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六
天台智者大師 說
宋四明沙門知禮 述
故荊溪云:「勝兼兩處,劣唯鹿園。」若其似位全不見者,《法華》四信何故見於實報土耶?有餘那見圓滿相海,通教按位受接之人為見何相?若非尊特,合身不成。今經明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與《大論》云色像無邊,有何異耶?彼雲無邊,既稱尊特,此何獨非?況疏專引彼論此文,以證身量無邊之義,驗今佛身的是尊特,不須疑也。
問:若是尊特,合是常身。何故《法華疏》中,判《觀無量壽佛經》云,實有量而言無量?
答:此乃《刊正鈔》中錯引彼疏。彼疏並云:「實有量而言無量,如《阿彌陀》與《金光疏》及此疏同。」蓋以小大二《彌陀經》,不專尊特被於頓機,故彼佛現三十二相,通被眾機。大機雖見尊特常身,其慣習小人,洎諸凡夫,雖因迴向得生彼土,未宜尊特說常住理,故以應化說無常法,成其小果。是故佛壽雖不可數,終歸有量。娑婆生彼,多是此機,以別圓似位,人難及故。三疏約此,故判彌陀在有量中。若《觀無量壽佛經》,純被圓人,明說佛身全法界起。應既有本,生即同法,的類《釋論》法性尊特,正當無量之無量也。故《釋簽》云:「教分二身,為機劣故,暫現生身。」今機不劣,豈對生身?
問:大本中云:「生我國者,身皆具足三十二相。」彼國人民既具此相,佛身理合超勝於人,故知常身有八萬相。《般舟經》云三十二相,蓋借釋迦為初心觀境耳。
答:《般舟經》云:「菩薩用是念佛故,當得生阿彌陀佛國。當念如是佛身,有三十二相悉具足,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比丘僧中說經。」經指彌陀有三十二相,何文言借釋迦為境?況《止觀》無文,《輔行》不說,豈得自言成於己見?又彼人民三十二相,故佛常相須八萬者,其義不然。以同居土佛應同人,只由淨土人皆有於三十二相,故佛常身須現此相,但於同中,相相皆勝。穢土佛身雖異凡鄙,亦同上人,故應此方所有相法,故三十二同輪王相,亦於同中而分明昧。三十二相既同彼人,驗是彼土常身常相,是知八萬,別為大機現尊特相,更何所疑。
問:一等尊特,以何因緣,相分三品?
答:悉檀因緣故。蓋一類機應以藏塵尊特之相得四益者,故佛稱機而為現之;應以八萬尊特之相、應以三十二尊特之相得四益者,佛皆稱機而為現之。仍須了知此之相海,別教則用別修緣了成就此相,即修成之尊特,故名報身。圓教能了二修即性,修德無功,乃性具之尊特,故名法身,已在此觀開章中說。須知《華嚴》華藏塵數之相雖多,此以兼別,故猶帶修成。此論八萬,既唯圓頓,無非性具。故三聖觀,疏皆示云:「觀於法身。」行者當須以教定理、就理明觀、於觀顯相,無得但以多數斥少,使勝成劣。實在精學,然後勤修。欲罷不能,故茲辯析。
(未)四、第十觀音觀,分二:(申)初、疏科略釋;二、依科列經。今初
【疏】第十、觀觀音,中有三:初、結上;次、復應觀觀世音菩薩下,正明觀菩薩身也;第三、作此觀者,觀之邪正也。觀菩薩法身中有三:初、觀身相,冠中立化佛者,帶果而行因也;第二、明與佛同異;第三、佛告阿難下,還舉利勸修也。
【鈔】帶果行因者,《觀音三昧經》云:「觀音昔已成佛,號正法明,今為菩薩修淨土行。」斯乃帶昔果德,行今因行。頂有化佛,錶帶果也。
(申)二、依科列經,分三:(酉)初、結上;二、正觀菩薩身;三、結觀邪正。今初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
(酉)二、正觀菩薩身,分三:(戌)初、正觀身相;二、與佛同異;三、舉利勸修。初、子科十一:(亥)初、身量;乃至十一、足相。今初
【經】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
【鈔】應雲十八萬億,今雲八十者,翻過佛身二十萬億,故知誤也。
問:如釋迦丈六,人身八尺;今佛身六十萬億,菩薩十八,菩薩之身何太卑耶?
答:淨土勝應,不可以穢土劣應例也。亦如妙音身量但四萬二千由旬,佛身六百八十萬由旬,佛身之量,去菩薩更多。
(亥)二、身色
【經】身紫金色。
(亥)三、肉髻
【經】頂有肉髻。
(亥)四、項光
【經】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亥)五、身光
【經】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亥)六、天冠
【經】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疏】釋迦毗楞伽,翻能聖。
(亥)七、面色
【經】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
(亥)八、毫相
【經】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
(亥)九、臂相
【經】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亥)十、手相
【經】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亥)十一、足相
【經】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台。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戌)二、與佛同異
【經】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十觀。
【鈔】肉髻是相,無見頂是好。此之相好,表於極果。今作因人,故不及佛。
(戌)三、舉利勸修,子科二:(亥)初、舉觀利勸;二、示觀次第。初又二:(壹)初、約修觀明滅罪;二、約稱名況獲福。今初
【經】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
(壹)二、約稱名況獲福
【經】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亥)二、示觀次第
【經】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瞭,如觀掌中。
【鈔】身相既多,先觀何相?故今示云:先觀肉髻,次觀天冠。以此二種能別表示觀音德相。何者?肉髻降佛,表現行因;冠有化佛,表昔成果。別相若顯,其餘通相則易可明。行者觀於冠髻毫面身色光明,一一須用心作心是而為能觀。說在像前,用在此處。既雲作佛是佛,豈不能作觀音是觀音耶?作髻作冠,是髻是冠,皆可為例。不獨以佛例觀菩薩,亦須例於普雜三輩。豈唯以前例後,亦合以後例前,以今行人覽經始末方修觀故。大師得意,乃於釋題總示三觀,若也不於十六處用,則令大師虛說,亦見行者謾修。當遵佛言,勿背祖法。專用妙觀,顯乎勝相。以此妙觀為見佛本,迥出餘因;至彼土時,速證法忍。
(酉)三、結觀邪正
【經】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未)五、第十一勢至觀,分二:(申)初、分科敘意;二、依科列經。初為二:(酉)初、分科;二、敘意。今初
【疏】第十一、勢至,中有三:初、明因光神力制二種名;次、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下,明與觀音同異;後、除無量劫罪下,勸修。
(酉)二、敘意,分二:(戌)初、約當門明闕真觀;二、兼觀音明無像想。今初
【疏】略無觀法,當不異上,故不重明。
【鈔】觀佛真身,乃立觀雲正觀佛身等,觀音中雲正明觀菩薩身,今勢至觀,但云因光神力制二種名及雲與觀音辨同異,何不例上各立觀法?故疏出意云:「略無觀法,當不異上。」以大勢至與觀世音身量大小皆悉同等,此令行者辨異之後,用觀音觀觀勢至身,何須別立?
