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人心的轉化是一切轉化的關鍵,人心向善向佛,就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衹要我們自心這塊方寸之地保持清淨莊嚴,做到上善若水,世界自然就平平安安,清清淨淨,任它波浪起,穩坐釣魚台,一切都會順風順水順天心。
 
趙州茶館
淨慧長老:厚德載物的基礎就是我們自心這塊方寸之地。一切事物,一切工作,一切成就,一切得失,都以「心」為主,都來源於這方寸之地。守住良心,修好道德,還要深信因果的規律,切莫胡作非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規律,不可違背。
 
大安法師
娑婆世界是我們所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一句佛號,依靠阿彌陀佛果地上成就的大威神力,轉五濁為五清。蕅益大師說:要用信願莊嚴一句阿彌陀佛。注意,念佛一定要用信願來莊嚴。深信切願提起這句佛號,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身;轉命濁為無量光。
 

 
大安法師
如果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行人,應當修持三福。三福中實際上是涵蓋著五乘佛法:有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五乘的佛法都包含在面。所以這就叫淨業,能修三福的就叫淨業。不修三福的人,在世間做任何事情都叫染業,有污染的業。
 

 
大安法師
我們對五欲六塵很熟悉,通過不斷觀想它的苦空無常,厭離它,慢慢地使它變得生疏。修淨土法門就是修念頭,一天念幾千聲幾萬聲佛號,從早到晚一年到頭,從生到死念。在我們阿賴耶識裡面熏習的一個很堅固的種子,力量很大,臨命終時,這個最大力量的種子先出來,如箭出弦,自然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我們在生活修行中會遇到種種障緣和阻撓,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達摩祖師說:「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怨訴。」
 

 
大安法師
當我們至心在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時候,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依正莊嚴就顯現出來了,這執持名號也是觀想念佛。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妄語包括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這些都是不誠實、不尊敬、缺乏愛心的語言。待人以誠為本,人無信不立,誠信是良心的體現,建立誠信從遵守不妄語戒做起。在生活中、工作中說誠信、慈愛、善良、莊嚴的語言,這是做人做事最起碼的要求。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佛教的一切法門都不脫離實際。佛法修行是在完成世間任務的基礎上,超越名利的觀念、利害得失的觀念、自私自利的觀念,能超越這些,就是在修行,在覺悟。如果只知道追名逐利,滿足一己的私慾,那就是沉淪和迷失。沉淪迷失的人,事業越大,負面效應也越大。
 
趙州茶館
淨慧長老:我們處在迷失中,一事當前,總是以「我」為中心,產生種種分別、執著、憎愛、取捨、是非、人我之心,頃刻之間陣陣烏雲湧上心頭。如果我們在一事當前之際,不揀擇、不分別,以平等心去對待,以無人無我的心去對待,那就與道相應、天下太平了。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我們過道德的生活,就會知足常樂,覺睡得香,飯吃得香,事做得順,生活過得快樂,家庭幸福多多。如果脫離了道德的規範,痛苦隨之而來,整天在熬煎中過日子。人生苦短,應及時覺悟,過清涼自在的生活。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信仰、因果、良心、道德」 是做人的根本。人生要有正確的信仰;做人要講因果的原則;做事要講良心,要負責任;處世要講道德,有修養。這八個字是醫治社會不良風氣的一劑良藥。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人的志向和品德要靠艱苦的環境來磨練,溫室裡的花朵終究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衹有在疾風勁雨中成長的青松翠柏,才能耐得住歲寒。
 
大安法師
在這個娑婆世界修行,想得到利益很難。我們的煩惱太重,環境對五欲六塵的誘惑太大。依「信願持名」感通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令我們帶業往生。諸佛講的經典,菩薩祖師作的萬論,處處指歸西方極樂世界。在末法時期,沒有比念佛往生淨土這個法門更殊勝的。
 

 
大安法師
佛、菩薩的淨土,就在當下,衹是眾生的業力不同,所看到的也衹能是跟他相應時空的情景。凡夫跟佛的溝通,本來是沒有障礙的,但我們有懷疑,有業障,不隔自隔。衹能在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加持下,透過信願的力量來把這個空間的隔閡打通。這一打通,我們這一念心就能夠顯現在西方極樂世界。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了脫生死,就不會被生死的現象所迷惑。能夠不管在哪一道,他都是自由的。所謂不是受業力的支配,而是願力的落實。真正的了生死,是要做到這步田地。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沒必要去預測吉凶禍福,抽到上上籤會高興,抽到下下籤就會沮喪。不要為尚未發生的事提前擔憂。日日是好日,不用抽籤,不用算命,相信自己的良心。佛即是心,心即是佛,良心就是佛心。
 
趙州茶館
淨慧長老:修行不要緊張,念頭不要緊張,妄想生起了也不要緊張,不要有意識地去壓制妄想,去追剿妄想,妄想起來了不要理它就行了。瞥然一念生起不要理它,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不起相續心,不要讓妄想持續不斷地盤旋在心頭,要時時有覺知,時時有觀照,時時保持專注、清明、綿密的狀態。
 
