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

【經典原文】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慾。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佛遺教經》

【白話淺釋】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你們各位眾生,不要單說比丘,所有的眾生啊!應該知道多欲之人,沒有饜足,貪而無饜,貪求不已。有了一佰塊錢,說我若有兩佰元可不錯;有了兩佰,又想我若有兩仟元也很好;到有了兩仟元,又想有兩萬元;有兩萬元的時候,又想要有兩佰萬元,這無窮無盡的貪心,無底的深坑,總也不停止。"多求利故":為什麼他貪求呢?就因為他想得到利益,得到很多的好處,對自己有好處,利益自己。"苦惱亦多":因為他貪得多,苦惱就跟著來了,求不得就有了苦惱,所以苦惱亦多。

"少欲之人":若是沒有貪慾的人,"無求無慾":也沒有所貪求,也沒有所想要的,貪慾一點也沒有了,"則無此患":那麼就沒有這些苦惱了。各位來研究研究,一貪就有苦惱了。我說這個,你們不相信,每一個人自己想一想,你所求的東西,求不著了,又哭、又喊,又睡不著覺,又吃不下飯,又要自殺,又要自活的,又要自生自死的,搞顛顛倒倒一大堆,都跑出來了,這就因為你有所貪求,無求無慾,什麼問題也沒有了,一切的問題都解決。

"直爾少欲":若只有少少的、一點點的欲,"尚宜修習":若都沒有欲,這個人他就想要修行,因他無所貪求,只想修道了。"何況少欲":何況這個欲,你時時都要將它減少,不是就是那麼一時,而是時時都要減少。"能生諸功德":若要減少這個欲,能生諸功德。時時你都能少欲,一切的功德就都能生出來了。"少欲之人":減少慾念的這個人,"則無諂曲":就沒有諂曲。要向人諂媚,向人說好話,又委曲婉轉,怕得罪人,怕人不高興,為什麼要這樣諂曲呢?"以求人意":以討人歡喜,令人心裡聽了很高興。因為別人歡喜,那麼自己就可以得到利益了。"亦復不為諸根所牽":你若沒有慾念了,眼就不被色塵所轉,耳不被聲塵所轉,鼻不被香塵所轉,舌不為味塵所轉,身不為觸塵所轉,意不為法塵所轉,不被牽動了。

"行少欲者";你要是能修行少欲的行門,這樣的人,"心則坦然":心裡總是坦蕩蕩的,很坦然的那麼快樂。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的心裡,什麼時候都是很開朗的,面上也很有光輝的──所謂:仁、義、禮、智,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充實之謂美",充實就是很圓滿了,這個"美"就是很好。"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這個美人能再充實而有光輝,這就是個大人。"大而化之之謂聖",大了又能變化,這就是聖人。"聖而不可知之謂神",聖人也不知道這個人是如何,就是到那個妙不可言、不可思議的境界了。這個不可思議──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的境界,就是神了。"無所憂畏":因為他是個沒有所貪求的人,就什麼也不怕。怕什麼?你把我這個頭給割下來,我都不憂愁。為什麼呢?無所求、無所貪了,活著和死沒有什麼關係,真是能看得破、放得下,就得到自在了。無所憂畏,這就自在。

"觸事有餘":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是很達觀的。"常無不足":那麼很達觀了,就覺得什麼都圓滿,無欠無餘,也常無不足,什麼也不覺得不足了。因為這個,我想起我對你們說的那幾句話,你們應該記得。說的是什麼呢?我說,

富人不佔便宜,佔便宜是窮人。

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惡人。

賢人不生氣,生氣的人是愚人。

富人就不佔便宜,佔便宜的人呢?就是窮人。他再有錢,想佔便宜,這都是窮人。因為他覺得不滿足,不滿足還有所貪心。你若真是富貴。就無所求了,所以富人不佔便宜,佔便宜是窮人。"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惡人",善人就不怨人,真是做善的人,誰也不怨。甚至於自己吃多大的虧,也不怨人。你盡怨人呢?那就是惡人之類。這個也說人家不對,那個也說人家不對,自己什麼都對,但是回頭看看,自己什麼都不對。所以啊,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惡人。

賢人呢?就不生氣,有智慧的賢人就不生氣,生氣的人就是愚人。好生氣,那是沒有真正智慧。貴人,出貴的人呢?不罵人,什麼時候也不罵人,貴人化以慈,他不罵人。罵人就是賤人,盡好罵人的人就是賤人。所以你們各位對這一點要注意,也不要貪求什麼物質,也不要貪求財產。所以"有少欲者":若是有修行少欲法門這樣的人,他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具足這三德了,"則有涅槃":這就是涅槃,也就是得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種常樂我淨的涅槃境界。"是名少欲":什麼也無所求,什麼也無所貪,到這個時候,就是真正的少欲了。

這個世界是怎麼形成的?世界由成、住、壞、空──這四個大劫所成就的。成有二十個小劫,住有二十個小劫,壞有二十個小劫,空有二十個小劫。二十個小劫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是一個大劫。可是我們人要研究研究,怎麼會有成?怎麼會有住?怎麼會有壞?怎麼會有空?為什麼有成、住、壞、空?這個成住壞空,也就是生老病死,也就是生住異滅。那麼這個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是怎麼樣有的?

