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名)人之身上眼耳鼻各二,及口大便小便之九孔,由內流漏,曰九漏,由外通入,曰九入,又名九瘡九孔。見行事鈔中之二。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指佛法。在禪門中,則特指教外別傳之旨。從容錄第三十五則(大四八·二五一上):「無舌人,無舌人,正令全提一句親...【四行了滅諦相】 p0457 瑜伽三十四卷十六頁云:於集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如是集諦無餘息滅,故名為滅。一切苦...【九種無學聖者】 p0095 俱舍論二十五卷九頁云:諸無學位補特伽羅,總有幾種?由何差別?頌曰:七聲聞二佛,差別由...(術語)又曰降魔坐。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也。反之者雲吉祥坐。慧琳音義八作降魔坐。玄讚二作降伏坐。...指對佛、法、僧三寶之誠心禮拜、絕對信奉。據大乘義章卷十載,依伏之義,如百姓歸順、敬伏君王,又如怯懦弱小者依附...指白月最末一日(第十五日)及黑月最末一日(第十四日或第十五日,即晦日)兩度之布薩。於該二日宣說戒經而令僧眾清...【十煩惱相應】 p0117 瑜伽六十七卷一頁云:此十煩惱,誰幾相應?貪與瞋癡,定不俱起。愛憎二境,必不同故。於境不...(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譯。佛於菩提樹下成正覺時,十方之諸佛,現菩薩之形,為觀音普賢等,無量之菩薩,現聲聞之...教、行、證三者之併稱。又作教行果。教,佛所說之教理;行,眾生從教所為之修行;證,由行所得之證悟。大乘法苑義林...(佛名)梵名提洹羯佛Dipaṁkara,譯言錠光佛,或然燈佛。有足曰錠。無足曰燈。作定非。釋迦佛嘗稱為儒童。此佛出世...(476-542)後魏大同雁門(山西代縣)人。一心修淨業。魏主重之,賜號神鸞。梁武帝尊之,稱為鸞菩薩。師著往生論註...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
從前有一位貧苦的少年,在國外得到一枚特別的水果,果實飽滿,果香四溢,世間希有。少年非常地珍惜,不敢自己先品嚐...
前些天,我領著一個小朋友參訪一座古寺,古寺歷史厚重、遺存重疊,處處在在,都發生過許多值得銘記或難以追憶的事蹟...
昨天講到有各種各樣的邪見。如果我們修行人一旦被邪見誤導了,就有前功盡棄、欲升反墜的危險。所以,對於知見的釐清...
每一個因緣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順境才修學。逆境有逆境的修法,順境有順境的修法,叫順逆皆方便。每一個因緣都...
弘一法師 (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學名文濤,又名成蹊、廣侯,字叔同、息霜,號漱筒、演音等,別署甚多。祖...
所言天冷身弱,衣絲綿者,必須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冷弱為名,以自圖華美輕快,則是不知慚愧① 之人,以所殺蠶命...
本篇從《印光法師文鈔》中,精選了大師的法語共一百零八則,這些法語句句真切、字字珠璣,值得我們奉為圭臬,時時讀...
現在有一部分在家居士,總想自己弄出點什麼名堂,試圖把自己與社會、與團體脫離開,最後成為個孤家寡人。我認為這是...
九入
【佛學大辭典】
上篇:九十六種外道 | 下篇:九山八海 |
【六現觀得九遍知】 p0310 瑜伽七十一卷五頁云:問:六現觀、得九遍知。謂欲系見苦集所斷煩惱斷故;立初遍知。色無...
正令
四行了滅諦相
九種無學聖者
降伏坐
依伏
白黑布薩
十煩惱相應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教行證
定光
曇鸞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甘果供佛得授記

想到這末世還有阿羅漢,我才不會孤獨

知見的釐清和建立

三個方面檢驗是否已離開妄想

弘一法師的悲欣交集

服用動物製品,則是不知慚愧

印光法師法語一百零八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