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聖諦的內容

苦諦的內容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法就是無常的,不斷在變化,中國的《易經》稱它為「生生不已」,在佛法則是「生滅不已」。因為在生的同時,已經有了滅的、壞的現象,事實上,生滅是一體的兩面,同時進行。無常的現象,可分三類的四相,來解釋說明:1.生住異滅;2.生老病死;3.成住壞空。如果知道苦的原因就是因為無常,無常就是無我,若能實證現量的無我空性,就可以從苦因及苦果得到解脫。

苦的層次有三等

苦苦是因不能自主而又不得不感受種種苦楚。由於自我的不安定性,便無法做自己身心的主人,更無法做環境的主人。因為一切現象都以因緣而產生無常的變化,不論是身、心、環境,都不是自我所能掌控的,所以很苦,這就是苦苦。

也許有人不相信,認為自我的身心怎麼可能無法由自我掌控呢?這在平常可能感覺不到,可是當你在理智和感情產生矛盾、衝突時,就會天人交戰,相當地掙扎,這是自心不能自主。身體也是一樣,只要當你咳嗽、感冒、頭痛生病時,身體往往就不聽你的指揮了。

許多人喜歡控制環境,這可能嗎?對自然現象來說,希望它不要颳颱風、不下暴雨、不出炎陽,要它經常風調雨順、陰晴適時、涼暖適中,這雖理想但卻做不到的。對人際關係來說,希望某人能聽你的指揮,由你來管,或者某些人是你的靠山,是你所要倚靠的,偶爾運氣好似乎是做得到,但大多數是不可靠的。類似這些不如心意的期待,往往多過稱心如意的事;因為不自由,所以就是苦。

我經常遇到一些在家、出家的弟子,認為我就是他們所要倚靠的對像。他們會說:「師父呀!你要保持健康,我們以後就靠你啦!」我說:「阿彌陀佛!我靠的是佛法,你們也應當靠佛法啊!如果靠我個人,一旦我死了以後,你們又靠誰呢?」他們還會再說:「師父!你可不能死啊!我們還是要靠你的啊!」唉!這些人真是愚癡,光想靠別人,結果一定受苦;唯有親近善知識而自己修持佛法,才能離苦。

壞苦是說一切現象,均是無常,不能持續永久,故名為壞。這是由於身心世界,經常變幻而不能保持,故使你受苦,名為壞苦。無常即是壞,這個壞,不等於是破壞,而是變易、變化、變形、變質、變量;今天的人、事、物,今天的環境,到了明天就會有變化的。所以壞是過程,未必是終結,世間一切現象,沒有最先的起點,也沒有最後的終點,它們不可能停留在某一個狀態,永遠是在過程之中。

每一個過程,又會有不同的因緣發生,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有些人認為自己是得到了、完成了、成功了;其實,得到也好、完成也好、成功也好,這只是另一個壞苦的開始。譬如說,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婦,最後不是你先走,就是另一半先走,這就是無常的過程,也叫壞苦。你如無法悟透這個變易的過程,便會經歷永無休止的壞苦的煎熬。行苦此行是五蘊中的行蘊,行蘊有造作、遷流的功能;造作是製作、產生,遷流則是生滅的變化。也即是說,世間的一切有為有漏諸法,都不能離開因緣生滅、造作遷流。一般人,都喜歡順利,不歡喜不順利。可是不論好事、壞事,永遠都在生住異滅,造作遷流,無法靜止下來,這就是「行苦」。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它們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五蘊包括心法及色法,也就是心理部分和物質部分。心理部分又分為心王及心所,受、想、行蘊屬於心所,識蘊是心王;識是分別心、認識心,從認識心、分別心所產生的心理現象,名為心所,是屬於心王的心理的活動。因此,沒有心王,就無法產生心所。不過在原始佛典中,尚未把心理活動,分析成為心王及心所,只以五蘊的後四蘊,涵蓋了一切的心王及心所。

