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離苦得樂文章(第6頁)
佛一代時教所說的大乘經典,特別是般若系經典都是要讓我們厭離五欲,因為眾生常常一生就是為財、色、名、食、睡這...
有因緣去福利院看望了那裡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心裡卻不容易生出自己將來也...
我們常說認識感情動物,人有七情六慾,歡喜、憤怒、痛苦、恐懼等各種情緒,深深的左...
佛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日,一位比丘前往世尊處,恭敬頂禮佛足...
正見輪迴是苦,我們才能生起解脫的意願,才能對世間的一切完全放下。否則,即使暫時...
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實際上就是個大染缸。如果我們沒有發出懇切地修道之心,在這...問: 頂禮大安恩師,弟子依止您修學淨土己七八年了。弟子生在一個彼此奪命的惡緣之家,母親己被家人氣死十餘年。...
說到解脫,首先要有解脫的意向,也就是出離心。怎樣才能生起出離心?這就必須真切意...
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有一個特點:雖然這個世間很苦,但還是很難生起出離心。尤其是...
在佛法中主張人們要在生活中對名利、物質上的追求要時刻而止,即做到知足;在生活中...
最近幾年來,身邊發生了好多事情,令末學深深地感到,人到中年,生命如同達到頂點的...
從通達空、無住入手,煩惱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 學習佛法,首先應該知道佛法能...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之人可歸納成四種,是哪四種人呢...
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名為悉達多。太子日漸成長,阿私陀仙人曾...
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城裡有一位長者,剛剛喪失愛子以致日夜思念...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為比丘眾開示:比丘們!如果能成就十一種...
我們每一個有情眾生,在內心的深處都有一種天生的本能,那就是離苦得樂。為什麼我們...
根據佛教所說,人是由五蘊構成的:色、受、想、行、識。 每天我們會有很多感受。有...
凡夫經常有分別心,有特別親愛的人,就有特別討厭的人,無法由煩惱中解脫出來。所以...
貧者憂無財,慕富人之為樂,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憂也。賤者憂無官,慕貴人之為樂,而...
如何去消病苦?病其實是三類病,佛陀說三類病。 一個是四大不調的病。 你飲食不調...
有一次,我到繁華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過一座天橋,站在天橋上往遠處望去,馬路上...
有的人說我一輩子感到很快樂,我沒感到痛苦。其實,人的痛苦是太多太多,有些苦甚至...
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無論頑修狂慧,懡[忄*羅]無功。即悟門深遠...
戒律當中,每一條戒都有其制戒的緣起。例如淫戒的製定,就是源於這樣一件事: 世尊...
佛法是如何理解愛情的? 世間的男男女女都會因為感情的事情苦惱,如何用佛法的思維...
以佛教的立場來看,殺人的定義,包括殺別人與殺自己。無庸置疑,殺人不是慈悲的行為...
很多人都知道,世間是無常的,一切相皆會變化,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對此產生自己的看法...
苦諦的內容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法就是無常的,不斷在變化,...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樂最重要的條件,西諺云:健康生快樂,快樂生健康。試...
【經典原文】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慾。...
實際我個人24歲出家到現在60歲,我們師父們也可以見證,我每天雖然累,但卻很快...
古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
世間一切事皆可眾志成城,自然所作皆辦。眾志者,即大家同心耳;成城者,即得護持也...
我們要在一切的煩惱中好好調理自己,這是別人無法代替的事,等調理得當,自然智慧明...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人會有三種觀想,是哪三種呢?...
跟著慳貪嫉妒而來的,是自讚毀他。在這裡的同學每天誦戒,都知道《菩薩戒本》第一條...
什麼是禪?禪是一種良好的狀態,禪翻譯成中文為正思維,也就是正確的思維方式。 有...
怕痛,是准媽媽們臨產前,必然要面對的一個心理糾結。 因為,如果自然分娩,生孩子...
藉著正確的靜坐方法及釋尊的教誨,可以根絕所有負面思想,因為一顆未經修行的心正是...
母親不論用怎樣的料理方法,辛苦烹煮的肉、魚蝦、蛋等等對於我來說,完全充滿了葷腥...
生活中我們誰都會遭遇逆境和挫折,經歷各種不順和困苦,我們除了焦慮憂愁、消極對抗...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佛經裡也有不說他人過,亦不稱已德。而十善...
我現在今年103歲,出家81年。我本來出家的時候呢,是為了了生脫死,所以出了家...
生苦我們都忘記了。雖然我們在娘胎裡那個苦啊,我們每個人都體驗過了,是非常苦的,...
依佛法看,怎麼樣才快樂?少欲才能夠滿足,隨緣才能自在,最重要的得人身,聞佛法,...問: 經常會覺得付出得不到回報,對別人好往往結果會產生失望和傷心,怎麼來調整這種心理狀態,請大和尚慈悲開示...
戰勝煩惱困苦最勝行。我們修忍辱度又是能夠戰勝我們煩惱困苦的最殊勝的苦行。什麼是...
汝何不明道理,一至於此。目疾發生,不知懺悔宿生此生一切惡業,乃歸之吃素。然則吃...
我們從因緣果報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發覺生命有很多的差別相:有些人現男眾的身相,有...
陰德就是說你自己默默地修行,默默地幫人家,不用宣傳,不用圖名圖利,這就是修陰德...
