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觀無量壽經所說定散之諸行也。此淨土要門之方便藏也。經謂三福為往生之正因。故迴向淨土之諸善萬行,名為福德。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全一卷。明代僧漢月法藏著,崇禎元年(1628)刊行。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四冊五宗原附錄。明代臨濟宗僧三際廣通於其師笑...謂水界有二種。一內。二外。云何內水界?謂此身內所有各別濕性濕類有執有受。此復云何?謂諸淚汗。乃至小便。復有所...【無分別慧之無分別相】 p1094 瑜伽七十四卷七頁云:問:如說能取真實義慧、是無分別;云何應知無分別相?為由不作...云何離生喜樂?謂前喜樂。因離依離。離所建立。由離勢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現。故說此名離生喜樂。...子題:十誦律、四分律、僧祇律、五分律、弗若多羅、多羅、鳩摩羅什、羅什、曇摩流支、流支、卑摩羅叉、佛陀耶舍、耶...(術語)說法也。解深密經一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唯識述記一本曰:幽隱未顯,今說名開。先略難知,...五種阿闍梨之一。略稱受經闍梨。受持經典,稱為受經。於授具足戒時,讀經,並講說經典義理,令受戒者受持經典之軌範...(名數)一侍香,二侍狀,三侍客,四侍藥,五侍衣。見象器箋六。...(術語)蘊蓄心識之意,如雲含識,謂有情也。西域記序曰:蘊識懷靈之異。【又】識為五蘊之一,故云蘊識。...六種執著之心。即:貪著心、愛著心、瞋著心、疑著心、欲著心、慢著心。 p1297...(術語)三不退,又四不退之一。菩薩十住以上無再退墮於下凡而流轉於惡道也。...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
卷一 淨土法門的緣起 第一章 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1、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含義是什麼? 南無,此翻恭敬,歸命頂禮等...管好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人們都能做到這點,人人自律,世間將是和諧的樂土。 世界,在每個人的眼中,各...生命是什麼?生命就是我們有一個活著的身體。 生命的整體,包括生命的過程、生活的狀態和生存的事實。 而什麼叫關卡...
為什麼說諸菩薩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諸菩薩眾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覺悟者。他已經在內是深達我空而不執著於我,所...現在科技文明發達,電腦普遍運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電腦雖然能夠收納種種信息,用各種方程式來說明事物的千變萬化,...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動中,木魚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誦經禮懺,還是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魚。很多...
我們一般的佛弟子,你得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說我自學看很多經論,你不能算佛門弟子,非得皈依佛、皈依法、皈...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據三藏的內容分成十二類。 第一個是叫契經。 契經,本來經的解釋也就叫契經,那麼這個地方又叫...
福德藏
【佛學大辭典】
上篇:福德門 | 下篇:福德莊嚴 |
略稱三戒。又作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即住於三三平等之理,以本有之淨菩提心為戒體,法界無量萬德為行相之秘密真言...
濟宗頌語
水界
無分別慧之無分別相
離生喜樂
廣律四部譯傳次第
開演
受經阿闍梨
五侍者
蘊識
六著心
位不退
【大藏經】悲華經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推薦】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
人好,世界就好
聖嚴法師《超越生命中的關卡》

天天都在等福報,那你永遠是苦難者
心的比喻
木魚有什麼含義呢

真正皈依三寶了,哪有這些魔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