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離苦得樂文章

平常就要告訴自己,這個東西本來就沒有的

過去在春秋戰國時代有一個大將軍,這個將軍一生身經百戰,從來沒有怕過。面對敵人的...

晚年要是受了病苦,一定要忍耐下來

問: 如果已知道身體已經敗壞嚴重,雖不是立即會死亡,但想求往生,開始不進食,不...

我們對娑婆世界的貪愛執著與對治的方法

我們對娑婆世界的貪愛執著有兩塊: 一個來自於色身,來自於物質世界的貪愛,以色身...

哭有什麼用,認真念佛才是

遂欽比丘尼的往生故事...

苦的定義就是逼迫,它來自三個方向

我們先看第一個示相。什麼是苦呢?我們先知道,這個苦的定義就是逼迫。三界的果報產...

對明天,我們永遠沒有安全感

我們凡夫呢?是生滅變化,虛偽無主。變化不可怕哦,生滅的變化不可怕,可怕在諸法無...

般若波羅蜜遠離一切苦惱衰病

復次,世尊!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般若波羅蜜,受持、讀誦、正憶念、亦為他人說,是人...

五百世做狗這麼久,只有兩次吃飽飯

佛滅度後了,有一位大阿羅漢叫祇夜多阿羅漢,他是在北印度。這個南印度有三個比丘,...

沒有聽到佛法,人生就不能解脫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修行人都要牢牢的記住,你步入修行的第一天開始,就必須用理性來...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至無求品自高

我們講到生死疲勞,從貪慾起,那麼少欲無為才能身心自在。什麼叫少欲無為?就是知足...

痛中念佛時,此心常念「痛」多於念「佛」

念佛人體驗佛力,就如游泳者體驗水的浮力一樣。末學承受大眾深思,實在沒有什麼可以...

臨終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門

有一次,我到一間道場,那間道場一向是打禪七的。咦!竟然有念佛的聲音!我就問:我...

人間也有強過諸天的地方

聲聞法和辟支佛這兩種佛法都是有出離心,對於世間生死的流轉的苦惱有很深刻的厭離心...

佛為何不讚嘆世間上的榮華富貴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遠離般若波羅蜜,如恆河沙劫壽,財施、法施及禪定福德,迴向阿...

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修智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前邊的文是約智慧解釋什麼是縛、什...

因為有罣礙,才會有恐怖

心有罣礙是一個凡夫本能,常常在一種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糾結中。概括一下罣礙...

如何培養出離心

出離心的栽培的確是應該經過一個時期的栽培,我們才會有出離心。怎麼樣栽培呢?應該...

五濁是哪五個

《桃花源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為人處事,如何不讓自己傷痕累累

海公在講《楞嚴經》的時候,常講一個觀念說,其實這個道,大乘的真實之道、大乘的成...

追求物質的樂受是無底洞

你生活的快樂不快樂,活得幸不幸福,你是不是有一個正面的思考是很重要!因為感受它...

自他交換,化解對立

比如說,你跟你兒子兩個發生了不愉快,你現在先不要管你發生什麼事,你現在先從你的...

對佛源老和尚臨終的功夫特別讚歎

我親近佛源老和尚有十幾年了,一九九六年接他的法,是老和尚的法子。從佛源老和尚的...

逼迫苦是娑婆輪迴的常態

現在我們有時候有一種知見,也可能是現代人比較苦吧,特別是在世間。因為太苦了,學...

出離心要從哪裡生起

菩提心先從出離心作基礎,有三個:第一個,思惟生死過患;第二個,思惟死歿無常;第...

畏懼三途之苦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懼三途之苦。經上常常講: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泥。現...

用感恩的心來修行,智慧就會一直出來

今天我們修行要記住,要感念一切境界,用感恩的心來修行。在很短很短的時間,你就會...

「生」有什麼苦呢?怎麼叫做「生」呢

我們一般說生苦,生有什麼苦呢?怎麼叫做生呢?拿人來說,就是一投胎的時候,一開始...

有病痛的時候,如何身苦心不苦

問: 有病痛的時候,如何身苦,心不苦? 妙境法師答: 這是聖人才能這樣的!已經...

感覺愛情痛苦但又捨不得,該怎麼面對

問: 感覺愛情的痛苦,但又捨不得,該怎麼面對? 大安法師答: 你感覺到愛情就是...

六度波羅蜜令眾生遠離一切苦惱得大自在

這個檀波羅蜜,就是佈施,佈施將來能得大富,能得大富貴、能得大富。你有這個慈悲心...

【佛學漫畫】既然明白世間是苦,為何不把苦賣掉

如此的貧婦,對淨土法門一無所知,只是念佛數年就能預知時至,由此可見,淨土法門真...

寄望的東西錯誤,所以才會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心。在座諸位!你...

我們可以活得很快樂,只是我們不肯

佛的法身從哪裡來?要修慈悲;慈就是予樂,【悲】就是拔苦,【喜】就是內心都保持輕...