微博精選
淨慧長老: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們要把一切眾生都當做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來看待,有慈悲心,有愛心,有護念的心,你比我好,我應該喜歡;你比我差,我應該幫助。互相關懷,休戚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逆境都不過是歷劫業因種子的現行而已,一切的怨尤都是多餘的,我們要抱著逢苦不憂、體冤進道、逆來順受的心態,用同情心和憐憫心善待對方,加強自我修養,以德報怨,化解煩惱和敵意,這樣就能減少許多煩惱,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羅蜜。
 

 
趙州茶館
淨慧長老:修行是很普通的事情,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把全身心都專注在工作的每一個當下,思想集中了就能產生智慧的火花。每時每刻都能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在生命活動的每一個當下,心無二用,身心健康,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就能得到提陞。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不要怕別人說自己是傻子,傻就傻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的應化,當時人們都把他們當作傻子,到了末後一著,才亮出他們的身份。參禪的人、修行的人、做好事的人,就是要當一個傻子,聰明伶俐漢修不了行,人太聰明瞭多知多解,塞自悟門。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我們要把個人融化到大眾當中去,時時有報恩的心,要懂得「感恩天地人,和諧你我他」。感恩宇宙萬物,感恩所有的人。好人和壞人,敵人和朋友,我們都要感恩;用感恩的言行化敵為友,改邪歸正。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戒律包括止惡和修善兩個方面:一是不應該作的就不去作;一是應該作的就必須去作。該止的不止是犯戒;該作的不做也是犯戒。 「諸惡莫作」 做到了,「眾善奉行」做得不好,做得不夠,那還沒有達到持戒的完整要求。
 

 
趙州茶館
淨慧長老: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從國家的政策法規到佛教的三歸五戒十善,包含的內容都是道德。有道德才有尊嚴,處處受人尊重,事業蒸蒸日上,所行立於不敗之地。缺德之人雖在短時間內得到一點利益,其實,不僅失去了人格的尊嚴,終究會一敗塗地。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生死的念頭,煩惱的心態,每時每刻都在襲擊我們。煩惱是每時每刻的,所以做功夫也必須是每時每刻的。每時每刻能以功夫來轉化煩惱,那就是做功夫的效果。做功夫是否得力,就看你的煩惱能不能得到轉化,能不能化熱惱為清涼,化煩惱為菩提。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我們在任何事情面前,都要一切無心。無心者無分別心、無嫉妒心、無好噁心、無取捨心,即三祖大師所講:「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趙州茶館
淨慧長老:不暴飲暴食身體會輕安,不貪睡眠身體會輕安,不玩物喪志身體會輕安。輕安的人會長壽,輕安的人會有許多朋友,輕安的人會受人尊重。行為粗放、脾氣爆躁的人,走路急促,說話嗓門大的人,自然會少許多朋友。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管好這顆心的關鍵就在當下一念,各守本分,不起非分之想,這就叫守本真心。真者不妄,不妄想就不妄為,不妄為就不作惡,就能守住道德底線和做人本分。人人都守本真心,人人都是好人,人人心向佛,人人心向善,乾坤朗然,天下太平。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我們不要僅從消極方面去理解無常,實際上無常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正因為「無常」,萬物才會有新陳代謝,才會有前途無量的發展。如果一切事物都是凝固不變的,天地萬物就沒有希望了。舊的事物永遠存在,新生事物就無法出現。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對於世間的一切誘惑,功夫做得好的人,面對誘惑,無動於衷。這就是無心的境界,無心的力量。誘惑總是有的,就看我們以什麼心態去面對。我們現前這一念心,它的本體,就是佛教所講的「真如」。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改變命運不是要發多大財,做多大官,而是要讓每天都活得很幸福,很開心。以無慾無求的心去幹事業,以自由自在的心去幹事業,事業就能成功,工作就能做好。只問耕耘,莫問收穫。成就在耕耘中實現,命運在努力中轉變。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佛教講一切事物都「無始終、無內外」,變化無常,能量不滅,這是佛教的辯證法觀點,也符合唯物的思想。一把火把茶几燒掉了,茶几的形相沒有了,但是茶几在燃燒中形成的能量已經融入到宇宙這個大能量當中去了,茶几的能量沒有消失。
 
大安法師
隨著印祖弘法活動的開始,向他求教的信件就像雪花般地飄來。印祖非常慈悲,早年所有信眾的信親自回復,還有很多向印祖要求寫序、跋、疏文、碑記等。印祖很難應付這麼多信件。一次校對書稿時,眼睛受到傷害,印祖在這種情況下寫了《一函遍復》,衹要來信沒有特殊情況,把一函遍複印好,就給他寄出去。
 

 
趙州茶館
淨慧長老:我們每天都要保持喜悅的心情,保持喜悅的生活,歡喜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歡喜地面對每一分鐘。有了喜悅,生活中的牢騷就會煙消雲散,一切妄想執著、人我是非都會一笑了之。
 
大安法師
三福中,第一福,是人天福,就是世間的福,你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第二福是二乘福,修聲聞緣覺,又叫戒福,持戒的果報;第三是大乘福,大乘種性的眾生所修的,又叫行善。
 

 
黃梅四祖寺
淨慧長老:個人不能離開大眾,就像一棵樹不能成為森林;衹有眾多的樹生長在一起,都長得很茂盛,那纔是森林。我們一定要養成時時感恩大眾、回報大眾的思想。
 
大安法師
念佛往生一法是成佛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