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看破放下文章

【推薦】臨終前還的東西越多,走的時候就越輕鬆

切莫把十界的依他作本然。我們不要把十法界的因緣果報當作本來面目來主宰,這不能主...

【推薦】佛佑中陰往生——德文法師的往生紀實

東林寺丈室衣缽德文法師,於2024年1月22日23時12分,在東林助念團平穩捨...

【推薦】本來一切諸法皆空,眾生就是放不下

了生死怎麼了?哪部經都要了生死、說放下,放下就自在了,他就是放不下,煩惱。我們...

【推薦】淨業行人今世修行的唯一目標

我們信解、領納這個理念,自然就能建立一個矢志不移的目標:將當生往生淨土作為吾人...

【推薦】從空性的真如中啟動佛號

一個念佛人必須要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佛名耳。這個很關鍵,就是念佛...

【推薦】臨命終時永遠記住一句話:往事不堪迴首

諸位!我們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麼用功,臨命終永遠記住一句話:往事不堪迴首!...

【推薦】逆緣讓我成為蓮邦彼岸人

已經步入中年的我,之前是不願接觸任何信仰方面的信息的。2013年,婆婆家里人的...

【推薦】道源老法師為臨終者的助念開示

大德,我現在要向你講幾句佛法,希望你靜下心來聽著。釋迦佛說末法時代的眾生要想超...

【推薦】熱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為何卻痛失愛子

接到了你寫給明道法師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紀才二十歲,卻忽然夭折,對此我不禁...

【推薦】擁有自己,才能擁有全世界

唐朝是中華文化最為鼎盛的時期,然而生於大唐盛世的六祖大師,從小接受的卻是這樣的...

【推薦】為什麼他念幾句佛號就往生了

我們說了這麼多道理,就是要你做這件事情:請你把願力的成分提升,請你把業力的部分...

【推薦】捨不得兒女,誤了她一生的大事

一、肝癌病苦,拚命念佛,水腫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有來了一位菩薩,後來有出來...

【推薦】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

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現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頓好。心裡頭除過念佛外,別無...

【推薦】今日方閑,成辦大事

蓮池大師在他的《竹窗隨筆》裡面寫了一個他同時代的故事,叫今日方閑。說杭州有一個...

【推薦】從醫學的角度看「我」在哪裡

在《入胎經》、《住胎經》這兩本經典裡,非常詳細地講解了人怎麼投胎、住胎,每個七...

【推薦】財富無常,終會用盡;地位無常,終會衰敗

財富無常,終會用盡,應當捨棄吝慳,廣結善緣;地位無常,終會衰敗,應當捨棄自私,...

【推薦】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那麼,點出「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之後,為什麼接下來卻先解釋「無相」、...

【推薦】凡事太期待,結局必傷心

我有兩個親戚,她們的媳婦很像,都不做家事、好逸惡勞;都很會管先生,對公婆卻從未...

【推薦】念念生滅,無以把捉,憂在哪裡?

因心情很糟糕,徒步去了正定的臨濟寺,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到了。...

【推薦】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

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種種法生。我們凡夫眾生,心跟外境...

【推薦】愛不是佔有,放手不是拋棄

古代有個很有名的關於放手的愛的公案,說有兩個婦人在爭一個兩歲大的孩子,她們都說...

【推薦】「心有千千結」是啟動不了佛號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這個就是生滅心! 第一個,你今生會活得很痛苦,因為你的心作...

【推薦】願生極樂的人,不會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氣地去向老和尚告狀,說自己的媳婦是多壞,多不聽她的話。老和...

【推薦】在繁忙中就實現最大的自在

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在一種強大力量的推動下,在生活的軌道裡轉開了:上學、考...

【推薦】如何堅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信念

問: 如何堅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信念? 大安法師答: 這個問題提得很大,如果我也講得很大,就空對空了。一...

【推薦】八風不動心,寧靜無煩惱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 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能夠看破世間虛妄不實的種種...

【推薦】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說到我們最好趁年輕健康的時候把功夫準備好。什麼叫做功夫呢?並不是飛天鑽地奇...

【推薦】無事是貴人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被戲稱為事兒媽。望文解意,這事兒媽也就是生事兒...

【推薦】心中一無牽掛 才能得大自在

有一個人搭船去英國,途中忽遇風暴,全船的人都驚惶失措,他看到一位老太太非常平靜...

【推薦】減少壓力的辦法

恐懼感的來源 人往往因為沒有清楚認識自己而不能相信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智慧、優...

【推薦】不眷戀,也不逃避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

【推薦】難道您還沒有玩夠嗎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佛說無量壽經》 定位生命的價...

