能夠得到無上智。因為大家修定的少,念《藥師經》是為了消災免難,減除痛苦,使我身心健康不害病,乃至於已經有病了,使他除癒,菩薩加被除愈。你讀《藥師經》也得會讀,同時你在讀的時候,隨經文的意思入觀,定跟慧兩者是相結合在一起的。你在讀的時候,如果沒有雜亂心,你讀讀會入定的。這可不是睡覺,讀到昏沉也像入定一樣,那就混淆了。所謂入定的意思,例如你讀《華嚴經》,你會入到華嚴境界。

過去有位老和尚就是這樣,他是在定中讀,速度很快,怎麼樣快呢?他是從天王殿到大殿的路上就讀了一部《華嚴經》。大家知道《華嚴經》有八十卷,他才走那麼一兩百步,就讀完一部《華嚴經》,他是在定中讀的!要普遍的讀,那就是一即一切。後來侍者提出問題,不相信他,就找了八十個人,一人拿一卷,八十個人聽著他讀經,拿第一卷聽到他讀一卷,拿八十卷聽到讀八十卷,他就讀好了。

我們雖然還不到這種定力,但是我們可以從初淺的作起,你讀《地藏經》,讀到哪一品,就觀想哪一品,知道這一品是什麼意思,要懂得意思再去讀,效果更好一點。乃至於讀經的時候,不要把瑣碎的事情都擱在腦子裡頭。讀經的時候,不要打妄想,你很忙亂的時候,就坐在那兒讀經,讀一讀就睡著了。這個情況也有,讀一讀,打妄想、昏沉,不知道讀到哪裡了。修定不許掉舉,不許昏沉,讀經也是這樣,不能掉舉,也不能昏沉。你要是掉舉,這一部經看的是很少,你會讀很長的時間也讀不完,讀一讀,會生厭煩的,要是碰見一部長的經,你更是讀不下去。這些是要防犯的過患,才能得到一切智。

讀經就是修慧,也是修福。《金剛經》講般若空義,讀《金剛經》,福德之大,超過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供養,比那個佈施的功德都大,這就是福。而且能用、能得到慧,那就是慧。福慧雙修,才可以得到般若智。經文當中好像沒有說修法,其實每部經都告訴我們方法,你得修習,習的時候就是學,你這樣的讀才能夠得到受用。佛令這一切的眾生,要是有大乘根機的,專門修大乘的,讓他習讀誦大乘,不但自己去習、去讀,也勸別人去習去讀。這樣子就能夠得到無上智慧,也因為讀大乘經典,迴向給一切眾生,除一切苦,可以消除眾生所有的苦難。你自己讀,讓一切眾生也讀,令他們趣入無畏城。

「無畏城」,成了佛之後,有四無所畏,畏是畏懼的,我們現在懼怕的情形很多。有很多道友讀《地藏經》,感應不同,或者看見鬼神,或者發冷,這並不是壞現象。這個時候你都要問一問,這是他有畏懼,不敢再讀經。本來讀經是消除畏懼的,但是他有了畏懼,由讀經而感受畏懼,這種情況很多。

不只是《地藏經》,讀別的經也會有,你要先明瞭,讀誦大乘經,就有護法護持,怎麼會有這種恐怖感呢?本來讀經的時候,能夠趣向無畏,趣向沒恐怖。佛的四無畏是一切智無畏,障道無所畏。你修道的時候,說清楚那些障道法。在說的時候,無所畏。只有佛才能說清楚一切的障道法,你要修道,有些障道必須跟你說清楚。說的時候,無所畏懼。還有,漏盡無畏。漏盡,就是再不漏落三界的意思,乃至不漏落一切眾生,使他永遠都得到解脫。第四是盡苦道無畏,說盡苦道無所畏懼,說的時候無畏懼,因為佛的智慧能夠知道。這是求大乘的,求大乘的要想入佛智,達到佛的境界,除一切眾生苦,在讀誦大乘經典的時候,就能得到這些利益,這跟前面求利益、得定的時候是一樣的。

「若諸有情求緣覺乘,我當安置諸緣起法,令其習誦。若諸有情求聲聞乘,我當安置百千文頌四阿笈摩,百千文頌毘奈耶藏,百千文頌阿毘達磨及毘婆沙,令其習誦。善男子,是名如來習誦業輪。」

如果他不是大乘的根器,在讀大乘時不能進入,佛就給他說緣覺乘。緣覺乘,緣覺十二因緣法。這個十二因緣法,也就是說緣起法,看一切事物的生滅變化,知道為什麼要受苦?為什麼要享樂?當然證到寂滅就樂了,在生死輪迴就是苦。因為緣一切事物的變化,他的智慧能生起覺悟,產生智慧,他看著這棵樹,一下綠,一下又黃,四季的春夏秋冬,乃至人的壽命,長短不一,他對這些加以研究,找出原因。過去的二因,產生現在的苦果,無明緣行,行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這是佛說法的時候,有佛出世的時候,緣覺是依照佛所說的因緣法而開悟的。無佛出世的時候,他自己觀著一切的生滅變化,他悟道了,那就是獨覺。也有由於過去的善根,對於這類眾生,就跟他說因緣法,說緣起法,讓他念這種經。

