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根人尚會從迷入迷,更何況中下根人

佛應我們的根機,施設八萬四千法門。通途佛法,一個重要的特點,都是要靠自力修行。縱然有些修行人宿世的善根深厚,甚至今生精進勇猛,能夠徹悟自心,就是能夠大徹大悟,大開圓解,但是不等於了生脫死了。因為了生脫死——離開三界的分段生死,是要斷惑的:見惑的八十八使,思惑的八十一品。

如果見思二惑,雖然斷了一部分甚至斷了大部分,乃至還有少部分沒有斷盡,三界的生死輪迴還是依舊,你沒有辦法出去。如果出不了三界,就會隨著業力的牽引,就會有後有,要投生。一投生,就有隔陰之迷。

雖然你上輩子或者多生多劫在修行,但是你沒有了斷分段生死,一投胎,再來到人間,你一接觸五欲六塵的環境,就自然地會生起貪戀、執著之心,就會被五欲六塵所迷。所以在無量輪迴過程當中修行,從覺悟到覺悟的人少,而從迷入到迷裡的人多。

上輩子是大修行人,這一輩子一被富貴所迷,那十個人就有九個人迷惑顛倒,借助福德來造惡業。估計也就是十分之一二還能夠不昧宿世的善根,繼續修行。所以從迷入迷的多,從覺至覺的少。

這都是真實語。上根利智猶然是這樣,所以輪迴是很可怕的,叫輪迴路險。上根修行的人尚且從迷入迷,更何況中下根機的人,那就更不要說了,得人身是不可能的,直接是下三惡道的。

要了脫分段生死,一定要斷見思惑。先不說其他,首先斷一個見惑就像斷四十里的流水一樣難。這句話出在《大涅槃經》,是迦葉菩薩對佛請問的,如佛先前所說,須陀洹(初果人)所斷的煩惱,就是所斷的見惑煩惱,猶如縱廣四十里的水。水奔騰到海的力量很大,就是一小股水都有很大力量,更何況是縱廣四十里的水,你要把它截斷,那非常難。

為什麼叫四十里流?是說有十種迷惑。十種迷惑包括見惑的五種,叫五利使: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還有邪見。再加上思惑的貪瞋癡慢疑,五鈍使、五利使構成了十種惑。這十種煩惑都能夠對苦集滅道四聖諦的義理產生一種迷惑、蒙蔽。比如我們煩惱重,這個世間很苦,但是我們都不感覺苦,這就是惑。

如果你能夠感知這個世間的痛苦的本質,這就有點苦諦,在苦中你有點智慧。所以這個見惑,就是迷惑於苦集滅道四聖諦的義理。為什麼有八十八使呢?在三界裡有一個劃分,欲界形成有三十二使,色界、無色界又各有二十八使,一共是八十八使,使就是驅使的意思,由這個見惑驅使起惑造業,就會下三惡道。

八十八使障礙你見道。這樣的見惑,障道的力量就好像縱廣四十里的流水,苦集滅道各縱廣十里,加起來就是四十里。要見道得初果,就要斷見惑。得了一個初果,還沒有了生死,還有思惑,進一步要斷三界九地的思惑。

三界九地就是:欲界六天加上人間三途叫五趣雜居地,這是一地,色界有四禪四地,加上四空天有四地,一共是九地,九地又叫九有。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這就有八十一品。思惑就是繫縛眾生,如油入面。

斷見惑的初果聖人,進一步要斷欲界的九品思惑。斷欲界的九品思惑要在人間天上往返受生七次。這種受生又叫潤生,因為還有思惑,貪瞋癡慢疑,煩惱沒有斷,還有淫慾心。初果聖人還會成家,娶妻生子,因為他這個心還沒有斷,但他還有道共戒,他有出離的指向。

為什麼要七次往返人間,就是斷惑。在過去多少劫有種種債務,你得要還,所以這叫潤生。欲界的九品思惑,斷了前面六品,就能證二果斯陀含。斯陀含叫一來,還要來這個世間一次,就是為了斷欲界的後三品思惑。把後三品思惑斷盡了,就證第三果阿那含。阿那含叫不來,不來就不再到欲界裡面來了。

不到欲界裡來他到哪裡去了呢?就住在色界的第四禪天的上面,有五不還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又叫五淨居天。在那裡幹什麼呢?也不是睡大覺,在那裡修觀練禪法,來斷除色界和無色界還剩的八地七十二品思惑,這種禪又叫夾熏禪,就是要修九次第定,四禪四空定再加上阿羅漢的滅受想定。

那個定叫熏習,熏得很熟,像熟牛皮一樣的。五不還天的人,修次第定要不雜異念,九次第定,從一定入到一定,修得滾瓜爛熟,絲毫不雜其他的念頭。或者順修,或者逆修,或者中間入定,或者跳躍式入定,任運升降,往返出入九次第定,如果修成了就叫師子奮迅三昧。

修夾熏禪成就,就斷了色界和無色界的七十二品思惑,就能證四果阿羅漢,到這個時候才有資格說長揖三界,不受後有,所作已辦,了斷分段生死。所以印祖才說,了生脫死豈易言哉!哪有那麼容易啊!那太難了,如螞蟻上高山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