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德名。又作世間眼。佛智慧圓滿,具足五眼,可為一切世間之眼目,示導正道;又開世人之眼,使見正道,故稱世眼。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今日世眼住導師行。」俱舍論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二中):「大師世眼久已閉。」 p1522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自性靜慮】 p0599 瑜伽四十三卷一頁云:云何菩薩自性靜慮?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間心一...謂念阿彌陀佛而往生極樂之十種心。據大寶積經卷九十二發勝志樂會載,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之功德利益,若有眾生髮十種心...(術語)三明與三慧也。無量壽經下曰:得深禪定諸通明慧。同慧遠疏曰:明謂三明,慧謂三慧。...為六相之一。據華嚴五教章卷四所釋,由諸緣而成一緣起之法,是為成相;譬如屋舍,由椽瓦等而成。(參閱「六相」128...一檀波羅蜜 二尸羅波羅蜜 三羼提波羅蜜 四毗梨耶波羅蜜 五禪波羅蜜 六般若波羅蜜 次四弘誓願。而辯六波羅蜜者...為最小之袈裟。系日常工作或就寢時所穿著之貼身衣。此衣最小之限量,必須覆蓋三輪,即上蓋肚臍,下掩雙膝。釋氏要覽...(雜語)譯曰新驢屎。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治病合藥經。...【無諍法】 p1050 品類足論八卷五頁云:無諍法云何?謂二處少分。...位於浙江杭縣西湖。乃西湖勝景之一。塔系五代吳越國王妃黃氏為藏祀佛陀螺髻發,而於宋太祖開寶八年(975)所建之磚...思量分別一切事理,如分別人我、是非、愛憎、善惡、美丑等等是。分別由妄心而生,真心則視一切皆如。...(雜語)無垢清淨之僧眾也。...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
通途佛法談到菩薩道慈悲心的問題,可能有人會發願要生生世世在這個世間行菩薩道,度眾生,成佛道。但淨土法門是不許...世上的人,長相千差萬別。這是為什麼?人的相貌是這個人善惡業的綜合表現。 某人經常愛貪小便宜,每動一次此念,就...
當我們學習一樣東西時,如果心力不能專一,注意力不能集中,則對所有的見聞覺知,都不可能在記憶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印祖文鈔中有一篇《示周餘志蓮女居士法語》,開篇第一句就是: 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 感覺這是一句非常讓人...
不誠實的人你就被人瞧不起,你就是再富貴,由於你不誠實你沒有戒律精神,大家都會小看你,我們一定要誠實。再就是對...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經常念這句話。希望大家也能多念無常迅速,多念修行了生死。用功時雖然辛苦,但...芸芸眾生,一念無明,遮掩自性,困惑造業,由業受苦,終至不能自拔。 依惑造業,業苦無盡,這種重複的輪迴,在學佛...
他曾是無諍念轉輪聖王的第二王子,與父共同發願建立淨土,寶藏如來為他授記,賜名得大勢。他上座時,極樂世界七寶國...
世眼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世英 | 下篇:世第一法 |
(經名)具名一切心如來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一卷,唐不空譯。此陀羅尼藏三世諸佛全分之法身舍利,故云寶篋...
自性靜慮
念佛十種心
明慧
成相
六波羅蜜
守持衣
骨魯怛佉
無諍法
雷峰塔
分別
淨侶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淨土法門不談風險很大的轉世
人的相貌是善惡業的綜合表現

禪修可以幫助大家提高學習效率
印光大師一句讓人目瞪口呆的話

肆意口業,墮畜難言

多念無常迅速,度生死苦海
慧律法師《業與無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