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離苦得樂文章(第9頁)

禪者的心境

唐朝時,有位名叫懶殘的禪者,修行造詣極高,遐爾聞名。一日,皇上委派使者請他進宮。使者到來時,禪師正在山中燒...

貪念惡念感召生死輪迴苦

佛住在波羅奈國鹿野苑時,一日早晨到城裡托缽,看見一位比丘也到城裡乞食,他坐在路邊的一棵樹下,對所乞的食物起...

欲上天堂,先下地獄

有一對孿生兄弟,同時進入高考考場。結果,哥哥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弟弟則以兩分...

歡喜菩薩真人真事

在現代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很難遇到一個真正歡喜快樂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好像心事重...

常行堪忍者,於當來世無多怨敵有多喜樂

世人都知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可是真正在境界現前時,往往因為...

貪心的代價

在舍衛城裡有一名叫須項的婆羅門,十分擅於農事。他總是找好肥沃的土地後,精心選種...

劫運下的悲慘世界

編者按:本文選自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第十八章之科學的問難,本題目為編者所加。...

【推薦】錯解「人生是苦」的含義

佛指示我們,這個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義的人,就生起錯誤的觀念,覺得我們這個...

星雲大師獨白:有苦不能說 我就這樣忍了一輩子

一九八五年,我從佛光山住持之位退居下來,將寺務交給心平處理。在傳法大典那天,記...

生死都是一種痛苦,如何能權衡於期間呢

問: 生死都是一種痛苦,而我們又如何權衡於期間呢? 達照法師答: 如果認識到了生死的痛苦,那就發心超越生死...

用幾十年的苦難,換取永遠的解脫

人生的晚景是淒涼的,不管你是鰥寡孤獨,還是子孫滿堂,最終走到時候也是黃泉路上家...

佛陀僧團論苦的根源

人生什麼是苦?什麼是樂?根本沒有一個標準可以衡量,苦樂的感覺因人而異,它只是個...

爭奪的心總是讓人痛苦

人類的欲求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自私自利的貪求,這種貪求會讓人希望世界上所有的...

真正的高貴

三個人喝同一口井水,一個人用金盃玉盞盛著喝,一個人用瓷碗泥杯舀來喝,一個人乾脆...

珍珠母貝的無言血淚

編者按:晶瑩溢彩的珍珠得到愛美人士的追逐,可是,人類的那一分虛華剎那的所謂美麗...

面對被傷害時的態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義就有邪惡。 曾經,佛陀也遇到迫害,何況我們凡夫。據佛經說...

提不起極樂世界的樂,應當怎麼辦

問: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來極樂世界的樂,弟子應當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這也是實話。因為娑婆...

人生如苦海,學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個人自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著與痛苦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直到生命...

內心牢獄的煎熬

有的人犯法坐牢,獄中的鐵窗關閉了他們的行動自由;有的人雖自由地在社會各個階層中...

多念無常迅速,度生死苦海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經常念這句話。希望大家也能多念無常迅速,多念...

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我來樂生院,與諸位說法,真可說感想萬端。諸位的病苦,當然首先引起了我的痛切。在...

生死關頭苦無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無伴過患,就是在生死關頭無依無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了知如是過,願取三福燈光明...

對病者開示

佛陀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為五比丘,說四聖諦法,即苦集滅道。這四個真實之道理,以世間法來說,我們煩惱...

無益的苦行與少欲知足

印度早期的沙門多以乞食為生並崇尚苦行。他們認為慾望是令人不得解脫的根源,惟有以...

見月律師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時,有見月律師,傳三昧老人衣缽,繼主千華(即寶華山)專事宏律。三昧老人...

把心放開,不比較不計較

一年輕女孩前來哭訴說:種種事情都不如意,感情、金錢、身體各方面都不好 怎麼有那...

不淨羹

從前,有人種了很多的棉花,如果過時不採的話,就會成色不好。到了收穫的季節,那人...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國設首婆羅山的鹿野深林時,有位一百二十歲的年邁長者,名叫那拘羅。由於...

為什麼佈施會內心快樂

佈施功德無量,是我們常說的行話。但是,功德從哪裡來呢?內心快樂便是功德。但是,...

【推薦】是自己把痛苦擴大了

諸位,從明天開始我們開始我們開始引導大家修習這個道法,我們必須讓這個道法在心中...

世界上什麼事情最痛苦

佛陀在舍衛城講解佛法的時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聽完他的講解,結伴來到一個僻靜...

佛教徒快樂的秘訣

大乘菩薩行的安樂行,不但要自己求安樂,還要所有的眾生也得到安樂。有人問,佛教徒真的知道快樂的秘訣?是的,我...

《苦行頭陀墓林僧筆記本》是否能流通修學

問: 最近全國各地流行的《苦行頭陀墓林僧筆記本》一書(以下簡稱《筆記本》),許多居士奉若至寶,不知此書值得...

如是因如是果,煩惱痛苦是沒必要的

1、自作自受, 佛在《百業經》中開示我們:一切善惡業果不會成熟於地、水、火、風...

