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離苦得樂文章(第11頁)

修行就是先苦後甘

大藏經裡面有段故事:在一個深山裡面,有七個人志同道合,發願修行,他們認為人生險惡,人在世間幾十年時間,生命...

敦倫盡份、苦樂隨緣、感念佛恩

佛法使我們的心開放,改變了我們的價值觀,賦予我們全新的生活觀念。 一、敦倫盡份 一個信願念佛的三寶第子,怎...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

別看它是一條黑母牛,牛奶一樣是白的。 格言 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

慈舟法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此苦海甚深無底,廣闊無涯。因摸不著苦海之邊,故難出苦海。若摸著邊,即能出矣。吾人於此廣...

印光大師:遇到災難病苦時念觀音聖號

● 問: 如果遇到危險急難時,恐怕不能同時念誦各咒,應該用什麼法門應對? 答: 遇到極危急的災難時,只念觀...

每天三呼快樂

世間的名利就像枷鎖一樣,會縛住我們的身心;不破名利束縛的人,才能自在。 佛陀出家成道後,他的兒子羅睺羅也隨...

別讓生活的壓力擠走快樂

當過運動員或看過運動員訓練的人都知道,為了增強腰部和下肢力量,運動員常在教練的指導下做一種壓杠鈴的負重練習...

友誼、快樂、死亡

有三位年輕人在一個小鎮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隊伍。他們打聽到死者原來是他們的兩位朋友:一位叫友誼,一位叫快樂,他...

找回那個沒有結婚前的你

一位婦人在河邊尋死,被路過的船夫搭救了,詢問原因,婦人說,因為丈夫猝逝,覺得沒有丈夫,活不下去了。 船夫問...

素全法師:六道就在身邊

佛說六道輪迴,很多人曾經告訴我說:地獄看不到,餓鬼沒見過,天神太幻覺,修羅無所知,畜生本來有,人死如燈滅。...

星雲大師:快樂之道

追求快樂,是一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標。一個人如果擁有財富、健康,乃至兒女成群、子孫滿堂,卻獨缺快樂,生命將...

談「苦」

許多人不了解佛教,認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說得苦不堪言,而有一種偏激的悲觀厭世態度。誠然,放眼俗世,苦樂皆...

窮人也會過得很快樂嗎

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在海灘上相遇了,富人問窮人:你在這兒幹什麼? 窮人高興地答道:曬太陽! 這麼窮,還曬太陽...

同學聚會聚的是什麼

莫言不打算參加這次的同學聚會了。 剛畢業那會,莫言是很熱衷於參加同學聚會的,大學的、中學的,小學的,來者不...

印光大師:勸病苦念觀音聖號

●凡極難醫之病,均以念觀音為治。果虔誠,必有奇效。(文鈔三編復卓智立居士書七) ●觀音大士,唯以尋聲救苦為...

隨遇而安,時時快樂

有位心理學家說,年薪兩百萬的人與年薪一百萬的人的最大差異在於揮霍兩字;有錢的人更容易變成錢奴,或者揮霍家,...

男女之情讓我們脫離不了輪迴的苦海

世間最讓人流連癡迷、割捨不下的就是男女癡情。男歡女愛,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無論什麼時代、什麼社會,男女...

聖嚴法師:隨時要有面對無常的心裡準備

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有面對無常的心理準備,走完第一步後,即使順利踏出第二步,仍然可能出現變化。 例如你的生...

有了標準,有了參考點,就有痛苦

一個乞丐的故事。在最初的時候,他只是每天坐在紐約地鐵的某個入口處,前面倒放著一個破氈帽子,等待人們的佈施。...

濟群法師《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望得到的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呢?古往今來的人類都在不懈努力地追求和探索著。...

濟群法師《幸福人生的原理》

前言 人類生存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幸福,可是高度物質文明發達的今天,許多人在充分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卻依然活...

有好的心態才能得到快樂

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

佛說八種大悚懼的事情

這八種大悚懼的事情就是要經常思維八種使我們感到害怕和悚懼的事情,這種悚懼可以使我們能夠盡早地脫離生死,讓我...

走出憂鬱與痛苦的四個步驟

據說,過去有一位高僧在學法的時候曾經向他的師父請教:法與非法的界限是什麼?他的師父回答他說:對治煩惱則為法...

貪圖享樂為障道根本

一日,目連尊者因弟子生病,於是上忉利天詢問神醫耆婆醫治的方法。當時正好遇到天人們入歡喜園,目連尊者只好先站...