即使雨水紛紛,寒風徹骨,大家也不避艱辛地插秧,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禪師向大...問: 弟子在生活中,體會到當今社會的種種五惡五痛情況。在工作中,無論是作報告還是統計,到處充滿虛假。所以弟...
筆者有一位從事社工的學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實。原來是得益於她服務的老人院裡,那...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聖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沉以迥別。大覺世尊,...
我把心裡一直記恨的人列了一張清單。這其中傷害我最深的人,是我的一位遠房叔叔。 ...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 ...問: 昆蟲之類的小動物在死亡時是否也要經歷四大分離之苦?是否也盡可能在數小時之內不要觸碰它們? 大安法師答...
有一段時間,佛陀居止在毘舍離城外林中。當時世尊向比丘們開示:往昔我尚未成佛時,...
上通下願老法師在世的時候說,她接觸到的老百姓都會說: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
又是一年清明節,姐弟們聚在一起去公墓祭奠父母。和往常一樣,念佛的念佛,不念佛的...
有人說,進入佛門的人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善根深厚,一聞佛法當即信受;另一種則是吃...
汝年已六十五,戒受過兩次,尚未吃素。是只知肉之味美,而不知肉之禍烈。吃時雖好,...
有一群猴子喜歡偷吃農民的大米,而它們又是一種很難捕捉的動物。多年來,人們想盡辦...
前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馮翊萬年(今陝西西安一帶)一個姓魏的人家。主婦寇...問: 淨業行人信願持名求生極樂,但病苦纏身,臨命終時是否也要受四大分離之苦? 大安法師答: 信願稱名的淨業...
大家都知道,現代社會中,有很多不真實的事情。譬如一件衣服說是名牌,結果是假的,...
藥師咒是《佛教念誦集》中十小咒之一,來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經常念誦...
人就怕不知足,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樂。所謂知足常樂,能忍自安。常樂就是知足...
那談死亡問題,生命的終結一定要從他的一生的過程去談,那一生的過程要從他的根性、...《集頌》: 殺母弒父害羅漢,破僧出佛身中血。 隨犯一種成他勝,不孝欺譭謗責僧。 群黨破壞塔寺等,是五逆類邊...
當尊者阿姜曼住在清邁的時候,生了好幾次病。如果依賴傳統的藥品和醫生,他可能早就...
《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時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張望一番,見到一位出家師父,即問...
《法華經。警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愄,常有生老病死憂患...
觀世音菩薩於無量劫前,久成佛道,號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離寂光,垂...
位和尚問洞山良价禪師:「寒暑來的時候,要躲到那裡去?」禪師回答:「你何不躲到沒...
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所謂我希望要做到怎樣怎樣,而事實往往未必。假使講文學與哲...
尊者祇夜多帶著弟子,向西北方雲遊。 忽然,尊者停住腳,抬頭望著樹上,一隻烏鴉停...
我再講一個為什麼不吃肉的原因,科學家已經證明,我們體內的細胞也會受苦,也會有痛...
玄奘法師辭別烽火台的守將,一個人走向莫賀延磧,長八百多里,古時候叫做沙河,上無...
由於受到吹襲台灣超強熱帶氣旋的影響,這兩天香港氣溫上升至入夏以來最高點,14區...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隨例入浴①,失足沸湯中,從踵及股。既而調治乖方,踰兩...
吾人因何而講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拂逆之境,若欲解脫出離,則有...
我們看這個家字,上面一個寶蓋,好像一個房子一樣,底下一個豕,是小豬。你不覺悟的...
有一個女眾結婚十年,她覺得生活一向挺安逸,挺好的,但是突然之間她的丈夫就提出來...
古印度時,那羅陀尊者在波羅梨國長者的竹林中修行。當時,統治者文茶王鐘愛的皇后不...
世人病苦,多屬宿世殺業所感。無論何病,若能懇切至誠,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
生 苦 業風吹識入胞胎,獄戶深藏實可哀。 每遇饑虛倒懸下,頻驚粗食壓山來。 聲...問: 為什麼有的人不用怎麼努力就能生活得衣食無憂,而我每天在外拚命奔波,天天千辛萬苦的過日子,但是結果不但...
往昔,舍利弗尊者與五百位大比丘僧住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有一天,眾多比丘到捨...
橋陳那比丘先講出一個譬喻說:世尊!這就好像是一個從事長遠旅行的客人,他經過長遠...
為什麼說諸菩薩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諸菩薩眾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覺悟者。他已經...
地獄有八,名地獄異。 一、等活地獄,謂彼有情,雖遭種種斫刺磨搗,而彼暫遇涼風所...
一、《圓覺經》: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
眾生的疾病都是來自於長久的、外在的和內在的不和諧。佛陀就說過:如果你長期心裡面...
其實我們不能怪業力給我們痛苦,業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把你的業力現出一個相狀,...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無意義,對你的增上一點都沒有幫助。就是說你受了無量劫...
一切有情眾生,只要在輪迴裡面,由自身善惡業所感召,都有一個本質性的特點,就是苦...

