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佈施文章
在好多大乘經典上,如《法華經》所說的捨身、燃身、燃臂、燃指,這是表法的,不一定...
我講一個小故事,把十行作總結,故事出自於坐花志果: 有一個人叫陽羨生,陽羨是一...
東山佛學書院是由東山高中的副校長,與教務主任、訓導主任等,他們幾個熱心的佛門在...
凡夫眾生從初發菩提心,到究竟成佛,概括地來說,要經歷五大階段,也就是唯識五位的...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世尊教誡比丘:在這世間上,有三種法,既不堅牢...
有一位建築商,年輕時就以精明著稱於業內。那時的他,雖然頗具商業頭腦,做事也成熟...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因緣生就是說,你的過程是很重要的,你不同的...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時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間是為了救世,但要怎麼救世呢?我想...
往昔,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佛陀的姨母大愛道特地以金縷織成衣服,供養世尊。世尊開...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館老闆正準備關門之時,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小男孩走進來,低...
阿槃提國有一個大富長者,資財很多,而他家裡有一個老婢,衣不蔽體,食不飽腹,還落...
菩薩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響,因為他住在菩提心修一切善法,菩提心不可破...
江西電視台一套有一檔欄目叫《傳奇故事》,這是一個以全國各地具有傳奇色彩的新聞事...施捨財物是富貴的正因,拚命工作只不過是導致富貴的一種助緣而已。假如過去(世)沒有佈施,今生再怎麼努力賺錢,...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及一切人,不以惡眼看人。是人往後,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 這個是徹悟禪師非常重要的法語。就...
昔日,世尊游化到摩突羅國,見到一處蒼翠繁茂的山林,便問阿難:你見到這座山林了嗎...
《華嚴經 淨行品》第四十七首偈頌,文殊菩薩云:手執錫杖,當願眾生,設大施會,示...
人們遊覽寺院時,常會在一些石碑的碑文上,看到檀越二字。此外,菩薩戒子誦戒時,也...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
《解深密經》中,觀音菩薩請問佛:菩薩修行時,有幾種所應學習的事?佛為說六種波羅...
【原文】 問曰:華者事也,理在何焉?信之與毀,交報在何? 對曰:華即理也,色即...
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位名為四姓的居士,由於過去生所做惡業,以至...
這個慳就是耽,是愛的意思。不過耽比愛的勢力更強大,是愛得很厲害了,才叫耽。 耽...
我講一個小故事,大家體會體會這個觀念:佛在世的時候,舍衛國國王叫波斯匿王,波斯...
我們先講這個心。這個心,就是你這個心力。譬如說,我們看到有一種人,他得到了富貴...
《盂蘭盆經》 云:若能以飯食、臥具、 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
我今天就講一個字橫,橫就是不順當,我們怎麼把橫順當起來?修地藏法門,依地藏菩薩...
《經》云:有善男女,佈施滿四天下眾生四事供養,盡於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薩道時,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歷程。曾有一世轉生為一位太...
【原文】 真誠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捨五欲之深著,...
發財、成名、身處高位,有時候可以依賴一點好運氣,但這些難以持久的好運氣,其實也...
從本質上來說,並沒有什麼東西真正的屬於我們,所以說一個佈施,都算造作,但不說更...
在這裡展開一點,有人問:師父,棗我不敢供。錯了,要我嘛!棗,我要好好的供。不行...
一個菩薩的轉變,他的轉變是全面性的轉變,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轉變。這個轉變的過程,...
貧窮佈施難,這裡特別談到貧窮的人對於僧人的佈施,我們更要念他們的恩。彼則竭力躬...
佈施如果附帶不合理的條件,是可以不接受的。這是為了要幫助對方,捨棄不好心念的做...
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人間諸財如流星,定無不捨諸財物。 第二段他又說...
一個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麼去修?從哪裡下手?這不得不加以討論。菩薩的六度前五度...
菩薩知道貧窮之人就心懷多怨,所以首先要行財佈施,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佈施給貧窮的...
先念 南無阿彌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念云: 以此供水及米粒...
我們學佛的人,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記著,不能夠絲毫錯了因果,否則將來...
修佈施,最重要的是了解三輪體空的道理。三輪乃指:佈施的法財或錢財、佈施的人、受...
佛陀說六根跟六塵接觸,那個感受跟想像是沒有體性的。沒有體性的意思,是講它的真實...
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包括你到他方世界去供養淨土的佛和穢土的佛,雖然是種種的...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因諸佛皆尊重法的緣故。所謂諸佛從般若出,般若即法,是諸佛之...
