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藏本)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金光明最勝王經...八大人覺經...(守遂本)...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此文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大師鑒定)整理並註音...(印光大師校印本)...太子瑞應本起經...文殊師利問菩提經...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 大唐南海波凌國沙門若那跋陀羅譯 憍陳如品餘 爾時,須跋陀羅從佛聞說大般涅槃甚深妙法,而得法眼...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肇論疏卷上 序 釋元康撰 肇論序小招提達法師作者 就此一論。文有二章。前序文。後論本。今言肇論序者。後秦姚興時...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諸比丘住於竹...佛說十號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詔譯 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佛說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優陂夷墮捨迦經 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止。城東出,有女人子字蕪耶樓,人呼為蕪耶樓母,佛在蕪...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薩眾、天龍八部,悉皆云集。 爾...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經名)十卷,隋達摩笈多等譯。與長阿含經中起世經,佛說樓炭經,起世經同本。品次稍異。說世界之形狀者。...(名數)真諦三藏依金光明經而立三輪教:一、轉法輪。佛成道後於七年中轉小乘四諦之法輪而說空。二、照法輪。七年後...
把微笑留給傷害你的人!多麼灑脫的一句話,多麼豁達的胸懷,多麼珍貴的品質!這裡面包含了多少內涵,多少修性,多少...
參禪用功這一法,古來都是在叢林大眾會下行持。所以古來開悟的人,都是在叢林下禪堂裡開悟的比較多。譬如近代雲居山...
我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是這條街的商業中心。路口對面的幾棟樓,原來全是一個老太太的,80年代初,她陸續將房子賣完,...
《地藏經》裡,佛跟地藏菩薩互相酬唱的目的,主要是破我們的十惡。《占察善惡業報經》的〈占察輪〉上,也是注重這十...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過得更好,最主要的是要增加自己的福德,許多人命運不好,煩惱多都是因為福氣和...問: 師父,您好!我想請問您一下:人從何處來?到何處去?人來到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謝謝! 如瑞法師答: 這個問題...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 前面講的是世間...
每次佛學講座或法會完後,待信眾們差不多全部離開了,總有一位女居士很發心,留下來清潔廁所。這情況已維持了多年,...
一、七寶金幢,輝映地表 【原文】 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在講這封信之前,首先要講講唐朝古靈神讚禪師度他師父開悟的一段因緣: 古靈神讚禪師,他出家後在大中寺學法。後來出...問: 師父在課堂中提到,面對業力今生能夠改變有限,應該放棄而寄託於來生。然則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念念在行為上的選...
我要告訴大家,《莫到老來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連續看的。我們現在正在講的是諸佛的淨土,到底有多少種淨土,什麼...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宋迦葉摩騰共竺法蘭
上篇:【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 下篇:【註音版】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無量義經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守遂本)
【註音版】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註音版】佛七圓滿日佛前大迴向後禮祖儀
【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註音版】太子瑞應本起經
【註音版】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大般涅槃經後分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寶積經
肇論疏
過去現在因果經
佛說十號經
佛說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經
優陂夷墮捨迦經
浴佛功德經
【註音版】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
【佛教詞典】起世因本經
【佛教詞典】三輪教

把微笑留給傷害你的人

在大眾共同熏修,就能得到他們的加持力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對治眾生的「十惡輪」
修七支供迅速積累福德和智慧
人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

【推薦】經書跟佛像千萬不要燒

修行猶如洗廁所

極樂世界依報莊嚴之地上莊嚴
復無錫尤惜陰居士書講記
為什麼要你放下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