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離苦得樂文章(第2頁)

地藏菩薩曾用十三劫來勤修苦行

【於是地藏菩薩摩訶薩。以頌問曰。我曾十三劫。已勤修苦行。為一切有情。除三災五濁...

在病患中發明心地

念頭未起,靈然清淨,本無我人,此其所以一切病患奈何他不得。豈惟病患奈何他不得?...

苦樂雙忘名極樂,死生俱盡說無生

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又稱為極樂?我們一般談樂,都馬上會跟一個苦來對待,透過痛苦我...

雲門寺明醒首座:沒有修行好苦哦

2004年11月18日,雲門祖庭明醒首座做完他一天的修行功課後,告訴他身邊的弟...

雲居山的老和尚們無一人在痛苦中圓寂

我在雲居山的時候,從21歲開始擔任僧值師。僧值師就是主管寺院裡的紀律,主管大家...

平安就是輪迴對你最大的賞賜

森林當中有一隻獅子,野獸之王嘛;它去吃了一隻鹿、飽了一頓餐以後,它這個鹿的骨頭...

畜生道之苦

第三個是畜生的苦。繫縛打殺,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兩種,一種是被我們人類所畜養的...

餓鬼道之苦

看第二個。餓鬼的苦,我們看這個飢渴寒熱,刀杖驅逼之苦。餓鬼道的苦,主要是飲食跟...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進一步用生病來看,病來哪得心無苦。談這個過量境...

妙蓮老和尚自述閉關苦修的傳奇20年

環境愈苦道愈堅 俗語說多難興邦,如果生活安適,人心就很容易怠惰、腐化,這也是經...

死苦現前,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

嗚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釋迦牟尼佛(前565前486)發現了人生規律緣起性空而因果相續。他自己遵循這一...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彌陀的光明

過去有一位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跟一個女孩談戀愛,談了三年,準備要結婚的時候呢,...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作一個比較

這一段是說明以願導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當中,這個觀是很重要的,由這個觀...

不要相信明天會更好

暇滿,簡單的說有五種的暇滿,第一個:善得人身。因為你在三惡道,到諸天去,都不能...

歷觀古人,無一不從辛苦中來

近來諸方少年,有志參禪者多;及乎相見,都是顛倒漢。以固守妄想為誓願,以養懶惰為...

佛陀世世生生隨逐於眾生心無暫捨

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復悲痛,欲代我苦...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在以下的經文當中,佛陀都是用問答的方式,等於是自問...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

如果一個人想得到永久的幸福,永恆的快樂,就必須訓練和培養八風不動心的深厚涵養,...

不了解生命,生命對我們就是一種懲罰

什麼叫做異熟識?什麼叫【果相】?善、惡、業、果,善跟惡,業、果,這個就是果相,...

極樂世界離開了這三苦

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

十個人吃飯,每個人看到的飯菜完全不同

講到根、塵、識三法,佛陀為了讓我們了解生命的因緣的相貌,他把生命分成三部份:第...

消業障是要懺悔皈依發願,而不是苦行

什麼叫無益苦行?外道是這樣想的,他認為說,我們每個人來這個人世間都有業障,你也...

三界與安樂的對比

此三界,蓋是生死凡夫流轉之暗宅,雖復苦樂小殊,修短暫異,統而觀之,莫非有漏,倚...

不可輕視外貌苦惱的修行人

雲居山近代也有這種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寬定的師父來到雲居山,他是浙江省...

人生無常,抓緊修行

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突然暈倒,而且大小便失禁。幸虧姐姐在家及時...

「如狼守齋」的故事

佛陀一開始用中道的實相,對我們一個煩惱粗重的人來說是不適合的,就是我們沒辦法做...

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皆得解脫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內少閑人

瞻部洲中多苦事。瞻部洲就是南瞻部洲,指我們這個世間地球,又稱為南閻浮提。四大部...

有愛則有苦

舍衛城中一位婆羅門因喪子而悲傷不已,不吃不喝,也不著衣、塗香。他徘徊至祇園精舍...

多生歡喜,莫生煩惱

一般社會上講精神戰勝物質,佛教講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這個肉體我們可以戰...

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

明明是苦事,他卻認為是樂

身一定要受,一天飲食、起居、睡眠都叫受。吃得好、睡得舒服了,享受了,那個受,你...

越是你困難的時候、越要這樣去發心

無災無害地過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這個誰都得不到。你怎麼樣無災無害地過一...

