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968~1022)宋太宗第三子。九九八年即位後,敬重佛法,興隆三教。嘗應西域譯經僧法賢之請,制繼聖教序,置於太宗...指欲界之煩惱。即對五欲之妄執。菩薩喜樂正法,稱為法愛;對之,凡夫貪愛五欲,稱為欲愛。[長阿含經卷十、楞嚴經卷...(術語)四鏡之一。於真如體內具足一切之功德,而熏習眾生以為成佛之正因,如淨鏡現一切之影也。起信論曰:二者因熏...【具足法行】 p0824 瑜伽七十九卷十七頁云:云何菩薩具於法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凡所修行,不越正法;是故...學者插香以請師家普說或開示之儀式。對大眾預報告香儀式所懸掛之牌,即稱告香牌;然懸掛告香牌前,應得住持之允許。...(佛名)於施餓鬼法,五智如來之南方寶生如來,稱為寶勝如來。教行錄一放生文曰:釋迦本師,彌陀慈父,寶勝如來。秘...【善不善業差別之相有九種因】 p1150 顯揚十九卷五頁云:又善不善業差別之相、當知由九種因。一、由因及田故。謂由...(經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意為童子名。欲濟國之貧窮,入海求寶,聞海底有明珠,欲抒海水而采之。天帝感其精...慈悲分三種,無緣慈悲為其一。龍樹之大智度論卷四十(大二五·三五○中):「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凡...謂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十八天,與無色界之四天。欲界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指禪家僧堂內坐禪之床位。其床橫三尺,頭頂上方有三條椽,故稱三條椽下;於其下坐禪者稱為三條椽下客。又其床深六尺...(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
五德養性,是指根據仁、義、禮、智、信來養自己的性。肝裡邊藏仁,心裡邊藏禮,肺裡面藏義,腎裡面藏智,脾裡面藏信...
(第一講) 監院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今天是我們佛學院第一學期的上課,我想利用這個地方我們...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經,是你無量劫來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希有想。 現代印刷術很發達,到處都...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對香菜這一詞有些忌諱?尤其是在佛教徒之間,大家往往都不敢吃香菜,但追根究底的問是為什麼...一、 玄奘考試 在隋朝的時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數量是嚴格控制的。當了僧人國家是免除一切雜稅 勞作。玄奘法師13歲...
苦以折伏,樂以攝受。折則激其頑迷,而令起厭離。攝則揚其懈怠,而俾生欣樂。然後久在泥塗,始嫌污穢。乍聞淨妙,浚...有一位水手,第一次出海時就遇到了可怕的風暴。年輕的水手受命爬到桅杆上,去調整風帆以適應風向。在他向上爬的時候...
適接手書,並《大士集》,不勝欣忭。大士碑文,經黃君註出,則大士恩澤,遍沾群萌矣。隨即與玉仙書,說其所以,並將...
一行三昧
【三藏法數】
[出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梵語三昧。華言調直定。又云正定。一行三昧者惟專一行。修習正定也。謂修行之人。應處空閑。舍諸亂意。繫心實理。想念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而不懈怠。於一念中。即能得見十方諸佛。獲大辯才也。
上篇:一行 | 下篇:一解脫 |
因明用語。有非有,部分有、部分無之意。因明中,宗異品部分具有「能立法」之義,部分不具「能立法」之義者,稱為異...
宋真宗
欲愛
因熏習鏡
具足法行
告香
寶勝如來
善不善業差別之相有九種因
大意經
無緣慈悲
二十八天
三條椽下七尺單前
【大藏經】雜譬喻經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五德品格缺失,身體就會產生疾病

淨界法師:聞法儀軌

能遇到佛經是無量劫來的福德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嗎
玄奘法師西行故事四則

為什麼淨土法門要不斷地講世間的苦
「向上看」認清自己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