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們一起先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各位下午吉祥!

時間過得很快,早上還覺得說剛剛進到寺院裡,馬上就到午後。其實,一天也跟人一輩子差不多,一眨眼的功夫,就夕陽無限好。相信如果頭髮已經白了的,有這樣的感受。

那麼下午從何說起呢?先講幾個公案吧,因為下午容易犯睏,講幾個公案提提神,一共講三個故事。

在佛教裡,追溯到曾經的印度,我們參學或者從一些影視上關注過,印度當時不僅僅是光有釋迦牟尼佛的佛弟子,外道也非常多。我們現在一般說不皈依邪門外道,好像是非常貶義的、邪乎乎的,確實有一些邪知邪見、邪行。那當時的印度,外道其實和佛教的修行者是一樣的,甚至他們也有出家的,也叫沙門。後來釋迦牟尼佛的出家弟子,就叫世子沙門。

當時在斯里蘭卡,也有一個外道行者,他們也要坐禪的,只是修的世間的四禪八定,或者是一些外道所修的定功。有一個外道叫郁頭藍弗,他天天在那打坐。大家知不知道,三界有一個最高處,叫非想非非想天?這是一個禪定,如果到了非想非非想處天,是無色界最高了。有時候我們可能設想不來,一個眾生是以沒有色身,只以第六意識,這樣一個生命相續存在。所以在他們的國土裡,沒有正報依報,只有第六意識作為自我生命的認知,是這樣一種生命的載體。

當他在海邊修禪定的時候,海水有浪呀,魚來回游,就吧唧吧唧的響,游得他心神不安,他就覺得很煩惱,入不進定。於是他就又往森林裡走,因為斯里蘭卡原來叫獅子國,在海邊,到樹下打坐。結果,樹上這個鳥也是飛來飛去,嘩嘩地影響他入不了定,他就非常煩惱。我想可能你們也遇到過,越修禪,越久而久之火氣越大,容不得稍微點小小的失轍,一火就沖天了。所以當時被吵得不行,他就心裡生了煩惱、起了嗔恨。當時就發了一個心念,說什麼呢?說,如果我的定怎麼也修不成,或者害的我修不了,下海里我要吃魚,到山上要吃鳥,把你們全給吃掉,說要化成一個飛魚,可能當時南亞的一種魚類,這種飛魚能入水,又能在陸地上。果不其然,他的定倒是修成了。修成以後,享了八萬大劫的天福,非想非非想天的天福享的這個過程,一般要八萬大劫。因為他心比較清淨,雖然是外道,煩惱也比較薄了,所以他定成功了,就住在這個定裡邊。等天福享完了以後的第一念,就隨著他曾經發的惡願,起的惡念,就墮到一隻飛魚,真的就成了畜生,而且天天下海抓魚吃,上山捕鳥,就變成現實。

這是其一。第二個就不是外道了,是一個雲遊僧。

這個雲遊僧雖然出家了,也是生性比較喜好到處走走,嘻嘻哈哈,有點好戲論。說不好聽,就是吊兒郎當。他到處去雲遊,途中有一個破廟,裡面有一座石頭佛。這個廟已經非常破敗了,石頭佛在外面有時候還淋雨,他就在這裡寄宿。突然間,旁邊敲鑼打鼓,過來一隊人馬。原來是一位大將軍,凱旋得勝,受到朝廷賞賜,讓他衣錦還鄉去省親,張燈結綵,一路前呼後擁的過來。這個和尚呢,雲遊就覺得自己苦慼慼的,看見人家非常的風光,自己就覺得:「我雖是出家了,生死了不了還是兩碼事。如果下輩子我能做一個大將軍,能夠這麼威風,還蠻好的。」然後他本身性格就是好戲論,就跪在石頭佛前,就這麼半用心半不用心,就跟發誓一樣,就這麼說了幾句。結果前生後世中,根身(就是我們的身體)器界(就是外邊的山河大地),所有果報,是密隨心轉的。果不其然,到了來生,生死也沒了,從頭又來了。一念消息認錯,投胎轉世。結果實現了,做了一個大將軍,天天叱吒沙場,那無非就是造殺業,而且他前一輩子當和尚,當得還有一些福報,每天就下令去。這是也實現了。

第三個典故,是在《神僧傳》裡邊講到的,這個法師可以說精通三藏,滿腹經綸,但是他自己沒有法緣,就是過去沒結緣。佛門裡有一句話叫「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他沒結到眾生的法緣。所以他雖然精通三藏教典,到處去講,沒人來聽。(說到這個,我自己還慶幸,結了一點法緣,今天諸位坐在這兒捧場。)他講的再怎麼好,沒人聽,一個人都沒有。

沒辦法,他自己很苦惱,說天生我才怎麼沒有用?於是就去親近一個老和尚。老和尚說你自己身上有沒有銀子?他說,沒有,只有別人供他要做衣(出家人的袈裟)的這麼一塊布。老和尚就教他說你拿這塊布去換點銅錢吧。換了點銅錢,就買的米,以咒加持以後,讓他自己在心裡念叨一會兒。說把這個米撒在樹林裡邊,去跟眾生結緣。而且他當時也念叨,能夠受用到這個米的、乃至聞了味道的,總歸樹林裡面眾生多嘛,一個本身深樹林裡面就是鬼神村,還有就是這些飛的呀、地上爬的呀、小蟲呀多得是。但凡與這個米結上緣的,將來都能聽我講法。然後他就聽老和尚話,二十年沒有開講席,去閉關了。

等到二十年以後,再出關以後出來,走到哪裡都跟一群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法眷屬就跟上來了。有的走到哪,講法也罷,隨順著走走也罷,家裡小孩的父母親,說門關了,走走不要理這個和尚,偷著從胳膊肘拽過來,要跟著他親近,走到哪都滿滿的坐著聽法眾,越來越盛。

這三個故事也不能白講,特別是菩薩居士們。這三個故事說了一個什麼?這就是願力。願力沒有虛,不空過的。你看第一個典故,並不是一個善願,發的是一個惡願,由嗔火燒起來的一個願力,就成就了;第二個就是半調子願。我們說至誠心或弟子至誠發願等等,他哪有至誠呀?就對著一個石頭佛像,破敗的廟裡,就這麼帶說不帶說的,嘻嘻哈哈這麼念叨了一下,就跟說戲一樣,就變為現實了;第三個大家發現了,在願力的加持下,他不但讓自己的法眷屬具足了,同時他的願力加持,異類眾生能脫離了異形,而投生到人道。這是不是眾生的自他不二?就在願力的攝持下,發揮如此大的作用。

所以下午我們就講到「信願行」三資糧裡面的第二個,就是「願」。

發願太重要!包括我們現在啟動的時候,要發善願。我們做功課,做功德,需要怎樣,包括我們做完了以後,進行願力迴向,願生西方淨土中,這是整個學修佛法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現在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口頭溜過去。如果真正能夠當真莊嚴、不做作的話,不走形式,你每天不要說在佛門裡面,在道場裡面去培福、做功德,哪怕在世間的治生產業裡邊,當醫生為大家服務也罷,哪怕裝修房子,起建建築等等,全把它說回此一段功德,往生西方淨土,那就是點石成金之法。迴向不可思議的。

我以前也是,記得那會兒在普田廣化寺受戒。我那時的性格還非常放蕩不羈,動不動不願受人約束。記得我們屋有一個捨長,那會兒是廣化寺的常住,人家製定每天早上要說「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我就看不慣他,天天覺得他裝模做樣,掃個院子也要「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廁所裡出個坡,還要以此功德。我說哪有功德!我這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第一次出坡的時候,把人家的紅薯苗當草給除了,我認不得呀!雖然在陝北,但是從小在縣城裡長大,確實沒下過地。結果呢紅薯苗是歪著長的,草呢是直著往上冒。我以為直著冒著的是莊稼,把歪著長的紅薯苗給除了,挨我們那個引領師打香板。我就看不慣他們出個坡也要願以此功德。

現在發現確實如此。這得益於我在法源寺,有一些弟子過來給幫忙,剛好我們院裡校務有些事,來搬椅子,那個大客廳的椅子是紅木的,特別沉,在搬椅子過程中,大家大汗淋漓,累的腰來腿不來的,我就說,提提神吧,才想起來說,帶大家迴向一下,把今天這個辛苦做迴向往生資糧。這麼一念,真的感覺就出來了。這就是願力的一種表達方法,這就是真實功德。

所以,我們這個發願啊,你的信就像你買了票一樣,穩券在手。你有了願了,就是你指定要上這個車,進這個廳,不管是看演出還是去旅行,都得這樣。而且大家要知道一切的事情都是靠願力成就的。特別是像往生西方這樣,如果就我們來講,就是這輩子的熏習功德。有些人聞所未聞,現在一下子給他弄這個,根本啟不起來,就得再再的發這個願力。願力,就像當下立足於本位,挪一下這個坐標。可是我們要知道,就原地不動的改一下方向,好像沒動一樣,一旦輻射出去,整個方向就是徹底南北分標了。這就是願力所成。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願力起建的。他來攝受眾生,怎樣成功得度,就是用願力配套設置進去。我們能夠往生,也由我們發這個願力,跟阿彌陀佛相關對接。這個願力,在三資糧裡面,就跟一個擔子,挑起兩邊的信、行。如果沒有願力,那你的信心肯定沒有;如果有這個願力,那行門肯定能夠堅持。所以在《佛說阿彌陀經》裡面,為什麼有一番勸信,六方廣長舌說,「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但是有三次勸發願,「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就是讓我們一信永不再疑,但是發願要時時刻刻發起這種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態。而且不斷洗滌,保持清醒,讓它保持新鮮,我們是特別容易麻木的。如果沒有這個願力保駕護航,我們在生死之際轉化的時候(就只能隨業流轉),現在我們體會不到。因為我們現在在尋常之際,也許晃晃悠悠的,跟我似的,拿個珠子這樣,一天散心地念一念,也不知道要起念,正信念佛。就跟有一個公案說,念佛人最後要往生,結果到了閻王那裡,說,我天天念佛怎麼念到你這兒來了?閻王說,你念的那個佛呀,就跟糠皮似的,經不起吹打,一吹以後全是皮,剩不下幾顆麥子,說太輕了。