常行少欲的大迦葉尊者

大迦葉尊者勤修苦行,常樂閑居寂靜,諸根淳熟,降伏諸欲,有大慈悲心;其少欲寂靜的...

出家人用功辦道,越艱苦道心越堅固

當時,我們在雲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勞動量很大。每天要劃定很大的面積開荒,白天...

常想地獄苦,道念由此生

我們如何才能使菩提心不退呢?我們應如佛所說:「常想地獄苦」,為什麼要想地獄的苦...

入海采寶七難喻

世間人入大海采寶,會遇到七種危難:一者,強風從四面同時刮起,會將船隻吹倒翻覆;...

不要用無益的苦行來破壞你的色身

我們看修禪定的人,剛開始修禪定是散亂心,欲界的境界有欲,但是他慢慢慢慢欲界定到...

福報不是靠爭搶,而是由辛苦培植而來

有一對親兄弟從小關係很好,各自成家後也經常往來,但近來卻因為父母去世留下的財產...

調整心態養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我們現在做為一個生死業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趕快調整心態,養成佛陀思考的智慧。...

逃避並不能解決痛苦

防護並非意指不看、不聽、不聞、不嘗、不觸或不想任何事。若行者不了解這點,一旦見...

虛雲老和尚自述三年朝山及失足墮江的經歷

安徽馬鞍山小九華寺,離寺不遠處乃採石磯,當時虛雲老和尚墜江後被人從採石磯撈上,...

歷經塵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彌陀佛的珍貴

信 相信阿彌陀佛 意味著相信智者的覺悟 常常與人感嘆,暇滿難得,快去淨土。所謂...

名利,求之既不可得,卻之亦不可免

【原文】 榮名厚利,世所同競,而昔賢謂:求之既不可得,卻之亦不可免。此卻之不可...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發無上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眾生剛強,難調難伏。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就是這個樣子,就是...

玉琳國師前生是個苦惱的和尚

玉琳國師的前生是個最苦惱的和尚,相貌長得相當丑,也沒有人供養他,衣服破破爛爛,...

不修功德、多有罪過

不修功德、多有罪過,看見天、看見雲彩也憂愁,聽見其他的聲也煩惱。多念佛、多修善...

學佛的失獨老人很痛苦,應該如何面對

問: 弟子跟您學佛十年,並皈依,已60歲。最近獨子不幸意外去世,我很傷心。佛教...

現在的人為什麼不能承受很小的挫折

問: 以前的人遇到困難逆境都能面對、克服,但現在的人遇到很小的挫折,便感到壓力...

從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師的出家經歷

從初次接觸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從高高在上的自傲和兩指不沾陽春水的清閑到...

遇佛法知前非,痛悔過獲新生

我今年31歲,學佛快3年了,學佛的這幾年,自己的感悟特別多,轉變也非常大。我想...

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歸根結底是因為貪圖慾望,正如一位大德所言:眾生欲除苦,奈何...

三界之中,無非牢獄;暫時快樂,終歸無常

三界之中,無非牢獄。暫時快樂,終歸無常。眾生燕雀處堂,罕思出離,惟逆境當前,庶...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病苦是對治我們貪慾的良藥

對於自身的健康方面,不要總是希望永遠沒有病苦。 身體的四大不調就會有病,因為有...

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

我們在修學菩薩道的過程當中,我們第一個工作就是要發起菩提心。換句話說,我們在凡...

度盡阿鼻苦眾生的地藏王菩薩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是幽冥教主地藏菩薩所發出的弘誓大願。...

吃素念佛之人為什麼也會遭受苦難

問: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經多年。因為信佛之人,為...

觀苦空無常而修淨土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滅不常。或一歲二歲,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

這樣去觀想才能減少痛苦

佛教導說:要經常思惟,現在我們生存的現實和周圍環境、世界都是苦的,這個世界本身...

走在五欲六塵的客途上,滿面塵埃身心憔悴

你自己精進,就會捨這個輪迴、這個南閻浮提的塵途。 塵途這個概念注意五欲六塵的客...

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

在一切痛苦厄難中,應當念一萬聲地藏聖號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

這個五濁我們是負有責任的

五濁的世間是什麼情況?就是這個世間的眾生煩惱非常厚重,福報很淺,愚癡顛倒,一切...

古佛應世名震十方,尋聲救苦娑婆緣重

娑婆世界,苦事最多;娑婆眾生,耳根最利。維我觀音大士,慈悲心切,故與此世界因緣...

你要用什麼思想來面對果報

第六意識扮演的是我們所強調的受用緣起,它受用果報的時候是經過受、想、行、識四個...