把煩惱寫在沙灘上

一個中年人,年輕時追求的家庭事業都有了基礎,但是卻覺得生命空虛,感到彷徨而無奈,而且這種情況日漸嚴重,到後...

鴿子的未來世

西邊天際的夕陽,放射出最後的餘暉,將與大地吻別。就在這黃昏的時候,佛陀散步在祇園精舍的附近,舍利弗尊者徐步...

皮克的99塊金幣

皮克很快樂,皮克是地球上最快樂的叫花子。 我為什麼不快樂呢?我每天都能討到填飽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時還能討到...

人,爭個什麼呢

有糧千擔,也是一日三餐; 有錢萬貫,也是黑白一天; 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間; 寶車百乘,也是有愁有煩; 高...

人生快樂的追求

快樂,是人生所憧憬、所追求的。學佛也正是為憧憬人生的快樂,追求人生的快樂,因為學佛的目的在於轉迷為悟,離苦...

快樂不在環境,而在於心境

一位哲人單身時,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裡。看他總是樂呵呵的,有人問他:那麼多人擠在一...

【推薦】幸福快樂到底在哪裡?

現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問他為什麼這麼忙?他的回答總是:想追求幸福和快樂。 幸福和快樂到底在哪兒呢?...

扮新娘

三十多年前,在我辦的佛學院裡,有一個比丘尼,四方臉型,魁梧的身材,長得比我還高大,從外表看,沒有半點女兒姿...

佛教對物質生活的看法

佛陀為我們揭示了一切皆苦的實相,更告訴我們解決痛苦的根本方法。因此佛教並不是要大家吃苦的宗教,佛教是指示我...

人生三十年

在警衛森嚴、陰風淒淒的閻王殿上,閻羅王威武地高坐在大椅上,兩旁的鬼卒,青面獠牙,手持刀劍戟叉,等待著執行他...

攝諸根得離苦

過去,佛陀曾在波羅奈國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於入城托缽的途中,在祠廟邊遇到一位內心起了貪念的比丘,佛陀告...

星雲大師:一切因緣我均感謝

春風夏雨固然可以潤澤群生,秋霜冬雪也可以成熟萬物。青少年時,師長們無情的打罵、無理的要求,蘊育我服從、堅忍...

三種樂

樂和苦是相對的兩面。樂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獄。人人都想追求上天堂,誰願意走入地獄?可見喜歡樂的,不喜...

心靈的財富

宗教導師們總認為人類的幸福,並不在於感官上的滿足與熱情,或者充分的物質享受,這個事實與人類經驗互相脗合。即...

慳貪的苦果

人生沒有真正的所有權,因、緣、果、報的道理要切記啊! 佛陀時代,有一位家財萬貫的富翁,不但為人非常慳貪,更...

幸與不幸是取決於自己的看法

幸福與不幸、痛苦和快樂就像是硬幣的兩面,不幸與痛苦在正面,幸福與快樂就會被轉到反面;當你把幸福與快樂放在正...

苦瓜變甜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聖。 師父拿出一個苦瓜,對弟子們說:隨身帶著這個苦瓜,記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條你們經過的聖河...

珍珠的精神

在夏威夷的夜間市場,有一些賣活珍珠的攤子。攤子上擺一個木桶,桶中有水,水裡都是珍珠貝,每個珍珠貝賣七元美金...

世間的一百一十種苦

謂有一苦。依無差別流轉之苦。一切有情無不皆墮流轉苦故。 復有二苦。一欲為根本苦。謂可愛事若變若壞所生之苦。...

身受與心受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蘭陀竹園,告訴比丘們說:比丘們!一般人有樂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

聖嚴法師:別人不做的工作都由我來做吧

如果你對工作有非你不可的責任和使命感,做起事來一定也能甘之如飴。反過來說,如果你覺得因為別人都不願意做,所...

聖嚴法師:調整觀念讓苦變為樂

苦與樂,往往不是來自於物質條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是因為身體的健康或不健康,例如有些人雖然很貧窮,或是身體...

生命中的貪慾苦

有一個美麗得讓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年代,過年了,小妹妹終於有一件新衣服了,高興得不得了...

邪淫後身體的苦痛

生於此世間,受此身體,而行淫行,獲得諸多煩惱,諸多苦痛。因邪淫故自己感覺有如下報應: 一、頭髮常肮髒油膩,...

