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頁云:無愁憂者:謂超過一切愛非愛故。又證得已;無失壞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為行者祈求往生淨土所結之手印。其印相乃二手作蓮華合掌之印,置於胸前。據觀自在菩薩怛多唎隨心陀羅尼經載,結此...亦名:作法時節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言就時者,凡作法事,所為處重;多有非法,理須照煉。闇夜屏覆,過起必多,...行事鈔·懺六聚法篇:「有四種人,數數犯罪,數數悔過:一、無羞,二、輕戒,三、無怖畏,四、愚癡。」(事鈔記卷二...【三重三摩地】 p0198 大毗婆沙論一百五卷五頁云:有三重三摩地。謂空空三摩地,無願無願三摩地,無相無相三摩地。...(術語)寄歸傳三曰:阿遮利耶,譯為軌範師,是能教弟子法式之義。...宋代河陽(河南孟縣)人。字子正。生卒年不詳。真宗時,以給事中知杭州,往興教寺謁小壽禪師,機語契合,竟明大法。...(修法)咒尊勝陀羅尼而祈禱尊勝佛頂尊之修法也。是行大法之儀式。故特雲如法。...(經名)具名,大明仁孝皇后夢感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二卷,屬疑偽經。...遍行外道所修菩薩行之一。善財童子遍求法門,南遊參訪五十五善知識,第二十一位即遍行外道,為說其所修之菩薩行。即...【唯識無境】 此為唯識宗的基本立場,指萬法唯識所現,識外無真實之境。《唯識二十論記》以『唯』即是否定外境,故...全稱妙莊嚴王本事品。法華經卷七第二十七品之品名。收於大正藏第九冊。記述過去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之世時,有一妙莊...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茲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矣!繼是以往,人事日紛,德慧日損,下流之赴,...
有一位父親很為他的小孩苦惱,都已經十六歲了,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有一天,他去拜訪一位禪師,請求這位禪師幫他訓...
一、病者靜聽佛號,實為至善之事,大命未盡,可以卻病延年,世壽已盡,即得往生極樂。世人不察,每以佛法,但為超度...袈裟,指纏縛於僧眾身上的法衣,因為法衣的顏色不正而得名。也稱作袈裟野、迦邏沙曳、迦沙、加沙,梵語kas!a^ya,巴...
有法師帶居士朝山,順便來與閑談。法師也是同道,日常以淨土與大家結緣,希望同生西方,故談話中自然提及,如今四眾...人生在世,心靈常常受到傷害,傷心、傷感、傷痛經常折磨著我們,由此我們苦悶,生氣,憤怒,怨恨,有時甚至會對人生...
成為老年人是每一個人不可避免的。年老了,頭髮白了,牙齒動搖了,耳朵也聽不大清楚了,眼睛也昏花了,走路也顫顫巍...經濟學是研究經濟的活動。經濟活動是廣義的說法。從某個角度說,經濟學可以被分成三大部份,即財富的創造、財富的分...
無愁懮
【法相辭典】
【無愁懮】 p1051
上篇:無尋法 | 下篇:差別邪執 |
(人名)唐希遷禪師,端州陳氏子,居衡山南寺,寺東有石,狀如台,結庵其上,時人號為石頭和尚。著參同契二百餘言行...
求生淨土印
羯磨時節
四種人數數犯過數數悔過
三重三摩地
軌範師
王隨
如法尊勝
夢感佛說功德經
十種演說
唯識無境
嚴王品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曾國藩的人生五箴

真正的男子氣概

臨終助念家屬須知
袈裟的功德

真信不具,法難入心
無「我」讓心靈不受到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