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懷感禪師就兜率與西方淨土,立十二勝劣。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緣起自相】 p1301 瑜伽三十一卷一頁云:覆審思擇:無明支等,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如是廣說,如前分別緣起支中。...位於香港大嶼山昂平。周圍有鳳凰、彌勒、蓮花、木魚、獅子頭等山。夙有「香港第一禪林」之稱。清末宣統年間(1909~...又作受重法得、八法得、師法得、敬重得、敬得、八不可越得。乃比丘尼得具足戒十緣之一。尼眾依八敬法(尼百歲禮初夏...戒本疏·九十單提法:「問:『與前罵戒(行罵戒)何異而重明者?』答:『有四異:一、前是泛僧;此僧知事。二、前戒...(喻)無開花結果的希望。...(術語)作曼陀羅供,水天供,聖天供等,種種供養之法式也。其作法出於蘇悉地經二供養品,瞿醯經中奉請供養品,不空...(術語)二十隨煩惱之一。以種種之手段,使他抱顛倒之見也。...證悟人無我和法無我的智慧。...全一卷。略稱不敬王者論。東晉慧遠(334~416)撰。論述沙門不須禮敬王侯之理由。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弘明集卷五。...(流派)說轉部之異名。...順現受業、順次受業、順後受業。順現受業是現在作業現生就受果報;順次受業是現生作業次生才受果報;順後受業是現生...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最近有一些同修來信,發貼,訴說在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或者其他經典,念佛菩薩名號後出現了一些逆緣,或者不如意...
由於他有慾望,當這慾望滿足的時候他很得意,當這慾望受到阻礙的時候,他就生氣了、他就有脾氣了、他就要掃除這個障...
成功是人生中常時縈懷,不經意就自然浮現的字眼與期盼。對多數人來說,成功指的是財富,但就某些人而言,則是聲望地...問: 如何去報佛恩? 大安法師答: 要思惟佛對我們的恩德,那是比山還高,比大地還廣。用大山之高、大地之廣來比喻...如果我們有了錯誤的知見,那麼即使是住在一個深暗的洞穴或是高空之處,我們都會在混亂中,而當擁有正見時,心就能完...有學僧問寂室禪師道:請問老師!在禪門中,應該具備些什麼條件,才能進入禪道? 寂室禪師回答道:獅子窟中無異獸,...佛法僧三種為什麼稱為寶呢?因為他是指示眾生斷惡修善,離苦得樂,解脫繫縛,得大自在的導首,極為尊貴,如世間的珍...
當我們能夠修忍辱,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後,不能夠得少為足,要繼續地往前走,就應該要修精進。精進能夠破除我們的...
十二勝劣
【佛學大辭典】
上篇:十二部經 | 下篇:十二游經 |
【貪慾】 又稱貪毒,略稱為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煩惱之與『渴愛』同義。即對於自身所好之對境生喜樂之念...
緣起自相
寶蓮寺
八敬得
嫌罵知事戒與行罵戒四異
鐵樹
供養法
誑
二無我智
沙門不敬王者論
說度部
三時業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為什麼學佛後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人為什麼會瞋恨

獲得真正的圓滿成功
如何去報佛恩?
訓練心
學禪者應注意的十事
佛法僧為什麼稱為「三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