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梵語Anātman,又云非我。常一之體,有主宰之用者為我,於人身執有此,謂之人我,於法執有此,謂之法我,於自己執有此,謂之自我,於他執有此,謂之他我。然人身者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法者總為因緣生,亦無常一之我體,既無人我,無法我,則無自我他我,不待言矣。如此畢竟無有我,是究竟之真理也。金剛經曰:「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十地經論一曰:「無我智有二種,我空法空。」大乘義章二曰:「法無性實,故曰無我。」同三曰:「苦非我體,故名為無我。」俱舍光記二十六曰:「違我見故非我。」又曰:「非自在故非我。」又曰:「即蘊自體非我故非我,如言即舍非人。」止觀七曰: 「為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我在何處?頭足支節,一一諦觀,了不見我。何處有人及以眾生?眾生業力機關,假為空聚。從眾緣生,無有宰主,如宿空亭。」原人論曰:「形骸之色,思慮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無窮。如水涓涓,如燈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覺之,執之為我。寶此我故,即起貪瞋癡等三毒。三毒擊意,發動身口,造一切業。」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亦名:僧不差輒教尼戒開緣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若僧病不和合,眾不滿,應遣人禮拜問訊;尼眾病等,亦遣禮拜問...乃指十事不合律制。又作十非事、十事、十淨。佛陀入滅後百年,跋闍子(巴 Vajjiputtaka)主張「十事」可行,為合法...【業通】 p1217 俱舍論九卷三頁云:一切通中,業通最疾。凌虛自在,是謂通義。通由業得,名為業通。此通勢力速故名...(人名)唐青龍寺東塔院義操。乃慧果阿闍梨付法之上足,為國師。以大悲胎藏等三部之秘法,付與法潤義真大遇等。見明...有覆無記和無覆無記。有覆無記是極其微弱的惑障隱覆著聖道,但不是召感苦果的惡性;無覆無記是離惑障的無記法。無記...(物名)一作振多摩尼,又作震跢末尼Ciutā-maṇi,譯曰如意珠。希麟音義六曰:振多摩尼,或云真多末尼,梵語輕重也...(印相)十八契印之一。闢除諸魔障之印契也。...(經名)說唯佛為大龍象。烏陀夷因作頌讚之。見中阿含經二十九。...(名數)離煩惱障離所知障也,義楚六帖一曰:佛地論云:佛者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所知二障。...隔離歷別而不融通。又作隔歷不融、歷別。「圓融」之對稱。即事理、事事各自歷別,互相隔礙。天台宗稱隔歷不融之法門...【地獄趣】 p0615 集異門論十一卷十六頁云:云何地獄趣?答:與諸地獄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
如何去消病苦?病其實是三類病,佛陀說三類病。 一個是四大不調的病。 你飲食不調,受了風寒,這樣的病你就不要求念...
一位年輕人向清淨苦述,由於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處處得罪人,事事不順;大學畢業後踏上社會,卻越來越厭世,感...~衹要活在安祥裡,便是真正的修行~ 首先我們從──人身難得,正法難遇這兩方面來說: 一、人身難得 自古以來,在...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種福田。就猶如我們有種子,但沒有田地可種,就沒有糧食吃,我們施舍的善根猶如種子,而弘...
學佛的人,就是學我們自己的心。我們這個心,成就的部分就是佛,污染的部分就是眾生。現在污染的部分佔得重,但是我...
佛教的基本義理是反對占卜算命的。那麼,這個線索從哪裡檢索呢?我們知道,佛教經典的形成是在佛陀入滅後,由身後及...
像我們凡夫,沒受菩薩戒的,只受比丘戒了,造罪非得造成事實,殺人,得殺死,才算犯殺戒;殺人沒殺死,把他抬到醫院...
大家一定要堅信一點,這個六字洪名阿伽陀藥,萬病總治。現在有些焦慮的病,抑鬱症啊、焦慮症啊、失眠啊,這些問題都...
無我
【佛學大辭典】
上篇:無作解脫門 | 下篇:無我印 |
(天名)略名他化天,欲界六天之第六,故稱為第六天。此天為快樂,不要自己樂具變現,下天化作,假他之樂事,自在游...
輒教授尼戒開緣
十事非法
業通
義操
二無記
震多末尼
馬頭觀自在菩薩真言印
龍象經
二離
隔歷
地獄趣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何去消除病苦

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身難得正法難遇

【推薦】為什麼供養了僧人,我們還得感謝僧人

在日常生活中,要隨時觀照我們的念頭

【推薦】戒律中對僧人從事占卜算命的觀點

佛經千萬不能隨便亂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