要是聲聞乘呢?安置百千文頌四阿笈摩,四阿笈摩就是四阿含,有《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雜阿含經》。阿含的意思,是傳承佛教法的聖典,這是起源於佛教的時代,佛的弟子、信徒們,把他們所聞的、所聽到的,佛所教導的、所說的法,用詩、用簡短的文字形式流傳下來。詩歌形式都是口口相傳的,不像我們是用文字記載的。那個時候都是口傳的,口口相授,這樣子就叫真傳,為了要積極傳承,才逐漸的發展出傳誦形式。所以,他用簡短文字記載著。印度那個時候都是詩歌的形式,誦的文字就是從這兒來的,這就成了《阿含經》的由來。

《長阿含》共有二十二卷,內有四分,三十部經文。第一卷是有關佛陀生平的記載,第二分就是修行,有關教理的經典。第三部分就是跟外道問難,互相的論難,駁斥外道的邪知邪見。第四部分就說這個世界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道理。總的說,四阿含就是這個涵義。

《中阿含》就是指四諦十二因緣,或者譬喻,也就是佛陀跟弟子互相酬論的時候,所說的話,乃至於所作的事。就像我們讀誦經的時候,只是語言。但是《中阿含》告訴我們怎麼行的,是修行的方法,那就屬於行。依著言語教導而去作,那就屬於行為。《增一阿含》是用數字說的,因為修這部經典的時候,十數加一,他有十一法。他在十上又加了壹個一,增一是這樣的涵義,有五十卷又增加了一卷就有五十一卷。《雜阿含》記載的很雜,不是長文的,不是一個義理,而是很多義理。那就是原始佛教的四種經典。《四阿含》,隨這個文,大概跟大家說一說。

「安置百千文頌阿笈摩,百千文頌毘奈耶藏。」「毘奈耶」是律藏,專門說戒律,戒就是規矩,就是出家的佛弟子應該遵守的法律。之所以叫戒律不叫法律,它有遮有持,持遮兩種。持是應該作的,有止持,有作持,止是不許作的。作持是一定要作的,要你作,你沒作,犯戒。叫你不要作,你偏偏去作也犯了。要分止作兩種,這裡頭說的很多。像大家所熟悉的三歸,三歸沒說戒?三歸也是戒。歸依佛就是遮止你去歸依外道,歸依佛了之後,再不能歸依天魔外道。學了佛之後,一定要持誦三寶,念佛、念法、念儈。這是作的,不能去歸依外道,不能看外道典籍。歸依法的時候,不能看外道典籍,就是止的。一定要讀佛經,就是作的。每個都如是,歸依儈的時候,儈就是儈人,也就是一切的出家眾,你不能歸依邪道,又是止。

凡是戒律裡頭,聲聞乘對於戒律部份,比丘二百五十戒,二百五十戒都沒有犯,持清淨了,一定證得阿羅漢果,這是指從受戒那天就一直沒犯的。一但你犯了,得依法懺悔,就作持,有羯磨法,告訴你怎麼作怎麼作。你犯了罪,犯了這個戒,只是小的、輕微的,懺悔了,就清淨了,還復清淨的,那就是作持,那叫羯磨法。

阿毘達磨,是屬於論藏,這就是經律論。原始佛教的《阿含經》就是經,阿毘達磨是論,經律論是三藏。毘婆沙是論,批註就很多了,學緣覺聲聞的,令他習誦這些。「是名如來習誦業輪」,上面說怎麼樣習誦呢?就是念這些,你自己感覺哪一個適合自己,你讀《四阿含經》,感覺很好,那你就讀《四阿含經》,你讀大乘經典,《金剛經》、《彌陀經》,你感覺得好,就讀大乘經典。當你歸依某位師父之後,很少人向師父請法,「師父我讀什麼經好?」這個問題是很少人問的,受了三歸,就走了,連念佛、念法、念儈,都不念,還讀什麼經!他沒有那個請求。要是有請求的話,師父會給你講得詳細一點。有的師父沒跟你講,你不問他,他也不說。你受完了三歸,有的還要受五戒,受五戒一定要跟你講。一定要講三歸的意義,是要你回去之後,不要忘了念佛念法念儈,這個一定要講。這是習誦的。

「善男子!云何如來營福業輪,謂諸有情根機愚鈍,未種善根,智慧微劣,懈怠失念,染著種種受用資具,遠離善友,我當安置如是有情,使營福業,謂令修作佛法僧事,及親教師軌範師事。善男子,是名如來營福業輪。」

要是修定修不來,習誦也習誦不來,如來還有方便法門,有什麼方便法們呢?營福業輪。業是作,你就作點福德的事,去修福!這是指這一類的有情,根很鈍,不能讀經,更不能修定,愚鈍沒有智慧,因為他過去沒種過善根,智慧很微少,很下劣,也就是沒有的意思。那麼,他所表現的就是懈怠,失念。

