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梵名 ?ūryasoma。西域沙車國之王子。才學超絕,與其兄須利耶跋陀(梵 Sūryabhadra)共同舍國出家,專以大乘施化,...亦名:五乘之軌導 資持記·釋鈔序:「五乘者,人、天、聲聞、辟支,及佛,能乘人也;五戒、十善、諦、緣、六度,所...【六受】 p0293 如受蘊差別中說。 二解 法蘊足論九卷十一頁云:復有六受,說為受蘊。謂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中阿含經》,六十卷,東晉隆安二年(398)罽賓沙門僧伽提婆共僧伽羅叉譯。此經是北方佛教所傳《四阿含經》中之一。...梵語 anāsrava-mārga。又作出世間道、聖道。為「有漏道」之對稱。相當於四諦中之道諦。即滅除煩惱、趣向涅槃之聖...南朝末年三論宗僧。生卒年不詳。又稱均正、慧均僧正。著有大乘四論玄義十二卷。由此書可窺知師初學成實論、毗曇、攝...亦名:請說戒師、請誦戒師 子題:僧差說戒、僧差誦律 行事鈔·說戒正儀篇:「(一、示制緣)明請說戒師。佛令上座說...(385~433)梵名 Dharma-raksa。北涼譯經僧。又作曇無懺、曇牟讖、曇無羅讖、曇摩讖、曇謨懺、曇羅無讖。意譯法豐...(術語)如來之施化,但應於緣,初無謀慮也。止觀七曰:無謀權巧,故號能仁。四教儀集註上曰:如來妙應,無謀沒化。...北魏淨土教念佛門高僧曇鸞撰。曇鸞於五台山見靈跡,故發心出家,精研龍樹之中論、百論等四論,進而立志註釋大集經。...【闍爛達羅國】 p1407 西域記四卷六頁云:闍爛達邏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國大都城,周十二三里。宜谷稼,...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明嘉靖時候的人,姓俞,名都,字良臣,他博學多才,鄉試每試必高中,因為家貧,開班授徒,並與同好結文昌社,戒淫殺...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為我國廣大佛教徒信仰和尊崇。 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教義,對淨化人...
《本事經》裡說:世間聰慧人,恭敬於父母,恆時修供養,常生歡喜心。意思是說,世間有智慧的人,都會對父母特別恭敬...
唐代有一個叫李源的,他的父親是東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的。當安祿山造反的時候,把他的父親殺掉了。所以李源由於他父...大多數人都知道吃蔬菜對身體好,但又有幾個人能堅持每天吃足夠多的蔬菜呢?近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一項民意調查...
現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為自我的一種延伸,對子女很是溺愛。不僅對子女與生俱來的不好習性不加...
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均須以戒定慧斷貪瞋癡,令其盡淨無餘,方可了生脫死,此則難於登天,非吾輩具...
有人寫信問我:住宅內如有蟲蟻,應當如何處置,打掃時,必定會傷殺一些,那樣的傷殺,算不算是破了殺生戒?或者命僕...
玉泉宗璉禪師
【五燈會元】
荊門軍玉泉窮谷宗璉禪師,合州董氏子。開堂日,問答已,乃曰:「衲僧向人天眾前一問一答,一擒一縱,一卷一舒,一挨一拶,須是具金剛眼睛始得。若是念話之流,君向西秦,我之東魯,於宗門中殊無所益,這一段事,不在有言,不在無言,不礙有言,不礙無言。古人垂一言半句,正如國家兵器,不得已而用之。橫說豎說,衹要控人入處,其實不在言句上。今時人不能一徑徹證根源,只以語言文字而為至道。一句來,一句去,喚作禪道,喚作向上向下,謂之菩提涅槃,謂之祖師巴鼻。正似鄭州出曹門,從上宗師會中,往往真個以行腳為事底,才有疑處,便對眾抉擇。只一句下見諦明白,造佛祖直指不傳之宗,與諸有情盡未來際,同得同證,猶未是泊頭處。豈是空開唇皮,胡言漢語來?所以南院示眾云:『諸方只具啐啄同時眼,不具啐啄同時用。』時有僧問:『如何是啐啄同時用?』院曰:『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時失。』僧曰:『猶是學人問處。』院曰:『如何是你問處?』僧曰:『失。』院便打。其僧不契,後至雲門會中,因二僧舉此話,一僧曰:『當時南院棒折那!』其僧忽悟,即回南院,院已遷化。時風穴作維那,問曰:『你是問先師啐啄同時話底僧那?』僧曰:『是。』穴曰:『你當時如何?』曰:『我當時如在燈影裡行。』穴曰:『你會也。』」師乃召大眾曰:「暗穿玉線,密度金針,如水入水,似金博金。敢問大眾,啐啄同時是親切處,因甚卻失?若也會得,堪報不報之恩,共助無為之化。便可橫身宇宙,獨步大方,若跳不出依前,只在架子下。」上堂,拈拄杖曰:「破無明暗,截生死流,度三有城,泛無為海。須是識這個始得。」乃召大眾曰:「喚作拄杖則觸,不喚作拄杖則背。若也識得,荊棘林中撒手,是非海里橫身。脫或未然,普賢乘白象,土宿跨泥牛。參!」上堂:「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師曰:「永嘉恁麼道,大似含元殿上更覓長安。殊不知有水皆含月,無山不帶雲。雖然如是,三十年後趙婆酤醋。」上堂:「宗乘一唱殊途絕,萬別千差俱泯滅。通身是口難分雪,金剛腦後三斤鐵。好大哥。」僧問:「保壽開堂,三聖推出一僧,保壽便打,意旨如何?」師曰:「利動君子。」曰:「為復棒頭有眼,為復見機而作?」師曰:「獼猴系露柱。」曰:「只如三聖道,你恁麼為人,瞎卻鎮州一城人眼。又作麼生?」師曰:「錦上鋪華又一重。」問:「行腳逢人時如何?」師曰:「一不成,二不是。」曰:「行腳不逢人時如何?」師曰:「虎咬大蟲。」曰:「只如慈明道,釣絲絞水,意作麼生?」師曰:「水浸鋼石卵。」問:「三聖道:我逢人即出,出則不為人。意旨如何?」師曰:「兵行詭道。」曰:「興化道:我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又作麼生?」師曰:「綿裹秤錘。」問:「不落因果,為甚麼墮野狐身?」師曰:「廬山五老峰。」曰:「不昧因果,為甚疾脫野狐身?」師曰:「南嶽三生藏。」曰:「只如不落不昧,未審是同是別?」師曰:「倚天長劍逼人寒。」問:「初生孩子還具六識也無?」趙州道:「急水上打毬子,意旨如何?」師曰:「兩手扶犁水過膝。」曰:「只如僧又問投子急水上打毬子,意旨如何?」曰:「念念不停流,又作麼生?」師曰:「水晶甕裡浸波斯。」問:「楊歧道:三腳驢子弄蹄行。意旨如何?」師曰:「過蓬州了,便到巴州。」
上篇:淨居尼法燈禪師 | 下篇:大溈行禪師 |
亦名:減半月浴戒緣起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羅閱祇,竹園有池,瓶沙王聽比丘常在中浴。六群後夜入池浴,王...
須利耶蘇摩
戒為五乘軌導
六受
中阿含經
無漏道
慧均
說戒前請說戒師
曇無讖
無謀
胎息法
闍爛達羅國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俞良臣的故事
釋迦牟尼佛名號的含義

佛說孝順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議

三生石的故事
吃蔬菜的五大誤區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讓小孩能夠吃虧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