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離苦得樂文章(第3頁)

《藥師法門》修法儀軌

《爐香讚》 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

遇到的處境常讓我對念佛感到灰心

問: 我皈依佛法已經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這是逆增上緣,可是我的...

她一念阿彌陀佛,鬼就不敢靠近她

佛對普廣菩薩說:在未來世的時候,有的男子、女人苦得很,他有什麼現象?久處床枕在...

輪迴本不存在,是因為你心中有輪迴

我們再看第二個概念。這個地方越講越細了。前面先講第一個概念,從一念心安立了真妄...

貪著名聞利養,世世隨業流轉受生死苦

往昔無數劫時,有一人行大佈施,供養外道梵志無數千人。梵志常法,通曉經文多者得為...

臨命終時劇烈的痛苦,把淨業種子激活了

下品三生,是遇到惡法、惡緣的凡夫。他為什麼會造惡?首先他的知見就有問題,造惡的...

境遇不好,應當退一步來想

世相無常,誠可嘆悼 相見以來,忽然已經有六年了。不但歲月更替,就是朝代也出現了...

見月老人《一夢漫言》

千華寺繼任主持見月老人自述 弘一律師 批註 後學大光 校正 弘一律師題記 見月...

艱難的回歸路

我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日子過得比較艱難,這個經歷在我心中種下一個執念:人生...

出離心不切,佛號提不起來怎麼辦

問: 慚愧弟子學佛好幾年了,一直持誦《無量壽經》,可出離心不切,佛號提不起來,...

學佛人要透過這關,不需要去求

這個世間還有求不得苦。由於我們有慾望,對外部世界有種種的追求,然而無論我們如何...

當你最痛苦、障礙最深時,你就修這個觀

緣起性空,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緣起性空。為什麼會緣起?為什麼是性空...

任何生死關頭一定要記得念佛

我們以後碰到任何生死關頭,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別忘了。 但往往有人一碰到災難...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無常變化的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諸行無常。這是無常概念的建立。 一、諸行無常 行者,造作遷流...

十次閉關念佛的體驗:吃得下苦才體會念佛的甜

我是一名大學教師,2008年的一場大病,把我推入了佛教大門。從2011年退休開...

有慾望就能快樂,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時候經常很沉悶,有時候很煩惱、苦惱。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中很多...

慾望永無止境沒完沒了

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樂的同時,又會為了不能每一件事都滿足和對擁有的東西永保不失...

【漫畫】念佛賣苦,端坐往生

民國時候,浙江慈溪有一農婦,家裡非常窮,和兒子擠在一間小破屋裡勉強度日。 兒...

感情是緣分的組合

我們今天人不是講感情,要談戀愛嗎?我們佛教講,菩薩行有六度。對吧!我原來也給他...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現是什麼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當是未曾真實攝心,但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實攝心,則內無妄念,...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為大患之本,眾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識此生死苦因。所謂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

極樂世界離開了八苦

我們展開的生命是在分段生死當中。你看分,分是分限的意思,指壽命而言,我們只是一...

最難的是了生死

我說幾個例子。一個例子是:兒子遇到難了,是被冤枉了,他媽媽到五台山來誠誠懇懇地...

要經過很大的折磨,才能超越痛苦的錯覺

每次坐計程車,司機就問:師父,你看起來沒有幾歲,為什麼要出家呢?好可憐!我不知...

皈依三寶,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能積集廣大福德,得大富貴,如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

偷安一世,累劫難出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樂來比較,來警策我們要精進辦道。修行是逆煩惱而動,它當然在一般...

【推薦】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認為身心世界是真實的

每一個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識--了別,每一個人的生...

世間之樂虛誑不實,禪定之樂永離生死

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

脫離滔滔苦海愛河,免除輪迴之苦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普門品》 這是說,若能恭敬持誦觀世音菩薩名...

古人發心出家必矢志參學,因為有此三件覺悟

古人發心出家,必矢志參學。由痛念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

兩悲相感,當下就把我們攝受住了

我們為什麼要舉行十天百萬佛號閉關,有個好處,就是讓他在十天當中,你看看你自己。...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嗎

出家也是有苦有樂。苦什麼?比如得長期吃素,有的人吃肉吃習慣了,他來吃素就覺得很...

不能悟得「空」,必然會起情緒變化

佛經中說四大苦空。這就是《八大人覺經》的第一覺四大苦空。我們要出離,不要去執著...

回觀此土修行者,齷齪生涯太苦人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無礙異常倫。 直將果用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周顧十方同...

出離心與大悲心,結合起來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此發心求加持。 那麼我希望把...

