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斷除煩惱文章
人處在這個世間,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麼順利?遭受一點苦難,做事困難重重,不要去...
我們淨土宗的修行人,窮盡一生地努力修學,主要的目標就是要達到臨終的正念。所以古...
問: 被煩惱束縛的凡夫,惡業深重,煩惱也未斷一絲一毫,怎麼能往生到出離三界的西...問: 我們做事情,如果所執著的事情,不在煩惱的攝受範圍,算貪嗎?比如我們執著於西方極樂世界,和執著於世間種...
當我們在建立佛教的思想來建立正見的時候,當然我們就是在開始做因緣的觀察,佛教的...
以感恩心還舊債 我們常聽人家講:夫妻是緣,兒女是債,又說五百年才修得同船渡。這...
從前,優填王的兒子名叫娑羅那,心樂佛法而出家學道,行頭陀苦行,在山林樹下打坐,...
人,往往只看到別人,看不到自己。由於自我的觀照不夠,因此產生煩惱。假如我們懂得...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 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能夠看破世間虛妄不實的種種...問: 佛法不離世間法,我們在家二眾在生活中修行時,往往因為煩惱業障較重、妄想較多,總覺得自己修持還不夠精進...
我說過,我不是看破紅塵來出家的,也不是因為憤世嫉俗。但我理解你的憤怒和委屈。當...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種: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每一個土...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首先,我們先講到它的作用。這個眼入的...
楞嚴經說啊我們一個人都是哪,比如說我們一個人有很多障礙,你們猜猜看,世間上只有...
以下把修空觀的相貌再別釋: 行者於初坐禪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念念不住。雖用如...
你既然相信佛的光明,就應當依照佛的教導去做,才會有實際的益處。否則,雖然有信心...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說我也是願意滅除煩惱,怎麼樣才能滅除煩惱呢? 答曰...
鏡子本來有光,只因被灰塵蒙住了,經過磨擦磨擦,轉凡成聖,把髒東西習氣毛病除掉了...
這是十緣發心的第七項了尊重己靈。 這個己靈就是我們現前一念的心性,有時候說是佛...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遠離般若波羅蜜,如恆河沙劫壽,財施、法施及禪定福德,迴向阿...
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 維摩居士這個房子、他的這個...
今天我們從這個福講起,可能我們也講過說福報太重要。我們常叫增福增慧,求福求慧,...
其實妄想、執著是長時間被我們忽略了。我們一般在修行強調調伏煩惱,滅除罪障。淨罪...
所謂把佛號念好,折伏現行煩惱。不只是說你在風平浪靜時把佛號操作好,佛號必須有一...
我們現在聽到好多的道友指責別人衣服沒穿整齊啦、掌沒合好啦、磕頭沒磕對啦一到寺廟...
你依止在佛堂所栽培的念力,我們一個人不是沒事幹的,總有一些事情要做,這個時候或...
《唯識學》有一個名詞叫煩惱障,是說煩惱的活動能障礙我們修學聖道。因為菩薩的一切...
關於修學位次,我們今天要注意一個觀念,就是轉字。《楞嚴經》在經文當中沒有講到一...
煩惱它是有根本的。什麼是根本呢?《楞嚴經》講生滅心。這個生滅心或者講妄想,這個...
【我慢】 這種那就更多了,你講得很有道理,他就不服你,他不能講幾句漏氣你的話就...
十五、放逸者。於染不防,於淨不修,肆縱流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即...
問: 頂禮法師!弟子因為業障深重飽受耳鳴之苦,而念佛法門貴在攝耳諦聽。可弟子攝...
【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 佛陀說:阿難!你觀世間上『...
三、訶香欲者:所謂男女身香,世間飲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聞即愛著...
我們內心很多負面的情緒,很多的盜賊要偷走我們已經成就的功德。這個時候佛陀勸我們...
修行這條路要堅持走下去,確實有很多困難、很多障礙。仔細地把這些困難、障礙想一想...
我們的五蘊身心世界本來是五種功能,就是一個色受想行識,就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按照...
佛陀時代,教育的導師是誰?是佛陀。佛在說法,佛在建立僧團修梵行,修解脫法。社會...
要蓋成一棟房子不容易;要摧毀則很簡單!修行也一樣,要往上走,確實很難;要往下則...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個切字。《高峰禪要》裡也常強調要生死心切,就是針對我們這種已...
剛開始都是帶妄修真,平常打打妄想,也來聽聽課,也來打打佛七,打完佛七以後,回去...
這以下分三段,別釋當中分三小段,第一小段 約果報,報障。 如得重病箭入體,諸苦...
因為信佛,從佛的教化當中得到一些利益,得到一些好處。例如說我們人人都有煩惱,但...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時的缺陷,譬喻我們起心動念中都有一些貪、瞋、癡、高慢的...
南無觀音菩薩,今天觀音佛七正式起七了。這次觀音七因緣很殊勝,今天來了將近四十人...
人與人相處,需要寬闊心懷去面對。小事情不要太在意,講幾句話,拿個什麼東西,多做...
以前我讀佛學院,我們的教務主任在新生訓練時,他在黑板上寫一個熬字,老法師說,佛...
我們在剛開始念佛的時候,我們在一念的散亂心當中,要把佛號的念力栽培起來,你剛開...
我們一念心性循業發現。清淨本然,但是受業力的熏習啊,循業發現。 就是你這個心念...
佛說的法,就像一個病人害病了,害病了得吃藥,那這就是緣起。因為他有病,這個緣得...
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堅固而不可破壞的意思,就是首楞嚴王三昧、或者講真如三昧。真...
我們這麼多人用功辦道,怎麼沒有開悟的呢? 第一,我們對這個路途可能還沒有搞清楚...
