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親釋九卷十九頁云:今次應顯法身自在。由轉色等五蘊依故;得五自在。此中由轉色蘊依故;證得示現佛土自在。由此示現金銀等寶淨妙佛國。亦得示現隨其所欲自身自在。由此示現大集會中,隨諸有情勝解所樂種種色身。又隨所樂。能現種種相好自在。又現無邊音聲自在。又現無見頂相自在。由轉受蘊依故;得無罪無量廣大樂住自在。謂得自在,能住無罪無量廣大樂住。應知此中,由眾多故;說名無量。普超一切三界樂故;說名廣大。樂住自在。由轉想蘊依故;得於名身句身文身辯說自在。以能取相,故名為想。由名身等,能取其相,轉染想蘊,還得如是清淨想蘊。由轉行蘊依故;得現化變易引攝大眾引攝白法自在。應知此中隨其所欲,示現所作,故名現化。改轉地等,令成金等;故名變易。如意所樂,能引天龍藥叉等眾;應知說名引攝大眾。隨意所樂,引諸白法,令現在前;應知說名引攝白法。由轉識蘊依故;得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此中大圓鏡智者:謂無忘失法。所知境界,雖不現前;亦能記了。如善習誦書論光明。平等性智者:謂先通達真法界時,得諸有情平等心等。應知此中究竟清淨。妙觀察智者:謂如藏主,如其所欲,隨於何等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作意思惟;即得自在無礙智轉。成所作智者:謂能示現從睹史多天宮而沒,乃至涅槃:種種佛事,皆得自在。無性釋九卷十三頁云:由轉五蘊依故;得五自在。諸聲聞等,怖畏苦故;永斷諸蘊。如愚癩人,自舍身命。若諸菩薩,攝巧方便;轉滅有罪色等諸蘊,轉起無罪色等諸蘊。如智癩人,求諸良藥;轉有病身,成無病身。此中由轉色蘊依故;得能示現佛土自在。如其所欲,現金銀等諸佛土故。得能示現自身自在。隨心所思,皆能示現。於其種種大集會中,隨諸所化有情機宜,各別現故。得能示現相好自在。隨所愛樂,示現種種妙相好故。得能示現無邊音聲,無見頂相,二種自在。現佛音聲,量無邊故。現佛頂相,無能見故。由轉受蘊依故;得無罪無量廣大樂住自在。應知此中離煩惱故;名為無罪。有眾多故;名為無量。超過一切三界樂故;名為廣大。由轉想蘊依故;得能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以能取相,是想自性,由攝如是資糧為因,轉得如是功能差別;由此能於名身等事,隨其所欲,自在能住。由轉行蘊依故;得能現化變易引攝大眾引攝白法自在。謂行蘊中,思最為勝。由此思故;於現化等自在能轉。現化自在者:如其所欲,能現化故。變易自在者:如其所欲,轉變地等,成金等故。引攝大眾自在者:如意所樂,引攝天等諸大眾故。引攝白法自在者:如意所樂,令無漏法,現在前故。由轉阿賴耶識等八事識蘊,得大圓鏡智等四種妙智。如數次第,或隨所應。當知此中轉阿賴耶識故;得大圓鏡智。雖所識境,不現在前;而能不忘,不限時處。於一切境,常不愚迷。無分別行,能起受用佛智影像。轉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於修道位,轉復清淨。由此安住無住涅槃。大慈大悲,恆與相應。能隨所樂,現佛影像。轉意識故;得妙觀察智。具足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猶如寶藏。於大會中,能現一切自在作用。能斷諸疑,能雨法雨。轉五識故;得成所作智。普於十方一切世界,能現變化;從睹史多天宮而沒,乃至涅槃。能現住持一切有情利樂事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悟一實之境界也。占察經下曰: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空...【我非有無】 p0648 俱舍論三十卷三頁云: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有姓筏蹉出家外道,來至我所,作是問言:我於世間...(譬喻)慈悲之心,能使人滋榮,故譬之以水,曰慈水。性靈集七曰:慈水奄游。此雲慈母也。...梵語 nayuta,niyuta。印度數量名稱。又作那庾多、那由他、尼由多、那術、那述。意譯兆、溝。依俱舍論卷十二所載,...【色界等相】 p0568 雜集論一卷六頁云:問:色界何相?答:諸色,眼曾現見,及眼界於此增上,是色界相。眼界於...指列於諸經首之比丘、菩薩等共同聞法之大眾。法華文句卷一,將同聞眾分為聲聞、菩薩、雜眾三種。 p2250...【婆檀陀】 大論:秦言大德。毗奈耶律云:佛言:從今日後,小下苾蒭,於長宿處,應喚大德。...佛是一切眾生中最尊最大的人,所以佛的相,稱為大人相。...(雜名)梵語,摩訶毗訶羅Mahāvihāra,玄應音義十六曰:梵言毗訶羅,此雲遊諸僧游履處也。舊本以寺代之,寺之言司...(雜語)惡事苦惱之消滅也。法華經藥王品曰:病即消滅。...子題:歌詠聲說法有五過失 資持記釋云:「下引四分,以彰部別。律雲,諸比丘欲歌詠聲說法,佛言聽。後有一比丘過差...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者,緣生無性,正示生無所生也。 人為萬物之靈,萬物為人之所知。愚者但具其靈,而不求其所知,...◎彌勒信仰 農曆正月初一,為彌勒菩薩聖誕,中國佛教徒於當天舉行法會慶祝。 彌勒信仰是以未來佛──彌勒菩薩為信仰...第一節 人死並非如燈滅 在大乘佛法的顯宗教理中,是將整個生命與物質的存在分成勝義與世俗兩個層次。勝義即是最本質...問: 怎樣才能做到臨命終往生有把握? 慧律法師答: 第一,念佛念到晚上睡覺的時候,依然能夠憶佛念佛,所有的夢境...一個不懂得為親人讓步,為朋友讓步,為愛人讓步,為合作夥伴讓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人,最無能和不可交的人。試問一...過去有一位國王名薩和檀,即施一切義,衹要他人有所求,從不違逆,總是慷慨布施,其聲名遠播,無人不知。一日,文殊...將佛法融於生活可以從小的事情開始做起。 譬如:早上起床後,如果有佛堂的話,先點香、行禮、虔誠地祈禱佛菩薩等等...有一則故事說,一個窮人與妻子,六個孩子,還有女兒女婿,共同生活在一間小木屋裡,侷促的居住條件讓他感到活不下去...
轉五蘊依得五自在
【法相辭典】
【轉五蘊依得五自在】 p1410
上篇:轉依四義 | 下篇:雜穢語有三種 |
【有莊嚴滅】 p0547 集論五卷十三頁云:何等有莊嚴故?謂俱分解脫三明六通阿羅漢等所有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