當別人遭受痛苦時不要幸災樂禍

佛陀在《諸法集要經》中說:若見造非法,生劣心隨喜,由彼無智故,受苦復過是。如果...

沉湎於男女的情慾而不自覺該怎麼辦

著欲不自覺,以何悟其心; 當觀老病死,爾乃出四淵。 大智度瓷卷十七釋初品中禪波...

所有煩惱過患皆由此而生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佛以譬喻為說出家之殊勝。 佛...

世間的快樂為什麼是痛苦呢

我們應該對輪迴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廂情願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以佛陀的意思來觀察生...

為什麼真正「傷害」我們的不是外境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處所跟內心的互動。環境我們是改變不了,但是你內心的...

娑婆世界是錢上之蛇,極樂世界是蛇上之錢

念佛行人最難的就是厭離和欣求,為什麼最難呢?娑婆世界盡管很污濁,很苦難,但我們...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八大人覺經》上有句話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為什麼叫生死疲勞呢?就是說生了又...

不要隨便發願,你的願力就是引導力

佛法的修學我們慢慢進入到主題,四個道次第,這個次第不能錯。第一個發心確認目標;...

不管外境順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嘗

我們大家都發了菩提心,我怎麼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屬於偏的,偏向外的,還是向內的圓呢...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聲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而芸芸眾生,迷真逐...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原文】 般若心經云: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謂色受想行識...

極樂世界是人們在困苦中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嗎

問: 西方極樂的金碧輝煌和不輪迴,是不是2000多年前人們在困苦生活中對美好生...

想求的求不到,想捨的又捨不脫

學佛的想求解脫,我們知道,不想執著,不想煩惱,這麼容易嗎?離得開嗎? 咱們比較...

依著這個神咒就能離苦得樂

【十方如來。含此咒心。於微塵國。轉大法輪。】 這個《楞嚴咒》的咒心就是佛的真法...

經驗的第一義諦,才是真實的金字招牌

大慧,譬如帝釋名為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如是等諸物,一一皆各有多名,然亦非因...

【推薦】法師念佛時很享受,為何弟子卻覺得很難受

問: 怎樣才算真信切願?是不是不必身勞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師念佛時很...

佛說六年苦行的宿緣

一日,佛與五百比丘一起聚集在阿耨大泉池畔,這五百位比丘僧中除了阿難尊者外,皆是...

讓我們輪轉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無量劫以來我們在五欲六塵打滾,你說對五欲六塵能夠通體放下,這是大丈夫氣概,不是...

人身難得而易失,良時易往而難追

四海波濤,孰計別離之淚。 在每一次這樣遷徙的生命過程當中,都要經歷愛別離的苦,...

夢參老和尚講述開刀的親身體驗

當我到台灣動手術開刀的時候(一九九六年元月),我發了一個願,很簡單,我說:地藏...

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在這裡一個關鍵點,你是不是有入道,很簡單,你有沒有做到歇即是菩提,放下那個功夫...

為何要在是非煩惱面前去爭辯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些是非麻煩,在處理這些事情時,我們往往採用火上澆油的方式,結果...

坐胎的過程宛如地獄非常痛苦

我們往昔的業力,由於一念阿賴耶識都有貪愛的種子,所以一定會尋找那個父母,作為托...

有病方知身是苦

有人說可怕的是痛,痛得非常難過,如果病了不痛,病也不是很嚴重的問題。 人生病了...

只要有長遠心不怕吃苦的心,日子一久就能得到好處

修行用功一法,只要你能下決心及長遠心,便能得到好處,不需要你聰明伶俐。有些人認...

上根人尚會從迷入迷,更何況中下根人

佛應我們的根機,施設八萬四千法門。通途佛法,一個重要的特點,都是要靠自力修行。...

彌陀名號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這裡特別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這種差異。通途法門的特點都要靠自力:持戒得禪定...

為何專說極樂世界?因為這個法門殊勝

容易跟特別難,這兩者是絕對相反的。有的說很難,有的說很容易,那看對什麼人說的。...

北大研究生出家記——我一無所有,但非常快樂

在跟我結婚前,她提了三個條件: 第一、不需要我的任何東西,一分錢都不要; 第二...

這是我們修行的第一個心態

信的四種內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們所處的這個娑婆世界,南閻浮提,就是我...

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處實堪悲

徹悟大師曾經寫過一個偈子,這個偈子前面兩句是: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處實堪悲。...

修行人是境遇愈壞愈好

出家要在大叢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個人。人多才有壞的可參,那些壞的人,才是...

由於這個善因,感得九十一劫沒有病苦

捨藥材以拯疾苦, 就是修善的一個科目,要佈施藥材來幫助、拯救那些生病的人,解除...