從前有一位國王,敕令使者召請一位眾人敬重的長者前來皇宮。長者托使者婉謝國王的邀...
現在我講施心,能捨,捨什麼呢?屬於我自己擁有的、屬於我自己的、讓他人得快樂的都...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佈施。】 佛...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昔日,在天竺國有兩個窮人,生活貧困,以賣酪來維持生計。 有一天,當這兩個人正准...
有一次,佛陀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及千位優婆塞弟子,離開維耶離國,到那難陀國、波...
我們經常說慈、悲、喜、捨,慈就是想辦法讓別人快樂,想辦法讓別人離苦,想辦法讓別...
像我們一般的佈施,是供養三寶,有的他功德感受得很大;有的雖然也佈施了,一般;有...
當我們給人以好處,做有利於人的事情的時候,不要存在受人讚揚、得到回報的心理。 ...
餓鬼又稱焰口、面燃等,屬於三惡道眾生之一, 其體枯瘦,咽細如針,口吐火焰,以生...
你看你們讀《金剛經》,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這講到對治的方法,有四段。先看第一段,身捨貪吝。 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畜...
過去,佛為眾人說頻婆娑羅王因聽聞佛說法即得法眼淨之宿緣,聽聞此,眾人心中對優樓...
問: 請問師父,佛經中提到的佈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回事? 宏海法師答: 這些...
【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嘆。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萬...
明朝有位名叫道隆,他的母親李氏,年到四十歲,吃長齋敬奉佛陀,但是不了解誦經。修...
我們看第三段,修行佈施的差別內容。這個地方有三段:第一段,財施、法施、無畏施。...
我們再看正修。應該用什麼態度佈施才能夠構成波羅蜜。我們把它念一遍。 謂舒言平視...
父母謝世,歸心佛乘 李士謙,字子約,出身趙郡李氏,平棘縣人。幼年喪父,刻苦憤讀...
【原文】 目連復見一神,身體極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甘露。若有行人,所須飲食、...
菩提心它是一種善根,我們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差別,就是這個善根它多了一份...
過去,有位菩薩出家為沙門,於山林間修道,慈心悲愍眾生輪迴三界受苦,常思應如何救...
在不空大師譯《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中有這樣一段普賢菩薩自問自答的話: 問:...
佛言:在久遠的過去,有一位菩薩,身為鵠鳥,生有三隻幼鵠。當時,國內正遭逢嚴重的...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為求無上佛菩提,精勤修學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
經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以一切諸法,皆依此心;若離此心,無別有法...
廣置義田,就是買一些田來做善事,這是在《懿行錄》裡面記載的,也是在明朝。明朝的...
在寺院過堂的居士都會看到,吃飯前大眾要唱《供養偈》,奉請十方諸佛菩薩臨齋,然後...
講一個例子給大家參考。佛在世時,另外一個護法叫作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有三個公主,...
供養三寶,供養時指定這些錢要做什麼,一指定了它只能做這個他不知道這個因果。 在...
出生食,也就是施給眾生食。於進食之時,從應量器中取出「生飯」,施與大鵬金翅鳥、...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時,當時城中有一位長者名叫修伽,擁有無量的財寶,...
福報的大小是每個人修的。我們不要認為我力量不夠、我的財富也沒有,自己生活也很困...
云何菩薩其施清淨?若諸菩薩殟波陀慳。 前面是講廣大,這個地方講佈施清淨。說是什...
昔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與大目犍連二位尊者於受食前,先觀察...
一個人煩悶糾結的時候,你為他開解,那是最好的禮物。對於一個在生死苦海中漂流的眾...
用淨土法門來勸勉眾生,這是法佈施裡面最大的,於是功德也是最大的我們談佈施有財施...
云何菩薩其施廣大?若諸菩薩於惠施中離娑洛想。 前面是講菩薩的一種相續的加持,這...
我們佈施給別人:別人正是需要的,我們來幫助他;我們所恭敬的對像,供養他,那當然...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陀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佛以譬喻為說出家之殊勝。 ...
捨藥材以拯疾苦, 就是修善的一個科目,要佈施藥材來幫助、拯救那些生病的人,解除...
云何菩薩樂行惠施?若諸菩薩於一切施都無慾樂。 什麼樣的菩薩有資格被稱作樂行惠施...
每一個人各自的因緣不同,有福報跟沒福報相差很大的,不是他腦子不好使,也不是他生...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
供養佛的時候,那是法供養最。香花燈塗果啊,茶食寶珠衣啊,初一、十五在大寮做些供...
隨煩惱二十:言慳者,耽著法財,不能惠捨,秘悋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亦貪分也...
問: 師父,以下綜合幾位同修的問題,請慈悲開示:對於一些公眾,被義工在半推半就...
佛陀在魔羯提國帶領著眾比丘一路行化,來到了恆河邊,看見一座年久失修的舊塔,崩壞...
大家道友聚會在一起,乃至跟師父一起閑聊天,把很好的光陰都聊過去了。 最好是見了...
印祖第三天開示,重要內容講得差不多時,就談了一下當時內蒙一帶傅作義將軍抗擊日偽...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為了求解脫,求解脫是為了自在。不是說皈依三寶,入了佛門...