大家都容易失念,我們有時候拿起念珠,一拿到就想起佛法儈,念珠擱起來,就忘了。拿起念珠,才念。所謂念者,就是念念不忘三寶,或者念佛、念法、念儈都可以,你專念一佛也可以。因為他的智慧微劣,善根又少,失念的時候就多了,他執著於這個去享受了,想享受一切的生活用品。他寧可去打八圈麻將,要他坐在這兒聽一座經,一個半鐘頭,他感覺很苦,各人所好有所不同。像講經只是舉例,不信佛的先不管他,就是我們佛弟子,你要他遊戲,他精神很飽滿的,你要他念經,或者修定,就無精打采。要是面對他的身體,資生的工具,他執著得很,不懈怠,很精進的,這就相反了。這是因為他對這個世界有貪愛、有慾望。

同時,也沒有善友幫助他。所謂善友者,包括你,或者夫婦關係、朋友關係、六親眷屬關係。因為我們有一個六親眷屬,他是信佛的,他就勸你信佛,他要把你帶去信佛。因為這個,有機會信佛。若沒有這個因緣,遇不著這個善友,乃至道友之間互相幫助提醒,讓你修行,那就不懈怠,懈怠是對著精進說的,失念是對正念說的。沒有善友,像這一類的有情,佛說:「我就安排他們,使他們營福。」營福,就是修積點福。念佛、念法,或者到廟上作點善事,或者修廟,參加修習,像我們好多道友作義工,看你這個福業怎麼迴向,雖然是作很小的福業,你要迴向,把它擴成很大,這是由於意念的關係。

還有你跟你的受歸依師父,或者親教師,或者軌範師,在他跟前,作個侍者,或者照顧照顧他們。他們修行的時候,你給他作點事情,這都是營福的。營福的,在廟裡頭,給僧者作給侍。那麼在家的居士,優婆斯迦、優婆索迦,也就是近事男、近事女。近事男、近事女,就是營福的。第一步是對自己的親教師,一般的親教師是指和尚而說,也就是你受戒的和尚,你受戒的羯磨、教授、軌範師,引禮師都算在內。你給他們作點事情,如果你修定作不成,讀經也作不成,那要你去作點好事。如果你在佛前當個香燈師,如果你家有尊佛像,有桌子你每天去擦擦,燒炷香,這都是營福的事。營福的事還很多,這是成就如來的第二佛輪。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二佛輪。由此輪故,以其無上三世業智,如實了知一切有情諸業法受因及果報。隨其所應,立三業輪,成熟一切所化有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轉大梵輪,成大梵行,如實了知眾生因報。」

「由此輪故,以其無上三世業智,如實了知一切有情諸業法受因及果報」,三世業智是指佛說的。過去未來三世所及的,他能知三世的業。一切眾生的業,都能夠如實的了知。一切眾生的過去現在未來,他們所作的、所為的、所種的因,現在所受的果報,佛是如實了知的。那麼,就隨機應化,隨其所應,就是應機,立這種三業輪。三業輪,可以說就是上面這三輪,定業、習誦業、營福業,隨順著機,看他適合那一類、那個業輪,讓他依照那個輪修。使所度化的一切眾生,能夠得安隱,安隱的意思就是不被苦難所驚恐,不被三惡道所驚恐,使他們無所畏。墮三惡道是苦,乃至是不說墮三惡道,就說我們作人類,就像現在大家都是人,這是就人道說的。

我們現在都是佛弟子、四眾弟子,你有沒有驚恐、憂慮呀?一天都在患得患失當中,有驚恐,為什麼呢?你的定業沒有修好,乃至第三輪,福德也不夠,福業也不夠。佛就不是這樣子,他是成就的,對一切眾生,如實了知眾生的善根深淺,以及他們作業的厚薄。作業是善業,惡業,種的因,深不深呀?大不大?乃至於他現在所受的果報,有沒有苦難?有沒有畏懼?知道你有畏懼。因為有畏懼,跟你說去除畏懼的方法,就說這三輪。

這裡頭包括了習定,定有多少種?至於讀誦,讀誦就太多了!看你讀誦哪一類的經。營福很廣,現在大家都想種種善根,我們把讀誦大乘經典也變成福。雖然你沒有得到慧,你讀誦經典還是有福德的,連聞到名字的福德都不容易。過去的善根,佛都具足一切智慧,都能知道,讓你再沒有驚恐,讓你究竟成佛,也能跟他一樣,也能摧伏一切天魔外道邪論。

「轉大梵輪」,梵是清淨義,能夠達到清淨。那麼你所作的業,你的修行,都能清淨梵行。梵行,就是指清淨的意思,對佛來說,佛是轉大法輪,轉清淨的法輪,他能夠如實了知一切眾生的因緣果報。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成善巧智,觀察一切沙門、婆羅門、剎帝利、筏捨、戍達羅等,種種功德,多聞勇健,工巧伎藝。若諸眾生,富有功德,成巧便智,精進勇猛,堅固不退,種種福德而自莊嚴。」