藥王菩薩以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

《圓覺經》云: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以此過失,感得處胎六年的冥暗之苦

從前,有一位菩薩身為大國王,這位國王皈信三寶,奉行十善,品德高尚,德政遍及遠近...

人生的老苦與病苦

在這個世間,衰老是一個苦。我們的念頭,念念的遷移生滅,就有時間的概念,這個時間...

原來不打妄想是非常快樂的

未到地定跟初禪相貌的差別,這以下講的很清楚:謂由心調柔、心輕安性生起之力,為所...

唯了生脫死才是生命裡的大事

活一百歲跟你活七十歲又有什麼差別呢?你財富的多少,最終臨死你一點都帶不走。再加...

諦閑老法師生病時說「觀是假的,疼是真的」是何含義

問: 《影塵回憶錄》中提到,諦閑老法師生病時說觀是假的,疼是真的, 請問這句話...

自卑的人如何用佛法調整心態

問: 人生生來有殘缺,乃至身材矮胖、長相丑陋,乃至聰明才智、學歷資歷、家世背景...

從來就沒有障礙,只是我們想不開罷了

當我們被人誤解而受到壓抑的時候,不要總是希望通過申辯來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諒解。當...

淨土宗與諸宗所不共的特色

近代高僧說,身為有情眾生,每個人都想要離苦得樂。雖然有時也會起顛倒,造了很多罪...

怎樣才能減少痛苦

你要經常思惟,現在我們生存的現實生活以及周圍環境的世界都是苦的,這個世界本身就...

貪戀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嗎

問: 頂禮法師!佛經上說,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上在淨土修行百年。弟子有時...

受苦能消業的前提是什麼

問: 《文鈔》中說,受苦時作消業想。弟子的困惑是,受苦能消業的前提是什麼?是不...

阿含經故事:誰受苦樂

有一次,佛陀與眾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途中,遇見了專程前來迎接的摩揭...

闍夜多尊者嘆生死久遠

昔日,有一位闍夜多尊者,一天,尊者帶領著弟子們入城。來到城門口時,尊者流露出悲...

為什麼痛苦時念觀音菩薩卻未有見效

問: 法師你好!弟子便秘時痛苦不堪,默念、大聲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未有見效。請問...

這才是究竟的快樂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前面是修行的因地,我們透過無常,透過...

略說四諦--苦集滅道

苦諦 即三界六道之苦報。此苦報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處,即有情世間、器世間。苦以逼...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離

我們要想出苦,不是空間處所的改變,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離。心上迷惑了,貪著、攀...

不屬自己的東西絲毫不可強求

作為一個學佛的人,應該知道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因為眾生的共業所招感,才是苦的...

對一切苦不起瞋恚之心

三善十一者:言無嗔者,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言苦苦具者,苦...

往生到極樂後的正報身心相貌

我們看第十七,樂如漏盡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

病是眾生之良藥

【原文】 世人以病為苦,而先德云:病者眾生之良藥。夫藥與病反,奈何以病為藥?蓋...

思惟苦諦與調伏愛取是淨土宗的必修

我們講到了四聖諦。那麼四聖諦從淨土宗正念的角度來說,我們選擇兩個法是必修的: ...

苦都是因業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今天是佛七的第四天了。這幾天,大家都在為自己忙,這很好。世上的人整天為名為利忙...

有欲便有苦,無慾則無苦

當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淨淨、光光明明,如何現在,弄得昏昏暗暗,糊糊塗...

從厭離心啟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我們天天談,那怎麼下手去發呢?善導大師給我們提出了一個下手的方便,就從...

天乘四種禪定之三禪

我們看三禪。 三禪,亦名離喜妙樂地,謂行者復厭二禪之喜心湧動,定不堅固,以種種...

這個苦諦很重要,你一定要從痛苦中覺悟

佛陀在詮釋逼迫的時候,他是分成三個次第來詮釋。就是應該怎麼來修這個逼迫性呢?首...

把三界的苦「觀」出來

我們對於痛苦應該持什麼態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斷除,你只要了知就好。佛教對於...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名字,專心一意地繫念,無有其...

如何通過身口意三業修淨土

從積極地行善來看,我們要修五戒十善,六度萬行,自利利他。這也要從真實心裡面出來...

【推薦】白血病康復記

我正在幹活,突然有人探出個腦袋:我猜你肯定認不出來我是誰了吧?我一看,一瞬間我...

天人果報的缺點和優點

天人的身心果報,我們從經典上跟祖師的傳記,得到兩個消息,它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