這裡所講的行苦,是指極微細的意識狀態,一般人如果能修到無想天,或是修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定,此時,雖然已經沒有物質的色蘊,已經沒有情緒等的心理活動,但是仍在三界之中,還是有一個心意的生滅起伏和遷流變化,行苦依然在運作。入滅盡定,往非想天,即停止六識的心心所法,極長七日不出定,亦名滅受想定。至第四果,出三果,便離五蘊盛苦。

若以三苦和三界相配而言,欲界的眾生,都俱有苦苦、壞苦、行苦的三苦;色界的眾生是在禪定中,只有壞苦和行苦;到了無色界時,便只有行苦。那是由於苦苦是最粗重的,其次是壞苦,所以欲界的眾生,能了解到苦苦、壞苦,至於行苦最微細,則不易體會;到了色界的眾生,知道有壞苦,也能體會到行苦;進入色界的無想天以及到了無色界的眾生,已進入無想非無想的深定中,苦苦、壞苦俱無,只有行苦還在,由於尚未出離三界,當他出定時,又會回到被稱為萬丈紅塵的煩惱世界了。

苦的種類有八項

三界眾生,所受苦的種類有八項,即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以及五蘊熾盛苦。八苦之中,欲界的眾生只能感受到前面的七苦,到了色界及無色界時,才能感受到第八苦(五陰盛)中的行識兩蘊所招致的苦,例如行苦,即是五蘊之一。第八苦總括了前面的七個苦,也即是前七苦的總結。新譯五蘊舊譯為五陰,此苦有二義:1.就苦而言,人皆各具五蘊,因而眾苦熾盛;2.由於具有五蘊之器的身心世界,盛滿眾苦,故名五蘊熾苦。

五蘊,在《阿含經》及《阿毗達摩》,稱作五取蘊。為何被稱為五取蘊?因為五蘊的產生,就是由於執取貪、瞋等煩惱,故稱五取;又因為五蘊能夠生起煩惱,故名五取蘊。換句話說,因為有煩惱,故產生五蘊之現象;因為有五蘊,故產生煩惱之執著;互相執取,互相依存,彼此糾纏。因此,凡夫所處的環境,稱為娑婆世界,不斷地由五蘊執取煩惱,由煩惱生起五蘊。只要五蘊還在產生活動,不斷地生滅,就是在三界之中的凡夫,受苦連連。

五取蘊,即是眾生,即是苦諦,即是世間,即是三界。當此五取蘊不熾盛時,就沒有眾生,就沒有苦諦,就沒有世間,就沒有三界。《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修習佛法而開啟般若智慧的目的,就是要我們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要令凡夫眾生從五取蘊的熾盛之苦,得到解脫。

苦的四相

釋迦牟尼佛以智慧之眼看到了苦的事實,就從諸苦獲得解脫。他知道苦的當下有四種相,即為四法印,證了四法印,即得解脫,即得涅槃。

四法印就是苦及離苦的道理,那就是:諸行(行蘊)無常、諸法無我、有受皆苦、涅槃寂靜(空),簡言之即是無常、無我、苦、空。若不覺悟諸行無常,就是苦;若已覺悟諸行無常,無常即是空,空即是無我。若就無常、空、無我的三相而言,是三法印,若加上苦相,即為四法印,也即是苦的四相。若證悟此苦的四相,就能通達佛法,滅一切苦而得涅槃樂。

若從愚癡眾生的立場來看,苦就是苦。若以佛的智慧來看,諸行無常,諸苦亦是無常,苦既是無常,也即是空、也是無我的,既已無我,那還會有什麼苦呢?