【推薦】放下名利枷鎖 老老實實念佛

現代人生活忙碌,從出生到小學、中學、大學再到社會。不外乎都是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

【推薦】星雲大師《放下身段》

處境愈順遂的人,一旦不如意的時候,他就放不下。在感情、事業上受了挫折,在金錢、名譽上受了損失,乃至學生考試...

我們的顛倒妄想有這兩個要處理

《楞嚴經》講這個顛倒妄想,其實顛倒妄想是很多很多。但是從淨土宗這一塊,我們只要...

如何放下多年來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問: 如何放下多年來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師答: 為什麼會怨恨哪?當你怨恨...

心出家的圓融法師以禮佛念佛為終身的修持

圓融法師的往生故事...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麼辦

問: 兩個孩子特別頑皮,常常我為此生氣,打他們、罵他們。其實我也知道不對,可就...

平常的時候,就要訓練心不顛倒

問: 淨土法門主張這一生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最穩當可靠,但另有一派說法,說往生西方...

淨土行人晚年要做三件事

又見菩薩 離諸戲笑 及癡眷屬 親近智者 一心除亂 攝念山林 億千萬歲 以求佛道...

臨終的正念需要有安住力

淨土宗臨終的人要達到正念,要有三種的力量出現,且缺一不可。這三種力量都跟智慧有...

別跟情緒互動,否則人生沒完沒了

我們遇到事情的刺激,第一念一定有情緒。我告訴你,處理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處...

【佛學漫畫】真能放下才是真信切願

嵩安法師的往生故事...

先超越妄想,再面對妄想

圓頓止觀就是頓觀。如果你覺得人生怎麼處理都不是辦法時,佛陀會建議你先不要處理,...

因為有罣礙,才會有恐怖

心有罣礙是一個凡夫本能,常常在一種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糾結中。概括一下罣礙...

驀地放下,則一切法了不可得

當我們的心開始帶回家以後,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修空觀,破除我們對於身心...

臨命終時你如何走出來,這個很關鍵

同樣的煩惱、業障,表現在內心有大乘善根的人,它的勢力降到最低,這一點對淨土宗往...

判斷晚年能不能往生的兩個指標

這個無我的智慧,跟我們淨土宗關係密切。你必須在臨終的時候讓願力強過業力,那你這...

如何調伏對三界的愛取

佛法的修學啊,當我們開始從教理的學習而生起一種智慧的觀照的時候,最重要的一個原...

真能念佛,即是現前修行六度萬行

漢傳大乘法門裡面所講的六度萬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以這個...

一切都將過去!

我講一個小故事,諸位體會一下。這個講到國王的名言。說古代有一個國王,非常的賢能...

我們臨終的那一念,必須有三種憶念

佛教講到我們生命的現象界,主要是靠因緣的力量來創造,那麼因緣當然主要分成兩塊:...

宗門下言心意識,就是心知起念、分別一切

根、塵、識俱遣,心、意、識全忘;十方坐斷,不通聖、凡。這四句話,擺在工夫上研究...

感應道交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問: 弟子一直有個疑惑,就是感應道交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因為我想我肯定沒有...

自我意識太強的人,要離開娑婆世界很難的

你自我意識太強的人,你要離開娑婆世界很難的。因為你這個一切法的執取太重,你很難...

這個世間不值得你這樣執著

我們一個人不悟到佛法,臨命終那一種執實在是沒有辦法,誰都沒有辦法,那一種對兒子...

你不要去執著、去主宰這個妄想

佛陀的大智慧高明在哪裡呢?他沒有要你馬上處理妄想。如果說佛陀要我們馬上跟妄想挑...

人生得不償失,快樂跟痛苦不成比例

我們建立一種憶佛、念佛的信心,那怎麼憶念?這個方法應該怎麼做?我們希望臨終的時...

在活物上做活計,不要在死物上做活計

我們的屋宅、田園、牛羊、轎車、甚至桌椅、器皿、衣服等物品,不問大小,有些是祖先...

你沒有這麼一點鐵心腸,在這個世間還能出得去嗎

鐵圍山外蓮華國,這個蓮華國指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充滿著蓮華。他不是三界裡面的,是...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放身心靜片時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放身心靜片時,我們這人活不了好久唉!百年只有三萬六千日,從父...

身體尚且無常,何必勞心外物

法因,字刳心,俗姓顧,明州(今浙江慈溪)人,學法於草庵道因法師,凡是道因法師所...

世間還有什麼事放不下想不開的

我們自己莊嚴無比的主人翁,在佛教早晚課誦本中有一句指得很真確,這句就是:妙湛總...

你只能求盡心盡力,不能求它的結果

菩薩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謂的菩薩戒體,總而言之有八個字,就是菩薩要以應無所住...

妄想跟你過去的生命有關係

妄想的本質是什麼呢?【觀相元妄: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

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人生

【觀性元真: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

淡泊寧靜,安住道法

出家修行這條路,發心確立深遠目標非常重要。這個目標就是開悟、解脫生死。我們根器...