(戌)二、兼觀音明無像想
【疏】所以觀佛先作像想,後觀法身。菩薩直明法身者,但佛法身妙極,不可一往而觀,故先作像想流利,後觀法身則易。菩薩者,觀佛既竟,次二大士是眷屬莊嚴,如王來即有營從,有佛必有菩薩也。
【鈔】觀成見佛真法身後,觀二侍者,豈須更修像想方便耶?
(申)依科列經,分三:(酉)初、因光神力制二名;二、明與觀音同異;三、滅罪以勸修。初為二:(戌)初、遍示諸光;二、正立二名。今初
【經】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
(戌)二、正立二名
【經】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鈔】光照十方,故立無邊光為名,令三途人得佛十力,故立大勢至為名也。行者應知,即舉身光名智慧光,以是鄰極,色心不二。若不爾者,焉得色相名為法身?
(酉)二、明與觀音同異,分三:(戌)初、正明同異;二、更示行坐;三、結成觀相。今初
【經】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台;一一台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戌)二、更示行坐
【經】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畟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鈔】觀音行坐,豈不動地集佛等耶?但於勢至觀中說耳。若不然者,何得雲除頂上寶瓶,餘與觀音等無有異?
(戌)三、結成觀相
【經】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名第十一觀。
【鈔】經云色相,疏稱法身,若非全色是心,色由心造,安令色相即名法身?此乃三諦一境之法身,發我三觀一心之般若。相冥見相,則三脫圓彰,故云佛法界身入心想中。疏雲念佛三昧,解入相應,非此相應,不發勝相。
(酉)三、滅罪以勸修
【經】觀此菩薩者,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游諸佛淨妙國土。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鈔】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者,以二菩薩唯有頂上化佛、寶瓶二種有異,餘相皆同。同異分明,名具足見。
(未)六、第十二普往生觀,分二:(申)初、疏科;二、經文。初為二:(酉)初、對雜辨異;二、就普分科。今初
【疏】第十二、普觀。普雜何異,而為二耶?普觀作自身往想,稱彼境界,一一具觀。雜觀明佛菩薩神力自在,轉變非恆,大小不定,或隨物現,故名為雜。以此為別。
(酉)二、就普分科
【疏】普中有二:初、從見此事時當起自心下,作自身往想;次、無量壽佛化身下,佛及菩薩化身來現也。
(申)二、經文,分二:(酉)初、作自身往想;二、明三聖來現。今初
【經】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鈔】上來諸觀,先依次正,先主次徒,雖皆觀成,未為普總。又未想身生彼親見,故今令想身終生彼,一時普見。非獨所觀境界頓足,亦乃往生心想成就。可類前文依報之觀,初地、樹、池等別觀,至樓觀成,四事總見,名為總觀。然但能總依報四事。今想生彼普見普聞依正諸相,故名普觀。
問:上品上生乘金剛台,上品中生乘紫金台,上品下生入金蓮華。今三聖觀成,方修普觀,合是上品上生之者,何故同彼上品下生耶?
答:十六觀人對九品位,義有多途。今且一往以三聖觀及普觀成當上中品,雜及三輩四觀成者方是上上。故上中品終時雖見坐紫金台,此台到彼成大寶華,經宿則開。此文亦云生極樂界,於蓮華座作開合想。蓮華開時,見佛滿空及說妙法,正合上品中生之相。若上品下生,華開七日乃得見佛,仍於眾相心不明瞭。故知此文與上中品生相正齊。若其以品對別圓位,至三品觀,方得委論。
(酉)二、明三聖來現
【經】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鈔】上想終後,生於彼土,見佛菩薩。今想未終,三聖常來入我心想,良由當念即是來際,故能預想將生之事;復由生佛體不別故,故令三聖不來而來。斯乃三觀一心,作是雙運,致令心佛往彼來此。故知觀體,不可言思。
(未)七、第十三雜明佛菩薩觀。今評此觀,略有二意:一為前觀佛及菩薩勝相不成者,乃令捨大而觀丈六;二為觀前勝相已成之人,令其更觀勝劣化用遍十方界,使品位增進。若謂不然,前觀既成,修後諸觀有何益耶?疏從前意,故作拂疑生重釋。以觀成者,自知經意,是故大師從初意示。釋此為二:(申)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第十三、雜觀,有二:第一、觀丈六像;第二、無量壽佛身量無邊下,明彌陀變現自在。
(申)二、隨釋,分二:(酉)初、觀丈六像;二、明彌陀變現。今初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鈔】經若欲等者,行人於前依正諸觀修雖不入,求生之意彌加敦督,名為至心,故令此人捨勝觀劣。未觀二侍,前想彌陀,故云先當觀於一丈六像。行人欲托彼土蓮池,故令觀像在池水上。應知勝身既心作心是,豈今丈六非作是耶?圓人作為,皆了唯心,全具而變,全變是具,具變不二,故觀佛相,勝劣皆然。
(酉)二、明彌陀變現,分二:(戌)初、示化主隨物;二、明補處同生。初又二:(亥)初、勸常修觀;二、拂去眾疑。今初
【經】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疏】堅固行者常令習觀,修行不倦。
(亥)二、拂去眾疑
【經】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疏二:(壹)初、示相問疑;二、示疑明破。今初
【疏】所觀若大若小,皆是佛身。拂去眾疑,生人重意。眾云何疑?