一個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麼去修?從哪裡下手?這不得不加以討論。菩薩的六度前五度...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當時是一個下大雪的冬天,路上滿目霜雪,唯獨...
修行要靠見聞覺知,你要靠見去緣佛像,要靠聞的功能去聽音聲,聽梵唄,聽佛說法,乃...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累積的。像大家現在一起吃飯,有人吃得快,有人吃...
我們已經聞到佛法了,無論老小,都趕緊修行是要緊,要放下身心來修行。修行大家都想...
我們起這個煩惱火呀,就會創造一個業火,也就會引生果報火。一般來說我們起這個煩惱...
《怡山發願文》全文字數不多,卻字字珠璣,把我們的三障(即煩惱障、業障、報障)披...
在生命當中我們自己得到一個暫時的果報,別人也得到一個暫時的果報,我們會一直認為...
前面講到橋陳那比丘知道:原來三界這個地方是住旅館的,我們是客人。他覺悟到三界是...
問: 師父您好!關於權法、實法的操作,弟子這邊再具體問一些生活上面操作的細節。...
惡獸毒蟲 藏竄孔穴 毘舍闍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經文,那個火燒的情況:躁動不安、...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
心懶惰故懈怠,身悶重故睡眠。此二相須,共成一苦。障於定慧,令不得生。然此睡眠,...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無礙異常倫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我等凡夫自性也是具足...
【原文】 人苦日在煩惱中,尚不知是煩惱;若知是煩惱,則煩惱便消滅矣。(心本是佛...
念佛法門,最為簡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無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無有一兩人成就者...
你能夠沒有妒嫉心、沒有障礙心,你就不會有煩惱了;能夠不起嗔恨心,你已經從中得到...
一般社會上講精神戰勝物質,佛教講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這個肉體我們可以戰...
百丈懷海禪師是唐代著名的禪宗高僧,我國叢林清規的製定者。他曾寫有一首《一任清風...
每天事務的雜亂有時令人心煩,常會想下一步怎麼辦?一切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光陰的...
問: 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是否一定須念《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和其他經...
我有這個感覺,恐怕在座的你們也有這感覺,你自己如果煩得很,坐也不是,睡也不是,...
如果我們看過戒律就知道,佛在世的時候比丘尼僧團有一個叫蓮華色比丘尼,她是一個阿...
第四行願:懺悔業障願。 這個懺,原來也叫懺摩,是梵文和中文結合,翻譯中文叫悔過...
在早晚功課和日常佛事當中,有幾樣法器比較常用,其持用的姿勢可概括為:對口引磬,...
我常說: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有事。這是說,如果我們用佛法的觀念,向自己的...
學佛的主要任務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你仔細觀察一下,晝夜六時,你那個戒定慧還在不在...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當時是一個下大雪冬天,路上滿目霜雪,唯獨一...
不要認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要知道,開悟後正好修行,而不是不修。因為我們無...
不是說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幹的事情幹好,就是學一個木工、瓦工也不容易呀!...
說一個故事你們聽,我聽虛老和尚他自己講,他在安徽黃山,他想到南京毗盧寺掛單去,...
一念的妄動,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你不能讓你的心不動,你做不到...
歡喜特異功能,但是你內心裡的不安還在,就算你成功了,有特異功能,你心裡面的不安...
大乘佛法的底限:你可以有煩惱,你可以有罪業,但是你不能起顛倒。這是整個淨土宗的...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它是一個如夢如幻的修學。怎麼說呢?它是雖斷而無能斷所斷,雖修...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時候經常很沉悶,有時候很煩惱、苦惱。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中很多...
過去有三兄弟,都說自己高大健壯,某次三人一起守夜,兩位哥哥先睡,弟弟便獨自坐著...
我們有了障礙、煩惱怎麼辦?應該要用佛法來戰勝它。這個佛法是什麼?就是改變我執和...
我們想要超越三界的塵勞,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練。將施妙藥,先候病源,吃藥...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佛以譬喻為說出家之殊勝。 佛...
問: 法師,您講煩惱即是菩提,是諸佛菩薩才能夠到的水準。我們現在的水平,煩惱是...
我們的功課是什麼?我們的功課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要執著。---你能夠這樣修,...
我們看佛陀說法的功德,這個法,它透過佛陀的音聲傳到我們心中,有什麼樣的功德。 ...
根本煩惱,是最頑固的不良情緒。這類情緒有六種:貪、嗔、癡、慢、疑、邪見。 為什...
大慧,已得自覺聖趣之菩薩,由於已了達於一切法性本無所有,離一切相,離言說相,覺...
我們前面講到佛者覺也,那麼到底覺悟是覺悟什麼事情呢?是從兩方面和三方面來說。先...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些是非麻煩,在處理這些事情時,我們往往採用火上澆油的方式,結果...

