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得戒與舍戒之併稱。又作發戒失戒。發得律儀、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三種之無表色,稱為得戒;反之,舍失所得之戒體則稱為舍戒。無表色,指於身中相續恆轉,有招致樂果及防非止惡,或招致苦果及防善止善之功能的無見無對之色法。

律儀之無表色有三種,即:(一)靜慮律儀,即定共戒,乃得有漏之四根本及四近分靜慮地之心時所得之無表色,屬於色界之戒。(二)無漏律儀,即道共戒,乃得無漏根本近分靜慮地之心時所得之無表色。(三)別解脫律儀,即所謂七眾所持之戒,乃依他人教導之力而得之無表色,屬欲界之戒。又依他人教導者有從僧伽得及從補特伽羅得二種,從僧伽而得者有比丘、比丘尼及正學律儀;從補特伽羅而得者為其餘之五種戒,即勤策、勤策女、近事、近事女,近住等五種律儀。又比丘、比丘尼之得具足戒又分自然得、見諦得、善來得、信佛得、問答得、敬重得、遣使得、邊五得、十眾得、三歸得等十種得戒之緣;對此,四分律、摩訶僧祇律、五分律、毗尼母論等諸典所說各不相同,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末一一詳載之。

不律儀,即非律儀之惡戒,得此無表色之原因有二:(一)生於以殺生等為業之家,依初所現行殺等之加行而得。(二)雖非生於不律儀之家,初起意願從事殺等之業以為活命時,即得此無表色之惡戒。

非律儀非不律儀,即處中之善戒惡戒,得此無表色有三因:(一)依因而得,即初施園林而種下諸福田時所得。(二)依受而得,例如自誓未禮佛不先食、常於六齋日施食等。(三)依重行而得,即由殷重之「作意」而行惡行善所發得之無表色。作意,係指內心警覺之精神作用。

舍戒者,亦分律儀、不律儀、非律儀非不律儀三種,且其舍戒之緣,依諸部及大乘之說亦各不相同。據俱舍論卷十五載,三種律儀的舍戒之緣分別為:(一)靜慮律儀依二緣而舍:(1)易地,即由下地生於上地或由上地來生下地時。(2)退失,即由已獲勝定之功德而退失時。(二)無漏律儀依三緣而舍:(1)得果之時,舍先前之向道及果道,故亦舍先前之律義。(2)於練根之位,得利道而舍鈍道,故亦舍諸律儀。(3)以退失果道、勝果道之故。(三)於八種別解脫律儀中,除近住律儀外,比丘、比丘尼等七種律儀皆依四緣而舍,即:(1)以意樂之故。(2)以命終之故。(3)以生為二形之故,即兼具男女二根者。(4)以斷善根之故。近住律儀則有五種舍戒之緣,即於前述之因緣,另加「夜盡」而為五緣。

不律儀之惡戒,依三緣而舍戒,即命終、得戒、生為二形。非律儀非不律儀之處中戒,依受心斷壞(棄前所受)、勢力斷壞(淨信或煩惱之勢力)、作業斷壞(不復作)、事物斷壞(如舍施之事物)、壽命斷壞(所依止轉易)、善根斷壞等六緣而舍其戒。

除上記各類之舍戒外,瑜伽師地論特別論述大乘菩薩之舍戒。瑜伽師地論卷四十舉出二種舍戒之緣:(一)退菩提心,(二)犯重舍。並謂大乘菩薩若起此二緣,轉受餘生,忘失本念,如是則他日雖有機會重受菩薩戒,然已非新受,亦非新得。此外,同論卷七十五另又舉出大乘菩薩四種舍戒之緣。大抵而言,瑜伽師地論認為菩薩戒之舍戒因緣,若非由於退失菩提心或犯上品之重罪而舍戒,即可盡未來際永不退失;此係異於聲聞律儀戒之由於命終而舍戒。然若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大眾受學品之說,則謂菩薩一旦受十無盡戒(即圓頓妙戒)即可永不退失。對瑜伽論與瓔珞經兩說之出入,唐代之新羅學僧義寂於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上加以闡論,以「種子之薰習功能」之說會通此一經一論之說法。[四分律卷五十七、十誦律卷一、卷五十六、五分律卷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俱舍論卷十四、卷十五、大乘義章卷十](參閱「戒」2896、「無表色」5097) p4550