在這個無常的世間,一口氣不來就成了隔世生命

發願之後一定要落實在自己的行為當中。如果放逸懈怠我們也看到有些人聽到淨土法門:...

十根手指都不一樣長,為什麼老是要計較比較呢

每一個人都應該要不斷地陶冶鍛煉自己成長、進步,因此要常反省自己、改變自己。我們...

隨緣就是家鄉,放下就是道場

虛老在世的時候,經常講這兩句話:隨緣就是家鄉,放下就是道場。那時候,有的人跑來...

蠅頭蝸角,迷人心志,世出世法,兩皆虧負

【原文】 餘母舅金赤城守贛州,因入覲歸家,夏感瘧證,隱幾假寐,夢公署役人環列其...

功夫用到純熟程度,那種境界是不思議的享受

今天,我們能在這個道場用功辦道,首先要想想慧可祖師,他當年到這裡來修行,歷經十...

臨終時,沒有一個妄想可以對治的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它們兩個是漢賊不兩立的,所以...

淨土宗人要往生,一定要做好人生的收尾

淨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絕對不相信,你平常這麼攀緣,臨命終...

佛教不是說的,而是行的

古來的人,修道的人多,得道的人也多,這現在出家的人很多,真正的修行人沒得古人多...

你有沒有黃忠昌這種往生的決心

深圳那個黃忠昌,三十六歲。淨某法師和他說:你只要拚命念佛念三年,念到一心不亂,...

情執放淡一分,功夫前進一分

古人說: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實這個話是從果上講的,重點是為什麼嚼得菜根香...

你憑什麼離開三界

淨土宗的帶業往生,諸位你想想看,淨土是一個清淨莊嚴的地方,你沒有修行也就罷了,...

這些祖師為何要把參禪放下而轉修淨土

自後蕅益,截流,省庵,夢東等,諸大祖師,莫不皆然。蓋以因時制宜,法須逗機。若不...

想要主宰你的子女,這地方就有問題了

問: 弟子現在已經六十九歲,應以自己的往生為重,還是繼續地為子女操心?如果以往...

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

臨命終的人往生,他必須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這個很重要!諸位你們知道鏡子的特點是...

該做什麼還做什麼,但是心不要住在上面

先把心從外在的六塵帶回來!因為我們的心,雖然五陰都是一種執取,但是要從外面先破...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禪師有一天跟蘇東坡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個少婦走著走著,就往大海里面跳。佛印...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進一步用生病來看,病來哪得心無苦。談這個過量境...

死苦現前,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

臨終時要擺脫妄想的執取干擾

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想的時候,你自己能夠迴光返照...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牆角的,因為正好修行

佛陀在楞嚴經中跟末法眾生說:假設修行人不斷大妄語,雖然他廣修禪定、智慧,乃至於...

不斷「放下」的時候,你跟「真如」就越來越近

楞嚴經中,虛空藏菩薩說,他在因地以觀察虛空無邊,觀察四大地水火風是無依,就是它...

臨終千鈞一髮之際,要幫助病人心無二念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麼容易,感應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怎麼感應?就是深信切願,...

助念主事者宜明理,莫以世間俗情貽害病人

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複分班念八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

往生之要關,念佛之妙訣,就在此字

示施聖藏居士 我佛教化眾生。雖法門無量。要而言之。先進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

人生沒有對錯,還債而已,不要墮入對立

我們必須用心力來引導業力。因為我們無始劫造了很多業力,所以人跟人之間是非常複雜...

老病宜念佛

老病宜念佛。 衰老了,生病了,最應該念佛。但是往往處在老病的時候,不能迴光返照...

內觀真如,外順彌陀

我們看最後的結示。 (一)內觀真如 安住心性,不隨妄轉。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

先超越妄想,才有辦法放下主宰

一個有志氣的修行人,一定追求臨終的感應道交。臨終的感應道交重點在於突破生死關,...

放棄主宰,因為一點好處都沒有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婦人,跑到河邊準備要跳河自殺。正當要跳的時候,佛印禪師一看趕...

放下萬緣,今生決定天上人間自我選擇,做得了主

宗門下祖師立的規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值得我們尊敬。 祖師大德為用功辦道者立下的...

把今生當做通往淨土的跳板

我們現在是叫做現在,那我們現在對望過去,就是過去跟現在這一塊的因緣,我們叫做承...

拜訪紹雲長老:結緣乃是親人,放下便是重生

坐落於安徽含山縣褒禪山的千古名剎褒禪寺,雲霧繚繞,廟宇如林,巍峨壯觀;寺內飛簷...

梅子熟了!——法常禪師的故事

大梅法常禪師參馬祖時,聽到馬祖說即心是佛,就領會這一道理,知道原來自己的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