我們現在也是這樣的,這個力量不夠呀,臨命終的時候,一個是心緒多端,重處偏墜。這輩子造什麼業造得多,就作為引業,牽引著你,決定你在哪一道去受生。再一個是什麼呢?業力。業力就是如人負債,力強者先牽。一輩子造的業,就跟欠下的債一樣,那麼臨命終時像大年三十一樣,到了大年三十你覺得要過年了,其實要債的就來了。要債的來了怎麼辦呢?你缺人家的,借了這個十塊,那個一百,那個一千,借了那個十萬。那就那個十萬的說了算,讓你怎樣就得怎樣。所以我們作為一個修行人,必須要用願力來統攝,因為願力就代表心力、念力。

包括業力,也是願力的一種,我們常說業力抵擋不過神通,但是願力能抵擋業力,所以一定要發願。那我們要了知一下,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像一艘大船一樣,他的願力整個每天瀰漫在法界。你看手機一開機,就有信號。可是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求生淨土的願,就跟彌陀的願力產生不了相互對接作用,這個地方就顯現出來自力與他力的區別。因為彌陀的願力,就是針對願求生極樂世界的人。哪怕我們覺得自己確實積累了一些功夫,幾十年心地上使勁,出離心強,也一定要了生死,有丈夫心,可能自己還積攢一些功德。但是如果你沒有願力,就是不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修得再好,除非憑自力能修到觀音菩薩的境界,才能進到極樂世界,否則恐怕沒門。彌陀的願力,就跟一塊磁鐵一樣,磁鐵對什麼產生作用?只對鐵產生作用,這個鐵就是我們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這股心勁。就算自己,比如說修的還不錯,甚至比鐵還好,修成銅,修成銀子,修成金子、翡翠、和田玉,都修的不錯了,但是磁鐵對這些沒有作用。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發願往生,「應當發願願往生」、「願生西方淨土中」、「願以此功德,同生極樂國」,你看,哪一個能離開願?所以說,這個願力就是激發、激活的意思,在我們內心,能夠升起一股心理定勢,指向一個目標,然後所有過程中的修行功德,就一攬子計劃,聚匯到一起,擰成一股繩子。

我們現在有時候修行,頭頭不了,賬賬不清。不要說在家的菩薩們了,如果你們不親近善知識的話,自己也修呀,一開始入道時念的《地藏經》,《地藏經》念了好幾百部,念得還有些感應,有些境界,挺相應的。過幾天又說《金剛經》能夠消業,又說《普門品》,求觀音菩薩靈,最後又說念這些都不行,必須念《彌陀經》才能往生,轉來轉去,自己就生了煩惱了,結果頭頭不了,賬賬不清的。包括出家了也是這樣,為什麼出家也是這樣呢?因為如果有些生死心,一直往道上會的話,這個自力、他力有時候在並進。當我們親近佛的經典或是菩薩的論典、祖師們的開示,親近親近著,就在這個開示裡邊,可能是這個的宗派的善知識,那個開示裡邊又是那麼說。一顆心鎖不死。我就曾經一段時間,一開始在東林寺時,參加法會,說這輩子除了往生,別無他求。後來慢慢又親近,看虛雲老和尚的開示,來果法師的語錄等等,又覺得,呀!開悟好!偷心就往這兒移。就跟站在那裡,偷偷摸摸的想一天移一點,不知不覺就移過來,你守不住。所以為什麼說「我今見聞得受持」,這個「受持」很重要,要受得了,把持得住。特別是有大發心、想了生死、用功的人,把持不住,很自害害他。

這就是我們說的願力,所以說淨土法門的特色,就是我們常說的他力本願。四十八大願的預先的發誓,然後阿彌陀佛曆劫的修行,最後達到一個圓滿,這樣一個度眾生的根本籌碼,就是四十八願,極樂世界的藍圖也是四十八願。巧妙的預先設計,這是阿彌陀佛嘔心瀝血,可以說把這種大慈悲和盤托出來。所以我們講這個願之前,首先第一項了解彌陀願力怎麼發的,什麼情況下成熟的,最後怎麼成的極樂世界,給大家做一個線索性的溫習。

諸位如果都讀過《無量壽經》,裡邊就講到阿彌陀佛因地怎麼發的願。當時在無量久遠不可思議的無央數劫前,那個時候在經裡介紹,定光如來出世。定光如來大家知道是誰?就是燃燈古佛。現在不是還有燃燈佛聖誕,大家有時候還要做紀念法會。燃燈佛,在《金剛經》裡邊講到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授記師。所以釋迦佛和阿彌陀佛,兩土世尊在過去因地也做過十六王子,在《法華經》裡邊介紹,也在妙光法師也就是文殊菩薩的座下聽法。而且阿彌陀佛曾經在做國王的時候,兩個兒子一個是觀音菩薩,一個就是大勢至。這些佛菩薩在過去,有甚深的因緣。那麼定光如來出世的時候,一共有五十三尊古佛,就在咱們這個世界八相成道。為什麼每尊佛出現,都在印度的金剛座下成道呢?我們猜測一下也有佛的密義,或許說,菩提伽耶金剛道場就是世界的中心。如果在世界其他地方成佛了,整個世界都地動山搖,地震了怎麼辦?所以這個中心可能就是瞅準一個支點吧,在宇宙來說,我們肉眼凡胎看不到。五十三尊古佛相繼出世,最後一尊佛叫世自在王如來。

當時有一個國王,聽世自在王佛說法以後,經典裡說「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就跟咱們當時怎麼入的心,一下子法喜充滿。今天聽到法師講法,看到一本經書,乃至聽了哪個大德的一段開示,或者來廟裡做法會,梵音繚繞,看到大家都在做禮拜,不知怎麼宿世善根就被牽引出來了。牽引出來正當激情湧動的時候,就是宿世善根顯發的那個最佳狀態,所以決心一下,就「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國王也不當了,直接剃度出家了,成了法藏比丘了,所以你看人家這根器!

後來隨著世自在王佛天天聽法,有一天聽法以後就讚歎佛。讚歎佛以後,就說:「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修行。」就是希望世自在王佛,能給他廣說、多說,但是他的目標是什麼呢?「令我於世,速成正覺」,大家記住這句話。「速成正覺」,因地是怎樣的形態,果地上一定就是什麼樣的法門,這個因果是亂不了的。所以「令我於世,速成正覺」,就說明了這個法門啟建時,走的就是快速道,要速成正覺。他可沒說三大阿僧祇劫,三祇修六度,百劫種相好。好,在這樣的情況下,佛告訴他許多法門,你該怎樣怎樣修行。結果呢,法藏比丘說還不行,比較難纏,總是不知足,他跟佛又回了一句「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就是你講的這些法,確實高妙,但是我修不了,大家看,這又是一個緣起。一開始除了快速道路,走的是什麼呢?易行之道,「斯義弘深,非我境界」。我們設想一下,都能夠「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這麼好的根器還修不了。我們現在能做到棄國捐王嗎?可能真要讓你當一個,不要說國王,在省裡當個頭,你都想著說,這個肯定重要,學佛就靠邊了。

所以這裡講到,為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等於是代言,知道在這個時候,已經修不了了。最後他就說了一句「唯願世尊,廣為敷演諸佛如來淨土之行」。這裡就把三大阿僧祇劫,怎麼修六度,你看釋迦牟尼佛在《悲華經》裡,曾經生生世世,捨身受身,不知吃了多少苦,最後發了五百個大願,就是要到人壽百歲的時候,到娑婆世界來度眾生。可是法藏比丘,一開始就要廣為敷演如來淨土之行。說我聽後,如說修行,快速成就。他一開始走的,一個是快速,第二個就是易行,第三個他力。他就不想自己怎樣,就要啟建如來淨土之行,現成的。就是要到淨佛國土裡邊去。世自在王佛知道他的志願深廣,就讚歎,大海水如果有人發願,不斷的舀、不斷的舀,那一定也能舀完。何況你這樣的人,至心求道,一定能夠得到道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世自在王佛就給他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想一想,二百一十億個國土,一個一個現給他看。講到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就是裡邊眾生怎麼個生活情形。你看咱們這兒,就是這個樣子,那還有一些國土裡邊,到底是世俗法多呢,還是淨土法多呢?男眾多,還是女眾多呢?出家人多,還是在家人多呢?在阿閦佛所在的妙喜國裡面,就是出家人比在家人多。他們那整體公民裡邊,出家人是主流。在他們那,見一個在家人,或者說娶妻生子,就跟在咱們這兒見一個出家人一樣,一上街頭就要看半天。這人怎麼這麼怪?居然成家了。每一個國度都有不同的情形,這裡就一個一個現給他看,「應其心願,悉現與之。」

然後,法藏菩薩對種種的國土「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用了整整五劫的時間,用了整整五劫的時間幹什麼?「思維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大家不要算錯了,覺得五劫的時間,就把淨土修成就了。五劫的時間用來幹什麼的?是用來設計極樂世界的整個構造,依正莊嚴。設計好了以後,才廣行六度,生生世世開始用他的行山,來填這個願海。

所以這五劫和後來的修行,可以說都是用在我們身上的。你想,他要針對我們的種種習氣,我們這個世界的煩惱苦患,怎麼樣盡最大能力的免除。怎樣在我們夠得著的情況下,能夠非常容易的得度。而且這個黃金分割點,很難掌握呀!你說我們這兒的眾生,太難了,他就不去了;太簡單了,他又不信,覺得有這麼好的事嗎?你說多難掌握呀!最後沒辦法了,設置了比較籌量了,發了四十八大願。預先設定了極樂世界的種種功能、殊勝。最後鎖定了淨土信、願、行三資糧,做為直通的渠道。就是在我們所有凡夫,現前我們一個尋常人,聽到法的能力之上,只要你發起真信切願,能夠相續進行,受持阿彌陀佛。他的願力就保障,你的生命形態,只要能夠調整到這個頻率,那麼他將來就一定保準接應。就這樣一個直通車,這就叫願力。所以我們想想,這是不是一個提前設置功能?

