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十身者,華嚴所說佛具之十身,藥樹者,法華所說佛之藥樹王身。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雜語)扶又作浮。五根之外形眼可見者。是為扶助正根之五塵,故謂之扶塵根。又此塵根為浮虛之法,故謂之浮。此扶塵...(術語)禪那與三昧。禪那譯思惟,三昧譯定,同體異名也。或以色界之所屬為禪,無色界之所屬為三昧。...(名數)大日所說之五位三昧也。...(譬喻)以長者之一大宅,譬三界之火宅。法華經譬喻品曰:譬如長者有一大宅。( 火宅 )...(術語)Homa,又作護魔,呼麼。譯曰燒。原為事火婆羅門燒火祀天。彼以火為天之口,謂燒饗物於火,則天食之,而與人...以五字文殊為本尊,念誦 (a,阿)、 (ra,羅)、 (pa,波)、 (ca,左)、 (na,那)五字真言以求聰明智慧之法...梵語 pravāsanīya。略稱應擯。義同於擯出。系戒律中對犯重罪之僧眾所行之刑罰。如比丘犯四波羅夷罪者,應當滅除僧...八種虛妄的思想,即自性妄想、差別妄想、攝受積聚妄想、我見妄想、我所妄想、念妄想、不念妄想、念不念俱相違妄想。...亦名:不非時食戒犯緣、過午不食戒犯緣、不過中食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四緣:一、非時,二、非時想,...【三種自性與三種無自性性】 p0224 瑜伽七十四卷一頁云:復次三種自性,三種無自性性。謂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即禪定。寂靜思惟之義。禪苑清規卷九(卍續一一一·四六三上):「非時不食,非法不言,精勤思義,溫故知新,坐則禪...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
貪、嗔、癡是三毒,能毒害我們的法身,殺害我們的慧命,使我們長劫輪迴生死,不得出離。如果我們不斷除貪、嗔、癡性...
佛說一大藏經,無非講因果二字。詳細分析起來,就無窮無盡。營事比丘,寧自啖身肉,終不雜用三寶之物作衣缽飲食。我...印光大師原文: 甚矣,世人習為殘忍,事事以殺生為禮,而不知其非也。夫一切眾生,與我同生於天地之間,同賦血肉之...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佛陀於舍衛國時,一天,有四位比丘於樹下討論:什麼是世間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嘆地說:天底下沒有比淫慾更苦的...人有種種煩惱,煩就是煩悶、煩擾;惱是惱亂、熱惱。煩惱就是感到煩悶苦痛、心神高度不安的心理。煩惱不去除,人無法...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五願】 生者皆得宿命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
學院在每年都會打四次佛七,當我們開始過得安逸、懈怠、散亂時,佛七的開始,提醒著我們要開始精進,所以不管多累,...
十身藥樹
【佛學大辭典】
上篇:十行 | 下篇:十劫 |
位於江蘇南京雞籠山之東。寺向東遙對鐘山,西隔溪接雞籠山之北極閣,南俯瞰南京,北擁玄武湖,佔形勢之勝,蔚為南京...
扶塵根
禪三昧
五種三昧
一大宅
護摩
五字文殊法
應滅擯
八妄想
非時食戒犯緣
三種自性與三種無自性性
禪思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修行重在斷除貪瞋癡三毒

寧自啖身肉,終不雜用三寶之物
《普勸戒殺吃素挽回劫運說》白話大意

《觀無量壽佛經》第七觀:華座觀
什麼是世間上最苦的事
看清內心的種種煩惱

淨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