用這王輪來比喻第三輪。我們說第一輪、第二輪,舉剎帝利王的第三輪。前面是喻,後面是法。法就是說佛輪,就是法。拿世間的剎帝利,也就是印度四種種姓的貴族,他受了灌頂之後,接受王位,成就善巧方便智,他看國內的人民,觀察了一切,沙門就是出家人,這個沙門包括在婆羅門出家的,不只是佛教的出家人。婆羅門也有出家人,其它的外道也算出家人,他用沙門來代表。沙門翻「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廣說沙門的涵義,還有很多的解釋。總說就是這樣的意思。印度有四種種姓,沙門除外。哪四種?就是婆羅門、剎帝利、筏捨、戊達羅,婆羅門就像中國的讀書人,在印度說是學者,有學問的剎帝利就是貴族,就是王種姓的。筏捨,包括工商業,也就是士農工商。筏捨,多分指是商人說的。戍達羅就是賤姓,就是屠宰業,奴僕。四種種姓,再加上沙門,這個國王對他國內的人民,這幾種種姓的人民,他都知道怎麼樣才能使他們培福,怎樣才適合他們的事業。

「種種功德,多聞勇健,工巧伎藝」,這是說看哪一類人應該怎麼樣對待,他以後會分配,給他們珍寶、財谷、田宅、奴婢、僕使。因此,他也是觀察這些人,哪種功德大,該享受什麼,哪種人多聞有智慧,多聞就是多學習,多聞是指學習說的,不完全是指學佛法的,像那個戍達羅,他根本也不學佛法,有些不信佛的。工巧伎藝,就是工巧明,工巧就像商人。筏捨,包括工人,有技術,繪畫、裝修都在內,技藝包括很多了。假使對待那些有功德的、有智慧的,不過有些是作事很聰明的,不要把這智慧跟佛的智慧混淆。

「成巧便智」,這個灌頂王,他對國內的沙門、婆羅門、剎帝利、筏捨、戍達羅五種人,他們的功德大小,能力的強弱,技術的高低,假使是功德很富有的,就是功德很大的,這是一類。或者善巧很方便的,很聰明的就是很伶俐的。或者對國家的事務貢獻很大的,精進勇猛的,乃至於作一件事,他能堅固不退的,以他的福德來莊嚴的。那麼,這個灌頂王就根據他們所需要的,根據他們的智慧、品德、能力大小,就跟現在的工資也是一樣的,你能作什麼事業,能力強的就多賺點,能力弱的就少賺點。

「此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彼所應,給施珍寶財谷田宅奴婢僕使。於自國土,若諸眾生,德藝輕微,功德鮮薄,此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彼所應,微加賑恤。於自國土,若諸眾生,功德薄劣,少於精進,懈怠懶惰,忘失正念,無慈悲心,不知恩報。於後世苦,不見怖畏,沒居家泥,積諸惡行。此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彼所應,種種謫罰,或以言教苦切呵責,或奪種種珍寶資財,或奪受用如意產業,或罰鞭杖,或禁牢獄,或斷肢節,或斬身首,如是無量隨應謫罰。」

「隨彼所應,施給珍寶財谷、田宅、奴婢、僕使」,在他們自己的國土內,對這些眾生就有分別。像在中國以前有九等,從宰相職務到七品知縣,到衙役,到書辦,到村長鄉長,共分為九品。看他適合什麼,就叫他作什麼。對上等的,就給他珍寶、田宅、僕使,如果沒有什麼德,德不太重,給的很輕微。功德少的,那也是隨他所應。他的能力連吃穿都掙不到,國王就慈悲,賑濟恤捨他。還有比這個功德更低劣的,不精進、懈怠、懶散的,忘失正念是指他不作好事,對人沒有慈悲心,乃至於你給他很大的恩惠,他也不知道報恩。他現在不作好事,將來一定要受果報。在後世受果報受苦的時候,他不害怕,也不怖畏,作惡的人是不會害怕的。

「沒居家泥,積諸惡行」,沒居家泥,好像是指沙門說的。不出家,居家就是在家,在家就是泥坑一樣的,沒到泥掉裡頭去。不只沙門,還有其他的人。居家可以有多種解釋,他不作善業,作惡業,國家會有法律懲罰他。這叫獎賞分明。前面是說功德的大小多寡,對國家的貢獻如何。貢獻大的,就給他優厚,貢獻小的,就少一點。乃至於沒有貢獻的,不能維持生活,還要賑濟,還要憐恤他。

至於造惡的,怎麼辦呢?積諸惡行的,剎帝利王就給他刑罰。還要「種種謫罰」,這是法律,或者是批評他,惡業比較重點的,就謫罰他、訶責他,或者沒收他的財產,奪他種種的珍寶財產,或者把他的產業沒收了。這還不夠,或者罰他鞭杖,打他好多鞭子。或者關到牢獄,或者剁手截肢,或者斬腦殼,就看他所犯的罪惡大小。這只是比喻,我們說這個主要是顯佛輪。因為眾生造的業很多,作惡行的也很多,牴觸國家法律的時候,謫罰也很多,有無量的刑罰。獎賞的層次雖然很多,懲罰的層次也很多。