要說佛法能使人離苦得樂,先來說明苦,迫惱身心,使人們不得安然謂之苦。世間苦事無...
享受五欲的快樂,求生信願就不真切

【推薦】老去,其實很殘酷

培養積極樂觀的情緒,別讓壞情緒毀了你

生死長遠,厭患捨離

對世間有多少興趣,就會有多少執著和罣礙

熏習這顆念佛的種子
惡緣太多,發願捨壽求往生行嗎

輪迴中有哪六種苦

【推薦】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

五欲猶如大賊,急當遠離

人生不幸中的萬幸

心態的健康與否,關係到人生的苦樂

四種人的苦與樂

太子出城遊歷,照見世間老病死

恩愛別離怨憎合會,此皆為苦無有歡樂

能修此十一種法,道業必有成就

為何世俗的快樂會帶動生死輪迴的痛苦

快樂與否取決於覺照

世間最大的苦是自己想不開

非大悟大徹,無自由之分

如何去消除病苦

人都在為什麼而奔忙

人生有些苦連我們自己都意識不到

【推薦】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

你不快樂是因為活得不坦蕩

情,為什麼那麼難以放下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豈可輕言自殺

痛苦是暫時的,希望永遠存在

佛教四聖諦的內容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樂根源

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

一定要讓學佛成為快樂的事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現在不造惡業,則當來不受苦報

修苦行是從苦中越修越不覺得苦

心中若存這三種念頭,將會招感三惡道的苦報

慳貪嫉妒自讚毀他,當墮三惡趣中受諸劇苦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法喜

臨產念聖號,能讓產婦免除痛苦

不要擺張鬱鬱寡歡的臉給世界看

恐懼生死苦,更應濟物命

逆境中的從容

想要「口吐蓮花」,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本煥老和尚:這個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前世一念之迷與淨土失之交臂

在這世間我們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學會世間上的兩種快樂

這才是真正的苦行

念佛吃素轉惡業大苦為小苦

有三種「火」在干擾我們的生命

做了好事被人罵,還要很高興

坐臥不知元是道,只麼忙忙受苦辛
如何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極悲觀

心中有春天,所見所聞無不是春意盎然

若欲不受苦果,必須先斷惡因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動物死亡時是否也要經歷四大分離之苦

世尊示苦行非道

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

末法眾生,多難少福眾苦逼惱

苦水育青蓮

試思還時之苦,當不能下嚥矣

苦的根源來自於各種慾望

一代高僧玄高法師:願生惡世中度人出苦海
淨業行人臨終時是否也要受四大分離之苦

世俗觀點認為的快樂,並不是真實的

若有病苦纏身者,當持念藥師咒

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樂

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都是罪
五逆重罪與無間地獄

尊者阿姜曼治療弟子們身心疾病的方法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無量諸苦

別人好壞是別人的事,不必帶到心裡來煩惱

人在三界,出離要緊

觀音菩薩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如果選擇逃避,問題永遠都解決不了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一時心軟不出家,流浪生死九十一劫

不吃肉的原因

玄奘法師靠什麼走出了莫賀延磧

在三界火宅中化熱惱得清涼

蓮池大師是如何面對湯厄(燙災)的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脫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婚姻的美滿之法

拔除心中憂愁之刺

懇切至誠念佛誦經,決定可以消除宿業病苦

省庵大師的八苦詩
每天辛苦奔波,為何還是達不到期望

照見五蘊皆空

三界的果報都是不安穩的

天天都在等福報,那你永遠是苦難者

地獄有八,名地獄異

因愛則生憂,因愛便有畏

痛苦是把雙刃劍

業障並不是障礙我們的關鍵

既知死後無情義,早把生前恩愛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