無視生命的苦痛 源於心靈的麻木不仁

《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宰我問孔子:爹媽死了,非得守孝三年麼?孔子反問說:不...

人生八苦

無量劫以來,我們一念無明,迷惑顛倒,造諸惡業,輪轉六道,很難發起出離心。所以,...

生意人的四個錦囊

有一生意人,雖然事業做得很大,日子卻過得不快樂。他天天煩惱,在工廠裡煩惱,回家...

他「死於」53歲,但一直活到98歲

約翰D洛克菲勒在33歲時賺到了第一個100萬美元。43歲時,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

樂觀是可以傳染的

有這樣一位女士,她已經六十多歲了。在農村應該是滿臉皺紋、靠著牆根曬太陽的年紀,...

以淡定心去面對煩惱事

怨起於心,結於心,所以當了於心。以一顆淡定的心去面對一切惹人煩惱的事兒,以一種...

感受痛苦和死亡的逼迫

你不能確定何時死去。雖然你擁有寶貴人身,但它全然是無常的;無疑它將會被死亡奪去...

對父母做了少許不善,定得大苦報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誡諸位比丘說:供養父母哪怕僅僅一點,也能夠獲福無量,即使是...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出生的時候,我們一無所有,我們天真無邪,我們開心快樂。年復一年,隨著我們擁有的...

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

恩愛生悲惱

舍衛國有位很富有的婆羅門,年老得子,但孩子長到六歲就死了。想想老年才得子,在幼...

學會面對失去,才能從失去中獲得

在巴勒斯坦有兩個湖,相同的是:這兩個湖的水源是來自同一條河的河水;不同的是:兩...

10種心理暗示 找回最簡單的快樂

忙碌的生活中,幸福往往和我們擦肩而過。轉換一下思維方式,也許就能找回最簡單的快...

十件事會嚇跑快樂之神

快樂之神為什麼總是擦身而過?因為有十件事會嚇跑它。今天起,無需追逐,少做這些,...

我們生命的真相

我們要思惟到,我們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這種得人身之困難,佛陀用種種的比喻來比況...

快樂的十大法則

每逢節日,人們總會互祝佳節快樂;但甚麼是快樂,可能每個人的定義不盡相同。被問到...

生死苦海六道輪迴

眾生由於妄想執著,起惑造業,豈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而且招致種種業報,沉淪生死海...

佛門素宴悟心境

我獨自在外打拼,經歷不少坎坷,心高氣傲的我,看到周圍許多人有房有車,事業有成,...

四點意見通向快樂人生

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樂。快樂是人人一致的希望,但是實際上並不是人人都能享有幸福快樂的人生。...

尋找真正的快樂

這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對眾比丘們提起過去的一段因緣: 有一天,阿修...

三千億無形財產

有位勤政愛民的國王,有一天出宮巡視人民的生活。一到城中,他放眼望去盡是漂亮的樓...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今天是母親節,是兒女孝敬母親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所提倡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

放下我執偏愛 永離苦惱束縛

佛住世弘法時,有一位住在彌絺羅國中的婆羅門婦女名叫婆私吒,因為第六個孩子剛剛喪...

詐稱眼瞎喻

從前,有一位工匠為國王做事,由於工作非常繁重,身心非常疲憊,日復一日的辛勞工作...

獵人聞法得道

昔日,佛陀在摩竭國甘黎園中城北石室窟中說法。當時有很多獵人上山打獵,布下羅網,...

治療憂鬱症三步走

人的健康是身心的和諧狀態,生理和心理同時擁有健康,這只是相對而言,因為幾乎世界...

一切問題本來就不存在

一個生活充滿苦惱的問題人去拜訪一個智者,一見面就迫不及待地問了好多問題。 智者...

苦樂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

品味痛苦,享受痛苦

痛苦是人生的枴杖,它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只有精神世界的弱者才會埋怨人生的坎坷...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問: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來說,是因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嗎? 慧律法師答: 不要這樣講,一輩...

思考方式決定你快樂或煩惱

有時候我想:人為什麼會生氣?其實人生氣的時候往往是意識在起作用,因為我們頭腦中...

學佛可以解脫眾生之苦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順治帝為最,捨身出家。 有人說,這兩位是,...

佛家如何看待自殺

佛教雖然說有生皆苦,但並不代表佛教認同自殺。相反,佛家是反對自殺的,並通過戒律...

身口意不清淨,結果一定是煩惱痛苦

什麼是惡語?無論所說的是何種話,無論是好聽的還是難聽的,只要讓對方生起煩惱,讓...

精進念佛時身體會出現病苦,該怎麼解決

問: 居士林晝夜精進念佛,我們一般參加的同修都會感到胃部難受、脹風,有的同修還嘔吐,怎麼解決這些毛病?請開...

學會忘記,留一份淡泊給自己

人生如戲,為了生存,為了理想,為了情緣,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上演著...