「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三王輪。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善男子,如是如來成就善巧知根機智。若諸弟子,遠離福慧巧方便智,及以佈施,調伏寂靜,失念心亂,來至我所,歸依於我,而我善知彼根意樂,隨眠勝解,隨其所應,為說治罰毗奈耶法。」

「善男子,剎帝利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三王輪」,這是這個國土的國王所應當作的,拿這個作比喻,因為這樣子才能夠使他的國家安樂,才能夠降伏一切的怨敵惡友,令這個國家平安,大家才能過好日子。

「善男子,如是如來成就善巧知根機智」,知道一切眾生的根,知道一切眾生的機,有這種智慧就不是剎帝利大王的善巧智,而是佛知眾生根機的智慧。「若諸弟子,遠離福慧巧方便智,及以佈施,調伏寂靜,失念心亂,來至我所,歸依於我」,這位佛弟子,最初剛信佛的時候,到了佛的處所,求佛度脫的時候,這些人福慧善巧方便智,乃至於佈施,乃至於調伏煩惱,都能夠得到寂靜,得到定,乃至於正念。要是失念了,就不能入定,心亂了,失念心亂。「來至我所」,就是向佛求法,歸依於佛。

「而我善知彼根意樂」,我知道他是什麼根機,知道他喜歡什麼,知道他的根本煩惱是什麼,知道他具足好多智慧,具足好多善根。這就是勝解。最深的勝解是到了佛地,具足佛智。來到佛所的這個眾生,就代表一切眾生,因為他過去福慧善巧方便智的佈施調伏寂靜,失念心亂,佛就觀察他,歸依佛。因為了解他的根基,了解他隨眠的根本煩惱,或者他的智慧大小,勝解力如何,應機說法,隨其所應。

「來至我所」,就跟佛出家了,給他說毗奈耶法,毗奈耶就是戒律。凡是歸依佛的,最起碼得受三歸。三歸五戒,或者八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而四重二十八輕,六重二十八輕,毗奈耶就是戒法的意思。

「若諸眾生,其性很戾,於諸學處不能奉持,為令久住我之聖教,多有所作。或為制立憶念治罰,或以言教恐怖呵責,或暫驅擯,或令折伏,歸誠禮拜,或不與語,不共同利,或如草布,或覆滅擯。」

還有作持,也就是律法。要是這個眾生的根性狠戾,凶狠暴戾,不善順。但是他所受持的三歸五戒,乃至於八戒,學處就指是戒,也是說他所學的律學,他不奉持,不遵守。這些戒律是保護聖教久住的,要是沒有戒律,佛法就不能久住了。為什麼佛要制戒呢?就是使得正法久住,使聖教能夠久住世間,使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未來的利益。佛法久住世間,利益的人就很多,因此,要求所有來到我處歸依我的弟子都應該奉持戒律。奉持戒律的目的,就是使聖教久住,使佛法久住。

而戒律就是防護,就像城牆似的,是保護人民的。戒律就是防護你的心地,身不掉,心不亂,防護你的身心。所製定的戒律,有種種的法。或者你犯了錯誤,回憶懺悔。或者用言語教導恐怖,說你犯了戒,將來要受報的,下地獄的,就用恐怖的言語呵責他。再嚴重的,則是犯根本戒,就驅擯出去,驅出佛法之外。或者要他懺悔,看他犯哪一種。或者要他歸誠禮拜,或者大家不跟他說話。不與語,就是僧團裡都不理他。乃至於不共利,好比是人家施主供養財物什麼的,不分給他,這就是不共利。

「或如草布」,草布就是他犯的罪太多了,大小都有,如草伏地。他犯罪就像泥巴似的,爛的走不過去,把草鋪上才可以走過去,這就是懺罪方式。他所犯的也有嚴重的,也有不嚴重的。犯的很多,要是一條一條說,大家給他懺悔的時候不大方便,這是一種總懺。就像我們拜懺的時候,我好多生的事也不知道,今生我們沒有犯五逆罪十惡,那麼,拜懺的時候,我們就這樣迴向。那麼,過去可能在他世多少生之前,作過五逆十惡罪,有這樣的懺悔。這就是總懺的事。因為我們不知道過去,沒有智慧。草布就是如草伏地,把草布在地上,就是等於這個懺悔法。就草布地,鋪在地上,讓你可以在泥巴上走過去。要是犯了很多錯誤,你就懺悔。這就是總懺悔的意思。

或者實在不成,不可救藥,僧團裡頭不能留你,滅擯了,把你驅逐出去。在我們大陸寺廟裡頭,犯了根本戒的,就開除,擯除於寺廟之外。

各各的區域不同,大陸上就是默擯。凡是這種破戒的,他也不敢回寺廟,自己就走了,這叫默擯法。

「我以妙智,知諸有情補特伽羅根機意樂隨眠勝解,如應謫罰,為令皆破廣大積聚無義黑暗,枯竭煩惱諸瀑流故,令得生天涅槃樂故,為行惡道補特伽羅得調伏故,隨其所應,說治罰法,觀察黑說大說差別,隨其所應,授與治罰行惡道法。」