為什麼說阿彌陀佛是大願王呢?佛佛平等的情況下,怎麼會佛中還有王呢?這不是不平等嗎?就體現差別相,就是願力上。佛佛是平等。可能有的佛成就了以後度眾生,光能照到無量無邊的國土。為什麼呢?就是在因地的時候,他的視野就比較廣。有的一些佛,從凡夫開始修行,可能到這個地步發這個心量的願,再走幾步再加一點願,慢慢次第而成,將來他的淨土國土裡面,也只能這樣攝受眾生,成功得道。

可是法藏比丘他的眼界,就導致了,直接在凡夫因地的時候,就用佛果地最圓滿的見地,來設置他因地的願力構架。然後用行把構架填滿以後,再回顧受用的時候,就完全顯現,就是這樣方便善巧。所以大家一定要把這個吃透,為什麼本來佛佛平等,為什麼非得偏念阿彌陀佛?就是容易在他的願力上。最後他發了四十八願,建立了他的超級淨土,還發了誓願說,「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他成佛以後,名稱就是阿彌陀佛。你看現在誰不知道阿彌陀佛?自打我沒出家之前就知道,小時候看《濟公》就會唱阿彌陀佛,我記得剛剛到北京,和我的師兄去西單圖書大廈買書。迎面過來兩個喝醉了的,醉的一個扶著一個,又罵了句還說「禿驢」,你看他多罪過呀!「禿驢」罵完了還又說了一句「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他也不知道。你說還有這樣的機遇。這就叫「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

現在不知道佛教的,不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何許人也的,搞不清楚基督、道教、佛教分不清的,他都知道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為什麼?這個存在的背後,一定有他的因果,何以到這個地步,為什麼?這是我們現在需要,最稀鬆平常的,一定含藏了最微妙的真理。要反思,為什麼就阿彌陀佛的面這麼廣?

所以我講起來又得老調重彈了,特別印象深。差不多又快十年,前些年老法緣在煙台,煙台去講法。記得又一次講法,也是講淨土居多。有一天,大概是這個深秋季節吧,海風吹的感冒了好幾天。居士菩薩護持的時候說,走,給師父去買點藥,跟著去買點感冒藥。到了一個大廈裡邊,可能有那個藥店櫃檯,看到外邊的廣告。進去買的時候,門口有一個小孩,連二十歲都不到,也缺胳膊少腿,我就給了他一塊錢,我說你念阿彌陀佛。他不念,不念沒辦法。我這會兒感覺脖子上有點冷,就進去了,藥買好了跟著居士出來的時候,又看見他了。我就說,你念個阿彌陀佛呀。他說,不念。我說,你為什麼呢?他說我不想念。我說我給你錢,你怎麼都不念?他就不念。我說給你一塊錢不行,我給你十塊錢念不念?他說你給我一百塊錢,我都不念。當時我說這麼有骨氣,他這不是要錢的吧?他跟我說,我是信基督的。當時我就對這句話,產生了懷疑,為什麼?「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我在想,什麼叫「究竟有不聞」呀?究竟有不聞,就是你必須聞,但凡十法界眾生遲早都得聞,一定會聞,有遲早聞不到的就不叫究竟了。

究竟是究其源,盡其底嘛!那就攝的所有眾生,現在落下一個,難道聖言量有假?當時我就非常難過。我就對這個聖言量,就產生了一種感受,「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那阿彌陀佛已經成佛有十劫,現在已經有不聞的了,這怎麼辦呢?這基督教小孩你說他缺胳膊少腿,不知道什麼渠道的緣?人的因緣,不可思議。他信了基督,而且還很有氣節。哎呀,我當時想想人家這個信仰素質還真是高,你看他,一塊一塊的要,但在這種情況下,你給我一百我都不念。這精神,我倒是覺得值得我們學習一下。怎麼也想不通,大概真是佛菩薩加被,想想後來,突然間雷炸頂一樣的感覺,突然想到,為什麼,什麼叫究竟有不聞?他的舌根,能夠念出來這句「阿彌陀佛」,這叫「究竟有不聞」對不對?可是縱然他的舌根不能念,我的舌根念出來被他的耳根攝進去,算不算「究竟有不聞」?所以一下子就心開意解,法喜充滿。真是原來如此,一句「阿彌陀佛」就廣播在整個十法界,沒有聞不到的。因為這也是叫「究竟有不聞」,終於「究竟」了,這下就抹平了,這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設置。大家一定要體悟。

如果說想深入淨土,確實要學習四十八願。四十八願這種設身處地,面面俱到,生怕真的是你就看到,原來真的是二百一十億國土裡面,把弊病去掉,優勢結合才能夠創造極樂世界。想必說,在他方國土裡,還有另外的願條,只不過阿彌陀佛的無量願中,跟娑婆世界能夠有用的,起作用的,度化眾生中能夠可以受用的,選了四十八條而已。一旦這樣的話,成就「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 斯願若克果,大千應感動」。所有龍天護法,天雨妙華,大地震動,終於說「必成無上正覺」,現在已經成佛十劫。所以現在大家想,這在法界來講都是一件驚天動地的事,跨時代的事情。我們這個世界說起來,什麼叫跨時代,比如英國的工業革命、青黴素發現、原子彈爆炸,都是我們地球上跨時代的事情。但是這個才是整個法界跨時代的事情。為什麼呢?就是在所有的國土裡,意味著脫離了傳統的自力修法,有了他力攝受;脫離了聖道門,有了淨土門;不一定要豎出三界,可以要橫超生死。這是一個跨時代的事情。

而且,佛常規的度人方式,就是說法嘛、放光嘛、現瑞嘛、顯神通等這些,現在可以用這句名號就度人,就把這個得度的門檻,降得低了又低,低了又低,最後降得本來還可以低,但是不能再低了,為什麼?再低,就沒人邁過來了,不來了。覺得這不是個門檻。所以就降到,就一句佛號,來度化眾生。所有這一切,就從阿彌陀佛成佛的那一剎那啟動。這十劫以來,翻開《無量壽經》裡面,佛與彌勒菩薩對話中,說他方國土裡面,每個國土裡面,成百億成百億的菩薩,往極樂世界往生。所以大家要知道彌陀的願力。

現在因為在經典裡講到,發菩提心才能夠往生西方。那難道我們自顧自的,去往生極樂世界,貌似跟菩提心是有違的一樣?因為你只管著自己,我就要往生,而不顧其他眾生。這個我特別給大家會通一下,就是因為我們一般都覺得,菩提心那是地藏王菩薩顯示得淋漓盡致,「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那就說明,一切眾生皆成佛。兩個小國王,一個是先成佛,度化眾生;一個是眾生成了佛,我才成。看上去是分門而論的,其實一模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阿彌陀佛的願力,跟地藏王菩薩的願力,是同一顆悲心。地藏王菩薩說,眾生成佛我才成,那就意味著,我成的時候,眾生一定都全成了,對吧?那麼阿彌陀佛說,設我得佛,不取正覺。就是說等我要成佛了,你就必須這樣。那麼就代表,一旦我成了,你們就全成了。所以這兩個願力,完全是同一個概念。

那我們怎麼體現出,一個願往生心其實就是度眾生的菩提心呢?這就是體現佛的視野了。因為我們現在有時候說是菩提心,還要留在這個國土裡面度眾生。有好多大祖師,都是一開始發願,生生世世留在娑婆五濁惡世,與其在極樂世界蓮花享福,不如在五濁惡世發菩提心度眾生。結果一場病,病得就蔫了,說自己的力量太差。像早上講的,蕅益大師都後來給同修寫信,裡邊說,今年大夏,兩番大病,疼得渾身不能睡、不能坐,最後說,平常唯在心性上用功,這會兒已經一點都用不起來,唯有呼喊佛菩薩名號。

近代民國年間的諦閑法師,也是當時教內講經的第一人。諦閑法師後來有一次中風了,印光法師給他寫信,意思就是說,你這塊要好好的,說的是很客氣,其實有點點評的意思,你要好好修了,你要念了。你平時給人家講《普門品》,觀音菩薩怎麼怎麼救度,巴不得攆到眾生後面,跟著去救,「直是菩薩跟到稱名求救者」,不曉得平時多麼的好。那這會兒就是要顯示你的功夫的時候了,這會兒你得用功修了。結果諦閑法師也就聽了勸告,拚命念佛念觀音菩薩,執持觀音菩薩名號,執持得後來中風真的就好了,後來又起來了。這是這兩個祖師演了一場戲。

你看都是持名號、借他力。真的到那個時候,為什麼用不起來呢?我們常說以前有大德開示,平常用的十分功夫是在靜中,一旦你在動中再用的時候,就剩一分了。不信大家試試,自己處在靜時,一個人在屋裡打會兒坐或者什麼,還覺得挺好的,覺受、境界挺好的。你出來樹林子裡面試試,馬上就炸,煩惱就起來了,控制不住,「心如明鏡,身不由己」。這個時候,能夠知道自己是錯的,已經算有功夫了。能夠中途停下來,或者馬上轉心,這已經算大修行人了。可是你在動中練十分,你生個病試試看,一生病,躺在病床上那種無助。就跟以前說,年輕的時候為人忙,這個時候祖師爺開悟了,就說,爐子裡也沒炭了,窗戶也沒人糊了,沒人理了,又只剩下一分。動中練得十分,病中就只剩下一分。病中練得十分,死的時候就剩一分了,命終就剩一分了。所以力量不足,怎麼辦呢?就是要靠他力,平常多演習。