四十八大願——(第39願)受樂同於漏盡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我國土中的天...

處處不滿意又很苦惱,如何改變刻薄的分別心

《唯識學》特別強調分別變的重要,因為我們的第六意識活動勢力很強大,一天當中,幾...

何謂「頭陀」

南京作為十三朝古都享譽四海,玄武湖、夫子廟、紫金山等名勝古跡聞名遐邇。去過紫金...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那麼這個地方的因緣觀強調對治,對治我們的愛取跟我見。 這個理觀,它的心是平等的...

先把六根收起來,感官是一個最低級的快樂

愛取的煩惱,它一定是兩個之間的作用,一個能愛取,一個所愛取。色身是所愛取,那麼...

受用果報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業力

若從因緣觀來觀察,我們在個體生命的流轉上,每一個剎那生命都要面臨兩種情況,一是...

聖嚴法師:四聖諦講記

四聖諦是基礎的佛學,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的第一個夏天,最初在鹿野苑為五位比丘弟...

為什麼有人富貴堅固得來容易,有人卻要辛苦勞作

我們先講這個心。這個心,就是你這個心力。譬如說,我們看到有一種人,他得到了富貴...

如何避免年紀大或病痛時,顛倒不念佛

問: 請益法師,很多人平時很用功念佛,但年紀大或者病痛發生時,常顛倒不念佛。如...

代眾生受苦的精神

有人經常問我這個問題,我佈施了之後有這麼多倒霉的事情,師父你看怎麼辦? 我就問...

【推薦】佛佑中陰往生——德文法師的往生紀實

東林寺丈室衣缽德文法師,於2024年1月22日23時12分,在東林助念團平穩捨...

德文法師自述學佛出家因緣

我家族從祖輩開始,男眾有一種共業壽命都短。我沒有見過爺爺,據奶奶說,爺爺生前從...

印光大師苦行略記

印光大師,關中人也。宿具善根,幼志聖賢。光緒七年,時年二十一歲,發心剃髮於終南...

【因果故事】觀音尋聲,救活危命

這次筆者在基隆月眉山傳戒。有一天,楊秀鶴居士忽然對我說:法師,你的《普陀山傳奇...

愛著心是痛苦的根源

《唯識學》有一個名詞叫煩惱障,是說煩惱的活動能障礙我們修學聖道。因為菩薩的一切...

把過失推給別人,這就是痛苦一再重演的原因

我告訴大家一個事實世間上沒有一件事情是從外面來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內心顯現出...

敦煌風格連環畫《微妙比丘尼受難因緣》

(1)從前,有一位巨富長者沒有兒女,就聘娶了一個貧寒人家的女子做小妾。長者寵愛...

聞鐘聲,苦痛止

【疏】《阿含經》云:聞聲止苦者,凡業有定與不定,故苦有止與不止。若作業必定,聖...

一般人死後為何還願意來投胎呢

娑婆世界的快樂,理論上是得不償失的。 雖然得不償失,為什麼我們一般人死了以後還...

寧可活得很快樂,不要贏得很痛苦

阿賴耶識就是三界九地、二十五有統統去過,哪一個人都當過牛,誰都下過地獄,我們因...

「捨身心求往生」與「求加持痊癒」矛盾嗎

問: 印祖說過,當人重病時,舍下身心求往生,若壽未盡,則病能速愈。又說,有病苦...

一個人有所住,就被它所轉,就被它所繫縛

你看我們有住的時候,我們感到不安,為什麼不安?因為你跟你本來的面目不相應嘛。你...

【佛學漫畫】如何開啟幸福之門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

須得無生忍已,方能苦海救度眾生

疏文 又喻二人救溺,直入水救,彼此俱溺。有方便者,往取船筏,乘之救接,皆得免難...

人生得不償失,快樂跟痛苦不成比例

我們建立一種憶佛、念佛的信心,那怎麼憶念?這個方法應該怎麼做?我們希望臨終的時...

身體有病很重視,心有病誰來重視

一般的人都會注意自己的身體,身體有點發燒啦,有點疼痛啦,有點不舒服啦,就趕緊要...

痛苦的果報,都是由錯誤的思想產生的

在依他起性當中,依他所執的遍計執是沒有的。這個地方我說明一下。在依他起當中所產...

為何玄奘法師臨終亦有病苦

汝母何以病不見愈,蓋以宿業所致,殆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於此時以了之乎? ...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問: 西方極樂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現在。雖然遇到不順的時候當時也許會痛苦...

誦此八事,進趣菩提,速登正覺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

【淨土聖賢錄漫畫】身患重疾無痛苦,端坐蓮華往生去

往生聖賢傳--朱氏...

三界從來是牢獄,勸君及早出娑婆

世間唯有苦人多,自造新殃可奈何?滿地蓬蒿春不到,一身枷鎖夜難過。稱怨莫更呼天地...