「我以妙智,知諸有情補特伽羅根機意樂隨眠勝解,如應謫罰」,「補特伽羅」就是人,就是有情眾生。生生世世流轉的,那個主要的流轉者,就是補特伽羅的涵義。隨你所犯的罪惡,給你這些謫罰的目的,就是破你的黑暗。你過去積聚的,沒有意義的,沒有勝解的意義,沒有淨行的意義,那些都是黑暗的,把那些煩惱、那個瀑流,枯竭了,消除我執我見。這是戒律的涵義,謫罰的目的是這個意思。令你懺悔之後,生天得到涅槃的快樂。這是廣說,不一定是指出家人。作惡的這一類眾生,使他們能得到調伏。

很多人看到廟,或者聞到佛法,他並沒有加入佛教團體,他不信佛,也不是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這類補特伽羅能夠聞到佛法,或者看見寺廟,給他種善根的,但是他看我們的戒律,或者他感覺受不了,就不敢加入。給他說好的一面,除了治罰的一面,還有培福的一面,也就是前面的三種輪。觀察罪惡的大小、罪惡的差別,給他說治罰的方法。例如說下地獄,得給他說治罰的方法,說你受報,會得種種病,這個惡的果報,將來你要受什麼報,這都是黑法。這就是所謂的黑說、大說,但看這個眾生的劣根性到達什麼程度。

「我以妙智,知諸有情,具足成就增上信敬純淨意樂,隨其所應,為說種種善品差別,令其修學,乃至令彼一切善根皆得圓滿,入無畏城。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三佛輪。由此輪故,知諸有情補特伽羅,種種根機意樂隨眠,及與勝解諸業法受,隨其所應,利益安樂,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這是令他能夠增上信心,這是佛的一種微妙智慧。令諸有情,增加對三寶的信敬心,使他的心意清淨,心不散亂,那就要給他說種種的善品差別。行十善,別生惡業,不要妄語,別說瞎話,別說綺語語言,不要偷人家,不要殺人,這兩者是對比的。一個是善法輪,一個是惡法輪。善法輪,就能夠增上他的信心。不一定都到得了佛所,前面說「來至我所」,但是現在的時代,到了三寶地,就算來到佛所,不一定來到這裡就要出家,就要受三歸。有些人親近佛法,或者到佛堂來,我們跟他講講善惡兩塗,這也要有因緣,有的人就連這種因緣的也不見得有。這類眾生,他的善根沒辦法增長,就沒有這種因緣。

有這種因緣了,以佛輪來教導他,讓他善根得到圓滿。圓滿之後,使他再也不畏懼。一切眾生,生到這個時代了,生到末法時代,他感覺無歸無依,張惶恐怖。我們看到好多人在亂世當中,戰爭禍亂當中,我們不說刀兵,就像天災的時候,蝗蟲水災,他沒有吃的,生活很難維持,甚至於失命。在這個時候,你說一說十善法。為什麼你會感到這個果呢?那是你過去沒有種到好因,再也別作因,現在你就別再作惡。要轉變果是很因難的,你可以為未來的因,重新種種子,令他善根圓滿,佛不在的時候,佛弟子就代表佛。

凡是四眾弟子都應當要這樣子,讓一切眾生的善根都得到圓滿。但是佛所說的是佛在的時候,佛所成就的善男子,我成就如是第三佛輪。但是佛不在世了,現在剎帝利王也很少了,連剎帝利王也沒有。所以明君出世,國家就很興盛,風雨及時,災害就沒有了。如果這個國王很惡,刑罰很重,國王要造惡了,那些國師就勸他,應該減刑罰、大赦,眾罪減輕,輕罪都把他放了,那都是懺悔的意思。聖君在世的時候,國家就很平安,有幾十年平安的。像中國滿清,康熙盛世,他們差不多佔了滿清的一半皇位。乾隆皇帝六十年當中,沒有打仗,人民過的平平安安,他自己也很幸福。他一天到晚就是作詩,作對,就是玩。國家沒有什麼災害,天災人禍都很少的。那個時候,就是聖君在世。從周朝的時候都是這樣子,弔民伐紂,就是伐暴政。現在剎帝利王沒有,佛也沒有,佛也不在世。但是先帝法還在,中國的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先王治國的舊法又搬出來。佛法常如是,諸佛的佛法都如是。

由這個輪故,使補特伽羅的種種根基,意樂隨眠,就是煩惱及勝解,跟他所受的諸業法受,「隨其所應利益安樂」,就是一切人民、一切眾生,都得到好處,安隱就是沒有驚恐。沒有驚恐,他就無所畏懼。這是佛自稱說:「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無所畏懼,正師子吼,說的都是正法。師子吼是形容詞。獅子是百獸之中尊,師子吼,百獸聞之皆腦裂,這是形容詞,但是我們不能過份執著。

有位道友在北京的時候,他問過我,佛經講師子吼,好像很厲害似的,可是動物園裡的師子吼也沒有怎麼樣。怎麼答覆他呀?有些問得怪頭怪腦的。我說:「師子吼,有沒有吼?我去好多次都沒聽見吼。」他說聽見過,也沒有怎麼樣。我說:「現在把它關到籠子裡能怎麼樣?你把它放出去試試看。我們佛教用師子吼是形容詞,是表顯佛在眾中說法的威力很強盛。你不能這樣比,你這樣比是不對的,這是佛自己說的。」要是我們自己說,我們不敢拿畜生來比佛,獅子是畜生。

