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三寶福田,所在常安樂,後當證涅槃

往昔,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佛陀的姨母大愛道特地以金縷織成衣服,供養世尊。世尊開示大愛道說:‘拿去佈施給僧眾吧!’大愛道疑惑的問:‘世尊是我從襁褓時以母乳親自養育長大,如今我親手縫製此衣,是特意為了供奉佛陀而織的啊!當然希望如來接受此供養,為什麼世尊卻要我將衣佈施僧眾呢?’世尊回答:‘因為供養眾僧的福報,廣大無邊。為了讓姨母得大功德,所以我如是勸姨母。姨母如果依照我所說去做,就是已經供養了佛。’

於是大愛道手持金縷衣走向上座比丘,但是無人敢接受金縷衣的供養。後來走到彌勒菩薩菩薩座下,彌勒菩薩菩薩接受了衣的供養,隨即穿著金縷衣進城乞食。彌勒菩薩身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城裡的人競相瞻仰彌勒菩薩的相好莊嚴,卻無人供養飲食。

這時候有一位穿珠師,見眾人沒有供養食物,走向前跪請彌勒菩薩到家中應供。彌勒菩薩應供結齋後,穿珠師搬了一個小座椅,敷坐於彌勒菩薩前,請求彌勒菩薩開示法要。彌勒菩薩有四辯才力,隨即為穿珠師演說種種上妙法義。穿珠師聽得法喜充滿,期望把握難得的因緣,聽聞更多的妙法。

先前有位大戶長者,為了嫁女兒,僱請這位穿珠師為他們穿寶珠,預付了酬金十萬。在穿珠師聽彌勒菩薩開示時,準備嫁女兒的長者派人來取寶珠。專注聽法的穿珠師,那肯中斷呢!於是回應取寶珠的人:‘請稍待一會兒再來取。’對方不久又來取寶珠,乃至於來回三次都拿不到穿好的寶珠。大戶長者一氣之下,將寶珠與先前所付的酬金十萬全數拿走。穿珠師的妻子很生氣的對丈夫說:‘還有什麼事情比只需用少許時間穿珠就能賺到酬金十萬更好的事?你為什麼要一直聽這位道人說法而不去穿珠呢?’

丈夫聽妻子數落之後,心生懊惱。在場的彌勒菩薩,知道穿珠師起了煩惱,就問他:‘你能否隨我到寺院呢?’穿珠師回答:‘可以。’於是隨著彌勒菩薩到達僧坊。

彌勒菩薩問上座:‘如果有人得到滿十萬斤黃金,能夠比聽人說法更歡喜嗎?’憍陳如上座回答:‘假使有人得十萬黃金,不如以一缽餐食施供持戒行者,何況又能以深切的信心聽法片刻,更殊勝於前者百千萬倍。’於是又再請問第二上座同樣的問題,上座回答:‘如果有人得到滿十萬車的黃金,也不如以一缽餐食施供持戒行者,更何況是聽法歡喜。’又再請問第三上座同樣的問題,上座回答:‘若有人得到滿十萬屋舍的黃金,還不如供施持戒人一缽餐食,更何況又能聽聞妙法?’又問第四上座,上座答言:‘若人得到十萬國那麼多的黃金,亦不如施持戒人一缽之食,何況又再聽法開示,比得到黃金殊勝百千萬倍。’

同樣的問題繼續請問上座,直到問到阿那律上座時,阿那律說:‘有人得到滿四天下那麼多的黃金,還不如施持戒人一缽之食,何況又再聽到妙法?’彌勒菩薩說:‘尊者啊!您說供施持戒比丘一缽之食,能勝過得到滿四天下那麼多的黃金,為什麼如此呢?’

阿那律尊者答言:‘我以自身作證明,回憶過去往昔九十億劫,我曾在遭逢饑饉之荒時,以粗糠之粺供養乞空缽之辟支佛,不僅現世獲無量黃金,命終更生第二天為帝釋天王,之後又下生人中為轉輪聖王,歷經天王、人王,九十一劫,不曾斷絕。現今最後一生則投生於釋迦族;初生之日,方圓四十里內所伏藏的珍寶皆自然湧出,長大之後亦隨心滿願。

如果以四天下黃金,換取為乳,尚不足一劫,那能與九十一劫的生生世世都在快樂當中相比擬呢!我現今能得此自然飲食,也是由於過去生曾施供一缽之食,方能於今世得此果報。上至諸佛,下至梵天,以清淨無所求之心持戒者,皆名持戒。’穿珠師聽聞阿那律尊者的一番開示後,心開意解,生大歡喜心。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第四(五○)》

省思:

釋迦牟尼佛藉由大愛道比丘尼供衣的因緣,告訴我們以平等心、恭敬心供僧的福報。

經云:‘一切眾川流,皆悉歸大海。若飯佛及僧,福歸己亦然。’又云:‘施三寶福田,名最勝施者,所在常安樂,後當證涅槃。’阿那律尊者以無所求之心,供養辟支佛一缽之食,而得人王、天王之福,最後成道證果。可知以清淨恭敬之心供養三寶,不僅得福無量,更種下生生世世值遇正法、聞法解脫的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