從淨土宗角度看器官捐贈

現在有很多人提倡器官捐贈,器官捐贈在佛教界有多次地辯論,很多的佛教徒也提倡。事...

【佛學漫畫】四聖諦

《佛遺教經》中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

苦以折伏,樂以攝受,令起厭離

於是無苦樂中,示苦示樂。苦以折伏,樂以攝受。折則激其頑迷,而令起厭離。攝則揚其...

四大不調在身體上的表現

一者四大增損病相:若地大增者,則腫結沉重,身體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

如何幫助更多的眾生離苦得樂

問: 弟子目前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也想盡自己所能為佛教奉獻一份力量,讓更多眾生離...

【佛學漫畫】這個世界為何稱為苦海

這個世界為何稱為苦海...

長劫輪迴——《付法藏經》裡的故事

在《付法藏經》裡面有一則故事:有位阿羅漢叫闍夜多尊者,有天他帶領弟子們進城。到...

三年苦功抵不住親情一句,實為可悲啊

正在機場候機室裡看書時,一位白髮斑斑的長者,坐到隔壁的位置來,他很客氣向我打聲...

阿彌陀佛令一切眾生畢竟大樂

淨土法門,阿彌陀佛所啟建的這樣的一個大願,施設淨土的方法,也就是讓我們眾生到西...

天長路遠魂飛苦——憫我的墮胎寶寶

曾經滄海,也夢斷巫山 我是一個曾經誤入歧途的女子,一個墮過三次胎的有罪媽媽。回...

醫院是個好地方

最近因為有親屬做手術,我便頻繁地進出醫院。看到的聽到的多了,越來越發現,醫院絕...

入了那伽大定,打那麼厲害都不知道

佛法在世界上存在,世界上有災有難,我們也要跟著受災受難。像高旻寺,解放了,來果...

死的時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們身上,我現在急死了,佛教裡沒有人。雖有幾個人出了家,年青人不知...

痛苦和外境沒有關係,是自己內心生起的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二個覺悟是...

娑婆世界的快樂是一種輪迴力量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在極樂...

我們自己讓自己痛苦

為什麼會有痛苦?是我們自己讓自己痛苦! 世間上我講實在話,沒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

念佛時有佛的形象出現,你先不要太高興

作順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愛之境,令人心著。作違情境者:...

生死熾燃,苦惱無量

第八覺知:生死熾燃,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

已當濁世,正入斗諍,後之又後

已當濁世者,人壽二萬歲時,即入劫濁。釋迦出時,人壽百歲,久經濁世,已為可憫。正...

痛苦和壓力是心中那個影像給你的

我剛出家的時候,我的心情歡喜吃牛奶,還有所有牛奶的製品,那個時候我心中對牛奶安...

出家人對窮苦信眾不能生憍慢心

建立了寺院,一定會有想學佛的人來近,接待這些人要很有禮貌。寺院是十方的,大家隨...

想離苦必須念佛

夫六道眾生,無一不欲離苦得樂。尤以我人道欲求離苦之心更切,以其八苦交煎,所謂生...

調適四大,除眾病的方法

有師言: 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臥,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調,故多諸疾...

大安法師慈母往生記

關於助念問題,我可以把我一次助念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二零零八年九月份我母親...

把離苦得樂的念想提升為往生淨土的念想

我們一般淨土宗的人,因為平常把佛號念得很多感應,就得少為足,所以一直活在平時的...

五蘊活動越熾盛,你的業力就越重

眾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麼方式來追求?他就是用五蘊,身、受、心、法,尤其是感受跟...

虛雲老和尚經歷的十次劫難

一難 生為肉球 人生總要經歷生、老、病、死四種痛苦,尤以生苦影響母體最大,所以...

依四聖諦來發心

首先來看 依苦諦發心 。這是要用圓教的智慧來觀照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為生老病死之所...

睡夢中念佛不斷,方有出苦分

僧誨洲參,師問曰:汝出家為什麼? 曰:為求出苦。 師出:以何法而求出苦? 曰:...

五濁惡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濁。劫濁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濁法都聚集在這個時代裡面。那這個時...

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

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人間諸財如流星,定無不捨諸財物。 第二段他又說...

實法為安住,權法為調伏

這感受是怎麼回事? 業感原無意,苦樂隨因異。 快樂跟痛苦是不能主宰的。四念處有...

五欲不能給人真正的快樂

五欲就是前面講的財、色、名、食、睡,或者是色、聲、香、味、觸,所引發的我們的欲...

九華山百歲宮後面有個老虎洞,洞裡住著一位宏開老和尚

一九五六年,我從江西回來辦戶口,辦好了以後,回歸九華山,那時候九華山全山加起來...

駛離娑婆生死苦海,安穩抵達涅槃彼岸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期。雖曰教啟多門,凡惑無由遍攬。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