自私自利遭苦報

韋婆多是一個很愛說警告語的比丘尼,她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來阻止別人去獲得。 她雖然出家受具足戒,...

印光大師:臨終病苦釋疑

念佛的人到了臨終的時候,若有重大病苦發現,切切不要疑心,也不要驚恐。當初唐玄奘法師,臨終也有大病,何況我們...

生活原本沒有痛苦

法國記錄片《微觀世界》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一隻屎殼郎,堆著一個糞球,在並不平坦的山路上奔走著,路上有許許多...

一碗飯與一念間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求你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 ...

不知者受害最大

釋迦牟尼說法的時候總是顯得和藹可親,經常說些弟子熟悉、愛聽的事物。為了使眾人能夠理解,他說得總是深入淺出,...

妒火殺死親生子

白泰官,清朝雍正年間有名的江南八大劍俠之一。 有一次,他遊歷四方之後,回到闊別八年的故鄉,在村外看見一個八...

達照法師《痛至極處苦何在》

療治痛苦的佛法 我們打七,這麼十多天來啊,想必大家有很多感受。我想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痛。是不是?腳痛,痛得...

達照法師:真正的快樂和痛苦

其實人生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凡是在古今中外人間社會上,出現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人生的事情,我們在生活的道路上所...

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

一個苦者找到一個和尚傾訴他的心事。 他說: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和尚說:沒有什麼東西是放不下的。...

心律法師:生命中的嫉妒苦

歷史上、文學作品中有很多關於嫉妒的故事。 戰國時期的軍事學家,田忌賽馬故事中足智多謀的謀士孫臏,相傳就是因...

聖嚴法師:居安思危,臨危不亂

一般人之所以會恐懼,多半是覺得所處的環境中有種種的不安全,不知道何時會發生生命的危機?也不知道何時又會遇到...

自己撓癢自己笑

有來訪者問弘一大師:何時是你最高興的時候? 回答:每當我有新收穫。 又問:那麼,什麼是你最痛苦的時候? 回...

星雲大師《為貧苦大眾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 祈求您垂聽弟子祈願的心聲: 世界上有許多人遭逢不幸,成為無依無靠的貧苦者。 他們三餐不繼...

聖嚴法師:快樂不需向外尋求

快樂有很多層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樂」,是一種刺激、發泄以及官能的享受。例如,看美景以滿足眼睛的享受、聽...

聖嚴法師:苦與樂只是主觀的感受

行菩薩道的人,心中沒有任何度眾生的念頭,也不計較自己是否能得到回饋,因此能體會解脫的快樂。可是,在世人的眼...

聖嚴法師:追求更高層次的快樂

所謂「欲樂」,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暫的快樂感受。然而,欲樂也有層次之分,例如,人間的欲樂和天上的欲樂不一樣...

聖嚴法師:不貪著禪定之樂

修習禪定的人,他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於意識都不與外界接觸,不受外境的影響、干擾。而在他們的內心...

聖嚴法師:最快樂的人

禪定能讓我們的身心暫時放下負擔,享受完全的舒暢和放鬆。因此,追求定樂的人常常喜歡回到定中,不喜歡和塵世接觸...

聖嚴法師:什麼都不求

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東西太多了:沒有錢的時候求財,沒有名的時候求名,沒有地位的時候求地位,沒有孩子的...

聖嚴法師:少欲知足真快樂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很多快樂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時,別人對我們的稱讚;或是當生活安定,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

慧律法師:你為什麼只看黑點?

師父已經講過了,十萬億佛國土,心是最大的距離,煩惱是最大的距離,十惡業是最大的距離。如果你完全沒有十惡,完...

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情緒管理智慧

簡體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別人 當惱人的情緒來襲時,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 禪的態度是:知道事實,面對事實,處...

聖嚴法師:貪慾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滅貪慾,無所依止。-- 《法華經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說,各種痛苦煩惱的根源是貪慾,...

沒有人能讓我們痛苦

哲學家說:有智慧的人隨時從周圍取得快樂,沒有智慧的人希望別人給他快樂。 快樂是來自內在的解脫,你的內心不快...

星雲大師:從奉獻中獲得快樂

早晨,我遇到櫃檯小姐曾淑芳,她是從天主教辦的文藻外語學校畢業的。我問她:你在這裡服務,對佛教有沒有信念?因...