為什麼說講到這會兒,跟我們菩提心相應,度眾生、度眾生,你不要忘了,擒賊先擒什麼呀?先擒王呀!你天天滿眼都是眾生,你不要忘了,自己是眾生之首。你自己搞不定,你度誰去?如果說有一個知見比較圓融,說自度、度他其實是分不開的,但是在你現階段來說就不行,像印祖這樣的人都說「擬做粥飯自了僧,不做弘法利生夢 」。我現在也是狂妄過來了,越想越對,真的自己太沒有本事,在這上來磨嘴皮子。大家如果受用,就是只有口法,沒有心法,供諸位口法。如果你們嵌到心裡了,那是你們的功德,我也正好藉機培一點資糧。那真正用心地功夫呢,確實可能這種凡夫會來講的話,會粘上那麼一點點,可是定力的功夫就很差。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時候,就要靠願力,跟阿彌陀佛的願力,這個菩提心就是這麼顯現的。只有把自己搞定往生了,乘願再來的時候,才能倒駕慈航。

而且你想,如果彌陀的願力是這麼一個設置,這麼一個形態,他是希望每個人都聽他的話,都往生,這不就眾生度盡了嗎?人人只管自己,是不是眾生皆了了?好,本來大家就是上船、排隊,結果有一個人說,不行,後面還沒上來,前面的快點上!他就在裡面攪局,攪著攪著,大家都上不去了。我們現在容易犯的都是這個。只要每個人乖乖的走,大家就魚貫而入都進去了,這才眾生度盡。所以只要就著彌陀的願力,把自己管好,全部往生了,不就是眾生無邊已經度了嗎?大家理解阿彌陀佛的願力,要從這兒下手,並不跟利益眾生相違。但是好多時候,我們就是自我攪局了。自己不聽話,不能管好自己,整個一片都亂了。

然後就生生世世你度我、我度你,結果是你害我、我害你,還結伴而行,下輩子又到一起了。要麼是宿世有恩,一看見就惺惺相惜,歡喜得不得了;要麼就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這聚了又開始。有的是先好了,好的跟一個人似的,過一段時間,跟仇人似的不共戴天了。除了因緣,有生之年,狹路相逢,不能倖免。所以大家仔細想想,這個人世間除了一堆業力,還有什麼力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這就是菩提心的願力,阿彌陀佛因地的願力。

那講到這裡,說到願了,我們當然要了解一下四十八大願,常講到四十八願度眾生。那麼這四十八願,雖然從數目上《無量壽經》幾個版本有些差別,但是基本上我們都是以康僧鎧的本子,四十八願。那這四十八願裡面,也有不一樣的。因為有一些是講到比如說光明徹照的,有一些是講諸佛讚歎的,也有一些講光明壽命無量的,還有講到能夠得六神通的,沒有我執的,身體都長的一模一樣的,沒有好丑,或者都是金剛那羅延身,乃至到了極樂世界以後,怎麼到他方國土去度化眾生,開化恆沙無量眾生,等等這些都有詳盡的描寫。但是時間關係,我們不能夠一條一條講。我們今天稍微領略幾條,作為引子。

比如第一願,就是國無三惡道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大家設想一下,為什麼把這一條願放在首位?如果邁入到信仰佛法的人來講,那最害怕、最苦患的就是下墮,一入到三途裡面,這苦就沒完沒了了。真正有些人一提起最怕下墮,要思地獄苦。《阿彌陀經》裡面講,「彼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這就把我們整個修道最根本、最大的一個麻煩給擺平了。不會下墮,這是第一個,就是讓你的福報,始終持續在三惡道以上的水平。從這作為起點,在極樂世界。由此我們也知道,在願力的攝持裡面,他願力巨大的力量模式,一旦你入到淨土法界,雖然你是凡夫身,可你永遠沒有造業的機會。你想我們在娑婆世界造業,兩個臭氣相投,一個是內,一個是外。內因、外緣一結合,因果報應就現行了。就算我們這裡有一些內因,過去的惡業還在,可是一旦到極樂世界,永遠沒有外緣了呀!

一切水、鳥、樹林都在不間斷的宣說法音,一聽了以後不自覺的就起念佛、念法、念僧,你想造個殺盜淫妄酒,你都沒地方弄去。一個是沒有同伴,咱們這兒都是同伴呀,一個電話就來了,一個微信就來了,建個群聊,相約著就出去玩去了。在極樂世界都是這樣,任運自如,沒有伴兒,你起不了那個念想。外界環境不成就這些業。所以到了那,就絕緣了,業永遠是在那裡。為什麼說帶業往生?業在那,可是永絕緣,沒有現行的機會。所以三惡道,你就下不去,就把我們的第一大後顧之憂給免掉了。

你看我們現在想想,其他不說,墮到地獄怎麼辦?真的有地獄呀!有人還對地獄的真實性還論證過。有的人會把地獄描繪為,始終上上下下中,就是人道為核心,所謂的地獄就是說,以人的身份受地獄的煎熬而已,是一種寓意,一種表法的這種狀態。他認為不會真的墮到地獄。還說,有那麼多的獄卒、惡霸、油鍋、刀山、劍樹,他覺得肯定不可能。首先他覺得說惡霸就不存在,怎麼地獄裡還有獄卒呢?我說咱們這個世界也有啊,公安局的、工商局的、稅務局的,各管各的,你信不信?當然這不是獄卒。問題是,雖然他說一切都是如幻如化的,怎麼會真的有獄卒呢?那我們這兒的世界,也是如幻如化的。你現在幻不起來,你就當真呀!上稅,你必須到稅務局交稅,你敢不交嗎?開店,你就得到工商局去登記,你不去登記行嗎?他得找上門來,一樣的道理嘛。

所以說像《地藏經》裡面,光地獄名號都有一品,不要說具體的內容了。什麼「一日一夜,萬死萬生」,「一人亦滿,多人亦滿」。大家想想,為什麼?「一日一夜,萬死萬生」,就是等於說,在我們這兒,就一天的時間,在這樣的時間感受中,二十四小時。可能在地獄中,就要經歷一萬次的生死輪迴。而且在他們那,也是像咱們這兒感覺一樣,一輩子又一輩子,一生又一生,速度頻率比我們這兒要快的多。而且還無礙呀!為什麼一個人也滿,多個人也滿?大家想,這跟因果一定是同步的,就是他這個程序,一定就跟彌陀發願,也是一樣的模式。我們在造殺、盜、淫、妄、酒的時候,其他就不說了,嗔火起來的時候,比如說造殺生,殺生以殺人為根本。

我們現在一個殺心起來,一個嗔火起來的時候,那個念頭速度快不快?跟平常的頻率一樣嗎?你去偷人家的,想方設法的,害怕被管理部門給拿辦了,想方設法的就是,這個方子不行那個方子來,怎麼樣戴上手套防止指紋留下,走的時候怎麼銷聲匿跡,等等,這就是想方設法。想方設法是什麼概念?就是無礙。所以在這樣的情況,就是一日一夜萬死萬生,就是這個因果感的猛烈;想方設法就是無礙,一人亦滿多人亦滿,就是你必須受這個苦,就跟我們造因的時候,這樣弄不死你,我這樣來,看是毒藥毒呢還是繩子勒呀?還是刀子捅?反正怎麼樣,這也叫無礙。《華嚴經》裡講的「事事無礙」,在地獄裡面也是同步的。這個道理,永遠是同步的,所以說國無三惡道。

再比如說第十一條願裡面,「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你看,前一條保證不下墮,不下墮你天天游手好閑的,就無所事事了嘛!他還要保證你必然上升。而且要保證你必定得正定聚,這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根本線索。我們看到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八功德水一洗,出來就登四岸、入法會,這都是從事上來講。

可是不要忘了,到了極樂世界,根本的目標還是要修道成佛。住定聚,就說明沒有邪定,不會走火入魔。讀過《楞嚴經》的知道那五十種陰魔境,你不修還好點,一修的話狀況出來了根本Hold(譯:控制)不住。現在我們說走火入魔,有的人還說,我這樣下去害怕會走火入魔。我心裡想,你有資格走火入魔嗎?你現在要走火入魔還得天天用功去修呢,修歪了可能會走火入魔。就泛泛的虛虛度日,號稱學佛,你還走火入魔?哪出火去?沒有摩擦呀!隨順著業力多舒服呢,沒有逆流而上啊。所以說「必住定聚」,沒有邪定聚。邪定聚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沒有菩提種性,不可能成佛。從大乘法裡,墮到三惡道,這就屬於邪定聚。

那什麼叫不定聚呢?就是這種根性的人呢,他遇到緣份了,就可能學了,遇不到緣份,就不學了。這種不可捉摸性很大的。就等於說,機會對於他來講是一半一半,這也不保險。只有正定聚是一定住在菩提道業中,直向佛果邁進,這叫正定聚。這很重要!那麼什麼叫「必至滅度」,其實內涵就是不退。《彌陀經》裡講「皆是阿鞞跋致,多有一生補處」,它的概念就是不退,修行人最怕的就是退。為什麼佛門裡有戲論說,出家也罷學佛也罷,一年一個樣。一年的時候,在心間;三年的時候,在大殿;十年,就到天邊去了,就是會退。每個人就跟輕毛菩薩一樣,這段時間善根好,功夫用的足,或者到一個共修的團體中,打個七或者把心調整的比較好了,一回到紅塵家裡邊,或者具體的法務中時,又給退了。兩三天就淹沒了,真的是太可憐,經不起折騰。我們就現在這點善根、這點定力,真的經不起折騰,會退。

修行的話,第一個位不退,你得了生死。位不退,還要行不退,迴向大乘。否則你住在阿羅漢,就成定性聲聞了。當然我們現在不要講聲聞了,連個人天善法都沒法保證,這就更退的厲害。在經典裡講到,一個人修行,一進九退,就是一個人往前走,九個人合夥往後拽,你看看你們拽得過嗎?所以,「必至滅度」就是不退。一個是了生死,肯定不入三界;第二個,畢竟入大乘行,不會退行;第三個念念流到成佛道上,就是念不退。大家要知道,行不退以後還要念不退,是八地菩薩以後,才能夠任運自如的念不退。念不退是什麼概念呢?就比如說開車,開著開著,不用踩油門加油了,憑慣性還能到頂,不要使力了。要成佛,修到像等覺位,就是說只管證,沒有修了,就到這地步,我們現在想像都想像不到,這就是念不退的地步。

所以第十一願,就是整個不退,圓證三不退。大家想,為什麼一個凡夫,一入到淨土就能圓證三不退?就跟碳元素一樣,常溫下都是黑咕隆咚的煤,可是如果碳元素在高壓下,五千五萬氣壓,兩千溫度,就是鑽石,元素都一模一樣。我們凡夫就是黑咕隆咚的碳,扔在大街都沒人要,如果是鑽石你去試試。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就是高壓、高溫,作為決定的增上因緣,加持往生行者,直接就從碳轉為金剛石。

願(二)

剛才介紹兩條願,第一願和第十一願。下面還有三條願,我們再這樣過一遍吧!

