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心理學家說,年薪兩百萬的人與年薪一百萬的人的最大差異在於「揮霍」兩字;有錢的人更容易變成錢奴,或者揮霍家,每天守著「賺錢的機器」不放,最後含恨而終。

有錢的人吝嗇,沒錢的人反倒慈悲。

慈悲喜捨與富不富有無關,它反倒是一種生活態度,把慈悲的助人行為當作生活習慣,量力而為地助人。曾見過一位憂鬱症的患者,在參與佛家的助人行為之後的重大改變,他從助人過程中見到孤獨無依的老人,滿屋子蟑螂、米空飯餿,終於明白原來自己何其幸福。

捨,原來也是一種得。這種生活態度的扭轉,會引領人走進妙境。知足常樂早已耳熟能詳,就因為它太簡單了,所以很難完成。

在《八大人覺經》中,佛曾一語道破眾生輪迴痛苦的根源:「生死疲勞,從貪而起」;再說離苦得樂的方法是:「少欲無為,身心安在。」

人的慾望本來就是無底洞,很難填滿的,住了三十坪房子的人,希望住四十坪;住了四十坪房子的人,希望七十坪;有一天買了七十坪的大房子,想的卻是一百坪,最後還未圓夢就歸西了。

《四十二章經》裡也說:「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佛典更常語重心長地警惕眾生:「人隨情慾,求於名聲,聲名法著,身已故矣。」

惟有知足的人才懂得隨遇而安,時時快樂,處處寬心。「忙碌」的人,貪得無厭,身心俱疲;悠閑人,恬淡自適,一切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