像我們過去的大將、元帥、虎將,我們都用虎來比喻。如果你說虎可以,要是說他是畜生,你那腦殼,恐怕要給取下來了。國王都是龍,中國都是畫龍,龍表示最尊貴。可是,龍是畜生,你如果見到國王,說你這個畜生好,你的腦袋馬上就搬家了。我說:「你這樣說不行,那是比方的話,是形容詞,形容著佛的威力,不能拿這個來比,這樣比就不成了。」要是你稱大元帥是虎威,他會高興,笑的不得了。所以,有時候處處執著,在很多的地方表現出執著,就在這個上面也是執著,不從法義上講,就是想在詞句上面找毛病。

營福,你作好事,你見了僧人,不謗毀,把他都當成親教師,當成大德恭敬他,你的福就積下。你心裡恭敬,就可以了。還有,讀誦的時候,先供上一朵花、一炷香。這裡還要補充幾句,不然會有毛病。有位道友問過我,他說:「我是個工人,我住的地方,幾個人住在一塊兒,我確實想念經。不燒香,不擱個花,心裡又好像不好過,我屋裡不能燒香,不能供佛,只有一個床鋪,我往那兒擺?」我說:「你這樣好了,你把你那個床,鋪疊起來,枕頭布要乾淨一點,把經本擺上,你作觀想。」或者念《地藏經》,你觀想地藏菩薩來了,就在上面坐著。又觀想,百貨公司或者超級市場,你把他們搬了一下,他說:「怎麼敢?」我說:「不是,你是用心去搬,你不給人錢就搬是不行的。」你什麼都沒有,用心供就好了。你合上掌,花也供了,香也供了,什麼都有了,感覺如法了。你打開經本念,這樣子沒有什麼關係。別人以為你在看書,不出聲也可以。

還有,就是用金剛持念經。什麼叫金剛持?自己念自己聽。只要你的舌頭動,耳朵聽得到,自己聽到,別人聽不到,這種叫金剛持,是默誦的念法。這叫不執著,不要在形式上耽誤你的正行。這叫方便善巧,這叫方便智,你這樣能念完了就念,不能磕頭的,在心裡拜就是了。屋子那麼窄,上下鋪,你怎麼磕頭?我在監獄裡頭,連磕頭都不能磕,可是在心裡磕,獄方不知道。你在拜,掌不合都不要緊,不合掌也沒有關係,不要給他看這種外表的形式,你內心裡清淨,內心作功德都可以。這叫方便善巧智。

你不執著,所要作的事情,達到目的就好了。如果什麼經也不能念,念佛總該可以,念個聖號總該可以。你坐著那兒,香花都供養完了,普賢菩薩的第三個大願,廣修供養,你普遍的供養,把世界上你所到過的都搬來,沒有關係。你在那裡供,供完了就念。要是不能擺經本,十大願王總可以記得住,一者禮敬諸佛乃至到十者普皆迴向。如果這也不成,那麼阿彌陀佛該可以吧!只要你肯發菩提心,你要想什麼,都能作。你不發心,就找藉口。現在我們的佛堂很好,有人講經說法,你也不會來聽。因緣是自己創造的,福德是自己修的,罪業是自己作的,善根是自己種的。

大家應當這樣來學習營福,這樣來學習持誦,這樣來學習修定。要想等到四緣具備了,就要很久了,要等到什麼都準備好了,要等到東風來,那東風永遠不會來的,也沒有諸葛亮在算,你自己創造個東風就行了。你自己這樣作,就行了。等?你不要等了。生命無常,等什麼!實在沒有辦法,念念聖號也好,功德平等,你心裡一定要平等。在佛堂裡頭很莊嚴,以為這樣功德才大,其實在屋裡頭這樣作也平等,不平等的是你的心。

如果你生起這個分別心,這個當然是不平等,是不一樣。你心地平等的,能夠磨練斷煩惱就好了。什麼時候都不生煩惱,他怎麼樣罵你惹你,你就是不發氣,就是不冒火,他就沒有辦法了。大家習誦、讀誦的時候,我前面說的要求是很嚴的,你聽到我這麼一說。「我不夠條件,我不能讀!」那麼我就給作造罪了。後面給你解說一下,你只要作就好,多了不能作,少了也不能作,就念一句佛號。一天念十聲也就夠了,端看這十聲是怎麼念的!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知自國土有無量有情補特伽羅,歸依種種邪神外道,起於邪信及起邪見,學邪禁戒,執著修治邪吉凶相,具受種種無利益苦。大王知已,數數召集,以其先王治國正法,開悟示現,教習誡勅,令其舍除倒信倒見,修學先王正直舊法,令自國土一切有情,一趣一歸,一意一欲,一切和合。同依先王正法而轉,聽受詔命。隨順奉行,率土和同,作所應作。時剎帝利灌頂大王,常與群臣數數集會,共味嘉餚,受諸快樂,嬉戲遊行,不相猜貳,咸共疇諮,理諸王務。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四王輪,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

