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濁惡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濁惡世,非念佛必不可度。這個判言來自蕅益大師。《阿彌陀經》中,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讚歎釋迦牟尼佛「二難」,釋迦牟尼佛自己也認可是很難——「是為甚難」,《彌陀要解》對這段經文的這種詮釋,蕅益大師真的抓到了核心。不僅僅是一個讚歎而已,這裡面包含著深刻的含義,透過這個二難來表達,離開念佛法門,一切眾生不能度脫三界的苦海。通過五種濁惡的情態,跟念佛的五種不同的特質,一一相應地去觀照,非常精闢。

首先,從劫濁來看。劫濁是對五濁總的概括,是指一切濁惡之法聚會之時。「劫」是時間概念,所有的濁法在此時期會集。這個時代的觀念是顛倒的,人心是險惡的,眾生煩惱是很重的。生態問題、環境問題、戰爭問題、瘟疫問題、自然災害問題,全都會聚集在這麼一個時代。生活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的價值觀對於我們是有影響的。這個時代都在追求功利,有多少能超越這個功利的?這個時代都為這種慾望所驅趕,誰能夠少欲?由於這個時代的種種價值觀、生活方式、慾海狂濤,你就被種種的苦難所逼迫。

投生於這個劫濁的時代,亦是吾人業力使然。人壽減到兩萬歲時(迦葉佛出世時),開始進入五濁惡世。釋迦牟尼佛是人壽百歲之時來此世間示現作佛的。現在又過去了兩千多年,到現代人壽平均七十來歲,此時的濁惡情狀又比釋尊住世時深重了許多。可見吾人是受重業牽引才在這個時空點投生於人道。在此劫濁,按通途佛法,若欲出離三界,那就必須要消除惑業。惑業就是見思惑,一定要斷了見思惑,才能夠離開五濁惡世。如果按這個標準,我等凡夫基本上是絕望的。

幸好淨土法門有帶業往生的特點,才帶來了令吾人橫超三界的希望。是故在此劫濁當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正是淨土法門帶惑業橫超的特點決定了對治劫濁的奇特超越性。

其二,見濁,就是知見上的顛倒。見濁包括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和邪見,這「五利使」快速地驅役著我們,令我們在邪見的港灣裡難以出離。首先是身見,執著這個四大假合的身體的真實性,這是現在眾生基本上無法擺脫的一個邪見。除此之外,這個時代還有種種學說、種種哲學、種種宗教、種種外道湧現……知見紛雜,邪見增盛。當邪知邪見越來越盛行時,吾人的是非邪正的判斷力會越來越弱。是故,處在此見濁的時代,絕對會被邪知邪見所纏繞,尤其在網絡時代,信息發達,接觸到種種知見,加之吾人從小又沒有建立儒道釋三家的正確知見,於是面對種種邪說,根本上就沒有判斷能力,只會憑感覺,覺得這個講得不錯,那個也講得很有道理。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個時代邪師什麼都敢說,處處標榜自己,聳人聽聞,以邪見來籠罩沒有智慧的人。

處在見濁之中,幸虧有淨土法門為我們提供了對治的勝妙方法。淨土法門單刀直入,但念阿彌陀佛名號,就能夠對治見濁,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需要去了解那麼多理論,也不需要非得通宗通教,直接從信心下手,直接從名號下手,甘願做愚夫愚婦,縱然什麼教理都不懂,但只要真信阿彌陀佛就可以。見濁對這樣的信眾就無法產生誘惑力。所以,蕅益大師說「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其三,煩惱濁,就是五鈍使——貪、瞋、癡、慢、疑。同樣也在這個時代日益增長、熾盛,使我們的內心動盪不已,痛苦不堪。煩惱與生俱來,外部的環境又不斷地激發著它,比如各類廣告、影視、網絡、書刊等無不以種種方法勾起吾人的慾望,所有的不如意引發吾人的瞋恨心。因此,處在此煩惱濁當中,吾人絕對離不開貪慾,而貪慾就像陷阱,就像沼澤地帶,使我們越陷越深。被惡業的毒素所螫,就像被蜜蜂螫刺一樣。我們冷靜反省一下自己,可不是煩惱具足嗎?就是什麼都不幹,坐在那裡,都是煩惱往外湧流,無有片刻的寧息,苦哉,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惡的我等眾生呀,修行該從何下手呢?

所幸,有淨土法門。在「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可度。」念佛法門無取無捨,雖然吾人是以生滅心念佛,但若能具足信願至誠地去念,那能念的心就是佛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單刀直入,才能度過煩惱濁。念佛念得相應了,煩惱就會平淡很多了。因為阿彌陀佛的名號中有清淨光對治我們的貪慾,阿彌陀佛名號有歡喜光對治我們的瞋恨,阿彌陀佛名號有智慧光對治我們的愚癡。即凡心是佛心,不假方便,暗合道妙,就能度脫煩惱濁。

其四,眾生濁。眾緣和合的身體,由於有見濁、煩惱濁,使我們的舉心動念、行為造作,導致種種惡果。這些惡果令吾人所感得的身心都很陋劣,身體是色法,心是精神現象。身體常有很多疾病,氣血不通就會疼痛,體質很差,弱不禁風。同時,心理狀態封閉、陰暗、抑鬱,沒有陽光的心態,多疑易怒,過於敏感,甚至神經質,心神不寧,經常焦慮失眠等等。我們的色、心是如此的陋劣,這都是見濁、煩惱濁所感得的苦惱的業報身。