經常我的弟子們在起煩惱時,我問他們:「佛法聽到哪裡去了啊?」他們的回答則是:「師父!我都聽懂了,無常、無我、苦、空,但是我的苦卻是真的,我愚癡、我生氣、我沒辦法啊!」唉!眾生真是可憐,明明知道自己愚癡,還是不願放下,讓自己一直愚癡下去。

集諦的內容

常常聽到有人這麼說:「這個世界真不公平,我這輩子什麼壞事也沒做,為什麼惡運會臨到我身上?」於是怨天、怨神、怨佛菩薩們不長眼睛,使他們受苦受難。這些人若是聽了集諦的道理之後,大概就不會再這麼想了。

使眾生引起世間苦果的原因,便是苦集諦。眾生在世間,是由果報的「種子識」牽引而來。所謂果報,又分有華報、果報、餘報以及因果同時之報。所謂華報,是即生造業即生受到若干報應;所謂果報,是造什麼業因,來生中必受主報;所謂餘報,是在受了果報之後,轉生之後,仍受餘勢之報;所謂因果同時之報,是在造作業因的當下,就已經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報應,此如華嚴宗所說的「因[目*亥]果海,果徹因源」,乃是同時因果論。多半的人,因為只能看到這一生,所以不相信生命是在過去無量劫之前,就一次一次的有了。事實上,現前的生命,僅僅是無量的生死過程之中,一個小小的片段而已;凡夫在一生一生的生死流轉中,繼續造業,又繼續受苦報下去。

「果」有苦有樂,眾生對於幸運的事,會很驕傲的認為是自己聰明、運氣好;遇到困難時,就會怨天尤人地覺得很倒楣。卻沒有想到,受苦與享樂,都有其原因。多半的原因並非是這一生造的,而是在無量生以來所造的種種業,累積到現在這一生,得到了果報。知道了這個道理,便是接受了集諦的意義,遇到快樂、幸運的事,不會驕傲、得意忘形;遇到倒楣、痛苦的事,不會失望、埋怨。這就能從諸苦得到解脫了。

集諦以「業」為正因

業以「思」為體,能發動根本意志,而形成身、口、意三業。集是集合與聚集的意思,集合了因和緣,聚集了苦的因及苦的緣;因就是業,緣則是煩惱,使得煩惱和業相輔相成,因緣和合而造成集諦的事實,完成集諦的內容。有了集諦,就必須接受苦的果報。

集的本體及其所依靠的,稱之為「業」,至於業是如何產生的?是以「思」的心所為體,思的心所又分為兩階段,一個是「思業」,另一個為「思已業」。所謂「思業」,就是意念或心念的作用,它只是思考,而沒有實際的行動;所謂「思已業」,則是一邊思考,一邊正在進行,但沒有善與惡的性質及道德標準的問題。

業有表業(作業)及無表業(無作業)兩種。「表業」有身、口、意三種形態,那就是身口意、意身口、意口身。只用「意」業,就是叫「思業」,意業跟口業或是身業同時進行時,叫做「思已業」。思業雖然是沒有表現出來的「無表業」,但是它會形成一種力量,這種力量稱之為業力。譬如你不斷地想要殺人,當業的力量推動時,你就會形成趨向於殺人的行為。因此,雖然僅僅是無表業或思業,事實上雖沒有做什麼壞事,但是,還是要懺悔。佛說:「南閻浮提的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南閻浮提就是眾生所住的這個世間,凡夫眾生的舉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的,因此而會造種種業,若不及時懺悔也就會造種種苦的業因了。

業的性質,有三種分類法:1.善業、惡業、非善非惡的無記業;2.黑業及白業;3.煩惱業及清淨業。

集諦以「煩惱」為助緣

促使業的成熟者,即是無明煩惱。而集諦的業,是如何造作的呢?它一定跟煩惱相應,是故煩惱即是產生種種業的助緣;若沒有煩惱,便不會造業;「思」如果跟煩惱不相應,就不會造成煩惱業,也不會變成集諦。無明,就是沒有智慧的光明,它是混亂的心、情緒波動的心﹔自私而沒有智慧的心,又稱為煩惱。

煩惱大約分做三類:

(一)根本煩惱的第一類,原來只有貪、瞋、癡三個,稱為三毒,再加慢及疑,成為五個,叫做修惑,又叫思惑。是從無始以來累積所成煩惱的根,要到修道位才能分分地斷,至證無學道位,全部斷盡;初、二、三果的有學道位即是修道位,第四阿羅漢果是無學位。