禪宗有一句話,我希望大家好好體驗一下,你就知道什麼叫作中道的思想。它說覓即知君...

【推薦】佛法告訴我們,要這樣去對待逆境與業力

【推薦】除了念佛外,調伏煩惱也是非常重要

【推薦】煩惱深重的凡夫往生後為何能得不退轉
【推薦】不在煩惱攝受範圍的執著是貪嗎

【推薦】你有業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推薦】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場

【推薦】怨害之起 煩惱為根

【推薦】五種對治煩惱的觀照方法

【推薦】八風不動心,寧靜無煩惱
【推薦】如何解決煩惱和妄想

【推薦】訴苦與抱怨反而會徒增苦惱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礙有壓力

在對治煩惱時,這個觀念非常重要

只有一個人可以障礙你,猜猜那個人是誰?

三際窮之,了不可得

煩惱如沙石,彌陀是巨航

欲除煩惱,當行正念

無明煩惱的根沒有拔掉,一遇境界就做不得主了

煩惱中有佛性

佛為何不讚嘆世間上的榮華富貴

你能如理作意,煩惱就能不動

真正的福報是內心沒有煩惱

煩惱活動的時候,為何提佛號沒有用

折伏現行的煩惱,化解心中千千結

學佛的人是求解脫的,不是來找煩惱的

念佛動中修,要修到什麼程度呢

愛著心是痛苦的根源

不為物轉,則能轉物,即同如來

如何知道是真心還是妄想

太強的自尊,會蒙蔽你的理性

一個人會破戒,前兆就是放逸

念佛時耳鳴煩躁無法攝心該怎麼辦

越用功為何煩惱越重

比丘聞花香遭呵斥——香欲的過患

遇到逆緣的時候,要這樣來思維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五蘊的可怕就是「變狀如是」

佛制戒是不是給我們找麻煩呢

對道心的改變要有警覺力

所有的煩惱都是由這三毒所發出來的

善根增長,煩惱淡薄的兩帖藥

三障未除,不可安眠

學了佛之後,煩惱漸漸就輕了

念佛法門一定要調伏現前煩惱

求觀音菩薩來解決我們的煩惱和疾病

絕對不要去嫉妒,那個是人家的福報善緣

障礙最怕一件事,就是你的堅持

什麼樣的考驗才知道臨終有把握

這把泥土,甩在心中的煩惱上

法不對機聽了煩惱,反而生出障礙

真如三昧能遣除煩惱障、所知障

這麼多人用功辦道,怎麼沒有開悟的呢

慳貪的煩惱對治下去,內在心性的寶藏就打開了

地下入定七八年,但生死還未了

斷煩惱的時候,不能錯損菩提

只要心不隨著動,煩惱就會過去

想了生死必須要念佛念到底

貪慾之人去道甚遠

「十纏十使」是我們修行中的大障礙

要消滅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我」是最重要的

面對煩惱,大小乘的態度不一樣

在日常生活中情緒起起伏伏,如何來對治它

用佛號來壓煩惱,臨終時恐怕壓不住

善業不能改變煩惱,但善根不一樣

心懶惰故懈怠,身悶重故睡眠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無礙異常倫

萬境本閑,唯心自鬧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歡喜煩惱兩處中取證

把佛法灌輸到生命中

多生歡喜,莫生煩惱

人不能過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罣礙

心煩時如何調伏心態

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需要念往生咒嗎

到業力現前時候,確實是大麻煩事

佛法不怕你煩惱重,怕的是你沒有善根

懺除三障諸煩惱,是哪三障呢?

【圖】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勢

究竟是誰在煩惱

妄想不管煩惱不停,你修行什麼呢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卻仍未了

不要認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

功夫做的純熟,妄想煩惱就會輾轉消失

把妨礙修行的事統統放下,功夫自然就現前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斷煩惱

對治內心有所得的執著

不能起顛倒,這是淨土宗的底限

如夢如幻的修學

有慾望就能快樂,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盎覆不吉蟲喻

內心有障礙有煩惱該怎麼辦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所有煩惱過患皆由此而生

這些問題,念佛到位了都能解決

沒有煩惱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

聽聞佛法能調伏煩惱

降伏頑固的不良情緒

人之所以煩惱,只因常好為人師

佛者覺也,是覺悟到什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