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導師們總認為人類的幸福,並不在於感官上的滿足與熱情,或者充分的物質享受,這個事實與人類經驗互相脗合。即使我們擁有全世界的享樂,若無法取得心靈上的寧靜,反而因天生的無知而產生焦慮和怨恨,仍然無法快樂。
衷心的幸福並不能以財富、權力、子女、名聲或創造發明來衡量。無疑地,這些事物對短暫的生理舒適有所幫助,但無益最終的幸福。所以,不當的獲取這些感官的快樂,反而會成為傷痛、歉疚和悲傷的來源。
眩目的燈光、悅耳的音樂、芬芳的香味、可口的菜餚和誘人的胴體皆誤導欺瞞了我們,使我們成為俗世享樂的奴隸。無人會否認感官的喜悅是種短暫的幸福,很容易消逝。所以,人們必須了解感官喜悅易逝的道理。
假如快樂的先決條件是擁有物質享受,那麼,財富與幸福就成為同義詞了。這是事實嗎?一位不表同意的詩人寫道:
財富能帶來幸福嗎?看看四週的人們是多麼地沮喪,這是多麼壯闊的悲劇!
大量的金錢四處氾濫,心靈因此被消滅。然後,人們要求更多的財富。
財富無法熄滅慾望的渴求,假如我們一味地滿足本身獸性的慾望,我們無法快樂。但是,顯而易見地,世俗的感官享樂永無止境;因為,當我們得到想要的東西後,我們會要求其他的享受。當我們的慾望無法得到滿足時,我們會變得不快樂。所以,感官上的愉悅並非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心靈的無拘無束,因此,快樂的泉源並非來自感官的,只有在心靈不被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我們才能找到它。
信心、道德、慷慨、誠實和智慧是世間不朽的寶藏。相反,情感的依戀、怨恨和嫉妒降低了個人的品德;但是,善心和悲憫所帶來的喜悅和無私的態度使個人變得神聖,甚至榮耀了生命本身。
人類保持內在寧靜的方法,是內化其思惟而非向外尋覓。我們應該注意不要掉入貪婪、怨恨和欺騙的陷阱中。學習著去開發和保存善心、愛意及和諧所帶來的力量。惡與善之間的戰場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我們必須求取最終的勝利。這場戰爭並不使用武器,而是運用心靈來了解存在於內心的消極面和積極面,這樣的覺醒使我們由矛盾鬥爭中,開啟了健全的思想之鑰。
心靈是幸福和悲傷的根源。個人的心靈需要寧靜和快樂,才能得到人世間的幸福。個人的幸福有助於福利社會的形成,一個福利國家也將順勢誕生,充滿幸福的世界也就指日可待。
在生命的課題中,顯而易見,鬥爭是無法產生真正的勝利,矛盾也不能得到成功。在令人不快的情緒中,我們無法得到幸福。平靜不是來自財富的累積和俗世權勢的擁有。只有在拋卻了我們的自我,幫助這個世界回到愛的常態後,我們方能夠得到平靜。心靈的平靜可以征服任何負面的力量,它也有助於我們的心靈,從而,使我們擁有幸福而滿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