在見道前的方便位時,這五個根本煩惱是「伏」而不「斷」,伏就是不現行;也就是在方便位中的凡夫,只能伏煩惱,到了初果有學位,便開始斷此思惑煩惱,到了第四果方能斷盡思惑。

(二)根本煩惱的第二類,總名為惡見,又稱不正見,又名見惑。惡見之中又分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個,是從無始以來,以及這一生所學習、經驗而得到的看法想法,在初果見道位就可以斷盡。

(三) 由根本煩惱衍生出來的種種煩惱,是名枝末煩惱,有無量數。根本煩惱主要的類別分成貪、瞋、癡、慢、疑、惡見的六大類,枝末煩惱即為六個根本煩惱之眷屬,由根本而產生枝末;也就是說,只要根本煩惱消除了,枝末煩惱自然消失不起。譬如貪是根本煩惱,與它相應的有欲、愛、取,即為枝末煩惱;瞋煩惱是根本煩惱,與它相應的有恨、嫉、忿怒,即為枝末煩惱。

如果不修道,煩惱永遠在,有煩惱就會持續造業。從六個根本煩惱所產生的枝末煩惱有無量數,所以稱為八萬四千個塵勞門,也就是有八萬四千個解脫道法的障礙門;因此,要修八萬四千個法門,來對治這八萬四千個煩惱。不過,八萬四千實在是太多了,我們只要先抓住這見思二惑的六個根本煩惱,做對治的工夫就可以了。

集諦便是由煩惱的惑,造生死的業,再招致無常的苦。煩惱,使心產生「思業」及「思已業」,然後變成意業、口業和身業,造業完成之後,就有了生死的業因,招致生死的果報。

集諦即是十二因緣的「有」

「有」是隨增義,即是隨順增上,這一生造了種種的業,因此有了業的力,準備下一生再去受報。「有」的意思,即為「隨增」,是隨著、順著業力而增上生死的果報,也就是隨順著業力,而增上煩惱所形成的生死事實。

隨順增上又分兩類:(一)相應隨順增上:即是與煩惱相應俱起的心及心所,隨順增上其力。(二)所緣隨順增上:即是煩惱與所緣之境,隨順而增上其力。

因為有這兩種隨順增上,對內,是隨順自己的心及心所的活動;對外,則隨順外邊的環境而遷流,因此產生煩惱而造業,就變成了「有」,「有」就是集諦。

滅諦的內容

滅諦即是斷有漏的苦因苦果,而得無礙自在的解脫道。「滅」在此處來說,是名詞而非動詞,它是已經完成了修道的過程,以及斷除了煩惱,進入了涅槃寂靜。照理應該是先要用修道的方法,來滅除苦的事實,由修道而滅苦,滅字就變成動詞而非名詞。因此,這裡的意思是說,只要「集」斷了,也就是只要不再造作苦的業因,苦的果報也自然沒有了。所以講完集諦,就講滅諦,是正確的。

因此,真正了解了苦及苦之現象時,也會同時了解到集諦;也就是說,已經知道苦果是由於製造了苦因的關係,既知苦果來自苦因,受苦之時,心境也會相當平靜而甘之如飴,不以為苦了。

如果,不知道苦因是出於自作,就不願意接受苦果,在受苦的時候,就變成了苦上加苦。同樣的事,你若認為是你應該接受的,是理所當然而心甘情願的,接受之時就不會覺得是在受苦,此時,你就已從苦因苦果得到解脫。

譬如說,打坐是件滿痛苦的事,又不是你的意願和興趣,卻被老師要求坐著不可動,那就是受苦了。如果是出於你的興趣,雖知會有一點腿痛,還是願意去打坐,因為知道打坐對你有好處,雖然腿及背還是會痛,卻不算是苦了,這也算是苦「滅」的一個比喻。

