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又名三三昧。密教謂身口意三者互相攝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恆之說法,亦不外說此宗要。大日經一曰:「身語意平等句法門。」同疏一曰:「如此時中佛說何法?即是身語意三平等句法門,言如來種種三業皆至第一實際妙極之境。身等於語,語等於心,猶如大海遍一切處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記末以之約眾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攝一切諸法,一切色攝身,身即印契,見色也。一切聲攝口,語即真言,聞聲也。一切理攝心,心即本尊,表實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處,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見境皆遍一切處身,一切所聞音皆是陀羅尼,即是諸佛說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誨他之音,教誨前人。此身語之下理,攝自心,自心即實相,實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觀謂三平等。」秘藏記鈔二以之約護摩之修法曰:「護摩大宗以三平等觀為至極。三平等者自身爐壇本尊,三種無二平等也。以壇總體觀自身,爐口即行者口也。以種種燒具獻自口供養自身本有佛燒除無始業障垢。又此自身爐壇即成毗盧遮那如來,從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眾生也。」此有三種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語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攝入平等,平等週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為已成未成一切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為自之三業與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記末曰:「問秘密藏以何為體宗用?答:以曼荼羅為體,以三三昧為宗,以方便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攝入,他三平等互相攝入。其三平等互相攝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經疏九曰:「三等為三世等三因等三業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義曰:「佛法僧是三,身語意又三,心佛及眾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是亦一端耳。准於佛部蓮華部金剛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脫之三點,空假中之三諦,定智悲之三德,法報應之三身,種種之三法,台宗之三軌可知矣。此平等觀念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觀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太子解寶衣處】 p0389 西域記六卷十四頁云:沙彌伽藍東大林中行百餘里,至大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是太子逾城...(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說三解脫門為聖法印。出於雜阿含經第三卷。...【無我性】 p1057 集論一卷十二頁云:何故真如名無我性。離二我故。...(術語)智度論所說十一智之一,觀見欲界苦集滅道四諦法之無漏智也。是初知法,故名法智。又知現在之法,故名現智。...(人名)又作朴楊。是非未詳。名知周,著唯識演秘,紀傳未詳。...(一)讀經時用以擊打節拍之木。又作音木。 (二)以檜或杉木削成薄片,其長約三十八公分,寬約一公分,其上書寫經文,...(一)「覺」之對稱。不具瞭然萬有真相之智明。亦即不覺無明之意。大乘起信論中將阿賴耶識分為覺與不覺二義。不覺又可...又名清涼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山西五台縣,相傳為文殊菩薩的道場。...梵語 purusa。意即「人」,指個人之精神本體。又作神我諦、我知者。或單稱「神」、「我」。印度數論學派所立二十五...【梵行】 p1032 瑜伽八十三卷三頁云:言梵行者:謂八聖支道。及與遠離非正梵行習淫慾法。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三頁雲...【苾芻】 p0874 瑜伽八十二卷十二頁云:此中苾芻者:是沙門、舍離家法、趣非家等、名之差別。具足別解脫律儀眾...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很多人的緊張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凡是心不安的時候,應該先去了解心為什麼不安?找到原因後,便會發現...我們是有罪,所以才來輪迴,這是事實。但是有罪,有些人進步很快,有些人進步很慢,方法有問題。你看有些人他煩惱很...五濁惡世,非念佛必不可度。這個判言來自蕅益大師。《阿彌陀經》中,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讚歎釋迦牟尼佛二難,釋迦牟...世間上的人總是在有上求,有車、有子、有錢、有名等,其實有還是有限、有量、有窮、有盡。佛法教我們從另外一個無上...現代人欲了生脫死、解脫成佛,則必須依於佛言祖語作為起修、實踐的參照坐標,反之就會南轅北轍,永遠難有成就的一天...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這個願跟前面的壽命無量願是有關係的。因為我們講到正報,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對不盡人事者而言也。若已娶而不生,則固非不盡人事也。 吾鄉一居士無子,多方祈禱均不應,...白居易作為唐朝士大夫學佛的代表,他的佛學思想,尤其是禪宗的思想在學術界已經有著充分的研究。而對於其晚年信仰淨...
三平等
【佛學大辭典】
上篇:三生六十劫 | 下篇:三平等戒 |
指父、母、兄、弟、妻、子等六種親屬。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上):「六親眷屬,所資有無,不能憂念。」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