(壹)二、示疑明破
【疏】前聞廣大無量,今聞觀小,疑非佛身,於小不敬,故須拂去,明皆是佛,生其重意。
【鈔】勝身觀法修雖不成,而且得知廣大無量,今聞觀小,頓違前說,寧免輕疑?為拂此疑,故說彌陀神通如意,能大能小,皆全法界。但以重心觀令成就,勿疑身謝不生西方。
(戌)二、明補處同生,分二:(亥)初、明劣應同眾生;二、仿勝身論觀法。今初
【經】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
【鈔】佛應既隨萬物,補處亦同眾生。
(亥)二、仿勝身論觀法
【經】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疏】但觀手相者,有作頭首解者,上言觀音頭上天冠中有一立化佛,勢至頭上有寶瓶,以此為別;作手解者,上云其手柔軟,有八萬四千畫,以此寶手接引眾生。皆是經文,用無在也。
【鈔】前明觀音勝身觀法,先想冠髻,則令眾相次第皆明;勢至觀中,髻有寶瓶,其餘身相不異觀音。以此二種是二大士身之別相,令修觀者但觀別相,別相若顯,同相則明。疏釋首相,雖通兩說,然頭首之首、手足之手皆是別相,悉可以別而顯於通。應知觀佛丈六之身,先觀白毫,方彰眾相,備如前疏約釋迦說。
(卯)三、後三觀明三輩往生,分四:(辰)初、立觀所由;二、釋會經論;三、依品定位;四、隨文解釋。今初
【疏】第十四、上品生觀。此下三觀,觀往生人者,有二義:一為令識三品往生,捨於中下,修習上品;二為令識位之上中下,即是大本中三品也。
【鈔】此中二義:初即雜觀觀劣應者,位在中下,令識三品,進修勝觀,登於上品;次義即是前觀勝應及修雜想,了隨機化,在八九信。今令此人以妙三觀分別九品即大本三輩,事理窮深,登第十信。既雲此下三觀觀往生人有二義,乃是修前觀法行者觀於九品往生之相,非是凡小求生之者讀今三輩經文,改轉行業。縱通此義,亦是傍兼,非今增進觀行意也。
(辰)二、釋會經論,分二:(巳)初、會論;二、會經。今初,即《無量壽經論》,今雲《往生論》是也。天親所造,有十七成就。至第十六大義門成就中,偈云:「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長行釋云:「故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一者體,二者名。體有三種:一、二乘人;二、女人;三、諸根不具足人。無此三種過,故名離譏嫌也。名亦三種,非但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故此十七成就,俱明彼土果報。故無二乘等,悉約彼土,非是此方二乘等不得生也。恐惑者不曉,故和會解釋之。分二:(午)初、會二乘;二、會女人。初為二:(未)初、會不生;二、釋證果。今初
【疏】釋會經論者,問:依《往生論》,二乘不得生;此經中輩,小乘得生。答:正處小行不生,要由垂終發大乘種,爾乃得生。經說現今,論舉本始。
【鈔】且據彼論二乘種不生句,並於此經小戒得生,以具足戒及沙彌戒等是小乘種故,二說相違,而為詰問。今以住小迴心以會釋之。堅住小道,志趣無餘,不求淨土,故云正處。若回小向大,轉小乘業作淨土因,故云要由。經就現今向大時說,是以得生;論就本始住小時說,是故不生。然論說彼土無二乘人,由在此身因轉故也。
(未)二、釋證果
【疏】何故復證小果?釋:雖復垂終發大心,先多學小,至彼聞苦、空、無常,發其本解,先證小果。得小果已,於小不住,必還入大。
【鈔】雲垂終回小向大方生彼國,何故中輩三品行人生彼復證小乘果耶?今釋意者,迴心故得生,慣習故證小。知大證小,不執偏真而為究竟,不久證大也。
(午)二、會女人
【疏】問:《論》女人、根缺不生,此經韋提希及五百侍女同皆往生。釋言:《論》說女人、根缺不生者,就彼為言。生彼國者,淨根離欲,故無女人;身根精上,故無根缺。經語初往,故有善心,一切得生。
【鈔】復舉《論偈》女人、根缺不生之文,並於此經韋提、侍女得生之說而為詰問。今約彼此會釋二說。《論》就轉報,是故彼土無有女人及根不具者若名若體;經就此土修淨業者,故有善心,一切得往。故《大彌陀經》薜荔多、蠢動、蜎蜚皆得往生。故知經論,無少相違。
(巳)二、會經,分二:(午)初、對經雙問;二、立義雙釋。今初
【疏】問:大本五逆謗法不得生,此經逆罪得生。
【鈔】逆罪得生,即下品下生文。
(午)二、立義雙釋,分二:(未)初、約悔有輕重;二、約行有定散。今初
【疏】釋有兩義:約人造罪,有上有下。上根者,如世王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使得生;下根人造逆,多無重悔,故不得生。
【鈔】上即利根,下即鈍根。《俱舍》云:「愚智所犯,輕重不同。愚作罪小亦墮惡,智為罪大亦脫苦。如團鐵小亦沉水,為缽鐵大亦能浮。」《涅槃》云:「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如阿闍世王殺父害母,至涅槃會,身瘡腫熱,生重慚愧,悔過自責。耆婆勸往佛所,佛為說法,得無根信。文載《涅槃·梵行品》。此經明逆罪得生淨土者,即同闍王上根利智能重心懺也;彼經不生者,下根愚人至於臨終不能重悔也。
(未)二、約行有定散
【疏】二者約行,行有定散。觀佛三昧名定,修餘善業,說以為散。散善力微,不能滅除五逆,不得往生,大本就此,故言不生;此經明觀,故說得生。
【鈔】大本就此者,指上散善力微也;此經明觀者,即觀佛三昧。
問:若定力得生,下下品云:「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此與大本散心十念,理應無別。
答:此雖造惡,已曾修觀,故使臨終,善友勸稱十念,定心則成,亦是法行乘急戒緩人也。修觀故乘急,造惡故戒緩。由乘急故,得值善友。縱現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種今熟,故得往生,所以華開見二大士說實相法。自非定善,孰至此乎?故《十疑論》云,「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並是宿善業強始遇知識」等。當知作此解釋,方合此中定善之義。若本不修三昧之者,則屬前悔有輕義也。
(辰)三、依品定位,分二:(巳)初、通示九品;二、別明上三。初為二:(午)初、示三中具九;二、判九品屬三。今初
【疏】就三品中,更為九。
【鈔】經文顯示三輩各三。
(午)二、判九品屬三,分二:(未)初、約位判;二、以經驗。今初
【疏】上品之人,始從習種終至解行菩薩;中品者,從外凡十信已下;下品,即是今時悠悠凡夫。
【鈔】雖分九品,以義定之,不出三位,即內凡、外凡及悠悠者。然習種、解行及十信名,乃是別教地前凡位。以為今經往生位者,略有三意:一、別位次第對品顯故;二、別具四觀收機廣故;三、九品多判所觀人故。若以九品判今能觀圓觀位者,則以三賢對今十信,彼之十信對今五品,悠悠即對名字人也,以名字位通修未修故。應知疏用此之三位判九品人,其意深細,不可粗心。今試略言。
蓋一切善,若能迴向,皆淨土因;仍一切惡,若能懺願,亦淨土因。故種種善修之淺深,無非九品;其一一惡,約懺功力,亦皆九品。故上上品善通下下品,下下品惡通上上品。三心六念,或聞或修,未能伏惑,屬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預上三。如五逆罪,臨終十念為能消功,屬下下品;闍王重悔,得無根信,即是上輩三品所攝。豈非五逆隨於懺功,自分九品?中間七品,若善若惡,若修若懺,隨功淺深,一一皆須明於九品。若據經文,下三唯惡,中下世善,中中、中上即小乘行,上三唯大。疏則純用大乘三位判九品者,以中三品迴向大乘故,下三品人依大滅罪故。故九品行一一成大,隨一品行,若至三賢,皆上三品;若至十信,皆中三品;全未伏惑,即下三品。應知經為收機盡故,故以大小善惡分其九品,蓋約增勝高下互顯也。大師得意,乃約三位判乎九品,則何機不攝,何行不深?乃由妙解大小觀行善惡之業,全修即性,一一具於四種淨土;但能迴向,隨功能顯四種樂邦。如是說者,多約一行,隨功淺深,歷於九品;亦自有人節節改行,歷於九品。若以三位定其高下,改與不改,皆悉不濫。
問:今十六觀既是圓修,為一一觀皆通九品,為須節節改觀入品?