滅諦即是實證無我的空性

實證空性,了生脫死,證得阿羅漢位,正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什麼叫做實證無我的空性?世間任何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任何一個現象,只要另外加了一個因緣,那個現象就會改變,變得或好或壞;或者變得更圓滿,或者變得更殘破,乃至變得沒有了。但是,最圓滿的事物,在這個世間法中,是從來未曾出現過的,因為到最圓滿時,實際上已經開始衰退。因此,任何一樣事,任何一個現象,都是因緣生,因緣滅。因緣而產生的變化,是沒有一定的、沒有永恆的、沒有不變的,它們的性質隨時都會隨著新的因緣而起變動,因此說諸法的自性即是空性。

「我生已盡」,是已出離三界的生死;「梵行已立」,是應修清淨的身口意三業,已經圓滿;「所作已辦」,是應斷的煩惱,已經全部斷除;「不受後有」,是從此之後,不再接受任何善惡果報。這四句話是形容阿羅漢所證果位的標準用語,若尚未證涅槃,絕對不會以此四語稱讚。

滅諦即是從十二因緣的逆觀成就與滅觀成就

若從十二因緣的順觀成就及生觀成就而言,即知苦果及苦因為何物;若由順觀及生觀轉為逆觀及滅觀成就,則出三界、離五蘊、入涅槃。

十二因緣,是指凡夫生命過程中之流轉現象,從無明開始,接著是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個階段。

逆觀、順觀是什麼呢?逆觀是講無,順觀是講有。「順觀」是說,緣無明所以有行;緣行,所以有識;緣識,所以有名色;緣名色,所以有六入;緣六入,所以有觸;緣觸,所以有受;緣受,所以有愛;緣愛,所以有取;緣取,所以有有;緣有,所以有生;緣生,所以有老死。知道順觀之後,就曉得生死之苦是怎麼來的,生命受苦的原因是怎麼一回事。

「逆觀」是從無明觀起,因無無明,故行亦無,無行故識亦無,無識故名色亦無,無名色故六入亦無,無六入故觸亦無,無觸故受亦無,無受故愛亦無,無愛故取亦無,無取故有亦無,無有故生亦無,無生故老死亦無。

此順逆、生滅二觀,亦即《阿含經》所說:「此生故彼生,純大苦聚集;此滅故彼滅,純大苦聚滅。」

如何使得逆觀成就?首由無明著手。無明是沒有智慧、知見不正,所以起煩惱心造種種業。八正道中的第一個項目是正見,乃是要以正見來指導人類,使之開啟無我的智慧,以智慧之明來破煩惱的無明,無明若滅,乃至老死也滅。生滅滅已,即證涅槃而登阿羅漢位。

滅諦即是涅槃

斷盡煩惱,解脫生死,即為涅槃,涅槃就是寂滅。煩惱不動,是為寂,煩惱不起,是為滅。根據原始的佛法,涅槃有兩類:

(一) 有餘涅槃:即是在現生中從煩惱之苦獲得解脫,不為情動,不受境遷。但是,業報的身體依舊活著,尚未捨報捨壽。就像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成道之時,已經滅卻一切煩惱,但是他的身體還是留在人間四十九年,做為弘揚佛法的工具。又如佛陀的阿羅漢弟子們,共有一千多人,他們於斷除煩惱之後,肉體並沒有死,一樣有冷、熱、病、痛的果報,這就是「有餘涅槃」。

(二)無餘涅槃:即是阿羅漢們於此身死後,不再流轉生死,一旦捨報,便從此不再來到世間,不再接受任何生命的果報體;從此以後,進入寂滅,不再出現。故稱為「無餘涅槃」。

滅諦即是無學位

(一)修四諦十六行相證初果,即入見道位,自此而歷二果及三果,均名有學果位。(二)斷三界惑盡證真諦之理,登第四阿羅漢果位,名為無學位。只有到了無學果位,方真解脫自在,才能稱之為進入涅槃。