要講到的是第十八願。我們知道淨土宗有時候叫「他力本願」,一方面是本願,指四十八大願,叫做根本願,阿彌陀佛曾經因地發的根本啟動的四十八願的這種功德。那麼另外一個,就是這四十八願之中最根本的一條願,就是「十念接生我國願」。我讀一下。「設我得佛」假如我要成佛的話,「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是彌陀大願裡面的核心眼目。可以說十八、十九、二十這三條願呢,前面的願是跟你說往生以後的待遇怎樣怎樣,後面的願就是往生以後又能乘願到他方國土裡怎樣怎樣居多。唯有這三條願就是讓你怎麼樣去往生的。

我們在學習這條願力的時候,要記住一個原則,因為這是佛的聖言量,好多祖師們也都在上面稱性發揮,但是在學修佛法中,凡夫跟聖人相比,當然得聽聖人的;聖人之中,羅漢跟菩薩相較,要聽菩薩的;大聖人中,佛跟菩薩因為角度不同或者對的根機不一樣,產生的表面看似的矛盾,得聽佛的。這個大家要知道,以佛的經典為主。就像這樣的聖言量,我們在上面不能多說,不能少說。多說了,就等於給極樂世界得度方法加了門檻,這是正法眼藏。少說了,很可能你就是盲目的把他簡易化。

所以你看這三條上面,不多不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就是說的信,「欲生我國」就是願,「乃至十念」就是行。為什麼要乃至呢,就是上到一行,自打你聽了淨土法門開始念佛,盡形壽堅持到底,到乃至哪怕你臨終的時候,情急之下有重悔生慚愧,有善知識開導,十念念念不間也可以往生。在《無量壽經》的下卷裡講到說,那個時候,至心信樂,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我上午給大家講到的眾處偏墜,力強者先牽,就是這個願力。所以這一條願力,就是只要具足信、願、行。「十方眾生」,我們就是的其中一員,至心信樂這個「至心」很重要。

我走到到處都說想考一下大家,是不是真的想往生。哎呀,也有一些地方比較相應淨土法門的好多老菩薩,那一下子他們的激情起來了可厲害了,「一定往生,必定」。一下子站起來,「師父,我一定要往生」,激動的連哭帶誓言。我說這個呀,有時候還真是自己容易騙自己。我自己就常騙自己,覺得我自己肯定是一個淨土行人,這幾天眼上起了一個疙瘩我就不舒服,就覺得我活的好好的怎麼能眼上起了個疙瘩。你看,所以你是不是由「至心」而起的信樂?不一定的。我走到哪裡都跟考試一樣,問一下在座的菩薩,你們是不是真的想往生?「一定要往生,太苦了,再也不來了。」都是這種表態。我說這也跟考試一樣,這個考試也沒有答案,為什麼呢?因為有時候自己也不清楚。為什麼大難臨頭的時候才能練出來功夫呢?你現在說,我不怕死,我就想往生。

我常說,就跟在動物園裡看老虎一樣,那是因為你明明知道你當下不會死,而且下意識中知道你會繼續活下去,沒完沒了的活下去,誰能知道你哪一年哪一日死。你試試看,你的心情就不一樣。所以動物園裡欣賞遊樂的去看一老虎,和你在荒郊野外真的到碰老虎是兩碼事,臨死的時候就是荒郊野外碰到老虎,你不要用動物園裡的心態,對比臨死這個荒郊野外見到老虎的情景。不一樣。

所以你們也不要跟我回答,你自己捫心問一下,假如你這會兒得了癌症,你是念觀音菩薩說,再加持我一下,我身體好了,我好好修行將來往生。還是想睡覺正好缺一個枕頭,罷罷罷來了,機會來了,光輝的起點要重新啟動,能有這種見地嗎?所以為什麼要平常演練這個「至心」呢?你看印祖都說,修道的人念念把「死」掛在額頭上。我告訴你,五濁惡世的眾生呀,天天看死,看久了也沒用。我自己試過,我那會學僧本科到研究生那會兒,睡的上下鋪,我就寫了死字,把字跡都模仿的跟印祖一樣,就貼在我頭頂,一睡覺就在頭頂這看。確實一開始頂事,過了半年以後,一睡覺這個死字沒關係了,貼跟沒貼一樣。看著它,哦,這兒有這麼個字。不想說,我會死。

為什麼南閻菩提眾生,剛強難化,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就是這樣子。你說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不發起這個「至心」怎麼行。我告訴大家,不要以為淨土修法簡單,真的是每天勘驗演習,你要感恩一切,逆境來的時候,誰也不想對逆境是吧?但如果真的逆境來了,你也只能硬著頭皮上。那你就想著這個世界的苦嘛,要說服自己,不斷的說服自己,每天都要說服自己:「這是苦的,只有佛說的知見是正的,一定要向佛,要隨順佛說的知見。」那就要厭離娑婆,那就要走了,三十六計都走為上嘛!順境來的時候,你千萬不能投入到懷抱中,一下子舒服的不得了,也要說這會過去,一定要提醒自己。你越順,越知道這裡有玄機有陷阱,就不斷的要折磨自己。不能讓自己每天舒服的流淌過去了,這都屬於輪迴因,有舒服就感覺不對。這就是要激發願力,這是一種修法。當然我們自己修不好,有時候會起這種念想。

在這個「至心」來講,比如說信心,我們當下坐在這個法堂裡,從早上開始講,大家有沒有一念升起來說,我們和極樂世界是同步的。咱們這個法堂那邊是西方,就是那麼多東西南北中,你有沒有同步說,雖然我在娑婆世界現場法堂裡邊,但是西方極樂世界情形跟我們同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西方三聖正在講法,天人都在,清淨海眾,是不是跟我們這兒一樣是同步的。你能這樣一心所用起來,就一定把極樂世界信得跟娑婆世界一樣,它是同步存在的,首先你這個要練出來。

然後你再從唯心所現上,要平常用心,掃心地上這些污垢。你比如說我們現在六根對六塵,我眼所見耳所聞的,其實都是如夢幻泡影,那麼你就用這個信願之心,衝破現前的六塵根境。怎麼樣呢?把極樂世界,你看《觀無量壽佛經》有十六種觀法,逮著一樣就想一樣,你想七寶池、八功德水,那就想。一下子想不全,你就逮著哪樣想哪樣。西方三聖正在說法,或者就想觀音菩薩你相應的話,乃至阿彌陀佛放光現瑞,接引眾生。你就不斷這樣想,就用這個信力把現前的六根給它淡了,把極樂世界信心給它真了,這邊淡了,那邊就真了;那邊淡了,這邊就真了。就跟天平一樣,一邊起一邊必然落。

當然我們明天講行的時候,說以念佛為正行。可是極樂世界的修法是非常豐富多彩的,「一門深入」有兩個概念,一個就是循著這個法天天堅持,還有一個是任何境界來了,我用這個法來對他,這個法包括所有佛說的法,我都要把他對下去。諸位如果用過心的話,當然二十四小時心力也不太一樣,或者這段時間進的比較多,那段時間退的比較多,這都無妨。只要你道心不死,就行。你只要不是徹底向這個世界妥協了,說沒法了,罷了,就這樣吧,真的就等著輪迴了。沒辦法,這就完蛋了。

只要你道心不死,進退之間才是積累我們的資糧呀!有進有退是正常的,犯業障都會犯,起煩惱都會起。可是這個過程中,一方面,你的心平了,享受這個業果。另一方面,你就奮起拔高。所以這裡講的「至心信樂」,就是讓我們在信、願上要練好。為什麼祖師們要說「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呢?就說明信、願這兩大力量,就在前面要開道,開山一樣,然後才是「至心信樂」,然後「欲生我國」。這就是剛才講的,你不能在娑婆世界真的有很舒服。如果大家真是還修行的話,我也可以經驗之談告訴你們,這佛菩薩就不會不管你。

我們一般都覺得說剛開始信佛了,趕緊來到廟裡拜拜呀,開始學習經教呀,會有無邊的感應,你的根器差一點了,佛菩薩才會滿你的願,隨著你想怎樣舒服點,就給你滿願,哎呀,靈了,這下靈了,從此以後就信的不得了了。

哎呀,等你修行的稍微再上一點,就不是這樣的了。就可能會每天都專門收拾你,專門收拾你。你遇到某個人或者經歷某個事,那就是屋漏偏逢連陰雨,禍不單行,福不雙至。這就說明你能夠承載了,因為在順境中修還行,逆境還能迎刃而上,還能不忘道業,這就開始是實修真功德。所以大家想想,因為我們現在也是找藉口,真的修行,真不是說一定是躲起來的事,就在現前的生活中,就這麼想方設法。反正每天跟自己做鬥爭,不能停歇的。你不自己作鬥爭就有人管你,護法就一會兒給你製造一個違緣,一會給你製造一個違緣,能把你煩惱死,偷心死盡法身活嘛!就是這樣,絕不給你喘一口氣,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讓你厭離娑婆。