處在此眾生濁當中,我們往往被身見所控制,對身體很是貪愛,非但意識不到自己的污穢不淨,還天天想盡辦法滋補,塗脂抹粉好打扮。安於這個身體的臭穢,不能洞然覺察身體污穢的本質以及生命的苦、空、無常的真相。由於心理上的不自信,又甘心於劣弱的心理狀態,無法承擔「自性本來是佛」的智慧理念。如果對他說:「你也有佛性,未來終當作佛。」他一聽,或會嚇得直往後退:「不行不行,我哪能成佛?我業障重。」他不敢直下承擔。如勸勉他說:「若汝信願念佛,今生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一定會回答:「我業障太重,你們都能往生,我往生不了,我不行。」他就是這樣安於怯弱,不能奮飛。

為此,淨土法門有一勝妙方便,能讓怯弱眾生從眾生濁中超脫出來,這個方便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以八苦為師,當身體生了病,甚至患了癌症,這時候就要厭離這個苦難的業報身,要認識到它是我們多生多劫的見思惑煩惱的結晶。厭離這個業報身的痛苦當下,欣慕如來金剛那羅延的身體,要完成這種轉換。

淨土法門昭示:只要往生極樂國,就能獲得如來身。厭捨這個世間的毒身,欣取極樂世界的清虛之體,便善巧地超越了眾生濁。否則,沒有這種轉換、這種超越性,在眾生濁當中身體生病,心理不健康,甚至要到精神病院。在這種情況下,他怎麼辦?生不如死。這個身體的疼痛、心理的障礙不能超越,有些人甚至跳樓。盡管自殺,然業力債務並未了清,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可見,淨土法門對於處在眾生濁中的吾人而言,可謂救命神丹!

其五,命濁。這是指我們的壽命短暫。因果並劣,由於我們有見濁、煩惱濁這個因,感得的眾生濁這個身心的果,因和果都很陋劣,作用在我們的壽命當中,就很短暫。實際上,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吾人都有死亡的危險。或者胎死腹中,或者夭折於嬰兒時,或血氣方剛的青年死於戰爭,或事業有成的中年死於車禍,或龍鐘衰老時死於疾病。可見,各個年齡段都伴隨著死亡的陰影。

人的壽命最長也不過一百來歲,人口當中極少的一部分人能活百歲,一百來歲。但大家有個顛倒,就以為人的平均壽命就已經到了百歲。不知道前面有多少死亡的人墊底,才有那麼一小部分活到一百來歲的,能把一百多歲的高限的壽命來作為人的平均壽命嗎?在這個五濁惡世,減劫的時候,大家不要被那些醫學家所忽悠,他們總是給我們傳達消息: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報刊雜誌都在給我們灌輸這個觀念,灌輸久了,我們還覺得人的生命會越來越長。要打平均數。

處在減劫當中,由於我們的見濁、煩惱濁所感的眾生濁,一定是壽命短暫的,不可能是壽命長的,從道理上來說是說不通的。那古人發育晚,三十歲才結婚,他們的壽命都很長。現在的人十幾歲就發育,就被種種慾望所控制,他能長壽嗎?

處在命濁當中無常隨時到來,生命就是石火電光。多少人睡在床上,第二天早上起不來的,醫學上叫猝死啊;或者一個地震、海嘯過來,措手不及;或者一個瘟疫來,你也沒有辦法。所以在命濁當中,死亡隨時到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措手不及的時代,一定要有一種法門,能夠讓我們不要多費很長的時間或者多少劫來修行,也不需要悍勞忍苦勤勞之行多少多少年、多少劫的修行,才能度過命濁。因為我們生命太短暫了,我們沒有那麼長的時間來積功累德。

淨土法門所需要的修行時間,《阿彌陀經》只是講,若一日到若七日,《無量壽經》更是直接表述為「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觀經》的「下品下生章」還告訴我們,在地獄相現前之時,念佛十聲乃至一聲,感通佛力,就能帶業橫超,往生極樂。十聲乃至一聲念佛感通往生,就可以直接解決命濁的困境。

蕅益大師甚為深情地開示:信願莊嚴這一聲「阿彌陀佛」,就能轉五濁為五清。

第一,轉劫濁為清淨海會。娑婆世界劫濁是各種濁法聚會之處,念佛往生淨土,極樂淨土恰是種種清淨之法聚會一處。

第二,轉見濁為無量光。這個世間的眾生有百千萬億種顛倒的知見,有見濁就沒有智慧,然而往生到了極樂世界,就能獲得無量大智慧光。

第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煩惱濁的自性本體就有著涅槃的三德,「常」為法身德,「寂」為解脫德,「光」為般若德。往生西方淨土,吾人性具的涅槃三德即可現前。

第四,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我等眾生因愛慾投胎,身心都很陋劣,而極樂世界是蓮華化生,身體是金剛那羅延之如來身,心理則是離開人法二執的大慈悲心、大智慧心。

第五,轉命濁為無量壽。在這個世間,生命很短暫,而極樂淨土往生者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此轉五濁為五清之勝妙功德,乃阿彌陀佛果德慈悲恩賜所致。如果我們不能深知五濁惡世很難出離,就會在心裡打妄想:是否還有其他的奇妙之法可以離開五濁惡世?如此一念疑心,就會對念佛一法的深信形成障礙,也就不會把念佛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於是便在這個三界火宅中貪染五欲,被邪知邪見所籠罩,還時常去爭論法門的高低,戲論紛然。

因此,唯有深知五濁惡世靠其他法門甚難出離,唯有念佛方能度脫,才能夠死盡偷心。死盡偷心,就是死盡「或有比淨土法門更好的法門」這個偷心,才能夠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視作至寶,寶此一行。釋尊之所以要說在這裡成佛難,為眾生說淨土法門難——是為甚難,說這兩種難,是深刻地囑託我們要深知五濁難以出離,非念佛必不能度,婆心悲切,吾人當如是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