在你最高興的時候,苦跟著就來了

人人都知道這個身體一定要死的,但沒有一個人想到我明天會死吧?不會這樣想的,沒有...

生命危脆不能長久

昔日佛在毗耶離城甘梨園時,比丘們觀察到此地平正莊嚴,人民生活富饒,物產豐沛,五...

什麼樣的菩薩有資格稱作「樂行惠施」

云何菩薩樂行惠施?若諸菩薩於一切施都無慾樂。 什麼樣的菩薩有資格被稱作樂行惠施...

至誠念名號,度一切苦厄

一九二三年,袁海觀有一個二媳婦,年紀已經是五十多歲了,很有學問,她生了兩個兒子...

【推薦】逆緣讓我成為蓮邦彼岸人

已經步入中年的我,之前是不願接觸任何信仰方面的信息的。2013年,婆婆家里人的...

這兩種人難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覺苦,當下生什麼心?厭心還是怨心? 常人遇苦心生抱怨,以為都...

阿難尊者示現修行的苦惱

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

三界之苦,輪迴過患,應生出離之心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以十六字總結淨土法門修學之要訣: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

勝利了人家就會恨你,落敗了則帶來愁苦

【勝者招致憎恨,而落敗帶來愁苦,唯有放棄勝敗之心,才能快樂、平靜。】 我們的態...

五蘊熾盛苦來得太厲害

五蘊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五蘊,這五蘊,蘊就是覆蓋的意思,就是我們本有的佛性,就...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無奈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無意義的。幾歲懵懵懂懂什麼都不了解,前三年...

因為我們的愚癡,過去已經付出了慘痛代價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

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

我們修行,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福的深淺,視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如果人人...

在五濁惡世裡,眾生的身心障礙特別大

現在我們談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說三乘呢?為什麼阿彌陀佛在他的國土只講...

一個人會痛苦,他只有一種情況

我們現在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業力,你會痛苦:這是我業障重,不是!因為你打妄想,...

輪迴中誰能與其出苦者

菩薩地上有變易之苦,羅漢果中有分段之苦,一切諸天有五衰之苦,阿修羅有嗔斗之苦,...

生死海深,菩提路遠

印祖在講到永明延壽大師《四料簡》中的有禪無淨土時,不禁感慨道:生死海深,菩提路...

貽誤今生淨土機緣,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們知道這娑婆世界的劇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對頭碰面,共業、惡業同分所感的情況,知...

身罹絕症,聽念佛號,微笑往生

身罹絕症,痛苦呻吟。聽隨身聽,安詳往生。 台中沙鹿有一位先生得了癌症,垂危時,...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由於鄰居家著火,火勢蔓延,衛錦洲居士家也被毀於一旦,他的妻子受到驚嚇生病而死,...

老和尚們無一人在痛苦中圓寂

我在雲居山的時候,從21歲開始擔任僧值師。僧值師就是主管寺院裡的紀律,主管大家...

凡夫的障怎麼就這麼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國,聞佛法。 這裡我等也就印祖說把自己跟融明大師放在同水平上...

善用心者,困苦艱難皆為解脫之本

人生世間,禍福互相倚伏。唯視當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心者,困苦艱難,皆為解脫之...

盡量寬闊,悠悠生死

現在社會上的道德觀念很差,當官的有幾個安穩不出問題的?他們就是私心太深,貪心太...

無邊的生死罪業和痛苦是怎麼來的

眾生在迷,貪著、攀緣、妄想執著世間、出世間的一切事物,在這一切虛妄之相上起紛爭...

人生最大的「愛別離」

在恆河邊,釋迦牟尼佛與幾個弟子一起散步的時候,他突然停下腳步問:你們覺得,是四...

身相既離,心亦如幻,示疾者誰

示眾:豁開正眼,千聖罔測其由;一句全提,萬別千差路絕。識不可識,智莫能知,非聖...

遇到什麼災難,就這樣去發願

菩薩做些個什麼事呢?利益眾生。總的說一句,就是利益眾生。要利益眾生,你得有智慧...

你有這麼一念心,就能使你度過一切苦難

有一個道友問我,說我曾經講過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這...

佛現前先不要太高興,你繼續念佛

這個祖師有講過,魔王可以模仿阿彌陀佛,有可能。但是當你念佛的時候,他就受不了了...

【推薦】明明有很多快樂,為什麼佛說眾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國王,國界相近,常互相往來,不會相互攻打討伐,彼此都是好友。其中最年...

盲聾瘖啞可以往生嗎

文鈔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謂盲聾瘖啞不得往生。佛說八難中有盲聾瘖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