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人有二十難,見性學道十七難,

邯鄲學步迷本性,薫習懈怠失道心,

人人本皆具佛性,恆持清淨一念心,

把握當下勤精進,見性學道並不難。

靜,靜的環境真的很美。每日晨課間幾分鐘的靜坐,讓我們可以有短暫的時間自我調息,這樣的境界的確很美。我們要向內找出本性、自然之美,這樣的寧靜之心才是真正的永恆。其實,若心頭煩躁,盡管外面的境界很美很靜,我們同樣無法察覺,這些都要靠自己向內心探求。

佛陀說人有二十難,「見性學道十七難,邯鄲學步迷本性,薫習懈怠失道心,人人本皆具佛性,恆持清淨一念心,把握當下勤精進,見性學道並不難。」

學道,最重要的是追求「明心見性」,然而明心見性,是學道中最難達到的心境之一。因此在二十難中,「見性學道」是第十七難。我們要知道人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就是明亮、清淨的佛性;只不過我們長期在六道中輪迴,受到不同環境的薫習,本性雖存在,卻早已受到污染。

財富與名利的貪染,使得失心變成一般凡夫的習慣,遮蔽了清淨的本性,污染了光明的內心,最後就演變成學道的障礙。在貧富貴賤相對的觀念中,人就會各有所偏,權位高、財富多,是人人所要爭取的。人人都誤以為有權有位就叫做尊貴,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個平凡或是低賤的人,大家都想顯耀自己的尊貴。

其實貴賤也只是相對的觀念,但是人們常因此患得患失——想要得,就要爭取;如果失去,就非常恐懼。有些人覺得生活孤單,於是就期待成家立業,有家屬圍繞身旁,認為這樣叫做福,這其實也是一種相對的觀念。若依循真理,就沒什麼好爭取的;都是因為執迷於相對的認知,才會造成彼此的爭奪。

如果可以了解這個道理——在相對的世間中有得必有失。那麼人與人之間,何必爭論「你對,我不對;我對,你不對」,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此就能在人群中,慢慢培養出那分無爭無求的心念。

其實,有錢不一定就有貴,也不一定有福,只是有錢而已。錢賺得很多的人,還會覺得不夠,因為他還要求「貴」,才叫做權貴。所以很多有錢人,還會不斷地爭奪。他們會覺得:錢我已經有了,現在只想要個成就,因此,人心永遠都不會滿足。

選賢與能憑實證

在百丈禪師時代,當時大家都欣羨禪師座下的弟子們能嚴守戒律,並且充滿清高的意志。有一次,有個道場的方丈希望找一位承接衣缽的人,他想到禪師的弟子應該是最理想的人才,因此就請禪師在弟子中選派一位來傳接他的衣缽。

百丈禪師於是召集所有弟子,在大家面前放了一個淨瓶,問道:「誰可以回答我的問題?不稱這個東西為淨瓶,另外找一個名稱代替。」此時,弟子華林就起身回答:「它不叫淨瓶,也不叫木桶吧!」

百丈禪師靜靜地看看周圍,其它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他就指名:「溈山,你的見解呢?這個東西還能叫做什麼?」溈山站起來,走至淨瓶前,一腳踢翻了它,然後走了出去。看到這個動作,百丈禪師微笑,回頭就說:「華林,你輸給了溈山。」

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心中沒有執著,就不會受外在的形相所困。溈山他不把名利當名利,不對接衣缽、得到一個道場而在意,他將那座道場視為瓶子一般,即使踢掉了也沒什麼!本性清淨無一物,絲毫沒有名利的負擔,見性之後,也就無罣礙、無負擔。所以我們不要讓名利污染了自心。

「邯鄲學步迷本性,薫習懈怠失道心」。邯鄲學步的故事是——有一個人他覺得趙國都城邯鄲的文化很昌盛,當地人的儀表很好,他想去那裡學習他們走路的步伐。結果他太在意別人的走路方式,過了幾年之後,別人的步伐沒學成,竟也忘了自己原先走路的方式,最後只好用爬的回去……這個故事同樣是比喻迷於外相的荒謬。

恆持清淨一念心

我們現在的人,大多是太過安逸了、太好命了,所以就厭惡勞作,想追求清閑,什麼職務都嫌辛苦,甚至不想承擔職務,這種人修行會很痛苦。因為他們背離了修行的方向,這就是「薫習懈怠」。雖放棄在家的生活,然而出了家若不肯與人合群,無法承擔職務,這種人絕對會失去道心。

「人人本皆具佛性,恆持清淨一念心」,其實人人都具有佛性,只是無法恆持這念善心。因此我常常說「發心如初,成佛有餘」。真正想為人群付出,就願意放棄一切個人的享受,不怕辛苦,這念心如果能永遠保持,就叫做菩薩心、清淨心。

此外,我們也要「把握當下勤精進」,把握當初的發心,如此見性學道就不難。與佛同等的本性人人本具,還要去哪裡求?只要我們了解這個道理,就會明白要往內自我探求。

假如我們背離本性,想要修行就難了,如同邯鄲學步般迷失,或薫一習了懈怠,就容易退失道心。這些想法都只在一念間,請大家要把握當下,恆持初發那念心,那麼見性學道就不困難。學佛只有一句話——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