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為護持佛法、守護國家之善神。又稱如意勝王、如意天王、甘露太子。或謂最勝太子與北方毗沙門天王之太子那吒為同尊。...即世尊與憍陳如等五比丘過去世之因緣故事。昔時閻浮提有國王,名為彌佉羅拔羅,慈悲仁厚,常以十善教誨士庶,以至諸...(人名)Aṁbariṣa,國王名。譯曰虛空箭。見佛本行集經二十一。...指如來之十種智力及四種無所畏。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五下):「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全一卷。唐朝不空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內容敘述八曼荼羅之建立法,及說修行者應依何法速證菩提。(參閱「八大曼...(雜名)報齋時之大鐘也。三十六下。見僧堂清規五。...(印相)此十四印者,立印軌,底哩經所說也。一、根本印,獨股印也。立印軌云:次結無動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內相叉,...(書名)三十二卷,宋釋惠洪撰。禪宗自六祖以後,分而為二:一曰青原,其下為曹洞雲門法眼。一曰南嶽,其下為臨濟溈...即大空三昧。即如實入如來地,內證聖智而觀一切眾生悉具佛性之三昧。大日經卷一(大一八·九上):「佛說一切空,正...梵語 navānupūrva-samāpattayah。意為次第無間所修之九種定。又稱無間禪或煉禪。指色界之四禪、無色界之四處及滅...想,梵語 sajjā,指感受、觀念、概念、意識等心及心所之作用。有想,梵語 sajjin,巴利語 sain。無想,梵語 a-saj...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
一位僧人驚慌失措地從樹林中跑出來,剛好碰到一對在林邊散步的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問僧人說:你這樣驚慌失措是為了...
當我們提起戒律這個名詞,對現代講究自由,很不喜歡受約束的人,最初聽起來,很可能會覺得是老古板的一種束縛,或者...
維摩詰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薩,維摩詰,意譯為淨名、無垢,意思是以潔淨,沒有染污的人。 維摩詰是古...有一次,尊者阿難從禪修中起來,去見佛陀報告他的心得:世尊!我剛才在禪修中這樣想:如果能有善知識的引導,解脫涅...
原文: 曼佛世時,其有信受佛經語深,奉行道德,皆是我弟子也;其有甫欲學佛經戒者,皆是我弟子也;其有欲出身去家...
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為什麼稱為根呢?我們說,一切樹木花草它都有根。根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能持,就是這...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
問: 如何懺悔以前的過失? 慧律法師答: 你就記得,佛法不是一直停留在過去,也不是一直在懺悔,業性本空。你跟他...
四法集善根
【三藏法數】
[出大寶積正法經] 一樂住林間謂修菩薩行者。當離憒鬧。住於山林空閑之處。寂靜宴默。思惟正道。而廣集一切善根也。二四事攝物四事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也。謂修菩薩行者。自行既充。必須外引眾生。同己所行之道。是以常行布施。周其貧乏。復以愛語安慰開論。起諸利行。同其事業。而廣集一切善根也。三舍身求法謂修菩薩行者。樂求大乘之法。其心勇猛。雖棄舍身命。亦復無所顧惜。而廣集一切善根也。四勤行精進謂修菩薩行者。誓欲求就佛果。是以勤加精進。無少懈怠。而廣
上篇:四攝法 | 下篇:菩薩四法門 |
全一卷。元代大鑒清拙正澄撰。今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一冊。又作大鑒小清規。略述臨濟宗叢林之規矩,計收兩班出班拈香之...
最勝太子
刺血濟饑
庵婆利沙
力無所畏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
齋鐘
不動尊十四印明
僧寶傳
一切如來定
九次第定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可怕的黃金

了解戒律真正的意義

維摩詰之美:十八條在家居士的榜樣
修行不能離開善知識

如來子孫,為眾所尊

把這「五根」紮下去,如救頭燃,如喪考妣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