答:雖俱圓觀,而所託境,隨其宜樂,有改不改,合有二途。若就現文,多從改觀歷於九品,以初心人雖了根塵皆是法界,而心想羸劣,勝境難觀。是故如來設異方便,先觀落日,於西定心。疏雲除五逆罪,下輩自論,故知妙觀想落日成,當下下品。次以三觀想水結冰,合在下中。轉想琉璃,粗見彼地,可對下上。若得三昧,見彼寶地及寶樹寶池,雖五品初,而五住圓伏,名得三昧,品當中下。總見依報,五品中心,合當中中。華座觀成,五品後心,即中上品。此之三品,雖成三昧,能伏五住,見惑未斷,事識猶存,未可即觀勝妙身相,故修三觀觀於寶像。像想現前,見思俱盡。所以盡者,以事定力深能伏思,見斷即登圓第七信,即上下品。事識既盡,全依業識,可觀三聖真法之身。及普觀成,在八九信,即上中品,故難思相法界光明,十方佛事悉能洞見。後修雜觀及三輩觀成,當第十信,即上上品。內外塵沙,任運除盡,故隨機應相及差別行業觀察明瞭,宣示無窮。此約修者,從微至著。三聖觀成,後修雜想及三輩觀,故當如此。若觀勝相不成就者,始依雜觀觀丈六身,此人或在下之三品,或沾中輩。今觀九品,必能進功,從劣觀勝,求預上流,是故疏雲令識三輩往生,捨於中下,修習上品。此從節節改觀,次第入品,如是說也。有因改觀超品位者,不可定判。此上皆從次第改境修觀者說。其不改者,十六境中,宜樂何境,即用妙觀修之不捨,乃從名字,修成觀行,入相似位,歷乎九品。然十六中,佛境最宜,從劣觀勝,成於九品。故疏令觀釋迦毫相,以為初心入門之漸。雜觀令觀一丈六像,經雖不雲從一相入,據理合然。若《般舟經》,則從足下千輻輪相,次第上觀至頂肉髻。故知但解今家住前三位以判九品,於境於行,改與不改,次比自成也。非獨今經九品如此,《法華》五品其義亦然。解一千從矣。
(未)二、以經驗
【疏】何以得知?上品見佛聞法便悟無生,故是道種人;下品備造四重眾罪,亦得往生,類此似爾。
【鈔】以無生忍位在別圓初地、初住,非別十向、圓第十信,何能見佛便登此位?上上既爾,諸品例知。復以造罪驗下三品,以別圓教內外凡位不造眾惡。既約罪說,知是未入外凡人也。類此似爾者,經不明示,故以得悟及造罪等,比類驗之。此乃大師尊經謙己,近人判解,不遜者多。
(巳)二、別明上三,分二:(午)初、約三位定;二、約二義求。今初
【疏】上品位當道種,中品位當性種,下品位當習種。
【鈔】上以三品判於九品,下至悠悠;今則別明上輩三品,故約種性以分三位。《瓔珞經》明六種性:一、十住習種性;二、十行性種性;三、十向道種性;四、十地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
問:今此上品是出假位,合在穢土利益有情,何故求生淨土耶?
答:《大論》四十三正有此說,故彼問云:「菩薩法應度眾生,何以但至清淨無量壽佛國土中?答曰: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國土;好多為眾生者,無佛法眾處讚歎三寶之音。」故知一等斷惑菩薩,而好樂不同,故有二別。又《論》第四十五云:「菩薩有二:有先自成就功德,然後度眾生;有先成就眾生,然後自成就功德者。」故知今十向菩薩求生淨土,乃是先自成就功德人也。故《十疑論》明未得無生忍已還,要須常不離佛,故需求生。
(午)二、約二義求
【疏】一、得道有遲疾;二、所乘有異。初則金剛台,中紫金台,下金蓮華。
【鈔】上上生已即悟無生法忍,上中經七日得不退轉,上下經三小劫住歡喜地。得無生忍、證念不退,即歡喜地也。
(辰)四、隨文解釋。即十六中後三觀也。疏前標云:此下三觀,觀往生人。若但讀文,不名為觀,必須覽經所詮之相,入一念心。用空假中微妙之觀,照於心性本具淨土因緣果報,生佛咸然,三無差別。諸佛淨土因果已滿,能應眾生;眾生由具淨土因果,能感諸佛。感應緣起,不一不異。一一融妙,相相宛然。隨品隨功,感佛感土。觀之不已,則難思俗諦淨土因緣自然明瞭。明瞭之位,大判有三:若相似明,當上三品;若觀行了,即中三品;名字觀解,屬下三品。論斷伏等,雖有高下,而皆了知一切善惡,迴向懺悔,皆通九品。或共不共,或超不超,或改不改,或進或否,狀類萬差,難以言具。若不爾者,豈得名為觀於三輩往生人耶?分三:(巳)初、第十四上品生觀;二、第十五中品生觀;三、第十六下品生觀。初為三:(午)初、上品上生;二、上品中生;三、上品下生。初為二:(未)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就初中文為三:第一、標;第二、若有眾生願生彼國下,正釋;第三、從是名下,結。釋中復四:初、明修因;第二、從生彼國時下,明值緣;第三、從行者見已下,正明得生;第四、從生彼國下,生後利益。
(未)二、隨釋,分三:(申)初、標;二、釋;三、結。今初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申)二、釋,分四:(酉)初、明生因;二、明值緣;三、明得生;四、生後利益。今初
【經】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疏】至誠心者,即實行眾生。至之言專,誠之言實。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云深心。亦從深理生,亦從厚樂善根生,故《十地經》言:「入深廣心。」《涅槃經》云:「根深難拔。」故言深心。六念者,佛、法、僧、施、戒、天六事安心不動,稱之為念也。
【鈔】經有二段:初段既雲發三種心即便往生,知此三心是一人發;次段乃雲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據此合是三人各修成三種行。然修之在人,或別一行,或兼餘行,或具足修,但能位至別教道種、圓第十信,即得名為上品上生。言至誠等三心者,此與《起信論》中三心義合。彼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今初至誠,疏以專實釋之。非念真如,豈名專實?解於深心,疏雖三義而不相捨:求高深果,須契深理;欲契深理,須厚樂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二經證成三種深義,不出彼論樂集一切諸善行也。經迴向發願心,疏雖不解,義當彼論大悲拔苦之義。蓋以真如實念、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迴向,願生淨土,速證法忍,廣拔一切眾生苦惱。然此三心順於三法。何者?初念真如平等一性,次二即是自行化他二種修義。既是修二性一,乃就圓融三法而發心也。今此三心一念中修,見、思、塵沙任運先去,入第十信,故當此品。若此三心但能圓伏,即中三品;若全未伏,當下三品。文在此中,義該下八。經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者,以無緣慈,不害物命,知性離非,心具諸戒。讀誦方等者,隨文成觀也。修行六念者,《涅槃疏》云:「前三念他,後三念自。戒施是自因,生天是自果。戒是止善,施是行善。天有近果遠果。」遠即第一義天也。安心下,釋念義。謂念同體三寶、一心戒施、第一義理悉不為二邊所動,故通名念。經迴向發願等者,總論不殺等,皆須善巧迴向,願生淨土,證無生後,廣度含識。經具此功德者,或全或分,皆得言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者,上一一行,修之成就,至道種位,長時彌善,下至七日,或唯一日,皆得預於上上品生也。此等悉須約於斷伏及全未伏,分下八品。若不爾者,豈令初修六念等人,三惑尚熾,便登極品耶?須知九品難將法定,只可隨功。此去科節,經疏分明,鈔不標也。(註:今本為便於閱讀,仍標科判。)
(酉)二、明值緣
【經】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
(酉)三、明得生
【經】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酉)四、生後利益
【經】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疏】無生忍,言登初地也。陀羅尼者,一能持善,二能遮惡,是總持也。
