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離心與大悲心,結合起來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此發心求加持。

那麼我希望把我的善業跟我的快樂,種種的因,善業是因,快樂是果,把我這種可愛的因果使令一切眾生的痛苦消失,那麼我接受眾生的痛苦,我釋放我的快樂,就好像風來取捨,我們取眾生的苦,來自己承當,那麼讓眾生得到快樂,由此發心求加持。

所以,他這個菩提心的思想,正如懺公師父一再強調的,就是這個菩提心的修學,他說出了一個下手處,就是學吃虧。

這個是很重要的思想。我們一般人都喜歡佔便宜,我希望付出得少,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說我今生我的工作量越少越好,但是我得到的快樂是很多的。但是這個地方,有個問題就是說,你想想看,如果你今生付出很少,你快樂很多,那這快樂從哪裡來?

你前生修來的。所以你今生是在耗損你的福報,你今生一路走來是在耗損福報。那麼學吃虧就不同了,你在集積福報,你付出的很多,你得到的很少,你人生是在進步了。

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是說,他為什麼是自他交換呢?就是培養一種學吃虧的心態。我們付出很多,那麼我們得到的少,那麼這個落差呢,就把它保存起來了,我們的功德增上就在這裡增上了。

那麼這個地方當然是偏重在悲增上菩薩,他緣眾生的苦,那麼產生一種交換,講究一種珍惜的心情。所以,他的菩提心,他是先處理我們的地雷,先觀察苦諦,拔出我們對三界的貪愛。所以,他菩提心先修出離心,拔出我們無量劫來對三界生死的貪愛,這是第一件事情,然後把這種煩惱調伏以後再生大悲心。

這兩個工作,一個出離心,一個大悲心,結合起來就是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