道諦的內容

(一)佛陀所說、所制的一切正法律,又名真諦法、中道法、解脫法,都是道諦。(二)不苦不樂的中道行,便是道諦。(三)八正道即是中道行。

(四)正信、正行、正知見的正法,便是道諦。(五)由八正道統合為戒定慧,由戒定慧衍為六波羅蜜,乃至所有一切佛道品法,都是道諦。

道諦,具體的基礎是八正道,就是不苦不樂的中道行;唯修中道行,才得真解脫。八正道共有八個項目,修持八正道,就可以滅除苦因苦果。

修道是漸漸修的,修到多少程度,就能減滅多少苦;漸漸的修,漸漸地減少痛苦的感受以及煩惱的困擾。修習八正道,宜配合五種增上:信增上、施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增上。

八正道與中道善法、真諦法、解脫法等的關係

正見是依三法印而知四聖諦,明十二因緣。此即是根據正見,對四聖諦、十二因緣起信心,叫做正信。若沒有正見的信心,便是迷信。

正志(正思惟)是思惟四諦之理,不起三毒,意業清淨。正思惟又稱為正分別,意思是說對四聖諦考察又考察,了解又了解,不斷地思惟、考察,面對著苦的結果,然後知道苦的原因是什麼,不斷地想著應該要修中道行來滅苦。

正業(行)即是遠離五惡行,也就是受持五戒。這個業不是工作的職業,而是身口意的行為之意,也就是說要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用酒等五種惡行。

正語即是遠離口業的四惡行──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正命即是遠離五種邪命,戒除不正當的生活方式,離開五種不當的謀生方式:

(一)詐現奇特:用欺詐的手段,裝著使人感覺到你真有一套本事。

(二)自稱功德:為了得到職業、地位而讚歎自己誇張自己是位偉大的人物,譬如告訴人家說自己有神通,或者說自己是最了不起的一位修行人等。

(三)咒術占卜:為了幫人賺錢、找對像,而用咒術、占卜替人算命看相。

(四)大言壯語:說大話,告訴他人說自己會做總統,或在多少年之內,能做大事業、賺大錢,使人聽了之後,就先給他錢來支助他。

(五)彼此標榜:兩人以上,彼此互相標榜,其目的是希望得到金錢、名望、地位、權力等。

正勤即是修四正勤,亦即:未斷之惡令斷,已斷之惡令不復起;未修之善令修,已修之善令增長。

正念即是修四念處,亦名為四念住。這個念是方法而非妄念,有了方法之後,心念就會止於一境,其方法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等六念,以六念為基礎而修四念住,即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由修四念住而進入八正道的「正定」。

正定即是包括七方便及十六特勝的修定方法。七方便是: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稱為三賢位;暖、頂、忍、世第一,稱為四善根位。相加起來,名為七方便,也就由此而入見道位,名為初果聖者。十六特勝是: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受喜、受樂、受諸心行、心作喜、心作攝、心作解脫、觀無常、觀出散、觀離欲、觀滅、觀棄捨,十六特勝勝於四念住的觀身不淨法,是由觀息而歷十六層次,即入見道位,名為初果聖者。

結論:四聖諦與十二因緣的關係

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等七項為苦的事實,即是苦諦;無明、行、愛、取、有等五項則為苦的原因,即是集諦;因集諦而有苦諦,苦集二諦是為順觀,順觀是知道無明,最後才有生、老死。苦的原因就是集,由集而苦,變成了順觀,生死流轉由此而來。

滅是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以此類推,直到生滅故老死滅,這是滅諦,逆觀十二因緣就是滅諦。如果無法以逆觀十二因緣得成就,修習八正道也能夠達成滅生死的苦。因此,逆觀十二因緣,事實上就是道滅二諦,或是滅道二諦。

四聖諦與三法印的關係

「諸行無常」及「諸法無我」,便是離苦、斷集、修八正道的三種聖諦;「涅槃寂靜」,便是苦滅聖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