(申)三、結
【經】是名上品上生者。
(午)二、上品中生,為二:(未)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上品中生者有三:第一、標;第二、釋;第三、結。釋中有四:初、往生因;第二、行此下,明值緣;第三、行者自見下,得生;第四、行者身作紫磨金色下,往生利益。
(未)二、隨釋,分三:(申)初、標;二、釋;三、結。今初
【經】上品中生者。
(申)二、釋,分四:(酉)初、往生因;二、明值緣;三、明得生;四、往生利益。今初
【經】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鈔】云不必受持方等經典、善解義趣等者,是義持人不樂讀誦,但於經中取一句偈,深窮旨趣,於絕言思深廣之理心不驚動,又復其心安住中道,不為二邊之所驚動。了達因果皆是實相,名為深信。雖不遍習,或聞大教赴機異說,知顯一理,不生疑謗,此一種因,亦通九品。但今此觀位至圓教八九信位,故當此品。若第一義解全未伏惑,只在下品三品攝也。如常不輕不專讀誦,但以一句禮拜授人,深知義故,多年不懈,此以第一隨喜品行,始從名字歷於五品至六根淨。故知讀誦等四品行,皆可從於名字修之至六根淨,若證分真,無偏修者也。
(酉)二、明值緣
【經】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酉)三、明得生
【經】行者自見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寶華,經宿則開。
(酉)四、生後利益
【經】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台,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
【疏】甚深第一義者,謂諸法實相,言語道絕,心行處滅,名之深妙精進,最稱第一。阿耨不退轉者,謂道種菩提,亦通是道種地不退位。現前受記者,四種受記一往現前也。
【鈔】疏雲名之深妙精進等者,以聞眾聲說第一義,能成趣理不思議觀,既頓泯絕情塵微礙,是故進趣其疾如風,比餘事行雜而且滯,故此精進最稱第一。疏牒阿耨不退,釋雲道種菩提等,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為無上正等覺,斯是行人心之本性、所求之果。於此不退,其位有三: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之位,習種性也;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當性種性及道種性也;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永不失中道正念,聖種性也。上中生者,此土已得性種菩提,到彼一劫,始得無生聖種不退。今於七日所得菩提不退轉者,義當道種菩提不退也。通名地者,凡聖所依皆名地故。四種授記一往現前者,《淨名大疏》出四受記,謂未發心記、密記、現前記、無生記;言一往現前者,以現前記通於凡聖,今無生位,佛就一往通名現前耳。
(申)三、結
【經】是名上品中生者。
(午)三、上品下生,為二:(未)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上品下生中有三:初、標;第二、亦信因果下,釋;第三、是名下,結。釋中有四:第一、明往生之因;第二、行者命欲終時下,值緣;第三、見此事時下,得生;第四、一日一夜下,生後利益。
(未)二、隨釋,分三:(申)初、標;二、釋;三、結。今初
【經】上品下生者。
(申)二、釋,分四:(酉)初、明生因;二、明值緣;三、明得生;四、生後利益。今初
【經】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鈔】亦信因果,不謗大乘,同上中品,故名為亦。彼以解了第一義諦而為別行,此以但發無上道心而為別行。究理攝生,標心雖異,從凡入聖,歷位無殊。謂依無作四諦妙境,發四誓願,名為真正發菩提心。未度苦者,誓令得度,陰入皆如故;未解集者,誓令得解,塵勞本淨故;未安道者,誓令得安,即惑成智故;未證滅者,誓令得證,即生成滅故。發此道心,亦通九品。名字中發,自有靜散,即下三品;觀行五位,即中三品;相似既分三般種性,即上三品。今習種發,故當此品。此心深運,分真可階,豈不能至上上品耶?約位判之,無法非九。
(酉)二、明值緣
【經】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酉)三、明得生
【經】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酉)四、生後利益
【經】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瞭。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疏】得百法明門者,《地論》云:「入百法明門,增長智慧,思惟種種法門義故。」歡喜地者,初證聖處,多生歡喜也。
【鈔】經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瞭,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者,以此品人位當習種,見思雖破,塵沙未除,故於眾相心不明瞭。過三七日,進入性種,侵斷塵沙,故八萬相一一分明。自此三劫,遊歷十方,供佛聞法,進入道種,登於初地,此地即得百法明門。言百法者,如《百法論》所出名數。今於此法皆證三諦,乃以百法而為明達三諦之門。三諦若明,則了一切。是故《論》云:「增長智慧,思惟種種法門義。」明此義故,心大歡喜,故名歡喜地也。
(申)三、結
【經】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巳)二、第十五中品生觀,分三:(午)初、中品上生;二、中品中生;三、中品下生。初為二:(未)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第十五、中品生觀。中品上生者,有三:第一、標;第二、從若有眾生下,釋;第三、從是名下,結。釋中有四:初、明生因;第二、從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下,值緣;第三、從行者見已下,得生;第四、從當華敷時下,明生後利益。
(未)二、隨釋,分三:(申)初、標;二、釋;三、結。今初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
(申)二、釋,分四:(酉)初、明生因;二、明值緣;三、明得生;四、生後利益。今初
【經】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疏】五戒者,不殺、盜、淫、妄語、飲酒也。八戒者,加不上高床、不著華鬘瓔珞香塗身熏衣、不得歌舞作樂及往觀聽也。
【鈔】但言眾戒,斯乃略舉三學之初也。若據生彼聞讚四諦,便成羅漢三明八解,以果驗因,不專持戒。合修小乘理觀事禪,但未證果,猶在賢位,於臨終時,聞讚方等,迴心向大,願生淨土。然迴向心須至別教七信已上、圓教觀行四五二品,方是中品上生人也。若其小行已至忍位及世第一,但按位回,即當此品。若在暖、頂及外凡者,須猛利回,超入此品。大約小乘併世間善,從迴向心深淺高下判於九品。
(酉)二、明值緣
【經】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
(酉)三、明得生
【經】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台,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
