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伏頑固的不良情緒

「根本煩惱」,是最頑固的不良情緒。這類情緒有六種:貪、嗔、癡、慢、疑、邪見。

為什麼叫「根本煩惱」?前面的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和大隨煩惱,都是由它衍生出來的。就像樹一樣,小隨煩惱相當於樹葉,中隨煩惱相當於樹枝,大隨煩惱相當於樹幹,根本煩惱呢?相當於地下的根。

如果把樹的上半截鋸掉,它死了沒有?沒有,因為根還活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到明年它又長起來了。佛法講,要想控制不良情緒,就要把最頑固的不良情緒——「根本煩惱」連根拔除,這樣不良情緒才能得到徹底地管理。

「貪」,就是平常講的貪婪。前面講的「諂」是不是貪婪的表現呀?肯定是了。因為想得到利益,所以才會諂曲。因此,貪就是佔有的慾望,也就是今天講的佔有欲。

人類的佔有欲太大,而慾望又是永遠都無法滿足的無底深淵。看看大家穿的衣服,就知道慾望的可怕。我常講,有幾件衣服是被你穿破了才扔的?總是在不停地購買,不停地佔有。所以,你們要檢討自己。

「嗔」,嗔恨的意思。前面講的「忿」算不算嗔?「恨」算不算嗔?「惱」算不算嗔?「嫉」算不算嗔?「害」人的心算不算嗔?都算。這些都是嗔恨的表現。所以,嗔恨在我們的內心世界非常活躍。

「癡」,就是愚癡,沒有智慧。說假話的「誑」,也算愚癡的表現。為什麼?有沒有永遠的謊言?謊言到最後都是要幹嘛呀?被戳穿的。所以,謊言就是在不好吃的東西上包了一層巧克力,讓你感覺它無比地誘人。拿來一吃,才知道上當了。所以,「癡」在我們的人生中佔據了大量的空間。

「慢」,就是貢高我慢。這也是一種根本煩惱。在佛法中,對「慢」的解析非常具體。比如:「慢」有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這說明「慢」的表現形式很多樣。

有些「慢」是沒有自知之名的。本來自己比別人差,但他心裡卻認為對方比自己好不到哪裡去。還有更沒有自知之名的,本來別人比他高,比他好,他卻認為自己和對方一樣高、一樣好。這種「慢」就有點超乎尋常了。

還有更惡劣的,別人本來比他優秀,他反倒認為自己比別人優秀。你們遇到過這樣的人嗎?這種心理正常嗎?不正常。就算你確實比別人優秀,也不提倡有慢心,更何況你比別人差。

佛法講,貢高我慢是不可以的,因為一切眾生皆平等。你現在優秀,但能保證永遠優秀嗎?如果認為自己優秀一點就了不起,你還能有進步嗎?不能進步了。所以,不要把你的優秀作為人生的資本和法碼,不要總是躺在你的優秀上面。

最後這個優秀會把你怎麼樣?埋葬掉!所以,過去的詩人都知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你永遠都要往前走,不要被優秀迷惑。

「疑」,懷疑,對任何東西都不認同。佛法講,任何事物都是有因果的。你們認不認同因果呢?雖然嘴上說認同,但內心是搖擺的。有時候覺得好像是,有時候又覺得不是,有時候連是和不是也不能確定。這就是「疑」。這是不可以有的情緒。特別是輕易就懷疑,輕易就下結論,輕易就排斥,這非常可怕,也非常不好。

邪見

「邪見」,又叫「不正見」,就是錯誤的見解。這種心理活動有點邪門,不正確。佛法講,世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有因果的,這是「正見」。但你卻不認同,認為沒有因果,這就是「邪見」。

什麼是因果呢?肚子餓了就要吃飯。吃飯是因,飽了是果。這就是因果。但是,佛法講的因果沒這麼簡單。佛法中的因果要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也就是說,你今生所受的,很可能是前世所造的;今世所造的,來生還要幹什麼?還要受這個結果。所以,「三世因果」從時空上把因果拉長了。

但是,很多人認識不了「三世因果」。曾經有許多人來問我同一個問題:「和尚,三世因果到底有沒有?輪迴到底有沒有?」我說:「這東西玄呀!」他問:「你怎麼說玄呢?」我說:「我又不能把它放在手心裡給你看,頂多手裡拿個蘋果。而因果是拿不出來的,要靠你用智慧力來判斷。」他聽了覺得很迷茫。

我又告訴他:「我們先不討論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因果到底有沒有,我們就說眼前。昨天、今天、明天有沒有?」他說:「有。」我說:「既然你承認昨天、今天、明天,如果每個人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會怎樣?」這句話的背後,暴露出人生有很多的無奈和絕望。所以,人就有一種消極主義,也就是現實主義、功利主義。

因此,一般人都只顧今天。可到了明天怎麼辦?到了後天怎麼辦?不知道!我說:「如果每個人都是‘今天主義’,這個世間亂不亂套呀?早亂套了。為什麼?都去及時行樂了。今天吃完,就不管明天有沒有吃的;今天用完,明天還有沒有用的也不管。」

因為我們生活在現實中,就不僅要考慮把今天過好,明天、後天能否過好也要考慮。正因為有這樣的心理,人才有希望,人才會努力。知道吧?我說:「你只要把今天、明天和後天想清楚,自然就會明白什麼是過去、現在和未來。」

我接著說:「雖然今天沒法用實驗證明給你看,但至少有一條,也就是它的積極意義,能讓所有的人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任。」為什麼呢?他至少會擔心,不讓今生的東西對來生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他會對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有所警惕,讓自己發自內心地對因果生起敬畏之心。

有了這種警惕和敬畏的心理,總比功利主義和及時行樂主義對社會的匡扶作用大吧?不僅大,而且大了一百倍、一千倍!

所以,最正確、最根本的信仰,是建立在因果之上的。今天有很多人說自己有信仰。你問他:「你信佛呀?」他說:「我信佛。」又問:「你信什麼樣的佛?」他回答:「我信我現在就是佛。」

佛法雖然告訴你人人都是佛,但是你不能因此而狂妄。難道說你真的不用修行了嗎?不是這樣的。你現在是佛,這是理論上的佛。最終還要靠你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努力達到。

如果對因果和輪迴的正確認知沒有建立起來,很難有真正的信仰。因此,為了建立真正的信仰,就需要排除邪見。不要認為人死如燈滅,什麼東西都沒了。如果你真那樣認為,就叫「邪見」,是根本煩惱。

上面講的六種根本煩惱,是最頑固的不良情緒,需要我們很好地管理它們。

我剛才講了四大類的情緒,分別是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大隨煩惱和根本煩惱。這些都需要我們對其進行管理。可是,你把不好的情緒管起來了,心裡面會不會覺得空呀?會不會覺得沒事幹了呀?不會。為什麼?佛法有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諸惡莫作」,就是把你內心裡面不好的東西管起來,最後將其消除。與此同時,還要「眾善奉行」,就是要培養良善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