無貪的境界,簡單來講就是一種清淨心,內心沒有貪煩惱的活動,這樣的境界是針對三有...

【推薦】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燒不可

【推薦】殺生為何短命,佈施為何有福,這些都從哪裡來

【推薦】千億天神皆願供養這種修行人

【推薦】如何快速有效的積累功德資糧

【推薦】在不堅牢中,求得牢靠的功德利益

【推薦】做生意最精明的境界

【推薦】同樣是佈施,但所得果報卻不同

【推薦】每天投五毛錢作救人基金

【推薦】施三寶福田,所在常安樂,後當證涅槃

【推薦】一碗面給予的啟發

【推薦】賣貧、賣賤、賣短命

【推薦】把無常敗壞的資財,轉成恆常受用的功德

【推薦】佈施他人骨髓,自己女兒得救
【推薦】富貴的正因與助緣
【推薦】佛說有七種佈施,不用一分錢就可得大福報
【推薦】【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兩個人同時佈施,為何差別那麼大

商那和修尊者的總持因緣

手持錫杖時的發心

何謂「檀越」

如何才是廣修供養呢

一念法供養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

出家人持金錢戒會障礙財佈施嗎

萬法皆空為何還要常行供養

四種佈施時的想法,果報各不相同

慳財者世世貧窮,慳法者世世愚癡

惡業不能靠佈施抵消,只有懺悔才能折損惡業

為什麼有人富貴堅固得來容易,有人卻要辛苦勞作

供僧功德殊勝,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

得了什麼享用,先供養

佈施滿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

【佛學漫畫】佛陀本生故事——捨身飼虎

客僧來寺,不可遮食

【佛學漫畫】讓財富持久的奧秘

【佛學漫畫】佈施

佛堂的供品有禁忌嗎

捨掉現在才能得到未來

感念施主恩德

因佈施而起的貪愛執著

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

慳貪的煩惱對治下去,內在心性的寶藏就打開了

菩薩佈施,等念怨親

弘一大師:簡易施食儀軌

若非老僧定力夠,幾作驢兒被他騎

如何在佈施中達到三輪體空

功德不是被地震破壞的,而是被後悔心破壞了

如何供養才如法

法供養雖勝,仍不廢財施,諸物若能觀空不著,便屬法供養

真正的寶藏

永遠佈施歡喜心

這樣才叫真正的佈施

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這個不是福德

將不堅之財轉為堅固功德法財

有八種危害,能使財物損耗而無所增益

這個「捨」真的很不容易

這樣去佈施功德很大

應切實佈施於別人,揚棄沽名釣譽之心

佛教放焰口的由來

釋迦佛因地修忍辱,捨身飼虎行菩薩道

貪的對治方法

迦葉三兄弟受化之宿緣

「佈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回事

如是奉事者,未來常在諸天受勝妙樂

念珠的數目就是你將來往生淨土的日期

凡事盡心盡力,時時反省自己

應該用什麼態度來佈施

樂善好施德化一鄉的李士謙

貧女人以隨喜心,助行施者,得報如此

「善念」和「善根」的差別

慈心濟虱微命的沙門

世有諸天鬼神其數甚多,何唯供養此十二天

以身濟子的母鵠

微縷供佛,得成佛道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廣置義田的顧正心

寺院每次過堂,為何要給眾生出食

心強業重,得果報時那個勢力就不同

供養三寶的錢,最好別指定用途

出生食的由來

至誠供佛齋僧,種下殊勝福田

怎樣供養功德才大,這些是供養時應注意的

怎麼才是清淨的佈施

富那奇墮餓鬼道的因緣

一句佛號,超越供養佈施

法佈施裡面最大的功德

什麼樣的佈施能成就廣大功德

積蓄的終會散失,享受的就此沒有

出家猶如脫海險喻

由於這個善因,感得九十一劫沒有病苦

什麼樣的菩薩有資格稱作「樂行惠施」

為什麼有的人就是賺不到錢

阿那律陀尊者為什麼叫做無貧

用你的觀想力來供養

慳者,耽著法財不能惠捨

勸人佈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以栴檀塗塔成辟支佛

用錢來供養三寶,你的罪就能消嗎

社會困亂之時,正是佈施的好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