(酉)四、生後利益
【經】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疏為二:(戌)初、正釋經文;二、釋諸疑妨。今初
【疏】四諦者,苦、集、滅、道也。羅漢者,應供、不生、殺賊也。三明者,過、現、未來明也。六神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身得如意。此六悉皆無壅,故為通。八解脫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二者內無色相外觀色,三者淨,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非想處,八滅盡解脫也。此八中,前三種微妙五欲無染無著;中四於下得離;後一能脫心慮,故名解脫,亦名背捨。背者,背彼淨潔五欲也;捨者,離是著心也。
【鈔】四諦者,既是共二乘行,由宿習故,而聞生滅、無生二種四諦也。生滅者,苦則三相遷移,集則四心流動,道則對治易奪,滅則滅有還無。無生四者,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
次三明者,過去宿命明,現在漏盡明,未來天眼明。此三名明,復得名通。餘三但得名通者,《婆沙》云:「身通但是工巧,天耳但是聞聲,他心緣他別想而已,是故非明。宿命知過去苦,生大厭離,天眼知未來苦,生大厭離,漏盡正觀斷惑,是故此三稱明。」《大論》:「問:通、明何別?答:直知過去等名通,知過去等因緣行業名明。」
次釋八解脫。一內有等者,內色即內身骨人也。為修八色流光,故存骨人。欲界結使難斷,故以不淨心觀外色也。位在初禪,能脫自地及下欲界。二者下,位在二禪。二禪內淨,故壞滅內身骨人。欲惑難斷,故猶觀外不淨之相。三者下,除外不淨相。但於定中練八色光明,清淨皎潔,故名淨也。位在三禪。四空處者,若滅根本四禪及三背捨等色,一心緣無邊虛空而入定,即觀此定,依陰入故有無常苦空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五識處者,若捨空緣識入定,即觀此定虛誑不實,而不受著。六無所有處者,若捨識緣無所有入定時,乃至而不受著。七非非想處者,若捨無所有處緣非非想入定時,乃至而不受著。八滅盡等者,背滅受想諸心數法也。諸佛弟子患厭散亂,心欲入定休息,以涅槃法安著身中,故云身證,而想受滅也。前三等者,位在色界,能離自地五欲也。中四等者,位在無色界,皆展轉離下地。然前三亦離下,中四亦離自地,互現說耳。後一可知,亦名下,背捨因稱,解脫果名。
(戌)二、釋諸疑妨,分三:(亥)初、會小乘不生疑;二、釋中不及下妨;三、通中不出家難。今初
【疏】釋會者,《論》明小乘不生者,決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至彼處無漏道熟,即證第四果。《大論》亦然。或接引小乘,然彼實無。
【鈔】疏與《釋論》取《法華》意,會於今經及《往生論》。論云不生,據決定性入無餘者;今經云生,是退菩提取小乘者。疏前會云:正處小行不生,要由垂終發大心故生。若無宿種,豈能垂終回小向大?故知與前義不相反。仍釋伏疑,既因迴心向大得生,何故至彼卻證小果?故釋雲無漏道熟等,以退大既久,習小功深,是故彼佛稱習說小,且令證果。或接下,再出經論引小之意。今經釋論說,至彼土證小果者,意欲別接小乘求生。其若生已,咸慕大乘,必不證小。然雖出此意,前義為正。
(亥)二、釋中不及下妨
【疏】中品應時即得羅漢,何以不及九品?解云:是退菩提聲聞往生彼國,無漏道熟,便證小果。不守小位而住,還起大心,進行彌速,或五劫,或十劫,得成初地。如是階級,猶是其勝。
【鈔】以下下品生彼聞法,應時即發菩提之心;中上生彼,何故只證無學果耶?以大小故,難第四品不及九品。解雲下,以登地速而為答也。中上順習,雖證小果,不逾十劫,必入初地。九品惡重,十二大劫方得出胎,雖發大心,更經多劫,方階法忍,故以速證比彼為勝。
(亥)三、通中不出家難
【疏】大本上品明其出家,中品不明出家。此中所明,是則中品。若其不出家,經云一日一夜持沙彌戒,故知有也。而大本不明,據長時始終為語;今言出家者,就短時而論。
【鈔】彼明中品雲雖不能行作沙門,故云不明出家。長時始終者,謂盡形出家者;就短時者,謂一日一夜也。是知若據短時,大本約義亦有;若論長時,此經約說亦無。此乃二經事同也。
(申)三、結
【經】是名中品上生者。
(午)二、中品中生,為二:(未)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中品中生者,有三:初、標;第二、從若有眾生下,釋;第三、是名下,結。就釋中有四:初、明生因;第二、從如此行者下,明值緣;第三、從行者自見下,明得生;第四、在寶池中下,明生後利益也。
(未)二、隨釋,分三:(申)初、標;二、釋;三、結。今初
【經】中品中生者。
(申)二、釋,分四:(酉)初、明生因;二、明值緣;三、明得生;四、生後利益。今初
【經】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
【疏】十戒者,即前八戒,更足不捉金銀生像及不過中食,為十戒也。具足戒者,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鈔】疏雲十戒者,釋經持沙彌戒也。金銀生像者,南山云:「胡漢二彰。」謂胡言生像,此翻金銀也。善見云:「生色似色。」似即像也。此謂金則生是黃色,銀則可染似金,故云生像。若爾,生像此方之言,何謂胡語耶?答:謂五竺之北,胡地言音有涉漢者,故謂生像。胡人重譯又卻入漢,故存胡音。
(酉)二、明值緣
【經】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酉)三、明得生
【經】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酉)四、生後利益
【經】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疏】須陀洹者,翻修習無漏或逆流也。
(申)三、結
【經】是名中品中生者。
(午)三、中品下生,為二:(未)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中品下生者,有三:初、標;第二、從若有下,釋;第三、是名下,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此人命終時下,明緣;第三、從聞此事下,得生;第四、從經七日下,生後利益也。
(未)二、隨釋,分三:(申)初、標;二、釋;三、結。今初
【經】中品下生者。
(申)二、釋,分四:(酉)初、明生因;二、明值緣;三、明得生;四、生後利益。今初
【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
【鈔】經云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凡夫善,不能伏惑,豈預中輩?疏前判位,中輩人當別教十信,即圓五品。斯由垂終,善友廣說阿彌陀佛,隨順本性,取極樂國,及談法藏稱理髮願,行者聞已,解悟大乘,發迴向心,求生淨土。經雖不雲發迴向心,既聞廣說,豈不迴心,特是影略。臨終發心,心猛利故,能入別圓外凡初位,通惑頓伏,故令世善當此品位。大師唯就大乘三位對於九品,深有其致。
(酉)二、明值緣
【經】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酉)三、明得生
【經】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酉)四、生後利益
【經】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鈔】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問:到彼證小,皆順本習。今此行人本習世善,是人天因,非聲聞行,至彼那得阿羅漢耶?