我們要知道,都是由我們的妄想所造出來的。所以說"念動百事有,念止萬事無",這念一動就有山河大地、房廊屋舍;你若一念不生,什麼都沒有了。所以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乃至於人的生、老、病、死,生、住、異、滅,都是由妄想所造成的。大的來說,往那個世界;小的來說,往那一個國,這都是妄想所造成的。再往小的來說,這個家也是妄想造成的;再往更小的來說,我們這一個身心也都是由妄想造成的。

我們的妄想紛飛,有無窮無盡那麼多的妄想,好像塵沙一樣。在虛空裡頭,你看,那個微塵和那個沙,不知有多少,我們這個妄想也是那樣的,不知有多少。所以我們有一個善的妄想,就是補助天地間正氣的不足;有惡的妄想,就幫助這個世界的惡業一天比一天的增加。你有善的妄想,善業就增加。你的妄想若是普普通通的,不善不惡,那麼就造出平平常常的世界。乃至於你們看,今天我們大家聚會在這一個佛堂裡頭,有的講講這個,有的說說那個,你講你的道理,我講我的道理,這都是妄想所現出來的。

我們今天的聚會,是由我們往昔所打的妄想而造成的。好像這些人,每一個人又有每一個人的妄想。我告訴你們,你們這些人來,是因為我在往昔打這麼個妄想,將來我出家修行,成立一個佛堂,這佛堂裡又有張三、又有李四。張三呢,是五尺三寸半,李四或者是五尺四寸高;又有多少個女孩子在那個地方學佛法,多少個男孩子在那個地方研究佛法,又有多少個出家人,多少個在家人,多少個居士,老年人有多少,年輕的有多少……這都是妄想所造成的,你在往昔打這麼個妄想,現在就現出這麼一個境界來,在這兒共同研究佛法。

談到研究佛法,人是很奇怪的一種動物,很奇怪的一種怪物,你教他往好的學,他總是不相信,將信將疑的;你若教他往不好的學啊,那他很快就會了。你看,不要說旁的,就在這一個地方,每天的巴士到拉斯維加斯去,沒有人教他怎麼樣去賭錢,但是到那個地方,他無師自通,扳了一扳,下了一大堆的錢,又一扳,結果一個也沒有,就輸了,這不需要人教他,他都會了。所以這就是妄想所造成的世界。

不論那一個人,都是在往昔打妄想,因此今生現出一個什麼面貌來,現出一個什麼樣子來,這都是打妄想打成的。你生得很丑陋,也是在往昔盡打丑陋的妄想,你生得很美麗,就像那個女孩非常美麗,好像天仙似的,那也是在往昔盡打這個美麗的主意,譬如我去做人,現出一個最美麗的樣子,我就可以競選世界小姐,環球小姐。一選上環球小姐,週身都不舒服了,行也不自由,坐也不自由,臥也不自由,總是有一些個拘束,不自由。

在這個世界中,人互相來欺騙,環球小姐想要找一個漂亮的男孩子,找也找不著,就覺得苦惱的不得了。那麼英俊的男孩子,又想要找個漂亮的女孩子,或者費了九牛二虎的力量、功夫、時間,也找不著,也是非常的苦惱。所以這個世界上都是妄想所造成的,才有這麼多的苦。而且每一個人有他的苦悶,女孩子等一過十八、九歲,二十多歲以後,苦惱就來了,一天到晚不是哭,就是喊,麻煩就多了。這個問題來,那個問題也現出來了,所以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子。

最要緊的,各位都知道有一個伊朗王,這個伊朗王是世界最有錢的人。在每一個大的國家、小的國家,他都買一棟最漂亮的房子、別墅。那麼錢也是最多,也做皇帝,可是現在人家把他的政權給推翻了。推翻了不要緊,雖然有這樣多錢,但是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也不歡迎他。有房子在那兒,也不能住;有錢在銀行裡存著,也拿不出來,你看這個苦不苦?到處流離失所,過著流亡的生活,那麼多錢,一點用也沒有了,派不上用場。不管到什麼地方,人們都要刺殺他,伊朗又出了幾十萬錢要買回他的頭。你們各位想一想,錢多了又有什麼用呢?有財有勢,有太多權力,一倒了,就什麼權力也沒有了,有錢也沒有用了,不管存在那一個銀行,人家也不給他,你說這可憐不可憐?既然這樣子,你要那麼多錢幹什麼?所以打這個不明白的妄想,就做一個糊塗人,醉生夢死,這是很可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