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菩薩行下列四種法,以顯明菩薩之實德。(一)入空解脫門,謂菩薩觀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無作無受,如是通達,稱為空解脫。(二)入無我無願門,謂菩薩觀一切法皆無有我,而於三界之中無所願求,雖證得涅槃,然恆起大悲之心,樂度眾生。(三)巧施方便,謂菩薩廣運慈悲之心,於三界中巧施方便,不住於涅槃,而復出入生死迷界以化度眾生。(四)施不求報,謂菩薩廣運慈悲之心,愍諸有情而廣行給施,平等無厭,了達性空,而不求於果報。 p1810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相自在依止義】 p0839 世親釋七卷十五頁云:相自在依止義者:謂此法界,是相自在之所依止。於諸相中而得自在...宗,為所崇尚之教旨;門,為通入之義。據宗門十規論自敘載,於無言中勉強顯其言,於無法中勉強存其法。宗門一詞,宋...(雜語)一類之眾生,見佛之色身如黑象腳也。觀佛三昧經三曰:優婆塞眾中有十六人,見佛色身如黑象腳。優婆夷眾中有...梵語 padārtha。謂逐句闡釋其義理,或指語句所言詮之意義,或觀念(句)與觀念之內容所顯示之事物(義),相近於范...(術語)出離生死之要道也。地藏十輪經六曰:三乘要道四聖諦等相應正法。十地義記四本曰:出要者,謂果為出,因為要...(術語)受傳法灌頂而為教示密法身之位也。是為密教之極果,與大日如來同位。亦曰傳教阿闍梨。亦曰傳燈阿闍梨。...說一切有部的簡稱,小乘宗之名。...【二種雜染因緣】 p0034 瑜伽八十卷二五頁云:此中雜染因緣,有二種。一者、由世俗言說自性雜染自性執分別故。...凡六十四卷。系奉日本後陽成天皇之敕旨,而完成於元和九年(1623)之漢詩集。為「五山文學」初期至江戶初期集大成之...梵語 āsrava-ksaya-jāna-vai?āradya。佛四無所畏之一。又作漏盡無所畏、一切漏盡智無畏。無所畏即自信、確信之意...位於廣東仁化丹霞山危崖上。雄關屹立,號稱百粵名剎,乃丹霞之第一關。唐時有高僧居之,時稱長老寨。宋、明之時已有...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末那識有六個特徵: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第二,它嘗試逃離痛苦;第三,它忽視追求愉悅的危險。一味追逐感官享受會...生活的河流日夜不息,歲月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前奔馳。步履匆匆的我們漸行漸遠,總會有逝者如斯夫的感慨,那是因為忘記...孝親: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父母與我,實為一體,我愛自身,應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榮親。 友愛: 兄弟姊妹,手...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林給孤獨園弘法時,一位名叫吉離舍瞿曇彌的比丘尼,與其他比丘尼同住在王園精舍。早晨時,她...簡單來說:佛教就是徹底覺悟的人生觀,是徹底覺悟,而不是迷迷糊糊。 我每次演講時,都再三地強調,學佛第一個重點...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想到什麼?我們也可以測試一下你未來出家的因緣,出家不是絕對的好,但它也是一個因緣。 如果...菩薩戒也稱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千佛大戒等,是修大乘菩薩道者所應受持的戒律。其內容為三聚淨...【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①。其...
四種法為菩薩實德
【佛光大辭典】
上篇:四種法為菩薩善友 | 下篇:四種法離菩薩行 |
亦名:五種現前毗尼 子題:法現前、毗尼現前、人現前、僧現前、界現前 濟緣記·釋立章懸判:「滅諍中明諸羯磨,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