答:孝養仁慈,大小基址,何教不談?而其《阿含》偏論此善。以果驗因,是依三藏行孝順等,雖行世善,心在無常。既久標心,無漏道熟,故證小果。
(申)三、結
【經】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巳)三、第十六下品生觀。下三品人造罪輕重,值緣得滅為往生因。須知經意為易解故,以三業等惡滅為下三品因,迴向凡小為中三品因,以大乘諸善為上三品因,此乃上下互相顯映為觀法境。若稱實觀,依義而說,大小善惡,逐迴向心,隨滅罪力,淺深階位,各論九品。今之三人,聞法稱佛,雖業障滅,全未伏惑,位在名字,故屬下三。若滅罪心利,入別圓外凡,即中三品。能至內凡,即上三品,闍王悔逆,得無根信,是其類也。分三:(午)初、下品上生;二、下品中生;三、下品下生。初為二:(未)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第十六、下品生觀。下品上生者,有三:初、標;第二、從或有眾生下,釋;第三、從是名下,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從爾時彼佛下,明緣;第三、從作是語下,明得生;第四、經七七日下,明生後利益也。
(未)二、隨釋,分三:(申)初、標;二、釋;三、結。今初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
(申)二、釋,分四:(酉)初、明生因;二、明值緣;三、明得生;四、生後利益。今初
【經】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鈔】經云雖不誹方等經典者,此品不謗,顯罪猶輕。至下下品云:「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則謗經等一切惡業無不造作,故言具也。圓頓教說,罪無輕重,悔則皆滅。如仙預殺諸婆羅門,地獄三念知謗方等,心生改悔,即生佛國。
(酉)二、明值緣
【經】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酉)三、明得生
【經】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酉)四、生後利益
【經】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申)三、結
【經】是名下品上生者。
(午)二、下品中生,為二:(未)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下品中生者,有三:一、標;二、釋;三、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從吹諸天華下,明緣;第三、從如一念頃下,明得生;第四、從經六劫下,明生後獲利也。
(未)二、隨釋,分三:(申)初、標;二、釋;三、結。今初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
(申)二、釋,分四:(酉)初、明生因;二、明值緣;三、明得生;四、生後利益。今初
【經】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
【鈔】經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者,所盜之物,不出四種常住:一、常住常住,謂眾僧廚庫、寺舍眾具,華果、樹林、田園、僕畜等,以體通十方,不可分用故;二、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體通十方,唯局本處;三者、現前現前,謂僧得之物;四、十方現前,如亡五眾輕物。若未羯磨,從十方僧得罪;若已羯磨,望現前僧得罪,則屬第三現前現前。盜前二種,名偷僧祇物,盜後二種名現前僧物。不淨說法者,但求名利,非益物也。無有慚愧者,屏處為惡,不慚於天;顯露為惡,不愧於人。慚愧,猶羞恥也。
(酉)二、明值緣
【經】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酉)三、明得生
【經】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
(酉)四、生後利益
【經】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申)三、結
【經】是名下品中生者。
(午)三、下品下生,為二:(未)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下品下生有三:初、標;二、釋;三、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從見金蓮華下,明緣;第三、從如一念頃下,明得生;第四、從於蓮華中下,明獲利。
(未)二、隨釋,分三:(申)初、標;二、釋;三、結。今初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
(申)二、釋,分四:(酉)初、明生因;二、明值緣;三、明得生;四、生後利益。今初
【經】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疏釋修因中二:(戌)初、明念佛滅罪;二、引《大論》問答。今初
【疏】稱無量壽佛至於十念者,善心相續,至於十念,或一念成就,即得往生。以念佛除滅罪障故,即以念佛為勝緣也。若不如此者,云何得往生也?
