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依華嚴十玄門之意,則念劫融通,十劫亦一念須臾之頃,然則彌陀之成佛,由凡情觀之,為十劫之往昔,自普賢眼觀之,則為現前之正覺也,十萬億之佛土,准此可知。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譬喻)如來智慧之深廣,譬如海也。無量壽經下曰: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人名)唐池州南泉山普願禪師,馬祖之法嗣也。初習律,於教觀究精要,後入馬祖之門,頓忘筌蹄,心地悟明。德宗貞元...【識非識住】 p1434 瑜伽五十四卷三頁云: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行事鈔·二衣總別篇:「存亡進不。(一、示存亡)僧祇,齊三由旬知其存亡。五分,知其在世在道以不。薩婆多,施主若...佛陀出家前之俗姓有五,即瞿曇、甘蔗、日種、舍夷、釋迦。據佛本行集經卷五載,淨飯王六代之祖被射殺,從血塊生二莖...即自利真實與利他真實。善導於觀經疏散善義解釋至誠心,謂至即真,誠即實。又真實有二,一為自利,一為利他。 自利...(佛名)辟支佛也。止觀十曰:藉少因緣尚證支佛。...【內朽敗】 p0365 瑜伽八十四卷十五頁云:當知此中內朽敗者:外持沙門相故;內無沙門法故。猶如大木,外皮堅妙,內...子題:對心明止持、止持對心以明、就治行明止持、止持就治行以明、就業明持犯相、身止持、身作持、口止持、口作持、...(雜名)總謂死者之靈魂。聖靈者。謂既棄坌塵之身,獨存神聖之靈識也。...【過去受】 p1222 集異門論十一卷四頁云:云何過去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們對這個世間所有執著的東西學會放下。你要知道,你執著於一個人,這...我們講肉眼看問題,肉眼是我們凡夫所具足的眼睛。從空間的角度來講,他只能看到視野範圍以內的人事物,只能看到人事...佛教的咒語確實是有加持力的,楞嚴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課都需要誦持的內容,法力非常殊勝。誦持楞嚴咒的時候,附近的諸...關於佛法的修證,由於眾生同俱和佛一樣的無陋智性,本無差別,但因迷於事相,各各造業不同,迷惑的深淺也因之各別,...問: 每天的修行,除了念一句佛號以外,是否還需要念很多咒?還是要誦經? 慧律法師答: 問題不在這個地方。今天你...為什麼信佛好多年了,還沒有什麼成就,什麼原因呢?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造太多了,你不知道這是在造業。如果對照一下...一鬼問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婦。我應直宿。而不見納。何罪所致。 答言。汝為人時。不敬夫主。邪淫無禮。今受花報果...我們佛弟子要不要名利呢?當然要!不過世俗人是求世間的名利,我們是求出世間度生的名利。我們為了要度眾生,如果沒...
十劫須臾
【佛學大辭典】
上篇:十劫 | 下篇:十劫彌陀 |
真佛與真土之併稱。乃淨土宗謂阿彌陀佛自證妙境界之佛土、佛身,亦即真實之行信而獲往生者所見之佛土。(參閱「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