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對佛、法、僧三寶之誠心禮拜、絕對信奉。據大乘義章卷十載,依伏之義,如百姓歸順、敬伏君王,又如怯懦弱小者依附、信靠強勇者。 p305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離愛諸阿羅漢四相解脫自在】 p1431 瑜伽十九卷十一頁云:云何離愛諸阿羅漢、由四種相,於惡魔怨、一切愚夫所繫屬...【要名施】 p0890 集異門論十八卷二頁云:云何要名施?答:如有一類、為得廣大妙善稱譽聲頌美名遍諸方域而行惠...【不可欣】 p0318 瑜伽九十一卷三頁云:不可欣者:於未來世、不可樂故。...指學徒、學生。師稱師匠,故學生稱為學匠。又指有學問之僧侶。 p6215...又名末那識,為我法二執的根本。...【業自在等依止義】 p1220 世親釋七卷十六頁云:業自在等依止義者:謂此法界、是身等業自在所依,及陀羅尼三摩地門...梵名 Yoga-cārya-bhūmi-sūtra。凡七卷。略稱修行經。印度僧伽羅剎(梵 Sajgharaksa)作,西晉竺法護譯。收於大正...(術語)律於四人已上相合作羯磨,謂之眾務。資持記上一之一曰:眾務,謂四人已上羯磨僧。...為道教經書之總集。道教經書之正式匯輯成藏,為唐玄宗敕命輯成之三洞瓊綱,後經唐末五代之亂,經籍大多亡逸。宋代真...即指十種地位。又作十住。地,梵語 bhūmi,乃住處、住持、生成之意。即住其位為家,並於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雜名)法華經安樂行品說成四安樂行之人,夢中感五種之好相:一,見佛為眾生說法。二,見己為眾生說法。三,見由佛...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
念佛三昧怎麼理解?在《阿彌陀經》裡面會談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另外一個表達。 一心不亂,諸多的注經家...環境污染、電腦輻射、不良飲食習慣等都有可能導致人體產生各種生理垃圾,毒素長期在體內堆積,則會引發記憶力減退、...
前者思惟生死的過患,是改變對來生的愛取。而這裡是改變對今生的愛取。這種人福報大多數都很大,他前生一方面布施、...
阿難尊者是佛的堂弟,佛成道那一天阿難才出世。阿難跟佛出家後,一直做佛的侍者,阿難跟佛,跟我們確實有著太深的因...
閻浮提眾生身口意三業能感得百千種報應。有現報,現世造作現世報;有生報,今世造作來生報;有後報,就是未來的十百...
《中華美德故事儉朴篇》裡有一個春秋時魯國宰相季文子的故事。季文子雖身居高位,卻以儉為榮,他穿的是久洗的舊衣;...一、貪 貪又作貪慾、貪愛、貪著,略稱欲、愛。是對於自己所喜愛的外境,生起染污的耽著心。 在經典中有許多形容貪愛...
怒海餘生(救水災) 古今記錄觀世音菩薩顯靈事蹟多不勝數,俯拾皆是。現想給大家報告由台灣道證法師引述觀音菩薩近...
依伏
【佛光大辭典】
上篇:依正二報 | 下篇:依因 |
禪宗公案名。毗耶,為維摩居士所住之城市。吉藏之淨名玄論卷一(大三八·八五六中):「不二法門(中略)雖識境義殊...
離愛諸阿羅漢四相解脫自在
要名施
不可欣
學匠
第七識
業自在等依止義
修行道地經
眾務
道藏
十地
夢感好相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正解「念佛三昧」
五種排毒食物

修無常觀,破除對今生的愛取

為什麼集結經典都是由阿難負責

閻浮提眾生的業感差別

讓勤儉節約成為自己的道德標準
貪瞋癡三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