所以,「欲生我國」,就是讓你欲生的心不斷的強化,最後到了極致了,就是愛咋地咋地。我前段時間看了一段話,能夠破罐子破摔了,世界豁然開朗。就是你徹底的真的一點希望都沒有了,理想也沒有了,事業也沒有了,啥也沒有了,可能才華麗轉身,就是這樣。 所以說,「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才是往生的正業,這樣才「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五逆的話,這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就是在僧團裡攪局呀)這樣的人。出佛身血我們現在的年代沒有了,像文革時候砸佛像那也算,這些五逆大罪沒辦法了。最不能往生的就是「誹謗正法」,這很自然嘛!你誹謗正法會有至心信樂嗎,對吧?這是有此沒彼,有彼沒此的,這很正常。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臨終時哪怕你造五逆重罪,有重悔的人還能往生。其實這些教法就隱帶著「帶業往生」,你說你還要怎樣?就看你敢不敢承擔這個法,敢不敢諦信說,我往生了,平常功夫是我堅固信願要過關,可是臨終的時候,絕不是靠我們的本事入極樂淨土。大家一定要知道,臨終的時候就是要靠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一點本事都沒有,你的那點力連零頭都不夠。就跟一個大富翁家裡生了一個貴公子,嬌滴滴的養大了,最後自以為是的還要到公司裡體驗生活,打幾個工,一個月賺點錢。可是最後你想想,他是靠那個過日子嗎?他一定是靠繼承他老爸的家產,這一模一樣,我們往生就是繼承彌陀慈父的家產,是這樣子的。

第十九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這都很明瞭。「至心發願,欲生我國」,還是這樣,記住。「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就給補了一下,我們要讀懂這一條願力,這是上一願的補充。「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大家讀一下這個話,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我們現在去旅行,報團也是這樣的,一下火車一下飛機,哎呀對方說你到哪了,下車了嗎,哪個站口出來?我在那等你,賓館已經訂好了,順暢的就去了。你說你背包,丟幫跌底出來,還得找旅館,你說你那會兒心境能一樣嗎?所以大家講為什麼說願王願王,僅此一家,整個法界獨此一家,臨終接引任何國土沒有。「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

而且還有一句我們要讀懂,「臨壽終時」,就是你壽要終,將要終而未終之時,不要搞錯說,我臨死時這阿彌陀佛到底來不來呀?如果你的信、願、行具足資糧了,臨壽終時是說,將要死,阿彌陀佛來了給你安心,「一切恐懼,為作大安」,然後順勢接引你。「如入禪定」,你這樣走,不是靠你的力量怎樣,看你的定功怎樣,把他給定住,引過來。不是這樣子的,所以就看你敢不敢靠。大家設想一下,我們這有求之心就是有煩惱,無靠之心才是智慧,那你全身心靠給阿彌陀佛是不是無我狀態,發揮張力最大的時候?你可不知道這個法門從此地開始,信願一起,不是光到了極樂世界修。只不過就是阿彌陀佛這個增上緣,給你一個成功的跳板,作為一個最有力的扶持,從前到後還是自己的力量在修。可是演繹的時候,感受的時候,全部是他力在作用,就這麼一個淨土。這是第十九願。

就跟砍樹一樣,一輩子砍這個樹,天天斧頭砍,一天砍一斧子,這樹往西砍的話,倒的時候會往東倒嗎?唐朝有個懷玉禪師他就是願力堅固,誓取金台,一定要金台來了接我才走。結果有一次念佛念得入了定境,西方三聖就來了,可是手裡捧的是銀台,他都不行不買賬,不走。你看看人家那功夫,銀台來了他不走,最後說我誓取金台,怎麼來了銀台?佛告訴他那好二十一天以後重頭來再見,二十一天以後,「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

以前有一個大德,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兜率內院都不去。也是在臨往生之際,我們上邊的六欲天,天童次第接引,因為他還有些世間福報。但你迴向的時候往生資糧,不會享天福的。六欲天童沿階下來次第接引,他就不去。我們現在能做到嗎?你不去,你捨得不去嗎?四天王天來了,你就,哎呀,這還了得呀!不要說四天王來了,惡道的鬼神化作你過去的眷屬,招一招手你就去了。所以說這就是願力。

我那會去東林寺聽大安法師,他是啟蒙我的善知識。我聽到大安法師說法,入淨土也是從他的信、願、行而起的。大家看到我這破本了沒?這是大概在十一年前吧,我第一次登座說法就寫的這個,到現在還是這樣。確實淨土資糧信、願、行,講了已經沒有一百遍也差不多了。我記得去東林寺打佛七,他那會兒講到說,九華山哪個寺院裡面,也有個從東北過去的女的去打佛七。打佛七的時候廟里人多了,也說句得罪大家的話了,三個女眾就一台戲。她到大廟裡發心,又起是非了,她就非常懊惱,說我這麼遠來了在這還要起是非。

可能別人的是非干擾到她了,心不清淨了,就非常惱亂。就跑到西方三聖殿裡磕頭,發起一念真信切願說,阿彌陀佛這會兒您來了我即刻就走,這個世界太苦了,到清淨道場來培福還這麼煩。就這麼拜著拜著,頭磕起來境界出現了,佛像的手就徐徐伸下來接她,就直接這麼伸下來。當真伸下來的時候,她又說家裡的兒子才十八,她說這次來了,我這會兒死了(她認為那就是死了,這是知見跟不上,福報不足),我老公我家裡又不知道這可怎麼辦?一念退心,就跟眼睛一眨一樣,境界就沒了。一切都是唯心所現,這都是願力退了。這就是平常不堅固,沒有勘驗,知道嗎。所以修行這個東西呀,不幹天下人的事,就包括我今天講可能全部都是吹牛,但是如果你把它受持住了,那就是你的利益,就是這樣子。所以這是第十九願。

包括二十願也講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這就是說一定成滿所願,但是前提條件就是你要「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在論典《淨土十要》裡面講到,你的願力要堅固到什麼程度?我告訴大家,這個真的很神妙,要堅固到什麼程度,就是這輩子決定是要靠淨土成就。達摩祖師來了告訴你淨土是方便法,我這兒還有高妙禪法,你都不能聽他的。你頂多磕個頭,上一炷香說,我已經發願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違本願。哪怕釋迦牟尼佛又來了,化現其前說,我一代教法說的淨土法門是方便之法,現在還有真實之法告訴你現前受用,你都不能改。到了這個地步了,才算是一個有淨土的行人,永明延壽禪師說的「有禪有淨土」,這才算「有淨土」。何況你但生一念說來生怎樣怎樣,好多女菩薩們說來生我轉成男身,我要出家做大法師大弘佛法,或者生到大官宦富貴家裡做大護法,這滿滿的都是妄想,非常可怕。一旦你做了大護法,惡業種子翻起來了,造了一輩子業,第三世就下去了,這叫「三世冤」。欲升反墮。

所以確實是要一門深入,誰見過兩條腿在兩條路上能走?特別是在我們這個世界現在看來,出離真的很難了。你在末法時期呀,早上給講的說不承認現在是末法,它就是末法。那末法時期怎麼樣去修正法呢?也可以。末法時期末法眾生應當修的法,就叫末法之正法。就跟曾經佛陀時代,都是百花齊放春色滿園,現在花都凋零了,你天台宗那麼多的教理,天台宗大家要學一下,你連人家的修證次第,藏、通、別、圓你都搞不清楚,唯識的名相你都記不住,你說再去學這些教,再何況憑自己依教理去起觀呢?所以說,百花齊放的時候還看上去春色滿園,現在到了隆冬季節了,就只有蒼松翠柏才能夠讓你見點綠色。這個蒼松翠柏在春色滿園的時候不是沒有,但是沒顯現出來。

淨土法門也是如此,越到時機久,根機越發契機,最後經道滅盡了,最後滅的是《無量壽經》,「特留此經,止住百歲」。《無量壽經》滅了以後,空中出現一個大的「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如果能看到的還能得度。最後字也沒了,整個佛法就滅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真正的講法的法師到什麼水平?一般人說了「南無」就忘了「阿彌」,說了「阿彌」就忘了「陀佛」,就是這種水準。能把「南無阿彌陀佛」說全乎的,就可以在這兒登座說法,就堪為天人師了。所以大家想想,那個五濁惡世濁到極致了,人見了人就想起殺心,所以說確實如此,你出不去。

歷史上太多了,好多高僧大德修的就只差一步,還依然又搖搖欲墜一直下來,大家知道蘇東坡前身不是大禪師嗎?蘇東坡前身是五祖戒呀,門庭高峻,接引門風,來的都是名震一時的大禪師,還落了這麼一個結果,那想必是在世的時候,喜歡跟這些文人墨客說點吟詩作對的,結果就換了一輩子的蓋世才氣。才華倒是有,說什麼「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誰也寫不過他。問題是,這都屬於世間的俗事啊!

跟大家說,包括講經說法我都有善知識開示過。我有時候講經說法透不過去了,覺得這個心念過不去,怎麼樣思維什麼的,都被善師說,你這也是個俗事呀!所以就是要這樣,要鎖死淨土法門。我曾經上過好幾回當,就是善知識在旁邊故意煽風點火,說還有其他的法,特別是現在還有藏地的密法、大圓滿,修的能夠虹化,直接飛出去,就這麼引誘我。對於好道之人來講的話,那他的執著就往往這上面墮。在《印祖文鈔》裡講到曹操嘛,到清朝的時候,蘇州有人殺豬,從裡面挖出來心和肺,上面寫著「曹操」兩字,你想從三國輪迴到清朝。鄰居家一人看見了,這還了得,曹操在三國時候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那麼叱吒一時的人物,就淪落到成了一頭豬了,這在期間還不知道做什麼去了,一千多年就變成這樣。所以大家想想這就輪迴路上,這一輩子就是能成個天,死了以後都不知道怎麼著。這是一個道人必然找到的一個心理平衡,否則你根本羨慕的受不了。所以就是要鎖死願力。

這是講到願力。那再花一點時間回到娑婆的本位上來講,為什麼我們生不起切願呢?就是因為「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眾苦」和「諸樂」你搞不清楚,在娑婆世界時時刻刻久聞不知其臭。我有一次講法講到在娑婆世界,就跟蛆蟲在糞坑裡一樣。我冬天裡去五台山一個小破院子,冬天要寫對聯嘛,廁所裡對聯寫什麼呢?最後我就寫了個「蹲下來厭離娑婆,站起來欣求極樂」,橫幅叫「三界糞坑」,真的是這樣。上次我記得在北京居士林講得有人受不了,說,法師你這個講法太不文明瞭,人這麼高的萬物之靈,你說跟蛆蟲一樣。我說你真是太可憐了,意識不到自己生命的卑微,我們在娑婆世界確實就跟蛆蟲在糞坑一樣,就是久聞不知其臭了,所以佛才說「無有眾苦」,就反面說咱們這兒有眾苦呀!

