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台宗於觀法,立所觀之十種。一、陰境,即色受想行識之五陰也。十境以陰為初,有二義。一現前,一依經。現前者,人受一期果報之身,即是五陰。五陰之重擔常自現前,是故為初觀。依經者,大品般若言之,聲聞依四念處而行道。五陰即四念處所觀之境也。又經中多列法門,無非以五陰為首,是故為初觀。此但就五陰之通總而言之。若專論所觀之境,則必於五陰中,除去前四陰,的取第五之識陰,為所觀之境也(所謂介爾陰妄之一念也)。二、煩惱境,無始以來積集之重惑,今因用觀觀察陰境而即發,譬如流水,尋常不覺其急,若概之以木,即流奔而不能止遏。此時應舍陰境,而觀煩惱境。三、病患境,病起之因雖多,然不過四大增損有患而生,又因觀境惑,而激動四大,而有患生,身若染病,則廢修聖道,若能觀察而彌用心,則復須識其病之源由,宜以何法治之,或內觀力,或術,或醫,其病若愈,則聖道可修,為是宜觀疾患境也。四、業相境,修行之人無量劫來所作之善惡業,或已受報不復更發,或未受報,而於靜心中忽然俱發。蓋為善業將受報,故發,惡業來責報,故發。於此善惡之相現時,勿喜,勿怖,彌須用觀謝業,行一成心取道,為是宜觀業相境也。五、魔事境,此由觀前諸境,惑尚未破,天魔尚恐彼比丘出其境界,而度他,使我民屬失,使我宮殿空,又慮彼得大神通得大智慧,必當調伏控制我,我今應豫破之,壞彼善根,故有魔事發,治魔之法有三,初當觀察而訶棄之,如守門人,遮惡而不進,二當自頭至足一一諦觀,身心了不可得,魔何自而來,欲惱何等,如惡人入舍,處處照舍而使不得住,三觀之而不去,即當強心抵捍,以死為期,一心用觀使道行成就,為是宜觀魔事境也。六、禪定境,魔境已過,而真明未顯,以觀之故,過去修習之諸禪紛現,當置魔事而用觀觀之,良以禪為樂美妙喜,而生耽味,故雖免魔害,而更為定所縛,如避火而墮於水。於正行無益。為是宜觀禪定境也。七、諸見境,因諸邪見或禪而發,或因聞而發,因禪而發者,謂因心靜而後觀轉明,有如見解通徹妙悟也。因聞而發者,謂廣能曉悟諸法而聰辯也。此見解分明,此曉悟聰辨雖因禪因聞而發,然不當以理推之,皆屬邪見實非見解聰辨。此等見發,即須用觀觀之,使達正道,而不為所障。為是宜觀諸見境也。八、慢境,既伏諸見,妄執之心即息,無智者謂為涅槃,濫明高位,大起憍慢,慢心既發,則廢正行,為是宜觀慢境也。九、二乘境,見慢之心,既因修觀而息,則前世所習之小志因靜而發,蓋小志溺於空寂,不能到大乘究極之地,所謂寧起疥癩野干之心,勿學聲聞緣覺之行是也。故二乘之境界若發,則亦須用觀觀察之,使不生害,為是宜觀二乘境也。十、菩薩境,見慢之心既息。而或發前世所習三教菩薩境界之心,今修觀者既依大乘圓頓之妙教,同解立行,故藏等三教之菩薩境界心若發,亦須觀察,勿使生害,為是宜觀菩薩境也。此十境,一一皆為十乘觀法所觀之境。若論十境之生起,則由觀陰境而發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十。若論下九境,則互發不定,無復次第。可知陰境常現前,若者發,若者不發,恆得為觀。下九境發,則皆用十乘觀法觀之,不發則不觀。見止觀五。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過諸莊嚴如來莊嚴之所依處】 p1223 佛地經論一卷十六頁云:如是淨土無畏圓滿。其所住處,亦應殊勝。故次復說住處...(術語)律中之罰名。譯曰別住。犯戒者與別房使之獨住,不與僧共同住也。羯磨疏四下曰:波利婆娑,此名別住。別與下...(雜名)十王之眷屬也。焰魔供次第曰:可別供焰羅王五道將軍,即得削死籍付生籍。...指成實論所舉的十一種不還之聖者。即:(一)現般,不還之聖者,不生於上界,而於欲界之現身斷餘惑般涅槃。(二)轉世,...歸依三寶並且受持五戒的在家信女。...色界初禪天的天人,分為三等,下等的天人即叫做梵眾天。...禪林用語。灑灑,形容心不迷惑;落落,謂不停滯於物。即心不執著,遠離所有束縛與染污,不拘泥於物之自在境地。又表...【匱戒】 p1296 集異門論二卷十一頁云:匱戒云何?答: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粗惡語、雜穢語。...行事鈔·說戒正儀篇:「四分,[斗@斫]諍來久,不得說戒。今暫和合,須非時說;隨何日諍滅,即日和說。以僧具六和,...如相迴向位菩薩具有之十種自在無礙之力用。即:(一)眾生無礙用,(二)國土無礙用,(三)法無礙用,(四)身無礙用,(五...為延壽堂主之略稱。系掌管延壽堂(病房)內一切事務之職。禪苑清規卷四延壽堂主淨頭條(卍續一一一·四四九下):「...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1.動物被宰殺時,極端的恐懼、痛苦、憤恨、掙扎,使其體內的生化作用急劇異常,從而毒化了它們的尸體,進一步毒化食...問: 師父慈悲,聽您上課時曾經說過,有一母親他有兩個兒子,一個是看書的時候睡覺,另一個是睡覺的時候還看書。請...首先表揚一下小眾,今天行堂的時候沒有聽到像昨天那樣的桶呀、勺呀等等的交響聲了,說明衹要大家用一下心,完全是可...問: 我們經常說要徹底斬斷娑婆想,與彌陀誓願無間隔,可是平時念《普賢行願品》,有發願常得出家修淨戒;有的大德...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政治家、航海家華爾特雷利曾經寫過一首名為《沉默的戀人》的詩,他在詩中把激情喻為流水,詩中...佛說了生脫死的修持法門很多,大體分為律、教、禪、密、淨五宗,總歸為二種:一是通途法門;二是特別法門。仗自力修...序 今年已經是勝利後的第二年了,這和陳海量老師著述這本《可許則許》的時代似乎是不同了。可是事實上,因著政治、...本文摘自《淨土聖賢錄續編》。百不管是不計較世間的俗事俗累,不管是放得下娑婆世界的牽掛。斷得了一切牽掛,才可以...
十境
【佛學大辭典】
上篇:十聖 | 下篇:十誠證 |
梵名 Yama-loka。指閻魔王之世界,即諸鬼本處。又作琰魔界。俱舍論卷十一載,閻魔王國位於贍部洲(閻浮提)之下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