這跟前面是一樣的,先講王輪,後講佛輪。剎帝利灌頂大王,他了知這個國家的一切眾生補特伽羅,也就是他的國內一切眾生。補特伽羅眾生,大概有十種。一種是不種善根的補特伽羅,過去沒有善根,現在又不修福業,也就是不修善業的意思,而且所修的業都是雜染相續。另一種是遇不見善友,盡跟惡友一塊,這個國土都是這樣的眾生。同時他也不畏懼做壞事的後果,未來要受三塗果報的,他也不畏後果。貪瞋癡非常的猛利,因為他的心迷亂了,堅守邪見。總說大概有十種情況。這種補特伽羅歸依邪教,就是不正當的邪神外道。有的邪神外道,不見得做很大的惡事,這裡是指作惡說的。

舉個例子,祭祀鬼仙,諂媚鬼神,殺些眾生,供養鬼神,認為這才是求福。事實上這樣做不但求不到福,反而種了很多的未來苦果。這叫邪信仰。乃至於我看風水的先生,也是邪信仰,說你這間宅子好不好,說吉凶禍福,對佛教來說,這都是邪知邪見。「邪禁戒」,印度有許多外道,從印度又傳到中國的外道很多,或者有不吃油的,有不吃鹽的。在中國來說,沒有敬狗的,或者是敬牛的。印度有一種說法,這隻牛得了神通,他看那隻牛死後生天,這隻牛對人都有功,那麼就寵信這隻牛。

我剛到印度的加爾各答,到街上去散步,在許多街上,我看見牛都是很大很肥的,頭上掛滿紅紅綠綠的裝飾品。我看那些開汽車的人,見了那隻牛,馬上就得停下來,等牛一步一步走過去了,他的車子再開,就是那一條街,那隻牛也很通靈,它離開那條街,別的街就不去了。由於那條街都是信奉它的。這種信就叫邪禁戒。還有燒起一堆火,伺火婆羅門就這樣,大家圍在那兒拜,拜完了又念他的咒,以及他的經典。這些都叫邪禁戒。

有時候跟我們佛教也很相似的,他說:「你們這個出家人住在墳地,住在野外,我們比你們還苦。」還有一種,他睡到那些有刺的蒺藜笆,他也睡到野外。但是我比你更受一種苦,我成的道比你更大。這就叫邪見。修苦行成道,並不是這樣成就的。

凡有這種種的無利益苦,這位剎帝利灌頂王看見這種情況,就經常召集這些朝中的大臣,國內的知名人士,研究過去古來先王的治國正法,令全國人民學習。如果再有邪胡亂鬧的,就制裁你,輕者就是教育教育,重者就可以關監。例如有很多邪知邪見的人,有時候在國內,他會害別人的。

那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一九四○年,我到印度加爾各答的時候,聽他們告訴我,在加爾各答,你在街上,要小心一點,不要一個人走。他看見你是外來的,又不懂得語言,他會迫害你的,把你抓到暗室,到那裡頭就把你肢解,解了供神,眼睛供什麼神,下根供什麼神,腳幹供什麼神,這就是邪知倒見。要是國家不制止這種事的話,國王的法律沒有禁止,這樣子還得了!這就是邪知邪見,這種邪知邪見在中國也很多。先王的正法,就是每一個國家最初建國的時候,祖先都是很慈悲的。國家的法令,就是他的道德。以前我們也經常研究我們國家的倫理道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以前很講究這些道德,我小時候還要學,一到了中學時候就沒有了,現在沒有人講倫理道德了。

我們並不是崇古,過去也有好的,現在也有好的。所謂進步者、改革者,要改過去不好的,革除那些舊的,對人民有害的,這才叫作改革。現在恐怕都不是這樣子。把過去好的全改了,隨著時代不同了,我們經常聽到這句話,改革的,殺盜淫妄,橫行無阻,過去人口也少,像這麼樣的殺害,人口恐怕是會更減少了,不該死而死亡的,這就是邪倒見。研究正法就是研究過去古來所行的,過去先王所修的政治法律。大家經過研究,一致依照先王的正法。若有不聽的,就是違背詔命。皇帝製定新法了,讓一切的國內臣民都這樣作。作他所應作的,不應作的,都不許作。這個剎帝利灌頂王,經常的跟群眾集會,討論這些問題。國泰民安了,大家就享受了,可不是像現在拿公款請客送禮。那是大家共飲,愉快,受快樂,嬉戲遊行,彼此不猜疑,對國家沒有二心,不相猜貳,一心一意的共同諮磋籌商,想處理好國家的政務。這就是剎帝利灌頂王成就的第四王輪,用以顯佛的正輪。

由於這個國王製定這些法律,令這國土增長安樂,能使一切怨敵惡友都降伏了。所以善守護身者,這個「身」字就是每個人民,都能愛護自己,也能愛護人家,這樣子才能增長壽命,積福延壽,乃至不傷害別人。這是國王的第四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