複習一下,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每個人一輩子能離得開這八苦嗎?你就念念要觀苦,諸佛都是以苦為師的。現在我們已經差不多忘了生的時候的情形了,誰生出來不是在大哭,為什麼?夾山地獄一樣的從產道裡出來,到外邊一接觸外邊的空氣,就跟冰刀解體一樣,疼嘛!這個生苦確實如此。說是母親十月懷胎,我們都根本不知道,說是母親懷著小寶寶覺得孕婦痛苦。

輪迴中投胎以後,那在肚子裡十個月長成那種更苦,這個生苦告訴大家。我認識一個邢居士,他的一個朋友做什麼職業呢,給嬰兒拍照。給嬰兒拍照他有個什麼手法呢?因為嬰兒在肚子裡,有的頭是朝外的,有的是朝裡的。拍的時候為了滿足人的自私,一定要拍出一個美妙的,好像人類的奇跡,肚子裡的寶寶怎麼樣,就要留這麼一個念。結果他就是拍不到,那本來儀器就很輻射了,還讓他的媽媽吃一根冰棍。為什麼呢,冰棍吃下去,嬰兒在子宮裡頭朝裡的時候冷的他受不了,自然而然就頭朝外了。就是這樣,這是他們行業內的訣竅,說這個方法很靈。所以大家想想,肚子裡就開始受這個苦。

生出來了開始就什麼呢,要慢慢變老了。歌裡面唱「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人生下來就開始變老。女眾菩薩們特別愛打扮,特別怕老,到處買化妝品,就是怕老。人家問,你年齡多大了?說,你看呢?然後碰到會忽悠的,明明四十,他就是「你有三十嗎?」然後你一聽以後,哎呀,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沒有一個毛孔不舒服,就這樣。甚至有時候明明是糊弄你,你就是舒服,其實就是怕老嘛!可是沒辦法,如果依著生理上,只要過了二十二歲,皮就開始變軟、變幹,皺紋就出現,慢慢皮膚就變黃,就變成黃臉婆了,三十年的媳婦熬成婆了。誰也阻擋不了,就是這樣,永遠是公平的,你有年輕的時候,你就會有老,老苦嘛!

病也是如此。俗稱都是「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這些話很有意思,但是聽起來,真的是面面俱到的體現出來我們怕死。古代多少帝王將相都為了練長生不老藥,鬧笑話,就是愚癡嘛!有生必有死。我學的中觀宗有個祖師爺叫吉藏大師,圓寂的時候寫了一部《死不怖論》,就是不要恐怖死,為什麼呢?不要怖死,而應泣生,要哭泣你輪迴中又出現在這個世界。

上次講《心經》的時候,也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給他們講講什麼是苦。裡邊小朋友太多了,一個小女孩說,法師你講的那麼消極,我們現在多麼靚麗呀。我說我下面還有內容,你就不覺得不苦了。我說還有一個苦叫「愛別離,怨憎會」,就是你喜歡的人你追不到,他不喜歡你;你不喜歡的,他纏著你。就這樣,一說說到她七寸上了,她大概真的有過失戀或者暗戀誰的經歷,一下子不說話了。現在年輕人受的苦,就是以愛別離,怨憎會的苦居多嘛,都是這樣,動不動還為情所困。這說到這兒,前幾天我有一個弟子,他的親朋好友中有一個男孩子,就為情所困自殺了,到醫院裡搶救好幾天還昏迷過不來。

你說這人一下子愚癡起來,就因為失戀就自殺了。我們真的能做得了自己的主嗎?全是業力、業障在發揮呀!當時我知道他名字叫某某某,知道觀音菩薩靈呀,我在心裡祈禱觀音菩薩讓他趕緊醒,醒來以後讓他能夠入正道起正念,能夠以信心入佛法。那天可能他正有福吧,我又正在找另外一個法師聊天,聊天我又想起他了,我說不行,法師你一定把這個出家的功德給這個孩子,迴向給他趕緊這個什麼。這個法師心很誠,他就在我旁邊合掌,說把出家的功德,所有修行、讀經、學法的功德迴向,希望他早日醒來吧。過了一會兒,因為這個孩子是這個居士丈夫的一個前妻生的,所以她就說,師父師父他真的醒了,他真的醒了!說到這,就是糊塗,上了年齡的人都知道,這種人要放在三年自然災害就好,餓死他看看,他天天還無故的尋愁覓恨,弄這些事?所以這就是愛別離,怨憎會。就是這樣子。

所以大家要修行淨土就是要這樣的。現在年輕人還有一種苦,叫求不得,為什麼,物質享受呀。他爸是官二代富二代,你家窮,人家與生俱來的你畢生追求都得不到,那不就是求不得嘛!因為福報分三六九等,所以說就這樣在輪迴路上,「冤家成夫妻,欠債是父子,六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親鍋中煮」。你們聽過這個典故吧,前生後世就這樣,一語道破輪迴之機,就是這樣。

所以你看來看去就是這樣,你要不斷的說服自己,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沒意思了。因為你忘了是這樣的話,你就會投入進去,鎖定一個目標,那就全情投入進去。所以確實「厭離娑婆」,就是要厭離在這個「苦」上面。

大家看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韋提希被兒子要挾,他兒子要殺父又要殺母,這不是犯五逆嗎?被提婆達多給挑撥的,要強行繼承王位,結果就要殺父殺母。然後韋提希被親生的兒子都這麼往死里弄,才升起真實的厭離之心。我們最容易綁定的就是深恩和重愛,《楞嚴經》裡阿難為什麼出家,佛就說你當時如何能捨深恩和重愛,深恩就是父母關係,父母對子女嘛,重愛就是夫妻眷屬,這是兩大障道因緣。

所以出家為什麼偉大,能夠撲通一下把這個給掙脫出來,一輩子有一次這麼掙脫,這算大功德。因為你的心到過那個高峰頂。按照經裡講,韋提希平常也常在宮裡面供佛呀供養,來了應供求加持,動不動受個八關齋戒,問題是她真正的出離心沒有修起來呀!直至兒子犯了這麼個事兒,才開始在佛面前痛哭流涕說,「願佛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要在這個濁世繼續進行。你看,就是沒把她逼到急處,逼到急處了出離心才生起來。所以希望大家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真正厭到極致時,沒有一個可厭的,心就平了,真正的厭離就升起來了。所以說這是對於苦和樂。

那娑婆世界的苦如此,極樂世界的樂又如何呢?

你看這裡講到的是莫能名喻,為什麼?他沒有分段生死呀,不會輪迴生死,就沒有生、老、死苦也沒有病苦,自在遊行,蓮花化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根本不鬧是非,就這樣的一個地方,這是當真如此的。你看讀那些經典的時候,什麼八功德水湛然盈滿,欲令至頸至腳就至頸至腳,欲令至腰就至腰,自然灌身,「微瀾迴流,轉相灌注,安詳徐逝」,開神悅體,蕩除心垢這些,這都是極樂世界的真實情形,影暢表裡,淨若無形。光水就有八個功德,水不污染,因為那裡是澄清的。水不會把我們淹死,因為水是長養諸根的。這都是水的功德呀!安和的不是急暴的。是甘美的,不像咱們這一燒就燒出一堆水鏽,現在自來水不能喝了,一燒就是水鏽,那喝礦泉水,礦泉水喝一段時間又說沒有什麼微量元素,喝的骨頭都軟了。我們這個世界就這樣的情形。所以大家想想,吃的住的都是這樣,調和冷暖,沒有四時春夏秋冬。這都是真的,不是一個描繪,就這樣樂。大家要仔細的觀想。

更重要的是,水、鳥、樹林各種依報正報都在不間斷的宣說法音,「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那他不斷的宣說法,你就不斷的念三寶,三寶不是咱們這的住持三寶、化相三寶,念得都是自性三寶,念佛、法、僧的時候生起的覺照都是覺、正、淨,是這樣的一種功德。特別是其他的不用說,你天天能見觀音菩薩,你在咱們這兒,就畫上見一下。在咱們這兒,給觀音菩薩提鞋都沒資格,只能徒仰嘉名,也就是聽見名號就歡喜得不得了了。到了極樂世界就是把手同行,是同學同修,當下就能現見,等等所有這些樂,苦樂之別我們都要仔細琢磨。當然這都是從現象上依著通途來講的,真正如果你能夠確實意識到,就是我們現在講苦樂呀,就是人的視野對比著給大家講一下。下面我們拔高一下。

真正極樂世界解的苦是什麼苦呢?《心經》裡面「度一切苦厄」的苦。我們現在能夠感受的到就是作為人來講,天人我們都感受不到他的覺受,作為人來講,那就是分段八苦,剛才講的生老病死;地獄裡邊的話,苦楚無間;畜生,常要受宰殺;餓鬼呢,每天都是受飢渴。所有生命的內容,就是在想吃想喝,而還得不到,你想想,願皆飽滿捨慳貪,這些苦楚我們不要說了。哪怕比人強的我們開始算一下,解的苦是什麼苦呢,生到天上不是沒有苦了,還有五衰相現。天人的天福享滿了,比如說頭頂的花冠就開始枯萎,腋下就出臭味。然後每個天人都有寶座,那時寶座上就坐不住了,因為福德不夠了,天女也遠離你了。這樣就可能你要下墮,天道待不住了,這就叫五衰之苦。這是凡夫所有的六凡苦。

修行你修到羅漢的地步,不要以為羅漢就沒有苦,那是對凡夫來講他是解脫聖人,對佛的果地來講羅漢最苦,為什麼,沉空滯寂,就是證到這個空性住到裡面出不來了。大家知道二乘人不是叫做小乘嘛,為什麼?就是他執著空呀,雖然他修到有裡面出來了,住到空裡面又出不來了。就修到觀音菩薩這樣的種性了,就這種地步了不是沒有苦,對羅漢來講已經大自在的觀自在菩薩,對佛來講,還有一分無明沒有破,那就是他的法身還會滲漏。所以登地菩薩的苦叫「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還有苦呀!