真正的幸福,是心靈的富足

英國萊斯特大學在2006年公佈「世界幸福地圖」,台灣在一百七十八個國家或地區中...

快樂或不快樂,這都是不確定的

無論出現何種心境快樂或不快樂,都別在意,我們應經常提醒自己:這是不確定的。 人...

命苦如何才能消業

有人問 :我這輩子苦得要命,要如何才能消業呢? 證嚴上人開示:其實,歡喜去承受...

觀念改變,痛苦就能轉身

有一位資深的師姐,原本活在幸福美滿的家庭中,有一天清晨,先生突然向她告白,早已...

嗔心會造惡業招致苦果

嗔有發怒、生氣之意,是一種對自己不喜歡、不如己意的事物所產生的排斥及惱恨心理。...

人可以有霉運,但不可有霉相

美國從事個性分析的專家羅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辦公室接待了一個因自己開辦的企業倒閉...

把人引往惡趣的娛樂外道

現在五花八門的娛樂節目組織者、引領者,實際是帶領大家玩樂的外道,叫做娛樂外道。除了玩得非常火熱之外,其它什...

維摩詰患病示苦

佛陀率眾游化至毘耶離城,城中有一長者名維摩詰,雖身為在家居士,卻「奉持清淨沙門...

斤斤計較,很難獲得快樂

有人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的確,生活中有太多的無奈,有各種各樣的煩惱...

轉變知見離開痛苦

(一)正知見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實,目的是要我們遠離諸苦。但是如何離苦呢? 佛法...

過多的慾望使我們離快樂越來越遠

世間的人或者為物所累,追求物質,追求事業的廣大;或者為情所困,忙忙碌碌,但是卻...

無「我」讓心靈不受到傷害

人生在世,心靈常常受到傷害,傷心、傷感、傷痛經常折磨著我們,由此我們苦悶,生氣,憤怒,怨恨,有時甚至會對人...

獼猴喻

過去有個好賭之人養了一隻獼猴,主人贏錢的時候,回家就會順道買些水果,逗它開心;...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內心

沒有幾個人覺得工作快樂,更現實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樂來自工作。如果能環遊四海就好了!我願容忍今日之辛苦以換...

不要用回憶來傷害自己

不想要的通通都會偏偏碰上,想要的會因為無常而離我們遠去。快樂多是短暫的,痛苦是比較長久的,但痛苦以後又不代...

每一項快樂都含帶著日後的痛苦

日常生活裡讓人不如意、不開心、痛苦、煩惱的因緣那樣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但是,人們總是不...

苦來自於欲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弘法時,一天早晨,佛陀著衣持缽,準備入城乞食。有一位阿支羅迦葉居士正準備出城辦事,在...

祭祀天神求脫病苦

善羅尼賓是一個虔誠的異教徒,每次遇到困難,便去祭拜天神,祈求天神護佑。但是近年來身體日漸衰弱,經常因為病魔...

彌勒菩薩的樂觀精神

寬卻肚皮需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需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彌勒菩薩的...

佈施奉獻才能得到快樂

每一個人都要懂得佈施,因為它是生命實現的一部分。 佈施就是幫助別人、安慰別人、照顧別人、服務社會。佈施,就...

無常苦空讓我們覺悟

有一位佛友她老公是一間大型企業的技術人員,他們一家就居住在這間大型企業所分配的房子,企業的總經理就居住在他...

真正的喜樂

剛才提到修禪定會得喜樂,這是密宗的講法。修佛法還是要多注意顯教,要根據佛的經典和菩薩的經論修持、密宗的講法...

人人都能親身感受的八苦

一、生苦。 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為有風刀刮身之苦,更有許多痛苦,唯有嬰兒自己知道,他是啞子...

佛以什麼態度來對待受苦眾生

針對我們這些遭苦的眾生,佛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的呢?佛在這種同體的心性當中,跟一切眾生,無論是有情和無情都是...

體悟苦諦的小沙彌

在人間,父母、子女親情難以割捨,面臨生離死別之時更是苦痛難言。人生在世,首先要體悟的道理,就是「苦諦」: ...

控制情緒是成功和快樂的要訣

人一旦受情緒控制,就會戴上有色眼鏡,看不到真實的世界。 古波斯詩人薩迪說過:事業常成於堅忍,毀於急躁。可以...

樂觀不是比中觀更好嗎

問: 法師說做人要中觀,樂觀難道不是更好嗎? 濟群法師答: 其實,很多人的樂觀是屬於盲目樂觀,是不穩定的。...

哪些屬於錯誤的追求呢

問: 人生的痛苦在於錯誤追求。請問,哪些是錯誤追求呢? 濟群法師答: 錯誤的追求,一是違犯法律或戒律,二是...

被動適應環境就能離苦嗎

問: 解脫痛苦必須從心開始,那是被動適應環境變化嗎? 濟群法師答: 當我們改變自身心態之際,同時也在改變周...

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問: 很多人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濟群法師答: 樂觀或悲觀,主要和我們的性情有關,和成長經歷有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