(戌)二、引《大論》問答
【疏】問:云何行者以少時心力,而能勝於終身造惡耶?《大論》有此責:「是心雖少時而力猛利,如垂死之人,必知不免,諦心決斷,勝百年願力。是心名為大心,以捨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人也。」
【鈔】初、問雲下,約少時責;二、是心下,約猛心答。此猛利心,從二緣發:一值善友,二為苦逼。心怖惡道,耳聽佛名,是故牢強至誠稱念。既境勝心猛,故時少功多,能超百年悠悠願力。若此二緣猛心不發,此人乃是合墮地獄也。
(酉)二、明值緣
【經】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酉)三、明得生
【經】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酉)四、生後利益
【經】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申)三、結
【經】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己)二、明利益,分二:(庚)初、疏科;二、釋經。今初
【疏】第三、利益,中有二:初、明夫人道悟無生;二、明侍女發心也。
(庚)二、釋經,分二:(辛)初、夫人悟道;二、明侍女發心。今初
【經】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鈔】經豁然大悟、逮無生忍者,以凡夫心聞十六觀,即聞即修,頓入圓住。蓋由了知依正應色,即報即法,非縱非橫,三一融妙,全心作佛,全心是佛。能所既忘,思議泯絕,三德秘藏當念頓開,是故名為豁然大悟。悟通觀行及相似位,是故特雲逮無生忍,顯此大悟的在分真。若十六觀非妙宗者,豈令當機頓入圓位?經文結益,顯此觀門非偏非漸,信不可用事相銷文。
(辛)二、明侍女發心
【經】五百侍女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鈔】經文但云發無上正等覺心,是何位耶?經示夫人無生忍後,別雲發心,驗非真發。《淨名疏》云:「菩薩柔順忍,方有發義。」故多約相似明發心位。名字、觀行亦有發義,去無生遠,故不得論。
(丙)三、流通分。《金光明疏》云:「流名下澍,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從今以澍當;聖教筌罤,不壅於來世。」是故此下,舉名舉益,勸人修習。若不爾者,安令法水下澍不壅?分二:(丁)初、總別分科;二、隨科解釋。今初
【疏】第三、流通,亦二:第一、明王宮流通;第二、爾時世尊足步下,明崛山流通。初有四:一、列名教持;二、行此下,明修有益,勸人奉信;三、告阿難下,付囑令持;四、說此下,目連等聞歡喜。
(丁)二、隨科解釋。今經兩處流通觀道。(戊)初、於王宮佛自囑勸;次、回靈鷲阿難備述。初文自四:(己)初、列名教持;二、舉益勸修;三、結名付囑;四、眾聞歡喜。初為二:(庚)初、阿難問;二、如來答。初又二:(辛)初、問經名;二、問持法。今初
【經】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
【疏】初中,阿難先發問。當何名下,問經名字。上來所說言義非一,當於何義而名此經?
【鈔】疏雲言義非一等者,經文別示三種淨業、十六妙觀,未審以何而為總目?
(辛)二、問持法
【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疏】此法之要,云何受持,問受持法。
(庚)二、如來答,分二:(辛)初、佛答前問;二、答後問。今初
【經】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疏】佛答名觀極樂無量壽佛、觀音、勢至,亦名淨業生諸佛前,對其初問。
【鈔】觀之一字,心觀妙宗也。極樂三聖,實相圓體也。此從宗體而立此名。淨除業障,極至五逆;生諸佛前,該於九品。此名從用。總此三義,即是釋名。此四既圓,即當教相。故示二名,五章意足。信今釋題,冥符佛旨。
(辛)二、答後問
【經】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疏】汝當受持,無令忘失,對其後問。
【鈔】無令忘失,即是念心。念心能成欲等四法,良以欲、進、巧慧、一心,若其忘失,皆不成就。佛令不忘,則具五法,受持之功,於茲盡矣。
(己)二、舉益勸修,分三:(庚)初、明生善滅惡;二、明身勝友勝;三、明得果起行。初為二:(辛)初、直明生見佛善;二、況顯滅生死罪。今初
【經】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
【疏】次明有益,行前十六觀門,得大利益,現身得見彼佛菩薩。
【鈔】能見彌陀及二菩薩真法之身,生善極也。以深比淺,何善不生?
(辛)二、況顯滅生死罪
【經】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疏】但得聞名,除無量罪,何況憶念?明念佛菩薩有大利益,舉劣況勝。
【鈔】聞名是聞慧,憶念是修慧,舉聞之劣,況其修勝。行者應知,前無忘失,亦是憶念,然屬方便;今之憶念,乃是正修。名同義異,善須分別。
(庚)二、明身勝友勝,分二:(辛)初、喻白蓮,明身勝;二、類補處,明友勝。今初
【經】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
【疏】念佛者人中分陀利華,明其身勝。
【鈔】分陀利者,此雲白蓮華。《涅槃》云:「水生華中,分陀利最為第一。」顯修圓觀,超餘一切修道之人,即七方便也。
(辛)二、類補處,明友勝
【經】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疏】觀音、勢至為勝友,伴勝。
【鈔】二聖本修圓念佛定,今為補處。行者今修,亦是此定。位雖高下,所修法同,故可為友。其猶世人道術之交,豈分貴賤?
(庚)三、明得果起行
【經】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疏】當坐道場,得道之場名曰道場;菩提樹下得道,故名為坐。依之得果,義說為坐;依之起行,名生佛家也。
【鈔】事相解釋,菩提樹下坐金剛台,此處成佛,名為道場。事本表理,今觀本性彌陀覺體,此體即是所坐道場、所生佛家。理一義異,名場名家。此理為場,坐必得果;此理為家,生必起行。果即分果,行即真修。此觀本期分證之果,無功用行。欲以病行及嬰兒行度眾生故,修念佛觀,求生淨土。生彼速獲,故云當坐。
(己)三、結名付囑
【經】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疏】亦名觀無量壽佛,亦名滅除業障也。
【鈔】經好持者,好即妙也。以不縱橫絕思議心,方能受持此經章句。別文既妙,是故能持經之總名。上以三一融妙釋者,意在於此。此寄阿難,囑今人也。
(己)四、眾聞歡喜
【經】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疏】歡喜者,三義故喜:一、能說人清淨,佛無礙智無有錯謬,名為清淨;二、所說法清淨,能令眾生得證三昧;三、依法所得果清淨,依法修行滿足,身證清淨果也。
【鈔】言三義者,一、遇人;二、聞法;三、得果。文出《大論》,義歸此經。人既是佛,佛必具足四無礙智,謂法、義、詞及以樂說。說觀佛法,離於錯謬,故名清淨。今遇此人,寧不歡喜?法是觀法,一十六門,曲盡其妙,能令凡心入深三昧。離虛設故,名為清淨。聞如是法,豈不歡喜?果即修觀克獲之果。韋提希等聞法即修,登分真果,侍女諸天得相似果。目連、阿難同佛化機,或能增道,莫測淺深。各以離惑,名為清淨。得如是果,豈不歡喜?此三相由,得果由法,法由人說。彼眾歡喜,具茲三義。我於今日,雖面不睹金容,而為妙智所被,又得聞此微妙觀法,但未獲果,是故闕於第三喜耳。
(戊)次、回靈鷲阿難備述,分二:(己)初、佛步空還;二、阿難重述。今初
【經】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
【疏】闍山流通中,初、佛步空還耆闍崛山,為增物敬,奉順其言,故現此變。
【鈔】前赴請時,從崛山沒,於王宮出;今步虛空,還於崛山。二俱神通,前隱後顯者,前欲施化,化法未成,故但密往;今宣妙觀,當機已益,欲使同遵此法,是故現變,彰灼而還。
(己)二、阿難重述
【經】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無量諸天、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疏】次、阿難及天、龍等聞法歡喜,作禮而去也。
【鈔】王宮機悟,崛山未知,故遣重宣,普令信受。阿難所述,即是佛言,是以文雲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理合同前三義,故喜。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