用一顆歡喜的心來對待生活

在當今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而由此給人們帶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宣化上人:有脾氣的人就是苦

這一趟到來,見你們各位都很誠心的拜佛、念佛,還有禮懺,這是很好的。不過我對你們講:不論你是拜佛也好,念佛也...

宣化上人:人生的百苦交煎

釋迦牟尼佛修道時,父系親屬有三人跟著他出家,母系親屬也有二人隨佛修道,這幾個人最後卻離開佛了。什麼原因呢?...

宣化上人:人生如夢枉受苦

人們來到這個世界,把真的遺忘,卻拿起假的,所以生生世世背覺合塵、醉生夢死。醉生,就是在生的時候,好像喝醉酒...

真假故鄉

戰國時代,有一位在楚國長大、原籍燕國的人,年歲增長後,常常惦念著自己出生的地方,想要落葉歸根。剛好有位朋友...

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緣

每個人與生俱來皆有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會分辨不清善惡是非,因而招來很多障礙自己的緣。在佛經裡有...

諸根寂靜的難陀

難陀尊者在舍衛城象華園中,靜坐思惟:能值佛出世,且在佛陀座下出家,是多麼的殊勝一件事啊!就好比曇花一現般地...

聖嚴法師:時時心有法喜

《法華經》中把凡夫世界形容為火宅,把佛法形容為出離火宅的交通工具。我們在信仰佛教、聽聞佛法以前,常常被煩惱...

篤信佛法渡苦輪

佛陀時代,在舍衛國的東南方,有一條大江,這條江水又深又廣,在江河的岸邊,住了五百戶人家,他們從未聽聞過道德...

一念淫心禍無央

一日,鄰近舍衛城的村莊中,有位婦人抱著孩子、拿著水瓶,準備到井邊汲水。當時離井不遠處,正坐著一位容貌端正的...

生死極苦

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中,佛陀正在為人天四眾說法。當時,城中有一大富長者託人四處尋訪,終覓得賢良之女為妻。長者...

梵天勸請佛陀說法的因緣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國,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善勝道場,圓滿無上佛果。初成道時,佛陀思惟五濁惡世眾生迷惑顛...

聖嚴法師:行善的人快樂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人,也就會在時時處處感到最幸福。 看到別人因為你的幫助而解決了困難,...

【推薦】品茶

一位屢遭失意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普陀山普濟寺,慕名尋到道生長老,沮喪地對他說:人生總不如意,活著也是苟且,...

你原本就很快樂

一個有錢人,不知道怎麼樣找到快樂,於是背了一袋子金幣去尋找快樂,他問了好多的人,如果誰能告訴他找到快樂的方...

佛的幾個問題

一個人被情傷,決定遠走天涯。他來到佛前訴數苦惱,痛哭流涕,而後告訴佛,即將遠離。 佛說:離開前,請回答幾個...

懂得付出才能收穫快樂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善生長者,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世界上最稀有、最寶貴的旃檀香木做的金色盒子。...

千辛萬苦求佛偈

從前有一位修道人,名字叫做善信。他出生的時候世上已經沒有佛法傳佈了,但他還是苦心尋求正道佛法,希望可以找到...

快樂的秘方

他是這個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並不快樂。先是親戚和朋友向他借錢,但都是有去無回,這讓他很傷心。後來他花錢請戲...

你無法讓所有的人滿意

從前,有一位畫家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畫畢,他拿到市場上去展出。畫旁放了一支筆,並附上說明:每一位...

天天看美女跳舞和演奏如何?

淺薄的樂,往往是苦因。 一位鄉下財主,一天,在一高官家中作客。飯局之中,有美女跳舞和演奏。他十分喜歡,不禁...

靜波法師:慾望少一點,快樂就多一點

前語 釋靜波:現為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會長、哈爾濱極樂寺住持。1963年生,1986年到...

聖嚴法師:不離煩惱,也不起煩惱

《法華經》裡將娑婆世界比喻為三界火宅,所謂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欲界的眾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

海濤法師:放下才能重新擁有

1.要一個人放下擁有是很困難的,然而認知到「唯有放手,才能擁有更多」,透過不斷地「放下」與「接受擁有」的循...

海濤法師:做心情的主人

一 1.保持好的心情,就有好的人緣。 2.創造自己的好心情,沒有人能夠左右你。 3.相信自己的直覺,並且從...

海濤法師《阿姜查法語選集》

一 1.良好的修行是要非常誠懇地問自己:「我是為什麼而生的?」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要好好問問自己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