就此而言,整個十法界,九法界以還全在受苦,唯有佛一人是得究竟之樂。為什麼要給大家說這個呢?就等於說縱然你修著修著修成羅漢了,還是有苦,修成菩薩還是受苦,只有修成佛地才能徹底脫苦,這是從教理上來講。其實像羅漢的這種苦,簡直就是我們的樂,我們根本就夠不著,體悟不到。不知道我說的從教法上對比的這個次第,大家聽得懂嗎,特別是居士同修。

打個比方吧,這個比方我也常用。常說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以前有句古話叫「待嫁的新娘哭是笑,落第的才子笑是哭」,這正是「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反面,那我們就說這個金榜題名時吧。古時一個人要出人頭地,唯有十年寒窗赴京趕考,那就像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入了清華北大這就算赴京趕考,中了三甲,狀元、榜眼、探花,被皇帝欽點,中了頭名狀元,大家想想這個樂樂不樂,樂吧?對於農村十年寒窗苦的秀才來講,這就等於說突然從地冒到天上了。現在考上北大清華,家裡還要擺酒席慶賀呀,整個村裡都說終於出息了,這是從村裡的角度來講覺得他樂了。

從狀元開始不是說就已經徹底到頂了,大家知道嗎?等於說你殿試位列三甲,然後派你到某一個省裡當官,在從村裡的老百姓來講這已經是很大的福了。可是不要忘了就算你當官,還有官大一級壓死人,京裡來一個欽差大臣,你就吃不消了,他是有苦的。縱然他在省裡邊當官當得好,哪一天把你調到京城裡面入了中央,讓你每天都去金鑾殿裡上朝,還有伴君如伴虎的苦,這從秀才來講又拔了兩拔。哪怕你官到一品宰相,你永遠都是皇帝老子手頭的一個卒子,明白嗎?官到一品宰相,你有萬人之上的樂,還有一人之下的苦。就是這個苦永遠是有制約性的,就像菩薩修道登第了還有法身滲漏、真常流注的不圓滿。

所以大家想想要解決這些苦?怎麼辦呢?

怎麼辦?古德把淨土法門比做什麼?太子墮地,貴壓群臣。就是你要解決這些,一個辦法就是痛快點,直接就投生到皇帝家。還要去考秀才嗎?要去中狀元嗎?還要到地方上,你直接生下來天然的等著就是,雖然可能能力學術剛開始你還不如一個秀才,還不如一個地方官,還不如一個朝上的官,可是你一生下來就開始培養你,等著你幹什麼?登基做天子。淨土法門就是直接生到皇帝家。

所以,大家要知道,「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真正的苦樂最終極的旨趣在於此處。可是這些我們到現階段來講,根本不要說意識到,想都想不到。為什麼說「彼土何故名為極樂?無有眾苦」,所有的眾苦都已經包括進去了,是這樣的一個苦樂對比。所以大家一入淨土法界,你看裡邊講到說「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怎樣呀,「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這是每天都隨意的事。現在我們去見,見誰去呀,見釋迦牟尼哪去見?只能在大殿見。

「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什麼是「超出常倫諸地之行」呢?我們這兒,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次第的往上修,這是常倫,就是按照這個次第不能越位。在極樂世界,我們這兒的教法根本就行不通。「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十大願王隨時隨地就能提起。禮敬諸佛呀,懺悔業障呀,隨喜讚歎呀。隨喜讚歎,我們這兒你以為隨喜法門那麼好修?我告訴大家,隨喜法門最沒有成本,最難修成。特別是末法時期,貪、嗔、癡,嫉妒心這麼熾盛,不要說嫉賢謗善了,誰多做點功德比你多一點你都受不了。在廟裡當個執事當久了,別人同步提拔了,經驗值比你又高了點,心裡就不舒服,這些都是什麼呀?都是超出常倫諸地之行,在哪一地?只能在這一地修,越不過去呀,不叫橫超。

所以大家想想,這就是欣求極樂,厭離娑婆。你要意識到苦,要告訴你們這種苦不是非得苦淒淒的,每天跟吃苦菜花一樣。能夠知道苦是一種智慧,知道苦有助於我們就不執著,就看開了擺平了,擺平了以後很可能升起覺照,那就隨便吧,愛咋地咋地,不執著了。那就慢慢的意識到心拔涼拔涼的,就徹底往極樂世界熱了,是這樣子。所以大家想想,現在我們有時候真的是厭離心生不起來,末法時期眾生苦也多,這種假象樂也多。你看看外面一天天誘惑,把你清淨心迷惑了有多少,吃、喝、玩、樂,現在整個社會上這些。

說實在的,今天我跟大家坦白一下,就這個法本這個法,我都不敢走到哪都講,你看上次講了一下生老病死,小朋友都受不了。不是這個法不對,釋迦牟尼佛講這樣的微妙之法他就接不住了呀,說兩句就把他啪的壓死了,受不了。這是說實在的,因為今天有諸多法師在場,還有咱們廟裡這麼多護法,我才敢講這個甚深微妙之法,淨土資糧信、願、行。那到了其他地方,初機他根本就不愛聽,他說你講淨土,你想讓我們死呀?他覺得不吉利呀,他認為死了就沒了,他喜歡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所以真的是,這個法現在我都不敢到處去講,因為真的有人接不到。

我現在自己也想想,確實淨土法門所需的福報太大,不是每個人當下都能受用起來的。等於現成的滿漢全席一桌子端上了,你不能現成的吃這個,不敢吃。他一定得靠著自己做飯一樣,非得覺得說正常的飯得自己下廚房,先削皮再切菜,然後炒熟了,再把米蒸熟了,然後再吃。問題是,你這輩子真的能把米蒸熟,菜炒全嗎?如果你覺得親自參與一會切菜一會淘米一會洗菜的,真的好有感覺呀,問題是你真的能做熟嗎?做不熟不能吃,不能吃肚子就飽不了,所有目標是為了肚子飽呀,你管他誰做的呢!能肚子飽是終極目標。

但是現在很多時候,諸位法師也知道,各個法門到處都流行,弘宗演教開始了,而且內觀禪也非常興盛,大家為了迎合信徒,為了道場香火等等,不斷的去妥協再妥協,你說怎麼都行,只要你們願意來,我就帶。這大乘它確實是大乘,小乘永遠是小乘。所以大家一定要有這個知見,就算我們修不上去也要有個知見,這都是大乘究竟圓滿之法呀!

讀過《法華經》的都知道有個「信解品」,大富長者窮子喻,怎麼喻的呢?就是這個大富長者五十年都沒見他親生兒子,結果發現兒子流落到那當討飯的。大富長者掙的富可敵國的家產沒辦法,怎麼辦呢,見到他的兒子,一眼就認出來是他兒子。可是這個兒子呢背道而馳,就跟我們眾生流浪生死一樣,他不敢說彌陀就是我們親生父親,彌陀慈父。所以說看到他的兒子趕緊讓僕人把他抓回來,把兒子給嚇死,一下子暈過去了,為什麼?他覺得是要拿辦他,在這樣情況下沒辦法,派了兩個穿著也不太莊嚴,長的丑的人去靠近說,你願不願意到我們家裡掏糞,給你工資高一點兒。這兒子願意到大戶家裡掏糞,覺得可能廁所比別的廁所好點。再慢慢說,你願不願意當管家,你這個人品還不錯。管家完了以後說,庫房也交給你,反正發現你從來不浪費家裡東西。就一步一步引上來。

最後大富長者走的時候,天台教法裡面不是「轉教付財,融通淘汰」嘛,最後大富長者要走的時候呢,把所有親戚朋友叫過來說,此是我子,我是他父,五十年沒見,今天現前我所有的家產全部都是他的。所以如果從這個教法上來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現成的父親,我們本地故鄉就是極樂世界。一念無明,滑落到娑婆夢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滑落進來。現在我們當務之急呢,不是在夢裡做文章,是趕緊要醒夢,要回到極樂本有的故鄉風月。那故鄉風月的話就是去繼承財產呀,所以有時候為什麼淨土信不了,只好用其他法門說,那你先掏糞吧,那你先管庫吧,總比不來我家裡強。這就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苦衷。所以才講阿含,講方等,講般若,最後法華涅槃才說,這是你們本有,本來功德,這一模一樣。

套到咱們淨土上來講,彌陀就是大富長者,派來的那兩個人就是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示現八十歲的老比丘。剛開始講《華嚴經》也聽不懂,慢慢的循循善誘,融通淘汰,才把淨土法門嵌在一代教法中,獨樹一幟說,這是「他力」。所以大家淨土上從教法上會,從行門上引,反正千方百計,無非就是吃飽了,這輩子能夠了生脫死。

這是我們今天的課程,就是講到願力。反正就散說了這麼多,希望大家能夠把真切的願力發起來,哪怕曾經有呢,最近比較淡薄,借這次法會我們也能再增長鞏固幾分吧。明天還有一上午,再給大家說一下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