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了解佛教,認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說得苦不堪言,而有一種偏激的悲觀厭世態度。誠然,放眼俗世,苦樂皆有,似不應以偏蓋全,不然人生一無是處,活在痛苦中的一生有何意思?但佛教是在徹悟人生真諦後所言,對人生的態度並非悲觀,亦非樂觀,而是「實觀」。目的在於教化芸芸眾生能知苦斷苦,並為獲得真正的快樂幸福指明途徑。

凡夫總是將苦樂建立在物質基礎上,如家財萬貫、仕途亨通,再至身體安康,兩情相悅……如是種種,以此來衡量人生是否幸福。然佛陀以悲智觀照,站在生死之流的彼岸來看眾生,則唯苦無樂。那些被眾生貪求追逐的所謂快樂,實為大苦。如身之瘡,撓時快活,過後痛苦備至。正是由於眾生的迷執,才導致流轉於生死苦海而不得出離。由於聖凡境界迥異,凡夫自然無法體會,若站在當下這一生的立場上,要眾生自始就了達如實之理,也是勉強不來的。佛教的慈悲正體現在此。一再強調「一切皆苦」,實力憐憫眾生,以令其正視人生的痛苦,方可從中超越,進而獲得真正的快樂。

要遠離痛苦,首先得知苦。正所謂「遍知一切苦,永斷生死流」。每個人對痛苦都有過或深或淺的體會,如:身體病恙、貧困潦倒、感情受挫、命運坎坷……林林總總。佛教對苦的分析透徹,總納為身心二苦,常言八苦中的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等七種痛苦乃生活中時刻都能感受到的,然眾多之苦來自一源:即第八苦五蘊熾盛苦。為何?我們身心無非為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五蘊乃身心之本,各種痛苦皆來自身心五蘊的感受。

那我們的心為何會感到苦呢?其實「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本清淨無垢,無所束縛如同虛空,真正引苦不是心,而是由於眾生的無明無知,心在客塵中被妄想和執著所覆,妄想來自於執著,正因為妄執,令眾生無我執我、無常執常、執垢為淨、執苦為樂,遍一切時一切處,如此使眾生流轉於苦海而不得出。

至此不難了知,何為苦之本源了。如對症下藥,獲得離苦的方法也就不難,要破除無明,有正知正見,認識無常,進而斷除執妄。世事本虛妄無常,但眾生妄執常有,這首先在認識就已有偏差,到頭肯定離解脫的彼岸甚遠。斷苦並不是要斷心,而是要將覆心的妄執斷除。生活中的種種痛苦煩惱皆由強烈的我執(自性見)作祟,有了我執就會產生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者交織成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空間。一切以「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生活中豈不易生苦惱?「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就連我們的身體也只不過是一個五蘊和合的相狀罷了,這個世界上又還有什麼屬於「我」呢?我們還有必要因未能滿足自己的慾望而痛苦不安嗎?

妄執如鐐銬令身心不得安樂自在,破除無明,斷除妄執,自然可擺脫加在身心上的桎梏。清醒認識自己及週遭一切,試著放下,擁有一顆平常心,不執著於眼前無常的不實相,妄想逐漸就會熄滅,心境也就坦然自在了。

「我的心很苦」,物質生活極為富足的現今還常有人如此喟嘆。為何生苦?怎樣除苦?以佛法推究極易,解決問題也很簡單。苦在心,因心有「我」而生苦。欲得離苦須斷除我執,將覆於心上的塵垢拂拭,自然還心以清淨,苦離而樂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